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福地」大美访仙古镇!

丹阳日报官方帐号

人间最美是故乡。家乡访仙是地处江南水乡的一座千年古镇。有着优美的神话传说、深厚的文化积淀、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古镇风。

访仙镇得名于宋代访仙古桥。它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横卧于老九曲河之上,始建于宋景定年间(1260~1264),初名为“博望桥”。访仙镇原名山海镇,因地处大运河要道,来往商贾如云,古有“小无锡 ”之美名。传说八仙之吕洞宾一日手托仙鸟鹧鸪寻访神仙至博望桥,鹧鸪忽发奇音,往空而去。吕洞宾顺之望去,见一仙者立于云端,曰:所访神仙在此巧遇矣。遂腾空相与而去。后博望桥更名为访仙桥。

在闲暇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漫步在老街清静的、承载了悠悠历史的石板路上,凝视着古旧建筑间的弄堂,抚摸那些风蚀斑驳的砖墙;体会诗人般淡泊人生,宁静致远的心境。作为历史的遗产,文化的结晶,这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访仙的老街石路不会被今后的岁月尘封,她必将长久地留传给我们的后代子孙。

访仙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个美丽的传说。黄梅戏《天仙配》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而访仙广为流传的故事,七仙女并不是神而是人,这段真实的历史就发生在我们丹阳,开始于延陵,结束在访仙桥。延陵“望仙桥”和访仙“访仙桥”这两座“仙桥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密不可分。

公元五到六世纪,是中国六朝的齐梁时代,而访仙,正是齐梁两代12位帝王的故里,素有“帝皇世家”的美誉。作为丹阳市齐梁文化的三大实物遗存之一,萧氏宗祠精美的石刻与砖雕透出历史的沧桑,高大庄重的建筑揭示着皇权的威严,见证了齐梁萧氏昔日的荣耀。

访仙还诞生了“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华罗庚先生是驰名中外的数学大家,祖居坐落在访仙古镇东街。华罗庚先生少年后随父迁居金坛

1985年在前册四方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卣、西周青铜尊、西周青戈等文物,证实早在 两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定居生活。西汉文帝时,世人称为“册堂”之地名,为丹阳市最早的村名,也是当时的皇家图书馆

访仙古镇特色名点:蟹黄烧卖

访仙古镇的烧卖原来是老街内的东街饭店最为有名,东街饭店以前是国营企业,袁锁青师傅可是鼎鼎有名!他做的那个烧卖可谓沪宁线一绝,皮薄馅鲜,爽口欲滴!源于馅料选购极其考究,皮子纯手工擀制,看起来吹弹即破,拎起来晃晃悠悠,哇噻!

从前可只有访仙古镇的乡绅才能吃得起这种早餐:鳝丝大汤加两只蟹黄烧买,那气派、那滋味,绝对爽!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蟹黄烧买已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且不仅仅是作为早餐,而是作为一种特色点心了享用了。

不过访仙古镇的蟹黄烧买才有那种地道醇正的口味!

仙桥烧饼:这种传统的美食一直沿用着最原始的方法制作,原料:酥油、猪油、面粉、葱、芝麻,需要放入最原始的器皿炭炉,一炉一次只能烤五块,所需时间大概15到20分钟。

近月轩惨案(访仙桥惨案):1940年6月24日访仙集市,日军在访仙古桥架机枪残杀112名群众。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教训!

访仙桥吴家巷和延陵季子吴氏源于一脉。村里一座有名的吴氏祠堂,其建筑规模比萧祠更加宏伟,堂号名叫“三让堂”,是依据了春秋季札三次让国的那段历史。在主厅上,高挂着四块不同凡响的匾额,曰:“先贤第一”,“世家第一”、“千世第一”、“明通第一”。

1938年春天,为了不让日本侵略者占祠为据点,新四军忍痛火烧了吴氏宗祠。眼睁睁看着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祠在大火中化成灰烬,吴氏后人心里的痛苦是可以想像的。但他们在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懂得共赴国难,为整个中华民族作出牺牲。

墓碑主人姓吴名廉,字爱清,号义斋,是延陵南宋时迁来丹阳的始祖五万公吴目翟的八世孙。虽经好几百年的风雨,石碑完好如初,碑上字迹清清楚楚。上面的碑文是:“访仙桥始祖”, “明故文林郎义斋吴公 孺人沈氏之墓”。。他生于永乐21年(1423年),卒于弘治2年(1489年)。夫人沈氏,丹阳城里人,生于永乐19年(1421年),卒于弘治4年(1491年)。二人合葬,墓址就在村西北边上,此碑当为1491年 春天所立。

1958年,访仙前册塘村的一座古墓里出土一具完整女尸,凤冠霞帔,面容如生。有人说这是吴家的祖坟,这位就是七小姐。

窦庄庙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窦从周的书院,香火鼎盛,闻名遐迩。

嘉山寺又名龙庆寺,建于北宋绍圣七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两次到嘉山寺,并御笔亲赐"龙庆禅寺"匾。嘉山寺因此得以与镇江金山的"江天禅寺"齐名,便有 "烧香去金山,先要到嘉山"之说。

现在访仙古镇以汽车零部件、光学镜片、纺织织造、五金制锁、医药包装等五大产业为龙头,各类企业集聚发展,千年古镇正谱写新的篇章、焕发新的魅力!

Hash:b36ab4136c61a5f9b53ab8ed5f5a6f4198dc2bdf

声明:此文由 丹阳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