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武乡,哪些小吃是您最难忘的家乡味道?
提到武乡小吃,吃货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十字街的“黄酱面”“漂面”,粮食局胡同的“肉夹馍”“饼则的”,旧汽车站的“炒饼”“煎饼” 等。
可是您吃的是正宗的武乡小吗?武乡哪里有正宗的小吃?哪个才是您最钟情的味道?
下面,小编先带你看几样武乡吃货们的这些吃食:
武乡饼则
武乡打饼则地方特别多,大街小巷、山村集会都能买的到。比较集中的是县城的泰安巷【liang shi jv ge lang er 】。从北向南走,第一家就是正宗老字号鸡蛋饼、枣儿饼。闻起来挺香的,看起来不像我记忆中的武乡饼,也许是开发的新产品吧。
小店其实就是在墙上挖了个口子,装个窗户就万事大吉、开门营业了。
看起来应该不错。
香酥大枣饼
一下子出来两家老字号,后面好像还有,应该叫武乡饼的一条街了。
红枣芝麻烧饼。这卖饼的人也懂的产品差异化、细分市场了。
霍红兵已经有了自我品牌意识了,还公开了电话13015364645.整不好还能送货上门呢。不过,我还是没找到我想要的武乡饼。
对了,就这种饼。最后在快走完的时候发现了路东的一家饼的摊。
碳火烤饼的,应该就是曾经的味道吧。
我说给卖饼的师傅拍个照吧,人家害羞的不抬头。只顾自己忙着打饼。
来个特写,火烤出来饼上的花纹怎么有点抽象艺术画的感觉。
为了搭讪,买了10元饼的,师傅才开始和我聊了起来。
因为一年四季在外打饼的,有时一天能打70多斤面。师傅的手指关节也比正常的人要大许多,手上磕的、烫的伤处点点滴滴。
真是挣个辛苦钱啊。大家回了老家要是买饼的话就尽量去泰安巷吧。小买卖都不容易,照顾照顾自主创业的老乡们吧。
饼里包的油、盐、花椒面。
翻来覆去擀上几个来回。
再放在火的周边烤起来。
不停的来回翻翻,把两面才能都烤好。
刚烤出来比较烫,乘热吃特别的香。
三口两口就吃了半个。
要是能有个故城猪头肉、蒋家庄葱丝辣椒包里该有多好吃呀。这才真是6分钱2两粮票时候【80后略过】的饼的味啊。
酸菜就疙瘩
家乡美,家乡亲,今天来讲乡村美味,叫做酸菜就疙瘩,正经茶巴。
秋白菜,取外层绿叶子,切丝,凉晒去水份
取半干丝,备用
把菜叶丝,放入沸水锅中煮一下
捞出,洗净,沥干水,备用
玉米面一小碗
锅开水,散放入开水中,熬汤,冷却
淹菜瓮,洗净,凉干
倒入放冷的玉米面汤,放入沥干水的菜丝团,加盖,放置于阴凉地方,每天顺时针搅拌,一周左右即可食用。
菜,一般取于秋季的茴白菜叶子或也用白罗卜叶子,捡来先洗净,凉干水,用刀切成长条状,凉干保存,四季备用。
把备好的条菜叶,放开水锅内一下,捞出挤出水,备用。
把备好的菜放入缸内疙瘩汤内,盖好,一周左右便可食用。
腌好的酸菜,放入盘中,加点盐、葱、香油调味,美味真好吃。
取黄玉米面,用开水和面,趁热用手捏成图中状,
边捏边下锅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吃。
疙瘩汤,用于腌制酸菜的汤汁,须凉冷后才可入缸。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提高,疙瘩现在也用白面做了,不过得和些小米粒,不然发硬,不好吃。
酸菜就疙瘩,正经茶巴。
这是当时农村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那时生产落后,穷,只能就地取菜,填饱肚呀。
不过,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但随着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提高,对饮食也从细粮返回粗粮了。
这也许叫回归自然吧。
酸菜,现在也登大 餐桌了。
直接上盘,调味作一菜。还可用酸菜炒疙瘩、炒蒸馒块、炒饼子,确实是大自然的美食。
漂面
神州大地的重庆小面铺天盖地。我心中却有一碗漂面在风中坚守。
传说,那是在公元1984年,在武乡县城里有条大街叫食品街【JIU SHI ZI JIE GE LANG ER】。大街很长【BU ZHU BAI MI 】,也很宽【WU MI】。有位外地来的王师傅,在街边摆了张桌子就开始卖漂面,一卖卖到了现在。当然了,王师傅年纪大了,感觉武乡这个地方是个宝地,就在聂村落户了。卖面的事情吗就交给儿子小王了。地方也搬进室内了。
从那个时代开始,一个有关漂面的传奇就在武乡开始了。那时我还在上高中,经济条件还不允许,只是偶尔改善的时候才去吃一碗,大碗加肉加鸡蛋面。后来我上班了,开始挣工资了,早饭就基本上在这里解决了。我觉得60、70年代出生的人,如果当是在县城里生活应该都去吃过老王漂面。我有好多朋友就因为经常共同吃面都成了面友了。
有位弓姓的大哥说,他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开始吃的漂面,现在他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自己也在外地,只要回了武乡。总要抽时间去吃上一碗面。想想我自己也是上高中的时候开始吃的,今年我孩子也要上高中了,我还是喜欢吃。我乘过年在老家,也一定要去吃碗面。跟我走吧。
路也好走,下高速沿迎宾街向西,过红绿灯,再向西。
右手边看见这么个牌子就可以停下车了。
向右一拐就进了最大的步行街。满眼的黄酱面。是后来武乡发展起来的一种面食,风靡武乡,覆盖沁县、长治。味道也挺好,据业老区之声了解,东村有位叫鹏鹏的师傅在北京学习的手艺,再加上武乡的特色做出来的。
清早大家都还没有开门,只有王记漂面的招牌加上正宗漂面的牌牌特别显眼。
正面再来个特写。
推门进来小店,干净整洁。炭火炉子烧的还挺旺的。
老朋友见面,先向老区之声打个招呼。报个小碗加肉加蛋。小王问了句:“还是不放味精吧?” 。两年没 吃了,一句话把我这大老粗给感动了。
入锅了,还是老式的炭火。还是那个老味。
出锅上料。香味扑面而来。
色香味俱全了。
这种面其他人不会做,看起来比较软,吃起来比较有劲道。这也就是为什么满大街的黄酱面,而漂面这么多年还是只有一家。老板能怎么多年坚持开下来,说明确实还是有点真功夫在里面的。
这火炉,这面,这味、太TM经典了。
现在这种火炉真的少见了。炉火做饭肯定好吃,但是,也有讲究的人认为不够干净,不够环保。对于真正的面友来说,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几分钟结束战斗,打扫战场。老习惯,我吃小店的饭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从来不套塑料袋。原因就不解释了。
给小王同志来个工作照。听说老王70多了,身体还不错,晚年生活过的幸福安康。
莜面河洛
在老家, 莜面河洛不是一直能吃上的,主要是去赶会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个是平时卖的少,另一个是价格比较高,家长们常常借口难消化而将我们一带而过,买个芝麻饼或者麻糖【和城里的油条相似】。越是吃不上吧就越想吃。吃货的童年也是吃货。
参加工作后,有了财务自由,与美食相遇的机会也就渐渐的多了。吃的久了也就吃出点门道来,发现蟠龙小吃市场第一家莜面河洛味道最好吃,来回路过的时候总要绕进去吃上碗。好多年来,也不知道小店现在还开不开。
去李峪村的时候,看到这河洛我就走不动了,上午才10点多就先干了一碗。冒热气的锅里蒸的就是莜面的团子。
二位师傅很辛苦 ,汗流的衣服都湿了。面和的比较硬,可能是为了保证吃起来更劲道吧。
换个姿势再用劲,真是 个力气活呀。
河洛不是压在锅里,而是压在一块长条型的木板上。
一次正好能压到和木板的长度差不多的样子。不知道是板子看上河洛的修长,还是河洛看上板子的坚强。
压完后,师傅直接就端过来扣在前面的面板上了,上面再用干净的布现盖住。有人买的时候才羞答答的掀起一角。
有顾客要买的吃时候,再分别抓到小碗里
浇上好吃的卤子,卤子有两种,一种辣的一种好像是醋。
我一般是两种都上,自己也可以选择。反正价格也一样,我可不是吃亏的人。老板,来两碗卤子?
这种是辣的,看起来就够劲儿。
这种是醋的,闻起来也特别的香,吃起来怎么样?你自己吃了就知道了。
吃河洛的人还真不少,一会儿就把桌子坐满了,我站起来照个相,转头就没地方了。
离的远也有好处 ,可以拍拍吃饭人的远景。老家人实在,看见有人在瞎拍照片,吃的也不自然了。这位大娘挑起一筷子准备下口,让我一拍,着急的忘了动作要领了都。
老板娘的表情谁人能懂,只能说河洛味道口感都不错,干净卫生您放心,我问她在哪里买,她说自己也搞不清。今天还在魔术村,明天可能就去北京,要想天天吃河洛,走到哪里你也得紧跟。
好了,吃货们,可以擦擦口水了,其他的以后一一介绍,先让大家饱饱眼福:
家乡那些最难忘的味道
1、旧十字街老王漂面
3、春堂饭店抿圪抖
4、瓦窑科卓伟枣糕
5、下关老字号熬鱼
6、高速口的卖灌肠滩滩
7、北社饭店的刀拔面
8、旧汽车站虎鹏黄酱面
9、东沟儿二旦炒饼
10、泰安巷口郑峪红孩饼则
11、粮宾饭店酸菜配煮圪瘩
12、长乐猪头肉
13、川味酒家抿格斗
14、私房菜馆肘子
15、旧车站占庄烩面
16、广场戏台背后拉面
17、泉泉酒家的揪片汤、猪蹄蹄 现在搬到裕丰苑了。 p>
18、十字街灌肠炒饼的
19,东声炒念疙瘩儿
20、邮电局前蒸汽豆腐脑
21、大有横岭家莜麦面河落(赶会才有)
22、武乡宾馆的包子
24、粮食局疙廊里的枣儿烧饼
25、太行饭店和的饭蒸饺
26、2008荞面河辣
27、
28、
29、············
剩下的你来补充……
吃货们,再告诉我,您最难忘的味道
Hash:f09028f236ae498ec4235b5551aed0e0ddd57c61
声明:此文由 武乡逐梦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