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窝” 拥抱新生活

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

易地扶贫搬迁,让一个个幸福故事在八桂大地上演——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督战未摘帽贫困县】搬出“穷窝窝” 拥抱新生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庞慧敏 赵昂 赵琛

9月17日,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鹤城新区,几位身着壮族传统布衣布鞋的老太太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边纳鞋底边聊天,看到记者把镜头对准她们,不知谁提议,“干脆唱山歌吧,普通话咱也说不好。”

“窝在穷山上,住着土坯房,发展缺手段,两眼无光芒。”歌声唱出住在大石山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前的窘况。为了杜绝贫困代际传递,易地扶贫搬迁成了必然选择。让群众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八桂大地正上演着一个个幸福故事。

解“三难”,搬迁群众幸福入住

位于新州镇民强村的隆林鹤城新区安置点是隆林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11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53亩,搬迁群众来自全县16个乡(镇)179个村,目前安置率达100%。

隆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州镇党委书记施斌用“三变”来描述14606名“新市民”搬迁后的转变:“从村民变市民,从分散变集中,从生人变熟人。”

社区干部杨文志坦言:“以前在山上养猪养鸭,种玉米只够生活,山地耕地不集中,效率低,到县城一趟,骑摩托车要两个小时。”现在,杨文志作为社区综治中心的成员,负责帮“新市民”处理各种疑难杂事。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上学、就医和就业等问题,隆林县安排搬迁群众子女1151人就近就学。新州镇卫生院新建规划地址也在安置点附近。另外,还摸清搬迁群众的学历、年龄和就业意愿,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

救护车开到村头,瑶寨开启新生活

那坡县昂屯村达兵屯是一个瑶族村寨,未搬迁前的达兵屯极度贫困,全屯68户280人,贫困户有63户259人。

昂屯村驻村第一书记梁盛表示,搬迁是达兵屯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去年5月,达兵新村安置点动工,10月村民陆续入住。

如今的达兵新村,距离昂屯村部仅有200米,彻底解决了原达兵屯因居住分散而导致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和上学难等问题。

在村民盘进生眼中,搬进新村生活的最大变化是,“以前看病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马路边拦车去医院,今年,救护车第一次开进了村头。”

9月19日,记者走进盘进生的家里,只见屋里冰箱、电饭煲等一应俱全,告别了缺电、缺水的历史。据悉,达兵新村安置点项目总投资1279万元,共建设“一户一宅”安置住房34栋,安置搬迁对象34户128人。

达吽小镇,愈夜愈美丽的安置点

“达吽”是红水河的壮语音译,在大化县古江安置区有一个“网红打卡地”:愈夜愈美丽的达吽小镇 。

小镇以美食为媒,将易地扶贫安置与新型城镇化、旅游有机结合,目前已成为当地最富创意、游客最多、人气最旺、就业最方便的安置点。

古江安置区计划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1.4万人,其中“十三五”期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2231户10132人。

据了解,大化瑶族自治县整合了古江安置区广场周边安置楼一楼173间铺面、美食街120间铺面、慢街213间铺面,实行统一管理,给予商户前3年免租金的优惠。当地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谋划推进安置后续产业项目建设,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的平台。

【来源:中工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Hash:6b3e259a72c6f16755854b0cf771222fbcb67900

声明:此文由 潇湘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