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第八个长寿乡:百岁老人满街走,广东大埔人天天吃什么?

媒体人,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坊间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爱和美食都是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温情和美好的事物。然而,旅行者来到了大埔,爱和美食自然还在,同时更多了一个获取“长寿秘诀”的兴趣,特别是在这个山清水秀的传统客家人的香格里拉更应该深入了解一下。所以,对我们这些从北方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爱、美食、美景,以及大埔客家人长寿的秘密是同等期待的!

在来广东梅州大埔县之前,当地人跟我说,大埔县刚刚被评为“第八个世界长寿之乡”。据说当地每10万人中就年龄过百的期颐老人23位,而80-89岁的老年人更是占到当地总人口数的23‰,可以说,百岁老人不稀奇,身体健康遍地走,耄耋之人更是到处有。啧啧啧~这高龄老人的比例相当高了!看来梅州大埔县真的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

给我们接机的大埔县人罗师傅看到我们对当地人的长寿数字感兴趣,于是就从美食角度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介绍各种各样的当地客家小吃美食。一路绘声绘色,侃侃而谈,原本并不饥饿的我,肚子也隐隐发出了抗议!

汽车驶入梅州大埔县城后,司机指着路边一片建筑告诉我们,“那就是县美食文化城,腌面、笋粄珍珠粄算盘子土猪肉、白斩鹅……大埔所有的特色美食小吃你们都能在这里吃到!”对吃货类型的游客来说,这太方便了,你根本不用费心去寻找散落在大埔城乡各地的美食小吃,直接来这里“一站”就可解决最基本的“需求”。

据说,大埔的美食小吃品种相当多,而在县美食文化城里就汇聚了绝大多数客家美食,可以吃到一两百种特色小吃。那么探访世界长寿之乡的旅游行程,就从吃开始了!

长途跋涉来到大埔县城,此时也顾不上了解旅游景点了,必须优先慰劳一下拼命抗议的 子,于是就先去小吃城满足了口腹之欲,原来罗师傅推荐的算盘子、苦笋汤、土猪肉、笋粄、腌面……这些叫法奇怪,口味特别,不似清淡的甜口,也没有浓油大酱的大埔小吃,果然在口味上自成一体!只是不知道这些特殊的客家小吃,是不是自带了长寿基因?当地人每天在吃,与长寿健康是否有因果关系呢?

大埔小吃算盘子,看上去真的有几分算盘珠子的感觉,而吃起来确实糯糯的口感,还有淡淡的爆炒蒜香味儿。

席间,罗师傅说,广东梅州的大埔县和广西巴马海南澄迈万宁都是齐名的“世界长寿乡”,末了还补充说明,“‘世界长寿之乡’可不是‘中国长寿之乡’,这两个名称是有差别的哦,‘世界长寿之乡’是被联合国老龄所、世界自然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认证的,目前在中国共有8处,大埔县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游客在景点参观时如果看到一些百岁老人时也不用特别奇怪,年龄过百在当地并不是稀罕事。

现在回忆起来,来到梅州大埔这个客家人南迁的留播地之后,我们除了观光之外,似乎一直在品尝各种各样的当地小吃(据说大埔的地方特色小吃总数超过了200种),我们很努力地希望从中能够窥得“长寿之乡”的真谛!

在打浦县城街头也有许多地方特色小吃店,随便走进一家小店就能吃到客家人的特色美食,这是正在制作中的“百侯薄饼”。

有人说,人类长寿的秘诀少不了三个先决条件:平和的生活心态,优质的生态空气,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毕竟民以食为天,而大埔百岁期颐老人众多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古已有之,至今依然延续着这种状况,即使医学界目前也不能确定当地人是否有先天的长寿基因。

据说,大埔客家人的每一个清晨都需要用一碗腌面、老鼠粄或者一份百侯薄饼来开启一天的工作,且一日三餐吃得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蔬菜和肉食,很少去吃洋餐,而当地也并没有特别奇特的山珍野味,再加上当地几乎不见工厂、矿山,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具有了明显的“长寿先决条件”的优质地理大环境。

在大埔县旅游4天,我似乎发现了一些长寿的门道。感觉当地的客家特色小吃多以简单的山地和林地食材为主,可以说品相虽不够精致,但却味道极佳。

当地人每天以小吃为家常,可以归为粗饭,而当地大食却又个个来头不小,白切鹅、其头菜、炒山结、珍珠板、金樱膏汤、翡翠豆腐河鳗……每一种食材都不算高档,但却都是本地独一无二的特色培植(外界不产或少见),每道食材都相当养人。

那么,市井粗饭与珍馐雅食就构成了广东大埔人的基本饮食结构,当这两个优势形成互补之时,当地人想不长寿,很难!不知你有没有去过广东梅州,去过大埔县?是否对当地人长寿的秘密也有些同感呢?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感受!

Hash:f8b242653d9e3261aaeb67598045e77f7c63c6b0

声明:此文由 福大人爱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