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这些区县,为了吃也要去一次!

河青新闻网旗下帐号

在市里待久了

总想追寻一缕明媚的阳光

逃离快节奏的生活

寻找美丽的风景

品尝质朴的美食

美食是燕赵大地不可磨灭的一抹色彩

常言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当然也有不少感慨悲歌之美食!

藏匿在街边小巷

弘扬在外地不能归乡游子口中

01

经典美食

01

肉肠

世人说得好,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据《本草纲目》记载:

驴肉补血、治远年老损,煮之饮、固本培元”。

永年有卖驴肉的历史很长,

驴肉香肠的制作历史也伴随其中。

驴肉香肠邯郸永年县的一种传统名吃,

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历史,

是“中华传统名小吃”,

也是永年区的特产,

由驴肉辅以多种香料制成,

香而不腻,营养丰富。

香驴肉配上各种调料,

加上肠衣的包裹,

不论是下酒菜还是搭配主食,

都是回乡不可或缺的食物。

02

酥鱼

华夏饮食,源远流长。

永年酥鱼尤为独特,历史悠久。

广府酥鱼骨酥刺烂,入口酸甜绵嫩,

刺鳍皆酥,又不失其味道鲜美,

久而久之,就成为广府一大特产。

广府城周边碧水环绕,苇塘相连。

独特的洼淀湿地,自然环境形成了,

“浅植苇稻~深种莲蒲”的种植习惯。

百姓多以捕鱼为业,吃鱼成了家常便饭。

打鱼上岸之后,一斤以上的鲤鱼、桂鱼草鱼...

被富贵人家及饭店挑走,以备餐宴之用。

其余如鲫鱼鲢鱼、鲇鱼等杂鱼等,

上不得宴席,都留着自家吃。

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发展,

骨酥鱼以邯郸为中心,

逐渐辐射到周边县市。

但制作天然正宗的骨酥鱼,

磁州窑特产砂锅、料窨工艺和核心配方。

三者缺一不可,千百年来,

模仿者众多,但味道各不相同。

02

经典美食

01

焖子

磁县焖子分为两种:即肉焖子和菜焖子。

肉焖子、菜焖子是磁州焖子在制作原料上的区别,

但它们在制作工艺上应该是相同的。

肉焖子选上好的精肉,剁成肉糜,

加上调料和葱姜蒜末,摊在薄薄的鸡蛋饼上,

四面裹好,上笼蒸熟,

等到冷却凝固成长方形的块状,

再改刀切成或条或片的形状拼盘,

上桌就是一种特色凉菜。

磁州焖子沾上蒜汁或者芥末汁,

一口下去刺激又清爽,还有独特的肉香。

磁县的人们保留了它的手工传属统,

也保留了焖子大众化居家口味,

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02

熏鸡

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香味浓、肉质嫩,

因为这些原因,胖妮熏鸡堪称磁洲一绝。

胖妮熏鸡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制作,

在选料上是相当严格。

它选用一年左右的肥嫩户养家鸡,

经过十几道工序,

加十几种香料上笼熏制,

熏制过程中不但要连续翻动,

而且还要掌握烟量、火侯与锯末的多少。

虽然工艺繁琐,但这样制作出来的熏鸡,

水分少,保质期长,而且熏香味浓,

色泽紫褐油亮,香酥鲜美,

是饮食餐桌上的上等佳肴。

03

粉皮

粉皮是磁县一道特色美食。

之所以叫鲜粉皮,就是它们在吃之前,

都被放置在清水中。

晶莹透亮,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

不管你是凉调,作为饭桌上的小菜,都十分适合。

制作鲜粉皮,首先要熬制槐连豆汁。

国产槐树上的槐连豆晒干后九蒸九煮,

熬制出的纯天然色素营养健康,

让鲜粉皮色泽更诱人。

绿豆粉红薯粉)与水,

按适当比例调配成粉糊过筛去除杂质。

烧开一大锅水,用传统的砖垒火。

火 候更旺盛,也预示这祖传的技艺需要薪火相传。

旋子底抹清油,置于沸水之上。

倒入适量粉糊,迅速用手将旋子正转几圈。

再倒转几圈,令粉糊均匀分布于旋子。

稍过开水就可取出旋子,

将制成的粉皮置于凉水中冷却,

一张完整的鲜粉皮就做好了。

用刀子切成不规则的三角形,

或菱形,淡淡的黄中透着绿,令人垂涎欲滴。

鲜粉皮制作好后,清香利口,老少皆宜。

在磁县县城,凡红白喜事,

均离不开一道“豆芽炒鲜粉皮”。

豆芽要选用瓦缸生的土豆芽,

用旺火快炒烹制的“豆芽炒鲜粉皮”,

豆芽儿爽脆,粉皮鲜嫩,劲道,

不油不腻,老幼皆宜。

当然,鲜粉皮的吃法多样,

煎炒炖烩,配点时令蔬菜

总能令人胃口大开,举著不停。

03

经典美食

01

彭城三下锅

峰峰三下锅又叫彭城三下锅,

河北邯郸彭城地区民间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菜。

主要是以做菜的食物命名的,它分为荤、素各三种。

荤三样:五花肉、肉丸子、酥肉。

素三样:蒸皮渣、炸豆腐、炸土豆/山药

峰峰彭城三下锅,

是彭城地区民间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菜。

各地宴席都有各自名堂,

冀南地区有八八席,六六六席,

还有十大碗,三道饭。

这些宴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客随主便。

开席后酒菜饭菜由主人事先安排的顺序上,

最后一块撤。

而彭城三下锅却另具特点,

主随客便,让客人随意喝好吃好。

彭城“三下锅”不同于一些地方的大锅菜

它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需要好几道加工程序。

荤三样、素三样用大锅熬制,

再加少许菠菜、蒜薹等绿色蔬菜,色香味俱全。

是彭城人结婚、做寿、做满月

招待亲朋好友的首选饭菜,

体现了彭城镇的悠久历史和

热情好客、淳朴憨厚的乡土风情。

02

和村三饭

和村三饭是明朝皇宫御宴真传,

至今,三饭仍在和村一带流行。

它讲究营养、味道和色泽,

将山珍海味与地方特色合为一体。

三饭中,主食以粮食食品

蒸馍、大米饭、烧麦为主。

汤菜以五荤四素三碗汤,

最后一碗利口菜,

共13样为十三碗。

其中在开席时,

先上四荤三素七个盘的酒菜。

此外,还有甜饭加三饭。

就是开席时,

先上一碗江米甜饭,

接着上三饭。

比较讲究的还有全鸡窝蛋三摸桌

三种饭菜,分期、顺序上三次:

1、甜饭,2、三饭,3、山珍海味。

最后一桌一只全熏鸡和8个熏鸡蛋。

每上完一道饭菜,抹一次桌子。

04

经典美食

01

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原名珍积成烧鸡,

河北省邯郸市的传统名菜,

中华老字号之一,属于冀菜系。

此菜被载入国家级史册《辞海》,

“八大地方风味美食”,

大名“二五八”之首,

大名县传统的名贵食品。

由王德兴创始于清朝仁宗嘉庆十四年(1809年

因乳名“二毛”及在煮烧鸡的锅里放有二个石猫,

所以故里乡亲称颂“二毛烧鸡”。

当时百姓有一首流传歌谣:

想吃鸡得跑快腿,吃了以后得捂住嘴

顶风无腥味,顺风鼻子眼里冒香气

二毛烧鸡制作时,首先要精选活鸡,

其次加工精细、合理配制香料,

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

才能嫩烂醇香、肥而不腻。

在煮制过程中严格把住,

“病、残、死”鸡不宰,

嫩鲜活鸡抢买。

用多种名贵药材及百年老汤,

用火“文武”兼备,

色、香、味、形俱佳。

02

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是大名著名的传统风味名吃,

创业于1812年。

色泽纯正,条杆匀称,

香味醇厚,肥瘦适宜,

甜咸兼备,软滑利口,

食而不腻,越嚼越香,

回味悠长,独具一格。

五百居香肠经久耐放,

就是炎夏酷暑也不腐不蛀。

五百居香肠制作讲究,

选料严格精细,用六成瘦的蝉肉,

去骨去皮,肠衣不腐烂。

将肉切成一、二 厘米左右的肉丁,

加入适量的姜沫和盐,

再把加工好的石落子、砂仁、桂楠,

还要高级陈年酱油等佐料搅拌均匀后,

灌入肠衣内,经过适当时间的风吹凉晒即成。

03

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是河北省大名县传统名吃。

创业人郭致忠,大名县西大韩道村人。

郭致忠曾在北京(原顺天府)学艺,

清光绪二十一年(1887)年回到大名,

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

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

堂号首取“天”字,

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

故立店铺“天兴火烧铺”。

郭致忠小名叫“郭八”,

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

叫作“郭八火烧铺”。

郭八火烧作料齐全,制作精细,

风味独特,层多且薄,

每张上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

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

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

由于“郭八火烧”享有盛名,

所以生意兴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民生活越来越高,

食用“郭八火烧”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摆宴待客时,

都少不了“郭八火烧”作为主食。

邯郸美食多如牛毛

在这里无法一一细数

每一种都可以说是最独一无二的

好不好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能够成为一方代表,必然是有过人之处

如果你是一个美食爱好者

就去走一走,看一看

自己发现的美食

才最让人心生欢喜

来源:邯郸文旅

Hash:13da9617c3590305f4fc4915743582aea913223b

声明:此文由 河青新闻网邯郸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