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说起咱多彩贵州
你一定会想到身着华丽的少数民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
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
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水族。
水族,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
其中,三都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
被称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
三都的水族远古而神秘,
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节日,还有自己的文字。
走进水族,你会被自然吸引。
在这里,不仅有最原始的村落,
还有最淳朴的民风民俗。
走进水族第一站:万户水寨
万户水寨的建筑特色浓郁,主体围绕殷商风格、
岭南风格和现代水族风格等三大风格。
水寨内设置了水族文化体验区,
水族文化发展区,
水族文化传承区和民族文化博览区四大主题。
想深入了解水族的朋友,
在这里就能将水族的历史细细观赏一遍。
观赏之后,可以到商业街逛逛,
还有水族非遗展示,甚至有可以划船的小河……
来到这里,会被浓郁的水族文化渗透,
生活都变得悠然、诗意。
与文化为主题的民族类专题博物馆,
馆内合理运用VR虚拟现实、特效影院、
全息影像、镜像空间等多媒体展示手段打造新亮点,
通过灯光营造让观众进入纯粹的观展空间,
提高观赏体验,仿佛水族的历史就浮现在眼前。
精细的刺绣,是橱窗里展示最多的元素。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
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
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
水族的文字,叫水书,
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文字:水书
与汉字相比,水书只有400多个字,
只能表示大体意思,无法精确到每一物。
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
至今还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自己的文字,
水族还有自己发明的棋类游戏。
三都水族地区流行的有瓦棋、拱棋、三三棋、
挑抬棋、官王棋等。
这些棋类的棋盘、棋子制作非常简单。
棋法简易,深受水族群众欢迎。
馆内还展示了水族的不同服饰,水族的农耕器具,
水族的杰出人才……
到博物馆走完一圈,你会被水族的历史深深震撼。
这样一个久远的民族,现存人口约四十万人,
其中60%以上的水族人都居住在三都。
贵州,也因水族而丰富多彩。
走进水族第三站:怎雷水族文化村
怎雷水族文化村,简称怎雷村,
2010年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命名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怎雷的民族文化原生态保留得十分完好,
现有200余户人家居住,
他们繁衍生息
在这苍莽翁郁的苗岭山脉深处已历十余代,
将近200多年,
现今依旧保存着南方民居“干栏”建筑形式。
村寨背靠青山,前临深涧,
层层梯田由山脚累级而上,气势恢宏。
民居随着山势起伏,巧妙地分布于青松翠柏之间;
组成了一幅
“入村不见山、进山不见寨”的山野村居图,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将近半小时的跋涉,
就可抵达怎雷村的观景台。
远远望去,怎雷村在高高的山腰,
村寨后是绿树覆盖的山粱,
村前是满目金黄稻谷的梯田。
就隔着一片梯田,田下是苗族的居住地。
在这里,
苗族与水族世代和谐相处,关系融洽。
到了观景台,可以多停留一会儿,
青翠的山,金黄的田,
山下升起炊烟袅袅,这里美得像幅画。
灵
绣
三
都
走进水族第四站:高平村
高平村位于三都县交梨乡,
是一个水族、苗族、布依族共同聚居的村落,
分别由三个民族自然寨组成。
村寨保存完好,保留着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和环境,
民风民俗自然淳朴。
由于三个民族村民长期居住在一起,
文化开始相互交融,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尤为突出的是水族与苗族融合后
衍生出的“孝善文化”,
素有“生态高平、孝善高平”的美誉。
高平村每年十月举办的“高平吃新节” 活动中,
苗族妇女们身着盛装,捧着拦门酒,喜迎各方来客。
活动期间村内会组织芦笙舞、跳月、
苗族对歌、斗牛等庆祝活动,
吸引附近的村民和周边县市上万群众前来游玩,
十分热闹!
走进水族第五站:姑鲁产蛋崖
姑鲁产蛋崖
位于离三都县城10公里的水族原生态村落姑鲁寨,
寨子里有一座陡峭的山崖,
崖壁上不规则的露出一颗颗青褐色的石头蛋。
据当地老年人讲,石蛋近30年才脱落一枚,
至今村中保存着历代产下的“石蛋”68颗。
为了保护石蛋,当地人在崖边塑了一尊神像,
拉起了防护线,将脱落的石头蛋摆放整齐,
虔诚的向神秘的山崖祈祷。
至于这个崖壁为何会一直孕育出石蛋,
巍巍陡崖里又藏着怎样的千年之谜?
三都县悬赏50万元求解,
但至今无人能破解谜题。
水族特色节日——端节
端节,也称“瓜节”,
是水族地区最重大、过节人数最多的年节。
端节在水历的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举行,
相当于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时值大季 割、小季播种,
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
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水族的端节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因此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为
“世界最长的年节”和“世界最长的民族传统节日”。
过端最重要的习俗,
是各村寨分七批轮流进行,
各寨轮流做东,吃“转转席”。
男女老幼三五成群登上马坡,
观看端坡跑马,缅怀远祖。
跑马回寨,用荤菜招待客人,
三天三夜家家宾朋满座,
饮酒吃肉,谈笑对唱,气氛亲切而热烈。
有端节,就有端宴。
在端节这天,一定要吃鱼包韭菜。
洗净后涂抹多种调味料,
再用韭菜、栗仁填充鱼腹,
用米草绑牢然后清蒸十几小时。
作为水族特色菜肴,
鱼包韭菜上过美食记录片《风味人间》,
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水族的独特风味。
水族美食
端节的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实在令人惊叹!
绣娘刺绣比赛
水族男子赛马
赛马、下水棋、写水书、刺马尾绣、对歌……
精彩纷呈的项目结合着摆满过道的当地美食。
或许只有亲临现场,
才能感受到端节的喜气洋洋,
体会到水族人民的勤劳质朴。
在端节的日子里,
无论来自何方,无论贫富贵贱,
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回到家乡,穿上传统的服饰,
唱着古老的歌谣,与亲朋好友欢聚佳节。
遇上外来人,
热情好客的水族人民还会挽留你吃饭喝酒。
在这些真诚的面孔下,
一颗颗朴实本真的心灵,
让你对水族,从此不再陌生。
— END —
图文:周末贵州微信公众号
编辑:县融媒体中心李银燕
审校:县融媒体中心韦荣整
编审:县融媒体中心 蒙家佳
Hash:35cb85c0447a2bd8796141aad5a607894c83f14e
声明:此文由 灵绣三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