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味道】宁晋西关饸饹
为振兴和繁荣邢台经济,弘扬邢台的饮食文化,让我们从邢台历史的记忆、味觉标记、食材选用到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来重新认识邢台。从即日起,《邢台味道》栏目将持续为您推出邢台地域饮食,通过对邢台风味小吃的介绍,让您了解邢台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意迟迟
在宁晋老辈人的记忆里,每当农历三六九县城集日,西关街口的饸饹店都格外热闹,络绎不绝的食客,殷勤周到的伙计,亲热的吆喝:“老太太往里座,又背风又暖和,千层饼先吃着,接着给你轧饸饹。”后间灶台上热气腾腾的大锅上架着粗大结实的饸饹床,顶头上栓两个铜铃铛,一精壮汉子一抬压杠,铜铃喤啷啷乱响,将一个面剂子塞入床上的圆洞,将压杆上的圆柱对准圆洞,一发力压下去,床子发出咯吱吱的声音,床下面一绺饸饹条缓缓轧出,手一挥,饸饹条落入滚开的锅中。一阵铜铃响,压杆重新抬起……
饸饹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并称为我国传统面食“三绝”,古称“河漏”。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河漏”作为其中之一上报朝廷,因其名字古怪引起康熙皇帝的注意,便命人做好品尝,吃后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于是挥笔将“河漏”改为“饸饹”。
宁晋西关饸饹始创于清绪18年,距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因门店坐落于县城的西关街而得名。经孙兰存、孙勤增、孙福寿、孙文化四代人精心研制、改革创新,发明了独有的民间秘方和特别的制做工艺,口味纯正、口碑极佳。2012年被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评为“河北名吃”。2013年西关饸饹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西关饸饹第四代传人介绍,制作一碗美味可口的饸饹,从原料选购、加工、到盛到碗中,端到顾客手上,大约需要30余道工序80多个环节,每道工序每道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工艺要求。饸饹面由荞麦面为主的几种面粉按特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和面要掌握一定的水温,把握好面的软硬程度,还要留下合适的醒面时间,这样轧到锅里的面条才不烂、不断、劲道、爽口。肉的选用和加工更体现了百年传承的技艺所在,首先全部选用猪的后臀肉,因为这些部位的肉有优质蛋白质,减少了高脂肪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肉块切的大小,刀口的方向,焯肉的时间,卤肉的配料、投放的顺序、火力大小、控制时间等等,都只有在大师傅的传授下才能掌握。
祖传的秘制配料由30余种中药和天然香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组成,这种料包是饸饹的秘密所在,也是饸饹的美味所在。从饸饹床的漏窝里挤轧出的面条直接落在滚开的汤锅里,大锅宽汤,面条在锅里滚上两滚,倾刻就熟,面汤不乱,面条不化,吃在嘴里筋道、利落。往碗里盛面条时,筷子一挑,漏勺一磕,不多不少正好,加肉码,浇卤汤,舀清汤,撒香菜,动作干净利索,一碗香喷喷的饸饹面早已让人留下口水。食量大的食客,一碗面条不够,再来半斤大饼,一个肉汤卤制土鸡蛋,吃起来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来源:民间美食
Hash:5a126ad840145001ade376f7dc1a27b22171fce6
声明:此文由 人文邢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