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后,两个80后,将在呼和浩特扛起一条“很烂”的美食街区

管理顾问,朱骞,美食领域创作者

呼和浩特市有一条地下美食街,名为“玖街”,位于成吉思汗大街,玖禾奥莱DE座负一层。大家也称为“滨海玖街”,相信许多朋友都听说过,甚至来过……

我第一次来滨海玖街,大约是去年5月份左右,源于朋友的引荐,见面的缘由很戏剧化。当时,玖街还没有正式开业,想找一波团队运营,正好我的小兄弟想接这个摊子,在谈判过程中,用我来做背书(当时我不知道),街区的老大发现以前看过我写的文章,感觉很有意思,便想见见我。

内蒙人的初次见面,酒文化大家都知道,喝得不少,很是尽兴,基本达成共识。第二天,我的朋友便开始跟进合同,请我来带街区节奏。

进入街区后,我发现两大核心问题:第一,美食街区里多是餐饮小白,几乎无品牌商户,出品的食物差一些意思,许多网友评论为街边摊搬到室内,价格还涨了一些。我觉得网友评论很中肯。第二,服务意识差一些,看着门前过客,就是不会吆喝。

我略懂餐饮,便选了几家给他们一些意见,比如:做骨汤饸饹面的铺子,营业时间大锅要冒点热乎气儿,不能等客人来了锅里煮面的水都是凉的。菜品里用到薄荷,放冰箱里不如种起来更好用……

至于服务意识,教几招当场就有效果。不是我厉害,而是我知道食客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也不知道吃什么,在食物选择盲区里,谁先入为主,便会选择谁家,一点拿不出手的小技巧而已。

当时整个玖街几乎没有人流,场内冷清,外卖刚刚开始,许多店都在赔钱。我用相机拍了些照片,通过自媒体较客观的发布了些内容,几万流量还是有的,许多网友表示愿意来看看,还有些网友吃过后给我很客观的反馈,在此感谢支持过我的朋友们!

这种节奏持续大约两周,我的小兄弟就跟玖街解约了,原因是玖街希望做活动引流,我们知道这里的问题,不是靠活动引流就能解决的,思维意识不一样便走不到一起,跟玖街的缘分就走到了这里。

玖街的老大姓杨,为人有礼,做事有分寸。虽然项目不能继续,他作为老大哥,总会说来呼市的时候打个电话大家聚聚,也许这就是人情味儿吧。

在分开的几个月,偶尔也会看到他发的朋友圈,关注下玖街的公众号,看看玖街商户的外卖销量。那时发现一个问题,玖街所有的活动几乎都不是玖街的主场,行话叫蹭活动,有活动的时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没活动的时候,人流急剧下降,场内商户吃不饱,后期街区内掉铺(商户退出)已是必然……

今年情况特 ,没有全国到处跑,便走了内蒙古的十二个地域,想多了解自己家乡的美食。路过临河的时候给杨总打电话(杨总在巴彦淖尔经营餐饮),好久不见,跟老大哥聚一下。杨总很盛情的招待了我,去他经营的三家不同品牌餐馆试了菜。席间,我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老大哥发现我对餐饮不止是略懂,略懂,略懂……

有缘的人总会相遇,就在上个月,我的另一位老大哥要筹备一家私房菜,我到呼和浩特看看进展,他也是我的餐饮技术支持。闲暇之余,顺便到滨海玖街逛逛,发现人气比以前好了许多,虽有一些铺子不在了,又新进来了一些商户。现在,如果是第一次来玖街,您依然会觉得这是一条“很烂”的美食街。

既然来了,我便想能不能做点事情,也不妄杨总在巴彦淖尔的盛情款待。当时在酒店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是用热力图看呼和浩特商圈,发现能做滨海玖街最好参照的,就是维多利喜悦汇。第二看附近3公里的外卖销量。我发现在理论上,如果滨海玖街一万平米都招餐饮做外卖,市场份额也够,就是需要血战一场。

我挖掘数据发现,滨海玖街3公里内餐饮企业约2256家,外卖商家约484家(不含饮品、甜品),外卖占比21.45%,外卖单月销量23.56万单,外卖单月总销售额约为572万元,外卖均客单价24.28元。假设滨海玖街招满商户,且让大家活下来,需要吃掉附近外卖市场的17.48%。

我把探到的数据发给了杨总,他说:“骞儿,你的想法跟翔宇(另一位朋友,后期再叙)一样,要不咱们三个试试把玖街做起来吧!”

就这样,一个70后,两个80后的男人,准备迎接一条“烂街”的挑战。

滨海玖街,如果让我形容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刚出生就是一个畸形,没长几天就觉得自己成人了,没想到依然是巨婴,当再次倒下的时候又遇到众多庸医。现在虽然又一次倒下,心已冰凉,大脑只是潜意识,好在身材完整……

此时,大家可能会想,你们为什么敢接?

因为,人都会倒下,早晚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次次爬起来,也许是先抬头,再用手支撑地面,接着从跪倒的姿势到挺起脊梁,迈出第一步……谁都希望奔跑,我们也很清楚我们也许还会再一次倒下。不求富贵,但需玖街生存。

我将持续更新呼和浩特滨海玖街的真实故事,敬请关注。

Hash:a1429f31f011dab738a932634a6f7977ca7d0ee7

声明:此文由 骞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