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故事:一件老军装

红网官方帐号

抗美援朝老兵杨建成。

红网时刻12月16日讯(记者 贾星 通讯员 刘金汉)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95岁老兵对老军装的执着依恋,是对初心的坚守。一群后生晚辈为老兵圆梦的坚持努力,是不忘来时路,不忘来时路上的人,是对初心的尊崇,对红色血脉的传承。

“老前辈,我是洞口县人武部部长陈天文,今天和高沙镇武装部部长曾军等相关人员,代表组织来给您送军装,您看这身军装是不是和您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穿的一样?”11月29日上午,湖南洞口县高沙镇抗美援朝老兵杨建成家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的到来,只是为了圆一个95岁老兵的军装梦。

老兵杨建成的党员证。

永远相信依靠组织,永远以军人身份为荣,这是一名老兵的初心坚守

杨建成老人1950年参军入伍,1951年1月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一线,大大小小战役参加无数,战争胜利后,服从组织安排又留在朝鲜参与了战后重建,直至1958年返回国内,同年退伍返乡。期间,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立功,至今,右脑顶上还有被弹片集中留下的疤痕。

“退伍回来后,对我们这批人,政府非常用心,当时要安排我留在省城长沙工作,我想还是回老家,父母亲人都在,老家建设也更需要自己,哪怕回去当个农民也是好的。”

退伍返乡后,杨老放弃了在省城安置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参与经济建设。当时,国内百废待兴,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恢复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是大势所趋。杨老回到老家,就开始鼓捣着改良各种农用机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厂房没有,设备没有,人员没有,更不用说专家了,再加上资金短缺。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一厢情愿。但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当过兵的共产党人更是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几年的军旅生涯,杨老穿过枪林弹雨,从炮火硝烟中走来,有的是为人民服务不畏艰难困苦,为国家贡献无惧流血牺牲的热血激情。

“朝鲜战争条件坚不艰苦,短衣缺食,武器装备落后,但我们同样还是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过了三八线,打到了谈判桌上,我知道干这个事难度特别大,工作不好开展,但是事在人为,我就去干了,而且认定了一定要干好。”

杨老找到当地一家机械厂,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人家给解决了场地的问题。杨老又开始四处求人拉队伍,到处学习找资料,队伍建立起来了,厂房也收拾出来了,设备引进一点,自己动手建成一批。各项工作开始逐步走向正轨,并开始研发各种农用机械。杨老带着一班临时拼凑的老伙计们,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研发出了改进版的插秧机和独轮车,特别是改进版的打谷机,将人和机器协作配合发挥到了极致,一改以往 率低、浪费多的问题。

“机器造出来以后,通过验证,得到了农民兄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县里还特意召开推广大会,把我们的机器向全县推广,把我们的经验向全县推广,最后我们的机器在全省都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谈及往事,杨老眼中闪烁着骄傲和自豪。

听杨老如此一说,在场的人无不感到震惊,就是眼前这个如此不起眼的老人,居然是我们儿时记忆中那台打谷机的发明和改良者。

这些年,杨老一直关注国防建设。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前期,当地党委政府派出人员到杨老家中慰问,并给杨老送去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国庆阅兵那天,老头子特意戴上勋章在家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庆典盛况,看到人民军队走过,看到坦克集群开过,看到空中飞机掠过,他一边对着电视机敬礼,一边流着眼泪。”回想起同杨老一起在家观看阅兵时的场景,老伴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就没见他如此激动过,也就是那时,他嚷嚷着要一套打仗时候的军装,说要穿上那套军装,那样自己才像个战士。”

“老头子犟得很,那时候的军装现在哪里还找得到,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盘算着在网上给他买一套,就说是找组织上领的,嘿,老头子聪明着,他就不相信我们,他就相信组织,他非得要我们陪着他去找组织,他只相信穿军装的,只相信组织。”陪着老父亲找退役军人事务局,找人武部的大女儿说起杨老,也是直摇头,因为这个“犟老头”只信组织,不信儿女。

“他当年把军功章全部收起来了,从来不给别人看,说不值得炫耀,后来几次搬家,随着老人家年龄越来越大,现在问他军功章去哪里了都记不起来,也不知道放哪里了。”说起父亲的军功章,杨老的女儿杨美莲不无遗憾。

“关键时候相信依靠组织,到老还想穿军装当战士,我们做儿女的也能理解,他们这一辈人经历的太多波澜壮阔和苦难辉煌,或许这就是他的初心坚守吧!”杨老的儿子杨永清说起父亲的倔强,也表示理解。

为老兵杨建成佩戴党徽。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当然也不能忘了来时路上的人

“95岁的老人,腿脚已经不够利索,就那样颤巍巍地由家人扶着来到人武部,找到我要一套抗美援朝的军装,我无能为力也内心不安,只好解释一番希望老人能理解,幸亏后面刘金汉来了,加上部里领导高度重视,这件事才有了下文。”那天老人来到人武部的场景,政工科长付利勇还历历在目。

“对于这样的老前辈,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尝试一下,只是不敢事先承诺,怕承诺了办不好反倒给他更大失望。”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高沙镇今年新招录公务员人武专干刘金汉来人武部拿通知,了解情况后,在杨老的应允下,他拍摄了一张杨老的照片。此时的他,脑海里面已经有个计划,但是对于结果,他自己心中也没有底。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句话,习近平主席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和其他不同场合多次强调。

“我们不仅要不忘来时路上我们为什么出发,也要不忘来时路上的人和事,不忘像杨老一样为国家、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前辈。”了解了杨老想要老军装的事后,该县人武部政委陈文立如是说。

“ 老今年都95了,为他老人家圆梦要快,虽然这件事办起来没底,还是希望大家以百分百的努力争取万一的功成,我们都把亲朋好友发动起来。”在专门为了给杨老圆梦的碰头会上,陈天文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尽早为杨老圆梦,因为他知道对于这些老战士来说,时间极其宝贵。

当别人都在朋友圈美食、晒幸福时,陈天文他们却在朋友圈广发“江湖令”“英雄帖”,当别人在微信群请求“砍一刀”“加个速”时,他们却在群里恳请大家帮忙找“老军装”。

时间一天天过去,各种反馈信息不少,但是始终没有能找到“老军装”。就在大家感到无能为力时,到长沙参加湖南省新招录乡镇(街道)专武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的刘金汉接到一个战友的电话,战友说认识一个搞收藏的,他那里有“老军装”,并发来了图片要求印证。

通过和藏家联系,刘金汉收到了其发来的多张实物照片。刘金汉决定先找到杨老,就有关情况进行核实。

穿上崭新的军装,老兵杨建成激动地向大家敬礼。

荣誉需要仪式感,这是对一名老兵的尊崇,更是对一名老兵军人荣誉感的人文关怀

找到老军装的信息第一时间传到了人武部。比起找老军装,大家都知道杨老更好找。

“你负责在全县专武干部微信群中发布消息,并附带刘金汉拍下的照片,速度要快。”陈天文立即安排政工科长发出寻人消息,他知道全县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已经屈指可数,各乡镇、街道专武干部心中都有一个“英雄谱”,对于这样的老兵,只要他们看到照片就能认出来是谁。

“这个老爷子是我们高沙镇的,国庆前镇政府还专门安排我们去看望他老人家,并给他送了纪念章。”或许是缘分使然,信息发出后,群里就有人响应。

对于刘金汉而言,这个消息带来的惊喜绝不止一个。老爷子找到了,这是惊喜之一,老爷子是高沙镇的,那就是自己工作辖区今后服务的对象,这是惊喜之二。刚好赶上集训周末休息,他立马从长沙赶回来去到杨老家中,他还要找杨老确认一下衣服是不是对的。

在和单位取得联系后,高沙镇武装部又联系上老爷子的子女和所在村主任。当刘金汉和村主任来到老爷子家中时,第一感觉就是老爷子军人作风一如既往,屋内设置打扫干净整洁,墙上挂着一张老爷子身穿军装佩戴勋章的照片,虽然照片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模糊,但是仍能看出当年那个英气勃发的英雄少年。

然而,在一番交谈后,刘金汉才发现自己找到的那套老军装只是那个年代的常服,而杨老要的是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穿着的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标签的战斗服。

“抗战年代,战士的衣服都是一针一线缝制的,既然老军装找不到了,那就由组织出面,给老爷子定做一套‘老军装’吧。”消息传到邵阳军分区后,该分区政治部主任如是说。

“我想老爷子不仅是怀念老军装,还在渴望一份组织的身份认同,我们尊崇这份情怀,还应该让老爷子圆梦更具仪式感。”老爷子始终不愿要儿女给他准备的军装,而坚决要组织给他配发的军装,让陈文立从一名老兵对军装的眷恋之情看到了他心中的渴望。

定下杨老身高尺寸,找到上好布料,联系裁缝精心制作。最终 套崭新的定制“老军装”送到了人武部。这一天,人武部部长、镇武装部部长、武装干事整齐着装来到杨老家中……

Hash:1a802e6302cb624fd75b746e608e532682835d04

声明:此文由 红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