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桥附近景点 -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

导读:五路桥附近景点 -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 1.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 2.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可以玩 3. 五里桥文化公园有哪些景点 4.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介绍 5. 五里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6. 五里桥好玩吗 7. 五里桥的景色 8. 五里桥公园都有哪些景点 9.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位置 10.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好玩

1.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

一、北京卢沟桥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二、潮州广济桥

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广济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扬州五亭桥

五亭桥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国家5A级景区--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内,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又叫莲花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

四、太原十字桥

十字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主体建筑圣母殿前,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鱼沼飞梁,汉白玉栏杆,方砖铺面,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过。因这桥构造奇巧,民间传说是鲁班建造的。桥梁多年经风雨,材质坚固,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

五、晋江安平桥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桥因此得名,因桥长五里,又称它为"五里桥"。安平桥是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梁式石桥,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的海滩,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前后历经13年建成,明清两代均有修缮,现为国家拨款依旧重修保留原状,闻名天下。

六、石家庄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七、广西风雨桥

风雨桥是广西民族村,位于南宁市青环路11号,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主馆的延伸。

八、泸定铁索桥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清陵五音桥

五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 块,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包罗中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颐和园玉带桥

全国各地有许多桥梁名曰"玉带桥"。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其它的如江西省信丰县玉带桥,等等。

2.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可以玩

走进西峡龙潭沟,你就走进了瀑布的世界!这里有瀑布、奇石,一瀑一潭,一潭一景,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群。瀑布两岸山高云密,奇石遍布、山秀石奇、水澈潭幽、瀑高林密。它就像隐藏在伏牛山脉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向往,留恋,回味。

四连瀑

四连梯式瀑布像一条蜿蜒盘踞的蛟龙,腾跃与青山翠谷中喷雾吐珠,挥洒祥云。白龙、龙凤、青龙、黑龙四组潭瀑相连成串,是中原大地罕见、绝妙的水蚀地貌景观。

水帘洞

受构造挤压的花岗岩长期被风化侵蚀,形成了天然的半圆形浅洞。河水顺洞顶斜坡均匀泄下,形成水帘,遮挡洞口,即成水帘洞,水帘洞石与瀑、瀑与潭和谐相融,婉约清秀,临水顽石点点,临洞绿意浓浓,信步游览,赏心悦目!

白龙瀑

它是龙潭沟风景区最为壮观的一道大瀑布。在雨季,这道瀑布宽6米多,高达40余米。瀑声如雷,方圆百米内,水雾缭绕。最为精彩的是在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时候,沿里侧的石壁下,常常浮动着一道隐隐的彩虹。那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象一束荡在水里的七彩纱,所以这道瀑布又叫做“白龙卧虹”。

天池

龙潭沟四最景点:景区最高的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面积最大的堰塞湖,唯一用“天梯”攀登的最陡的峭壁。登临“天池”,置身于万物叠翠,云蒸霞蔚的白云蓝天下,游乐于峡深崖险、瀑高潭幽的青山绿水间,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龙凤瀑

石壁上一只张翅欲飞的凤凰赫然入目。这道瀑布的名字就是"龙凤潭"。龙潭沟的秀美闻名遐迩,一只美丽的凤凰沿水而上,要寻找最壮观的龙潭"择良木而栖",但找到那个地方之前不可以停下,否则就会变成石头长留于此,她被眼前的瀑布所吸引,忘记了扇动翅膀,就变成了石头,于是就有了眼前这龙凤相戏的美丽景观。

青龙瀑

一颗天然形成的巨石置于瀑布顶端,远远望去,就像法海的金钵,因此又名“金钵镇龙潭。”被青山绿水怀抱的“金钵”和瀑似银帘、潭似碧玉的奇丽景观将龙潭沟装扮成人间仙境,

黑龙潭

黑龙潭属园区内较大的堰塞湖之一,是龙潭河水长期冲刷、掏蚀花岗岩横向节理组合集水而成。该节理组合与河水流向正交,沿节理面的长期侵蚀作用,使翠林环抱的黑龙潭成纵窄横宽、幽静清澈的天然湖泊。黑龙潭旁边的巨石形成了“三鲨闹龙潭”,三条大鲨鱼活灵活现,黑龙潭的潭边是最佳的观赏点。

去看飞瀑流泉

去听泉水叮咚

去闻自然芳香

去天地的尽头会一会自己

在陌生的地方

遇见瀑布

遇见欢乐

据说五一去西峡龙潭沟旅游度假区,还能去五道幢体验中原最长的5D玻璃栈道!

景区位置: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二郎坪镇

3. 五里桥文化公园有哪些景点

代惠安建造了为数颇多的桥梁,明·嘉靖《惠安县志》夸耀道:“邑之跨溪谷山疏潮汐,越沟渠而为桥梁者,不可胜数。”当时“惟取其临要冲大道,工巨而利溥者存之,”清·嘉庆《惠安县志》中记载就有四十四座,包括飞架于惠安县洛阳镇与泉州洛江区之间洛阳江上的洛阳桥。

这四十四座桥是:无量桥、菱溪永济桥、跃津桥、巨济桥、龙津桥、青龙桥、江市桥、漈头桥、通济桥、琼田延寿桥、辋川桥、大住桥、龙江桥、獭窟屿桥、大柘海径桥、谷口桥、得仙桥…等。其中建于宋代十七座,元代四座,明代六座,清建九座,还有八座年代不详,但最早的至少在明嘉靖以前。

雄镇东南的洛阳桥,创建于北宋中期,是当时泉州地区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尤其是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它的建造,又促使泉州地区在南宋之时掀起一股造桥热潮。在短短的一百五十多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建造的桥梁总长度达五十余里。不管溪流,或是海湾岛屿和陆地之间,都架起了桥梁。于是出现了“闽中桥梁甲下”、“泉州桥梁甲闽中”的赞誉。就惠安来说,在明·嘉靖《惠安县态》上记载建于宋代的十二座桥,于南宋时兴建、重建或重修的达八座之多。

南宋时期的泉州,由于宋皇室偏安江南,造成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一股热潮,泉州已由全国四大外贸商港之一,急遽上升为全国第一大港,甚至成为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对外贸易热潮的形成,必然促进造桥热潮的兴起,惠安三面临海,与泉州港毗邻,江河溪流又多,而且处于全国性交通干线的“官路”上。所以,属泉州范围内的惠安,在南宋时亦必然卷入这段造桥热湖,分享“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

4.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介绍

清源山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故别名北山;又因层峦叠嶂中间经常出现彩霞萦绕,亦称齐云山。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主旅游景区距泉州市大城市区3千米。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支脉,峰峦起伏,岩层遍及昂然成趣,好几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峰连绵20千米,形象岩层,千奇知名当然旅游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

2.安平桥(五里桥) AAAA全国各地核心文物古迹

安平桥(五里桥)

别名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处港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兴建,十三年后完工。它是国内现有最多的港口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桩361座,桥上面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边有白塔,高22米,五层六角多孔砖塔,外擦抹白……

3.泉州开元寺 AAAA全国各地核心文物古迹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为黄守恭献地所建,遵奉黄守恭以及子孙后代为檀樾主。该寺兴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年686年),唐高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年733年),更名开元寺。该寺名僧人才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物品二塔等园林景观。现阶段它是国内核心文物古迹、福建“十佳”景区,也是“泉州十八景”之……

4.泉州博物馆 AAAA

泉州博物馆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端,是一座具备闽南建筑设计风格的综合型历史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设的“全球文化多样性展览中心”所在城市,占地总面积80多亩,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泉州博物馆是爱国教育产业基地和人民终生教育场地。泉州博物馆创立于1985年1月,……

5.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AAAA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面积154.2亩,行为主体总建筑面积23332平米。中国闽台缘 物馆是一座体现中国内地与台湾省历史时间关联的国家级别专题讲座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集个人收藏、展现、科学研究、沟通交流和业务等作用为一体,也是科学研究内地与中国台湾关系史尤其是闽台关系史的

5. 五里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展开全部

首先,欢迎你来晋江,为晋江经济做贡献。

晋江本地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规模都很小且开发不足。假如你时间充裕,本地的景点可去的有灵源寺、龙湖、深沪湾海底森林、龙山寺、草庵、安平桥等。但最值得一去的是草庵、安平桥、深沪湾海底森林。

草庵是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也即金庸《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教主的“明教”。金庸来泉州时专门去草庵证实他笔下明教的真实性。位于晋江华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到明初,朱元璋嫌其教名上逼国号,遂驱逐信徒、毁坏寺院,摩尼教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草庵摩尼教寺成为仅存的珍贵史迹。“金庸迷”必去之地。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 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 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头有白塔,高22 米,五层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白灰。高塔长桥,相映成趣。 1961年3月,五里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拨巨款重修巳倾圯塌。

深沪湾海底森林,来晋江一定要去看海,深沪湾全长6公里,滩岸林木繁茂。深萨湾(土地察)一带海滩,退潮时可见分布约一平方公里的古击森林(c14同位素年龄为7500年左右)遗迹和近万年的牡蛎礁,是研究台湾海峡西岸击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植物及升降运动,海陆变迁的宝贵实物资料。国家海洋局已批准建立海底古森林遗迹。石圳海岸地质地貌景观自然保护区,该地区可供海内外旅客观赏,为一高级科学旅游区。

晋江其它一些地方,如灵源寺(位于灵源山南)、龙湖(位于龙湖镇区西南,是晋江市最大的天然湖泊)、龙山寺(在晋江市安海镇,台湾有龙山寺多座,都从安海祖寺分炉)不去也可。

晋江其实很小,假如景点局限于晋江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晋江夹在泉州和石狮之间,到泉州或石狮也就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所以有时间还不如去泉州看看,泉州的景点包括:清源山、老子道教石造像、开元寺、清净寺、伊斯兰圣墓(穆罕默德弟子三贤四贤墓)等等,有“地上看泉州,地下看西安”之说,而且泉州的街道值得一逛。到石狮就是看海玩海,石狮有“黄金海岸”度假区,很休闲。还有到了这里当然要吃海鲜,坐在海边的大排档一边吃海鲜,一边看海、听涛,那可是世上最爽最浪漫的一件事了,不定还来点什么浪漫的遭遇了。再有时间可以去晋江的围头,那是离台湾最近的一个小码头了,听说有“二奶村”,呵呵。

酒吧文化在泉州、晋江、石狮一带不是主流娱乐,但也很多,个人感觉不够“地道”“纯正”,不去也罢。假如去了,保你反胃。

推荐“爱尔兰音乐酒吧”,在江滨路,很老的一家酒吧了,怀旧的可以独自一人去。还有象万国会酒吧、苏格兰酒吧等等等等。不过还是要说泡晋江的酒吧真的很没意思。还不如到海边泡海去。

6. 五里桥好玩吗

晋江安海镇有一座古老的桥, 做“安平桥”,俗称“五里桥。”这座桥是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镇的海滩,是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前后历经十三年告成,后经明清两代均为修建缮。五里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石桥,因此,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五里桥全长2255米,桥面宽3~3.8米,共361墩。桥墩多用花岗岩条石横交错曡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而这样分配,是为了便于排水。

凡是到晋江地区游玩的朋友们都会去看五里桥,这座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7. 五里桥的景色

泉州好玩的地方有: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山门,老君岩的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时全城周长2567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面设门,东西二门筑有月城,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这放铳炮的虚台。城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永春牛姆林,被誉为闽南西双版纳的生态旅游区,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永春县下洋镇境内,距县城70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区、福建省首批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生态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是泉州十八景之一。牛姆林,又称姆林山,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牛姆林是名人仙迹荟萃胜地。宋朝永春进士陈知柔诗:“霜后绿筠仍旧色,云中金磬出新声”。都是描写臼尖牛姆林的旖旎风光。1929年8月-率三千红军进驻福鼎村时,也到牛姆林一带勘查,称它是:绿涛奔牛,仙泉流韵。牛姆林是回归自然的乐园。牛姆林虽然没有寺院香火,但它那独特的森林景观,魅力无穷,当你踏进牛姆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摇篮,走进一个神奇的森林世界;穿行林中,那透过树冠的道道晨曦,让人心旷神怡,清新的空气和无尽的芳菲,沁人肺腑,令人流连忘返。正如诗人笔下的“海上蓬莱岛,人间桃花源,山中 牛姆林,快活胜神仙。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主要景点:1.狮喉:祖师殿后有一块巨大岩石,形似巨狮之首,释迦楼就建在“狮头”下方有石,形似狮口,可容数十人。狮口内还有圆每径近二尺的孔穴,俗称“狮喉”。“狮喉”内泉水涓涓,清风徐黎,犹如雄狮喘气,传说此洞穴直通泉州。2.罗汉松:在觉路之旁,为清水祖师植,具有灵性。树枝朝向殿宇,老树横枝,至径直上,不敢侵径,早时吐雾生烟,九百佘年,不改其柯,枝枝朝佛焉。相传国汉楹每年长三寸,雷鸣电则矮三分。所以千年古树也只有13米高左右。有古诗《咏罗汉松》曰:“昔传身似菩提树,今见手栽罗汉松:诸品都空谁不好,只留苍骨老云峰”。3.清水法门:离开蓬莱祖殿昊天口,沿台阶拾级而下,不一会儿就到了法门,法门类似于佛教寺院的山门殿,内中供奉承赵、王、苏、李四位0神,传说他们原是山鬼,被祖师心伏为0神,他们法术高超,协助祖师驱邪镇妖。4.枝枝朝北:耸天古樟生长地理位置独特。传说为清水祖师所植,现树高31米,围7米,树枝坎朝北伸展,故名“枝枝朝北”。5.觉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原为茶亭,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邑令廖同春在倡修“觉路”的同时,改建茶亭。题额“觉亭”,取“还惺转念,一觉即是”之义。廖同春咏觉亭诗:“一落笼樊岁屡更,几将五斗负平生;行看觉路通仙路,静听泉声杂梵声。丹壁留名云吐润,琳官对润鸟传笙;同游尽是烟霞客,千仞冈头好结盟。”纶音坛:又名石柜坛,耸立在觉亭对面。纶音坛建于在觉亭对面。纶音坛建于在会宗延佑四年(1317年),坛高3.3米,上有小石塔,坛正面阴刻清水祖师在南宋四次荣受敕封的纶音牒文,上方浮雕翔龙和“皇帝诰命”及“敕赐照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的阴刻篆字,左边垛阴刻不容缓延佑年间岩于重建成的记事。敕封牒文和岩宇重建记事对于研究清水祖和清水岩的历史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诗咏纶音坛道:“石柜崇隆镇上方,敕书符纬栽堂皇;空山草木都生色,七在百年来佛国光”。6.真空塔:相传祖师在岩圆寂,乡人将其葬于岩后,筑塔亭覆其上。初无命名,南宋嘉定四年(1121),乡人以祖师生前为僧,了悟真空,取名“真空塔”。7.圣泉:在方鉴塘的不远处,泉自石出,长年不竟竭,味甘且冽,据说饮之可以清心去病,沐之可以祛秽,带回喷酒能驱灾凝祥,保一家平安,故名圣泉。有诗咏圣泉道:“森森岫壑听潺,一曲清澄有圣泉;掬水洗心修慧业,几人到此悟灵源?”窥天古樟:真空塔左顶,有一棵断去尾梢的古樟,高约法10米,外围约6.6米,树心空洞,直径约1.86米,数人盘坐于树洞之中可窥视苍穹,其妙不可言喻,俗称窥天古樟。更令人惊的是,空心古樟树木逢春竟长出二根新技,生机勃勃,又称“母子树”。8.方鉴塘:方鉴塘又名浮杉池,传说在兴建岩时,因缺少巨材大梁,清水祖师扮作商人,到内山购买杉木。杉主问要买多少杉木?祖师说要买这山林中的所有的“无尾杉”。杉主早知山林中的杉树寥寥无几,且多不成材,当即收下几缗钱,许诺山林中的无尾杉任其砍伐,且限五日内砍完搬离,逾期禁伐。祖师欣然成效。回岩后即在岩坑沼间,命徒众挖怀方池,池中凿一孔眼,众人不解其意。第二天夜晚, 风骤起,内山一带风力更猛,许多杉木被乔得断尾齐腰。第三天,祖师新自去取杉,杉主信守诺言,任凭祖师砍伐。祖师先砍其中大材,投放于水落石出沟中,悠然返岩。刹那间,水沟口的杉木不见了。小沙弥诧异万分,先后从孔眼内拔出九根大杉,心要盘算着建造岩寺的横梁大柱已足够,情不自禁地叫道:“够了!”话音刚落,第十根刚露出孔眼的杉木再也拔不出来了。直到如今,方鉴塘的孔眼中还露着大杉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9.三忠庙:庙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始建于何时,无考。原杞张巡、许远、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伍予胥请出,改祀四位忠英灵。历代相传,庙原祀张巡,许远和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伍子胥请出,将岳飞请入。从此“天下”的三忠庙就祀张巡、许远和岳飞。岩祀张巡为首。故曰张岩,山亦名张岩山。“宋元丰间,祖师于张岩之侧,另自营建清水岩,而将张岩迁在觉亭仑,并名为”三忠庙”。不知何时,庙中却增祀关羽,竟成“三忠庙四偶像”了。海会院:海会院为民国重建,供奉南无阿弥陀佛、南海观音、大势至尊等菩萨。两旁为十八罗汉、气势非凡、颇具特色。10.清水山门:清水山门一九九八年秋后新建,在洋中鹤前大桥头的上岩入口处。坊正中门高5.5米,宽4.00米,左右边门各高5.00米,宽1.8米,顶盖琉璃瓦,飞檐出水,总高达8.00米,庄严肃穆,堂皇矗立。石坊刻着中国佛学院教授、书法家虞愚先生题写的牌额和“拜参千佛坐;同享十方春”的对联。坊上边柱镌刻楷写的“拓建柏油公路芳名”系泉州王爱琛所书。11.试剑石:在窥天古樟不远处,有块传说清水祖师宝剑削去一半的岌石,名试剑石。有诗咏道:“当日大师卓锡游,光芒剑气欲横秋;劈开此厂石分为两,凛凛冲霄射斗牛”。12.蓬莱祖殿:蓬莱祖殿为清水岩的主体建筑,创建于宋代。它依山临壑,外观呈“帝”字形,七妙地将人工建筑与自然岩壑融为体,古典雅,轮奂轮闰正殿为重檐山顶的楼阁式建筑,由昊夭口、祖师殿、释迦楼三部分组成,大殿两侧有檀樾厅、观音厅、芳名厅、斋房、客舍等等,鳞次栉比,相传共有九十九间。蓬莱祖殿无论在建筑布局还是建筑风格以及雕技术、装外饰工艺方面都颇具特色,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开元寺,为黄守恭献地所建,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樾主。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该寺名僧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东西二塔等景观。目前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一、建寺传说  泉州开元寺的檀樾主黄守恭,为轩辕黄帝子有熊氏之后。泉州开元寺风景照(16张)据《江夏紫云黄氏大成宗谱》记载,黄守恭为黄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孙,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黄守恭为官泉州(另说,黄守恭家中种桑养蚕,为泉州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庄。有僧名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黄不给。匡护禅师遂朝来暮往,殷勤日久。黄守恭对匡护禅师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匡护禅师欢喜而去。第二天,匡护禅师又来,对黄守恭说,你后园的桑树开了莲花,请去欣赏。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头有白塔,高22米,五层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 白灰。高塔长桥,相映成趣。1961年3月,五里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拨巨款重修巳倾圯塌断的桥墩桥板,修复三座桥亭、桥塔和桥栏。掘除桥两侧淤积,恢复水映长桥美景,桥下游处今辟了公路和闸桥,交通更加方便了。原名东岳行宫,位于安溪县治北郊风山山麓,是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无考,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由邑令李铸重建。寺分前后两殿,依山而建,高低相次。现存建筑为清代康、乾间(1662一1795年)遗物。还有池头宫、集贤堂、莲花池、檀樾祠、释子寺(即僧房)、万善堂等。寺后有晦翁亭,寺前左右峙立牌楼式石坊。东岳寺景色幽雅,北背凤山,南面清溪,笔架三峰拱秀。俯览城郭,烟火云蒸;仰观山峰,晨夕霞蔚。由于东岳寺地处风山胜境,古来多有名人涉足于此,留下诸多题咏和文物古迹,现寺中乃悬挂有明书法家张瑞图亲题“风麓古刹”、“慧光普照”二匾。南宋理学家朱熹登临观赏,到此标题“凤麓春阴”,名列古代“安溪八景”之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日有幸陪伴几位记者朋友,前往名声鹊起的安溪虎邱洪恩岩风景区,领略一方水土造就,别具一格的山水风情。景区距厦漳泉各80公里,省道207线穿越镇区,距安溪县城仅有20多公里。我们的汽车从安溪县政府大院门口出发,沿着笔直宽阔的大同路,一路撒欢,穿越官桥境内,直达虎邱腹地,在镇政府一番品茶闻香之后,大家兴致勃勃,先去了“虎邱两岩”之一的骑虎岩。乘兴而去,兴尽而归。用过午餐,日头愈发狠,阳光渐毒辣,大家迫不及待要躲进此行的终点站——洪恩圣境,到山上享受清凉的山水韵味。圭峰突起现佛光大凡进入崭新地域,无非就是观山、赏水、品人文。洪恩圣地的群山,给人第一印象颇为别致,进入景区谷地,这种感觉就开始弥漫在渐趋柔和的空气中,扑面而来。路随岸走,像挺起胸膛一样,山势渐高。志闽生态旅游区地处安溪与同安交界的龙门镇,距泉州80公里、厦门48公里,是一个集漂流、攀岩、野外生存、野战、滑索、狩猎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温泉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温泉、幽谷、怪石、瀑布、深潭、清泉遍布景区。溪凤山势巍峨雄伟、层幽叠嶂、其周边绿树环境环绕、林阴蔽天、藤蔓飘佛、姿态万千,蔚为奇观。艳丽的玉蕊的盈枝、奇葩流红、芳香沁入心脾,九曲涧水迂回荡漾、相映成趣、意趣盎然,活象一幅浓墨淡彩的大自然山水画。进入绿海登临揽胜探幽,饱览安溪凤山风景,留连忘返,有着超脱尘世之感,成为闽南旅游观光的仙境圣地。安溪凤山游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巍峨壮观的大殿、中殿、寺门殿、文昌夫子龛、大雄宝殿、钟楼、鼓楼、拜亭、禅房、牌坊式的山门、凉亭、宾馆、客厅、餐厅、电视、音乐室、香茗室、商店、文物陈列室、书画室、摄影室、人工造景、花圃集锦,通寺前的盘山水泥公路和宽敞的停车场等。是集旅游、朝圣和对外交往的多功能、综合型的旅游度假区,是现代都市人暂离尘嚣,调剂生活节奏的理想境地。穿龙岩位于县城内西北面,因其古时候为路人步行入城的必经之道而又名凤阳关。乔音河从其腹中流过。

8. 五里桥公园都有哪些景点

【泉州十八景简介】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 ———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 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他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折迁菜市场及3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粟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 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四季如春,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我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国 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政府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规划占地6000亩,首期开发1980亩,投资近3亿元。目前度假村主要项目及设施有:金沙游乐园、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海天佛国、踏浪观音、游艇俱乐部、练马场、海滨浴场、露天夜总会、购物街、黄金海岸大酒店、邮电宾馆、海洋宾馆、教育培训中心等较具规模与特色的游乐项目和服务设施。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迷人传说;以“灵、奇、秀、险”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等胜境,还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 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9.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位置

五里桥公园的门票价格为3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五里桥公园是一座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生态湿地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公园。五里桥公园由遗产保护体系、生态湿地体系、公共绿地体系构成,公园规划结构为“一轴贯东西,一环串八区”。公园有八大景区,分别是“水国安澜”、“鹿径水云”、“鹄渚听鹂”、“安平夕照”、“振万园”、“瀛洲香海”、“长虹碧波”、“绿野仙踪”。

10. 五里桥有哪些景点好玩

在广西玉林市文化广场的榕树下,活跃着一群粤剧爱好者,他们自发组成粤剧社,名字就叫五里桥社区曲艺社。

Hash:a85c77f94357d7f9056f150514e031ab4ae7e94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