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一道隐藏小吃,大排场龙的早餐摊,卷圈的魔力

卷圈,作为天津的隐藏小吃,对于以前只知道狗不理包子,现在知道煎饼果子的人来说,比没吃过的面茶还要神秘。而天津一直流传着大饼卷圈的固定搭配,只是目前市区街面上的卷圈多半都是外地人干的,也多半都是春卷皮包裹的,即使被点评奉为神话的穆记卷圈,也只是带着排队、清真、老夫妻等并非可以验明真身的标签。

据老一辈人回忆,30年前的天津还存在着多多少少的国营豆腐房,以前的天津人吃早点都去豆腐房,除了现今还留有的豆腐脑、豆浆、白豆腐之外,当时还留存着一些豆腐房特有的吃法,比如请师傅从大铁锅豆浆里挑一张豆皮,稍微晾一下,包着刚出锅的棒槌馃子吃,这个包子哥60岁的大姨还吃过,差几年的老娘就不知道了。再比如在豆腐房门口炸卷圈的小摊,用的也是挑出来的豆皮,包裹豆芽、红白粉皮香干、香菜,调好麻酱酱豆腐和盐,直接下锅油炸而来的素卷圈。豆皮炸出来的卷圈,外皮酥脆而且薄而不油,内陷清爽香醇,一阵麻酱酱豆腐的香气就可以代表天津传统味道了,远不是现在马路边随便谁卖的炸的油乎乎的卷圈可比。

一直以来,包子哥都在寻找传统的豆皮卷圈,不过在市里,豆腐房已经没有了,除了自己家炸的,在外面的早点摊,豆皮卷圈基本已经在市区绝种了,只是在大港蓟县还听说过一些信息。所以在听说河北区二马路求是里南门还有豆皮卷圈的时候,包子哥挺高兴的,这家豆皮卷圈没有牌子,甚至没有店面,在这一带已经经营了两代人,辗转几个地方,差不多18年了。最开始是老爷子干,后来交给了女儿女婿,现在老板和老板娘都将近60了。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卖,上午10点收摊,早上九点半就不要去了,应为排上队也没有了。除了传统的制作之外,最让包子哥惊艳的还有他的创新炸鸡蛋也让包子哥惊喜不断,远不是在换个馅加点肉啥的偏门可以比拟的,感慨有些多,下面包子哥开始给大家具体介绍他家。

小区门口的摊位,没有堂食的地方,都是带走。从6点半开始排队,因为一锅只能炸6个,所以排队的的人很多,平均5分钟一锅吧,赶上好的时候,前面都要好几个,如果只买一个就可以直接加塞了,哈哈,让包子哥想起了在上海排阿大葱油饼的时候,本以为会排2小时,结果没五分钟就买好了。

豆皮卷圈的豆皮一开始包子哥以为是袋装的油豆皮,后来看了好久发现并非是水发的油豆皮,感觉韧性很好,可能是前一天的鲜豆皮晾干的,老板娘改刀成10厘米宽,30厘米长的块儿,如果少了就用面糊稍微接一下,哈哈,劳动人民的智慧。

Hash:2a8091602faa0747d7cf22f8b29659f2f514e58b

声明:此文由 依依美食课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