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美食一锅端之寿县篇

寿县,是安徽淮南市下辖两县之一,位于安徽中部、淮河南岸。

寿县又名寿州、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次置县于公元前223年,古时曾四次为都,十次为郡。寿县历史极为悠久,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还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寿县比较完好地保留了较多的古城建筑,喜欢古代建筑文化的小伙伴一定要去游览一趟。比较有名气的景点正阳关老街、寿县古城、隐贤古街、孔庙等。

寿县古城景色隐贤老街景色正阳关老街景色

一、八公山豆腐

寿县的八公山豆腐的发祥地,淮河流域的优质大豆在配上山间的古泉水,经过当地手艺人精湛的制作加工,使寿县八公山的豆腐享誉天下,素有“八公山豆腐甲天下”之说。八公山豆腐也称为“四季豆腐”,是安徽十大名菜之一。八公山豆腐和我们平常吃的豆腐相比的确不太一样,八公山豆腐不散不碎、晶莹洁白、鲜嫩清爽。最特别的是,如果将八公山豆腐用来烧汤,有“三绝”:“漂汤”、“奶汤”、“鲜汤”。八公山豆腐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外也被视为佳品。(例如韩国日本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在历史上还曾作为贡品供皇家享用,如今被当地人进一步发扬光大,做成全豆腐制品的豆腐宴,成为当地别具一格的上等宴席。如今豆腐宴的菜肴品种已经多达千余种,小编到现在也没有这种口福,吃过的小伙伴请在评论区发一下吃后感!(哈哈)

八公山豆腐宴

二、寿县大救驾

大救驾是寿县的传统特色小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救驾的制作方法倒不是那么复杂,而且原料也比较常见,外皮原料是面粉、猪板油、白糖等,内馅原料是桂花、青红丝、橘脯、核桃仁等。大救驾外皮因为酥油的作用,足足有几十层之多,酥脆爽口 内馅香甜不腻、营养丰富。与八公山豆腐一样,大救驾也成为了宫廷糕点,并且在成为宫廷糕点之后,民间技艺非但没有失传,还在逐渐的改进中发扬光大了。关于大救驾的由来还有下面这个传说。

寿县大救驾

据说在一千多年前的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征伐南唐时,命大将赵匡胤率兵首先攻打南唐重镇寿春(即今寿县)。寿春守将刘仁赡率兵坚守城池,使周军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最后,赵匡胤亲冒矢石,奋勇攻城,终于攻进城去,但他本人却因疲劳过度,精神不振,不思饮食。而城中粮食早已消耗殆尽,城内百姓断粮缺草,周军士兵更无供应。军内厨师找不到什么好吃的东西给赵将军,勉强搞来一些面粉、白糖、食油,凑合做成糕饼送去。没有想到赵将军吃了这糕饼,食欲大振,连声称好。后来赵匡胤做了大宋开国皇帝,曾偶尔与大臣们谈起此事,并且念念不忘地说:“好饼,好饼!真是救了朕的驾也!”

寿县大救驾

三、鸡海

乍一听到“鸡海”,小伙伴们肯定都很诧异。其实“鸡海”是寿县正阳关的一道传统名菜。“鸡海”就是“鸡汤”的意思,但是寿县正阳关鸡海与大家平常吃到的鸡汤可不一样。传说这道菜在清朝就有了,这么算来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鸡海

鸡海其实是一鸡两吃,鸡骨头搭配蔬菜煮汤,而鸡肉则搭配芙蓉蛋做成火锅,说着说着,又出来一道特色菜“芙蓉蛋”,下面也会一同介绍。

鸡海

首先,鸡海要选用三年以上的老母鸡制作,而且还不能太重,太重则意味着油多,油腻了口感就差了,所以食材的选择上可谓讲究。制作方法也比较独特考究,简要介绍一下:

1、对整只鸡进行剔骨,做到骨肉分离;(技术活,要求刀工)

2、将鸡肉、鸡骨分开调味腌制,放入葱、姜、八角、盐;

3、用刀背捶打鸡肉,使肉更好入味;

(此处省略两个步骤、小编也不知道,这是秘方)

6、将鸡肉、鸡骨放在锅里炖上三个小时;

7、将鸡肉、鸡骨再次分离,鸡肉配上芙蓉蛋做火锅,鸡骨则为鸡汤;

小编再介绍一下,小伙伴们肯定感兴趣的“芙蓉蛋”。芙蓉蛋的主要原料是鸡蛋清,先将鸡蛋清打发(类似于做蛋糕打蛋清),然后将打好的蛋清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放上肉馅,下入三四成热的油锅中炸制。芙蓉蛋成品洁白、软糯,在配上细嫩爽滑的鸡肉,别具风味!

芙蓉蛋的制作

小编创作时实在纠结,寿县的美食太多了,诸如:廷龙瓜子寿州粉皮、寿县锅巴鸡、寿县牛肉汤、寿县早点、寿县豆饼等等,小编也来不及详细介绍了,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推荐!

转发并私信小编,可以领取精美菜谱!更可参加抽奖活动!

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速与小编联系删除!

Hash:7ee942bbab7136e78a5bb0ddf1546d2859fa5ff2

声明:此文由 猫哥美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