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乡村吃早餐的场面,把我震撼到了!

图:红艳、程守忠

文:红艳整理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物像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遗忘,然而,唯有老家街头小吃的味道,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依然会清晰如昨,历久弥坚。

事实上,生活中不管是什么东西,只有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才是好的,在城市里,很多商家做出来的美食外表非常花哨,宣传的也非常到位,但味道不好,一切都是徒劳。

而在我们老家的乡村,老百姓喜欢的,才是真正好吃的美食,今天要说的就是乡镇街上卖的早餐,没有什么卖相但非常受欢迎。

丰县老家的早餐店,大多是夫妻档。开早餐店的店主,基本都具备以下特征,男的勤劳朴实,女的热情好客。

早餐铺一班都不大,铺外摆着几张陈旧的桌子,大部分早餐客都是在铺外的小桌子上就餐的。早餐品类很多,煎包、稀饭、馒头、油条卤蛋,以及各种面条

他们的店前一到早上六点以后,总是座无虚席,客人来了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

只要你走在丰县的街头巷尾,不管是县城,还是乡镇,就是村庄上也能见到“打烧饼”的。远远地就能看到烧饼炉子,(烧饼炉子由两口铁锅对扣而成的,上为天锅,下为地锅,天锅切割去约三分之一作为炉口,用白灰、泥土和成泥浆涂在外表以保温,炉内生的是木炭火,所以很健康环保,放心食用。)

如果赶上烧饼正出炉,且看烧饼的形状圆如满月,红中透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刚出锅的烧饼,那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闻着就让人陶醉,如若你用手揭开,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五香的气味扑鼻,吃一口保准外酥里嫩,不硬不粘,真的是人间美味

简单的烧饼炉子。

家乡的烧饼,沉淀着故乡纯正浓厚的麦香,那是一种深沉的气息,飘荡在每一个虔诚的丰县子民心里,浓烈的无法抗拒,难以释怀。

杨家的粥,远近闻名。香醇能挂住碗壁,养人养心。

杨家包子铺,生意很红火。

这种当街炸油条的场面,看了是不是异常亲切?

街边的小桌上吃早餐,已经成了当地一道熟悉的风景

所谓吃包子喝粥,这喝粥也有讲究。小镇人对一碗好粥判断标准是“一喝一个窝儿”还有“插根筷子都不倒”,说的是店家厚道实在,用料足够,粥不但磨得够味,而且够稠。这样的粥喝起来发出刺刺溜溜的响声,既有节奏,还有余韵。

在小镇的人看来,同样是早点,比起城里的什么油条豆浆啥的,可以甩出它几道街。且不说油条和包子味道上没法儿比,单说那豆浆吧,稀汤寡拉水的,简直能照出个人影儿来,怎么能和粥相提并论啊。只有吃包子喝粥,那种滋味的地道,能存留在小镇人味蕾上,缠绕盘桓,余香不绝。

这种吃早餐的感觉,是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下的。

油煎包分荤素两种。荤馅包以羊肉泥为主馅,配以各种辅料,包成月牙形。素馅包用韭菜、鸡蛋、豆腐片调馅,包成椭圆形。

荤素两种包子,都是用发酵的面做皮。包好馅后,摆在平底锅内,浇上水糊,用火烧开熬干后,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发亮,入口焦香酥软。

如今生活好了,油煎包也不是什么奢侈品了,但是对于油煎包的感情依然没有改变,每次回老家,都会买上十几个油煎包尝尝。

老家至今还有早餐,吃包子、喝粥的习惯。

时钟不可能停止转动,时间不可能停止流逝,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走慢一点,慢慢享受一顿早餐带来的满足。

以上就是乡镇街上卖早餐和吃早餐的真实光景,光看每天早上来的这么多人,就知道他卖出来的早餐到底有多么好吃了,如果早上六七点钟想吃上早餐,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一些外人眼里,丰县乡镇街上的早餐店,看起来不太规范,也不太卫生,但对当地人来说,这些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常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呵呵……

Hash:8b05aa3e58ffd275a754324acff8ea42b871a96d

声明:此文由 愚伯的自留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