汉中酱肉大PK,铺镇VS草堰!你爱谁?

作为汉中

怎能不知

汉中酱肉

在汉中,不管走到哪里或许都能品尝到浓香的酱肉,常常成为酒客们佐酒的尤物。

酒客们一边品酒一边吃酱肉,酒香和肉香,还有那药香……

那个味道,真是过口难忘,让人无法用词汇来形容出它的美妙。

正因为如此,外地人一吃也丢不下。其实它的妙处在于:那酱肉融入了微苦的药香味,使肉腥味明显减少,不油不腻。嚼一口肉,的确微苦,但那种微苦的味道很快被肉香酒香压住了,越品味越浓。

吃过几次,你就会知道,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下酒菜了。喝完酒还要带上半斤八两酱肉回家。

汉中尤以草堰酱肉和铺镇酱肉最为人们熟知。草堰为汉山镇所辖村,铺镇为副县级镇,两地隔汉江相距约17公里,民国时曾同属南郑县,两地酱肉的历史均较久远。

酱肉制法方法虽十分简单,但卤汁用料却非常讲究。所涉及中草药香料有:甘松、山奈、荜拨、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等等,所用药料除用于熬制腊汁肉外,还具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所用肉料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

酱肉在汉中又被称为“腊汁肉”或“烧腊肉”,即用腊汁煮出来的肉,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

肉捞之后,料可多次反复使用,而且愈久的老料愈香,甚至会使用多年。

“铺镇酱肉”和“草堰酱肉”

二者可谓汉中酱肉的

“哼哈二将”

中国酱肉之乡草堰

南郑草堰

中国酱肉之乡

中国传统酱肉之乡位于南郑县草堰街,离县城以东2公里,汉中8公里,处在大河坎与周家坪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如果你走在南郑街头闻到一股香味,侧头一看,就会看见店铺门口放着一口锅,锅里煮的就就是草堰酱肉。

草堰塘酱肉,黑里透红,香昧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

酱肉一般都是现煮现卖,那色泽褐红,冒着热气的各种酱肉堆在桌案上,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儿,常常招惹得行人和食客们垂涎三尺,留足购买。

吃酱肉是南郑人的一大嗜好,这从城乡药店门前常挂有出售腊汁药料的广告牌子便可见一斑。

在南郑,不论县城里,还是乡间,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腊汁罐,来了客人,随时可倒出来煮肉,甚是方便,在县城里很多上班族每天下班后走到自家楼下常常会不自觉的去打上一斤酱肉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尝,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对酱肉钟爱有加。

中国酱肉名镇铺镇

汉台铺镇

中国酱肉名镇

铺镇酱肉和草堰酱肉的用料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但由于各种药料的配比不同,所以味道还是有差异的。铺镇酱肉味浓,草堰酱肉味淡,味浓者香气足肉质本味则弱,味淡者香气弱肉质本味则足,至于哪一种味道更好吃?只能是因人因口味而异。

其中的代表就是人人熟知的铺镇汪酱肉,想必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

作为汉中市铺镇的特色美食,色香味俱佳,回味无穷。其特点是:熟而不烂,咸而不涩,香而不厌,瘦而不柴,肥而不腻,正体现了汉中的酱肉文化

草堰酱肉可谓“清香型”

铺镇酱肉可谓“浓香型”

对于从古至今都好吃的汉中人来讲

多一种口味自然是口福

也是多一种体验和享受

毕竟肉类总是更能给人满足感

这是其他任何食材都无法比及的

吃货

你们喜欢吃哪里的?

留言告诉小编

说明喜欢的理由

Hash:9702e7992dbb4fcd55ab1ed10fd3034408f10bbe

声明:此文由 汉中微部落20200415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