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宿迁烟火味道

中国江苏网官方帐号

编者按 生活不过一日三餐四季,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烟火味的生活是人们向往的幸福生活,有烟火味的城市才是幸福的城市。

宿迁的烟火味在市井街巷中,也在食物的美好滋味中。也许是一碗热腾腾的豆浆,也许是一块刚出锅的馅饼,也许是一小碟腌萝卜干的味道……这些宿迁味道,一直在离宿迁人生活最近的地方唤醒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个人。

早餐店:唤醒宿迁人的一天

采访地点:宿城区西楚农贸市场

尽管冬日里的人醒得晚,西楚农贸市场内的吴家豆汁店门外还是有不少人在翘首等待。到了凌晨5点半,吴家豆汁店准时开张了。

“每天一拉开卷帘门就能看到有顾客在等待,这也许就是我一直坚持的动力吧。”豆汁店的主人叫吴新柱,今年52岁,是宿城区埠子镇人,这家店就是他和老伴徐守兰两个人撑起来的,算起来,已有14个年头了。

店内用炉火烧的豆汁热气不断升腾,很快,中和了外面的冷气,变得暖和起来。有豆汁,自然少不了豆脑,还有各种馅饼,荠菜馅、青椒馅、韭菜馅、油脂馅,总有一种合你的口味。既有干的,也有稀的,宿迁人一天的早饭在这里能得到完美地解决。

“我还跟昨天一样。”“我今天换换口味,来一碗豆脑吧。”“好嘞,先坐先坐。”话音一落,徐守兰就拿起刚揉好的面团,用一根细细的擀面杖擀成圆形,再包进青椒馅料和油脂馅料,吴新柱则忙着盛豆汁、豆脑,夫妻二人为第一批食客忙碌着。

顾客们也趁这会功夫拿着小碟子去盛咸菜。“他们家的咸菜也是一绝,就着饼吃很香。”海带丝、青椒千张、尖椒小鱼、辣疙丝,每个人的碟子里都不舍得落下一样。

等到客人落座,桌上已摆上一碗热腾的豆汁和几块金黄的馅饼。许多人都习惯先喝上一口豆汁再吃饼,68岁的李召金也有这样的讲究。“喝上一口豆汁先暖暖身子,吃得会更舒服。”他边说边拿起香味四溢的馅饼咬上一口。“我是老主顾了,三天两头来,就喜欢老吴家的豆汁,很香、很厚,跟过去豆汁一个味。”李召金说,他住在富康花苑小区,附近也有豆汁店,但他还是坚持“舍近求远”,因为吴家豆汁好,“能喝到豆子香味”。

听到客人对自己的豆汁赞不绝口,吴新柱有些得意。像夸着自家孩子一样说:“我这手艺是祖传的,父亲在镇上卖了一辈子豆腐,他从不掺假,我也绝不能掺假,坚持做正宗的卤点豆腐。”

做早市的人免不了早起,吴新柱告诉记者,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磨豆汁、点豆脑。妻子则开始和面、做馅料,夫妻俩的早晨总是忙忙碌碌。

除了堂食,还有许多喜爱打包的客人从家里自带保温桶、热水瓶来老吴这盛豆汁,“老板,给我盛3块钱的,多给我点厚的。”家住仁恒公寓小区的马女士说,她一到周末就会来这买早饭。“吴老板每次都会将热水瓶装满,很实在的一个人。”

伙食:宿迁的老味道

采访地点:宿城区市府东路

“老板,四份鸡蛋加肉的。”

“好嘞!”老板一边答应着,一边熟练地从大平锅里拿起一块油饼,麻利地在油饼上开个口子,把调好的鸡蛋液灌进去,放进大平锅煎至两面金黄,再放进烤炉里烘一会儿,五分钟不到,一块色泽金黄的伙食就盛盘端上桌了。

在宿迁人的早餐中,伙食是将鸡蛋液灌进烙至半熟的薄厚适宜的饼内,继续煎烙烤制而成,不仅颜色十分诱人,煎好的饼皮酥脆中还带着鸡蛋的鲜香。

市府东路有一家颇有名气的伙食店,老板姓卜,做伙食已经25年。

小小的门面并不起眼,做伙食的摊子就占据了很大空间,大平锅边上放着揉好的面团和调好的肉馅。店里坐满了食客,门口也有很多人。

“我家店每天5点半必须开张,学生上学早,很多家长得早起过来买伙食回去给孩子当早饭。”老板和记者聊着,手里的活倒是没有落下。他告诉记者,伙食是宿迁的传统早点,很多老一辈的人从小吃着伙食长大,即便他们现在住得远了,有时也会专门来这儿吃上一口,为的就是这口老宿迁的味道。

宿迁人的早饭桌上总喜欢就着点汤汤水水,盛上一碗稀饭或是豆浆,再配上一小碟咸菜。因为伙食店里的杂粮稀饭卖完了,张先生端了碗隔壁的豆脑直接进店,寻了张空桌坐下后,不过三四分钟,老板娘就把张先生平常爱吃的鸡蛋馅伙食端上了桌。伙食店开了多久,张先生就在这儿吃了多久,“老顾客的口味我都熟悉,他们不用和我点单,直接落座就行”。

“全宿迁的伙食,我就吃中他一家!”张先生夹起一块伙食,筷子稍微使点劲儿,便能听见伙食外皮酥脆的声响,咬进嘴里,更别提有多鲜香爽口了。他咬上一口,满足地叹道:“我家离这儿远着呢,今早是开着车专门来吃伙食的。”

张先生今年56岁,是土生土长的老宿迁人,一日三餐里,最看重的便是早餐,“早餐吃不好,一天都过得不舒坦。”说起宿迁的传统美食,张先生感叹道:“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最爱吃的还是宿迁的早餐。”说着,张先生又叫老板再上一块伙食。

萝卜干:家的味道

采访地点:宿豫区华东农业大市场

在过去缺少食物的年代,每年的小雪节气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腌萝卜干。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腌制萝卜干,但这萝卜干的味道却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不,昨日,在宿豫区华东农业大市场内,经营果品批发生意的市民孟宪丽就忙着腌起萝卜干来。用57岁孟宪丽的话说,“我腌制萝卜干的手艺是从祖母那代传下来的,腌出的萝卜干,亲戚朋友都抢着吃,用肉都不换!”

昨日,记者来到孟宪丽晾晒萝卜干的地方,长度3至5公分的萝卜干被均匀摊开在竹席上晾晒,白里透红,甚是可人。孟宪丽告诉记者,她平时经营水果生意,但自己腌萝卜干的好手艺远近闻名。孟宪丽说:“每年到这个时节,朋友邻居都问我要萝卜干,每年腌制的萝卜干都不够分!”孟宪丽说,“以前,我祖母年年都腌萝卜干,从未间断过。”孟宪丽告诉记者,后来祖母年纪大了,她的母亲也开始 年腌萝卜干,在家里人没食欲时,酸酸辣辣、爽口的萝卜干特别下饭!现在她的母亲86岁了,孟宪丽就接过了腌萝卜干的“接力棒”,继续传承着老一辈的腌萝卜干的手艺。孟宪丽说:“原来都是母亲腌萝卜干给我吃,现在是我腌萝卜干给母亲吃。”

过去腌制萝卜干,洗净切好晒干后,用炒好的花椒粉做成“糊盐”抹在萝卜干上就吃了。“现在吃的更讲究健康和口味。”孟宪丽说,“像我做的萝卜干,在原有的腌制基础上,用豆抽、醋、甜油、生姜、蒜、花椒、糖和酒等十几种配料,按一定的比例熬成汁,把晾晒好的萝卜干洗净后放在里面浸泡,一般七到十天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生活节奏也在加快,萝卜干从以前的生活必需品成为了日常饮食中的“调味品”,很多人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来腌萝卜干。“虽然腌萝卜干的老宿迁人越来越少,但是惦记这一美味的人却不少。”孟宪丽说,“我动手腌萝卜干不光是为了尝那一口鲜味,更多的是怀念童年的时光。”(记者 周妮 胡映月 王艳珅 韩跃)

Hash:9a2c9354f9ce5b09deb8cbfe652f7d677549a152

声明:此文由 中国江苏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