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江西抚州的700年古村,没有商业化痕迹,古村古宅幽静值得一玩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行走在城湖村发现吴氏后裔在城湖村中极力营造王安石诗文里所描绘的景致村前的那口椭圆形的池塘足有30多亩清波粼粼,杨柳依依一如柘冈之乌塘.....

历史沿革

从城湖村的族谱中得知,1276年,正是宋元交替之际,金溪发生“丙子寇乱”,不少家族被重创,为避盗寇侵扰,许多村庄开始迁徙。柘冈这个江南望族,也开始迁徙,柘冈后裔或迁附近,或迁抚州城。城湖族谱记载,如今,柘冈仅分迁在陈坊积乡的有陈坊村、润湖村、嵩岗村、江下村、石科村、前科村等7个村组,有300余户人家,近2000人口。

城湖村的先祖将家搬迁到了离柘冈不远的金溪临川交界的一块平原地带,重建一个柘冈“城湖”吴家村。城湖村距离柘冈,仅有十五六里山路。据村民介绍,每年清明时节,杜鹃红山巅,秧针吐绿水面,城湖的吴氏都要携儿带孙,返回到柘冈旧地去祭扫吴氏祖先的坟墓。柘冈一带的确修了水库,但并没有将柘冈全部淹没,当年王安石诗文记载的“罗家窠”、“烂米畲”、“天池”、“禅士庙”、“乌石冈”、“青龙泉”、“迎客亭”等10多个名胜古迹,尚有保留或可见遗迹

史料记载,柘冈吴氏曾经是江南望族,是一个大村庄,有九十九口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一位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罗伯特含敏士先生,自费万里来到金溪县,寻找王安石的外婆家——柘岗旧址。听说柘岗变成水库了,他失望地徒呼奈何,怔怔地站在水库边,眺望那粼粼清水,拍了几张照片,怏怏而归。像罗伯特含敏士一般,许多国内外学者专程来到金溪寻访柘冈踪迹,但遍查金溪县乡村,已找不到柘冈这个村名了。

经过金溪县陈坊积乡城湖村时,看到村前一口大水塘,碧波荡漾,三两村妇在水塘浣纱,一排精美的古建筑在水中显露出迷人的倒影。当询问村民时,据村民说,这里叫城湖村,他们是王安石外祖吴氏的后裔村,是从柘冈迁来的。

传统建筑

村内明清建筑居多,其中明朝时期建筑两栋,其它均为清朝时期建筑。村西边处有三栋古祠堂总面积500平方米,分别为族祠堂、会章公祠堂和高四公祠堂,其中族祠堂为明朝所建。 古建的门楣匾额上有“大夫第”、“移来辋川”、“英钟山水”等石刻。村民说,这些匾额多取之于王安石诗句。古建内的木雕砖雕石雕三雕工艺精湛。

祠堂

大夫第

二楼结构

梁构

民居

天井

天井遮阳构架

村落环境

沿池塘是一条古朴的青石板路,这条青石板路一直延续到村中的各个角落。村中由西向东,共有5条古巷道。村中还保存有3口明清时代建造的古井,古井呈方形、圆形,井水清冽甘甜,至今还在使用。

月亮形池塘

村前有一月亮形的池塘,村周围有七座小山,古时有“七星抱月”之称。

村落肌理

街巷空间

重要历史人物

城湖村的柘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外祖父家。王安石幼年在柘冈长大,他一生著有《 塘》(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柘冈》(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重归得重寻;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等描绘柘冈这个江南小村的诗作有10余首。

特色美食

清明馃,是清明节的特色小吃,它的用一种叫艾的植物的嫩叶和糯米粉制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秋季开黄色小花。全草供药用,可杀虫,防治植物病虫害。叶可制艾绒,供灸病用。枝叶熏烟,可驱蚊、蝇等。在龙游话,人们把艾称为"清",是根据"清明馃"而得名。

特色民俗

手摇狮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每逢年节,处处可见张灯结彩、舞龙耍狮的热闹场面。金溪县这一种全世界独有的灯彩手摇狮,表演中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千姿百态、活泼俏皮,令观者心旷神怡。它是灯彩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华夏一绝"、"艺苑奇葩"、"狮人舞蹈"。

发展建议

1、对古村落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并适当调整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修正古村落的结构模式,调整古村落的功能布局;合理布置各类公共设施;整理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和景观效果;调整古村落的产业结构,增加古村落的就业。

2、古村落的保护不仅意味着保存和更新现存的村落形态、街巷空间和建筑风貌,而且要注意保护原有的文化习俗和行为活动。

3、要注意保护村落历史上形成的风貌,保护村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要开展系统的保护、修复、更新和改造,加强古村落面向旅游业开发的综合功能、景观布局。古村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是我们都看到并在不断努力发掘的对象。

城湖村种有辛夷树

现在虽不是花开季节

但绿树婆娑的村景

也别有韵味

和小伙伴一起去走走吧

内容来源:古村落家园

Hash:1e9c2f70c38d6167ad0ea992fa6bb25f7aab1eab

声明:此文由 棠梨子树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