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旁边那有什么景点 龙游石窟在哪里?
1. 龙游石窟在哪里?
盈川古城,龙游石窟景区,龙游县民居苑景区,九龙湖旅游风景区,东坪古道,浙西大草原,盛世莲花农业观光园,龙海蔬菜科技园,烂柯山风景区,药王景区,荷莺牧场,姑蔑城生态城,天脊龙门风景区,桃园七里景区,府山公园,竹林禅寺,三叠岩风景区,江滨公园,九华山等。
2. 龙游石窟的地理位置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的龙游县小南海,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国家AAAA级景区。
3. 龙游石窟介绍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
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远,建造的年代仍然不明,是至今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 示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个石窟,便是龙游石窟。不仅建造的年代不明,这些石窟的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国家AAAA级景区。
4. 龙游石窟在哪里 门票多少钱
龙游石窟门票65元,特殊人群: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身高1.2米—1.5米之间半价,70岁以上持老年证6折,军官证半价8:00—16:30。 好玩!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5. 龙游石窟多少公里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
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远,建造的年代仍然不明,是至今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不仅建造的年代不明,这些石窟的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国家AAAA级景区。
6. 龙游石窟景点
龙游石窟 浙西大竹海 乌石山 龙游宋代墓地 龙游民居苑 鸡鸣山 竹林禅寺 六春湖 汉代龙窑 三叠岩风景区
7. 浙江龙游石窟在哪里
龙游石窟的门票免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龙游石窟。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龙游石窟拥有面积从1000至300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36个洞窟,有“世界第九大奇迹”美誉。AAA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龙游石窟建筑气势磅礴、设计巧夺天工、雕刻精美绝伦,龙游石窟从发现到至今,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却无法解开龙游石窟的开凿年代、用途等等千古未解谜团。
8. 龙游石窟的石头去哪里了
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远,建造的年代仍然不明,是至今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龙游石窟是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自从1992年被发现以来,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
揭秘龙游石窟 探寻千年地下长城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世界八大奇迹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种版本在展示厅有图片展示。它们是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伊拉克,建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罗德港青铜巨人雕像,建于公元前400年左右;宙斯神像,建于公元前470年;古埃及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00-2500年,亚历山大港灯塔,建于公元前280-240年;土耳其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建于公元前550年;摩索拉斯陵墓,建于公元前350年;以及中国秦始皇兵马佣和万里长城,建设于公元前210年左右。
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山区,北与杭州地区的建德和千岛湖交界、东与金华市婺城区、兰溪市交界、南与丽水地区遂昌县交界。以衢江为界,北边的山系属于长白山千里岗余脉,南边的山系属于福建的仙霞岭余脉,两山脉在金华、衢州地区交汇,形成“金衢盆地”,龙游处于盆地中央。
龙游石窟景区位于龙游县城的北面,座落在衢江江畔的凤凰山上,此地名凤凰山,意思是“凤凰翱翔,如意吉祥”。古地名也叫凤凰山,明代著名文学家、词曲家汤显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曾在遂昌县当县令4年,多次经龙游往返,留下了很多写龙游的诗词,其中有一首《舟系凤凰山》:“系舟犹在凤凰山,千里西江此日还。今夜魂销在何处,玉岑东下一重湾。”玉岑即今之岑山,岑山往东而下,龙游县城的这个河湾,明代曾经是繁华的胭花之地,与龙游石窟所处的凤凰山隔江相望。
进入可以看见绿色琉璃瓦的寺庙建筑,这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行宫竹林禅寺。竹林禅寺是浙西地区最古老也是香火最旺的寺院,历史非常悠久,佛源很长,与舟山的普陀山同宗同源。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高僧惠锷从五台山护观音佛像回国,途经南海遇台风受阻,来到普陀避难,每次准备启程都会遇上风浪而不能行,于是便把观音留在普陀供奉,民间称其为“不肯去寺院观音”,即南海观音。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供奉观音于紫竹林禅寺。小南海原寺建于唐贞观8年,后普陀高僧云游至此,见此地风水极好,香火旺盛,遂辟为观音菩萨道场,称为“南海观音行宫”,于是因普陀地处南海而称此地名为“小南海”,因普陀紫竹林禅寺而称此寺为“竹林禅寺”,佛源自“临济正宗”,从此观世音结下不解之缘。竹林禅寺观音菩萨香火旺盛,十分灵验。各位游客如有什么心愿,有什么困惑,等会游完全程后可以去敬香礼拜、许愿还愿。观音菩萨一定会保佑您,让您遂心遂愿。
龙游石窟的发现为1998年以前,龙游石窟范围居住着小南海镇石岩背村100多户村民,村民住宅的房前屋后有一个个小水塘,因水太深无法排干,村民称之为无底塘。勤劳朴实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利用这些小水塘作为生产生活水源,竹林禅寺的香客也把小水塘作为放生池,反而对这些谜一样的水塘见怪不怪了。有村民在这些水塘钓起了17斤重的大鲤鱼,轰动了这个安静的小山村,加上民间有流传,说这些水塘是以前的藏宝洞,村民吴阿奶、邓寿富、毛荣贵、陈龙根突发奇想,要抽干水塘,认为如不能找到宝藏,也能抓到一些大鱼。于是1992年6月四人抬来四台抽水机、日夜不歇,花了1万多元的电费、17个昼夜,终于抽干了其中的一个洞窟,就是现在的2号洞。从此一个旷世奇窟,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横空出世。四名发现者现在都已成为石窟公司的正式职工,实现了从农民向服务行业管理者转变,其中吴阿奶、毛荣贵已光荣退休,享受养老金的社会保障。
这里的区域是龙游石窟核心保护区,表面上看,山体、水体和绿化植被与一般的丘陵山地没有大的区别,但是,实际上,所踩的地下,很多都是空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窟群。在凤凰山0.38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勘察探明的洞窟有25个,沿衢江上下6公里范围内,石窟多达45个之多,并且这几年陆陆续续都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折扇形状的建筑下面就是一个新发现的8号洞窟。8号洞原来是一片农田,村民反映以前曾发生牛耕田陷入地下的事,我们一直怀疑是一个石窟。今年由于石窟保护工程需要,抽干了小水塘,清理淤泥后发现,确实是一个漂亮的石窟。
从目前发现的这些洞窟看,整个地下洞窟群都以独立个体存在,左右相邻、上下相叠,但都不相通。有些洞窟互相平行,相邻的墙体只有几十厘米,墙长有20多米,有些洞窟呈洞叠洞状态,上下两层洞室的楼板层只有1—2米厚度。复杂的地下空间关系和红砂岩地质结构,为石窟保护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但同时,我也不得不感叹,古人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年代,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程经验,具备了朴素而又实用的科学思想。
编号18号的龙游石窟,看上去洞口很大,一个环形有20多米长,原来这个洞窟的洞口也是非常小的,后来洞口坍塌了,就形成了现在的大洞口。残留的洞口墙壁,痕迹都保留着。洞口的中间部位有一个石墩子,石墩子的顶端有棵树,在风中摇曳。这个石墩子就是原来洞口部位的一根柱子,支撑着洞口,70年代时,由于岩层破坏,导致洞口部分的洞顶坍塌,原来的石柱没倒而是刺穿顶板裸露出来。经过几十年的风化侵蚀,成为目前这个石墩子的形状,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石柱上看到与洞窟内石壁一样的凿痕。18号洞窟是我们发现的龙游石窟群中最深最大的洞窟,面积有近3000平方米,深度也达30多米,我们相像一下,那是多么宏伟、壮观,多么不可思议。
18号洞窟往外走,穿过的是一条狭小的通道,恰似一座石门,可以看到,小山体中间,这个石门是古人故意开凿出来的,又把山门开得很小,如果龙游石窟是采石场,古人完全可以把这个门开得更大,那样人员、材料进出,运输石头多方便呀,但显然,古人没有这么做,很多人会想到,这样的石门,外面不容易发现,使里面更具隐秘性。如果这样,那么,洞窟便有了更重要的用途了。左边的石壁上有些开凿痕迹,下面开凿了一个小平台,石壁上有几个小洞眼,这是古代架草棚用的,右边石墙后面有一个小平台,石门的两边也有小洞眼,有专家分析,门壁上的小洞眼是安装木门栓用的,这个小平台是站岗的,而草棚是值班人员休息的。再环看四周,石门及周边山体围成一个大院子,后面又是巨大的洞窟,又能做得这么隐秘,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持军事说的专家猜测,洞是一个军事指挥机构所在地,外面安排警卫室,从这个山门及洞窟的地形看,这样分析是有道理的。
6号洞窟目前非常完整,洞底面积约1000平米,洞口规则,岩层完好。大家看到洞口很小,约20平米,原来洞背上住着几户村民,村民们打井抽取的就是洞窟的水,洗衣浇园用的也是石窟内的水,这些台阶也是老百姓自己做起来的.这些水塘,表面看是不流动的,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以来,始终保持水位,保持新鲜,不生虫不发臭,难道下面有神秘的涌泉补水吗?
5号洞保存相当完好,可以看到后面红色的水泥墙护坡,这些墙后面都是古人开挖石窟的废渣的堆积层,可见古人开挖时的洞口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些山体是挖洞堆积而成的,这就可以解释面前的这个水池了。这个水池是岩层中挖凿出来的,而非砌筑的。古人开挖地下工程,难度最大的是如何排除积水,龙游石窟红砂岩具有透水性差的特点,地下水量比较少,地表雨水是最大的难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洞口入口处开凿了一个集水池,地表渗水和雨水流进来后,就在洞口处被储水池截流而不流入洞口内部,而且原来洞口上盖有草棚,用于遮风避雨,雨棚上的雨水直接滴在水池内。这个池子离洞口近,用人力水车排水也就比较轻松了。看到石窟很多洞口有这样的情况,这可见古人开挖地下工程的智慧了。
洞内三根岩柱一字排列,从洞窟的几何中线将石窟分成对等的两个工作面,岩柱支撑洞顶,维护了洞窟一千多年的稳定,岩柱横截面形状非方非圆,与我们平时看到建筑柱子差距很大,呈熨斗形,从侧面看像一条鱼的尾巴,这里称之为鱼尾形岩柱。专家经过计算,同样面积的断面,古人使用鱼尾形岩柱比方形岩柱更有助于洞岩及岩柱本身的安全稳定。岩柱顶端与顶板连接部位,采取弧形过渡的斜托结构,其作用相当于古建筑的斗拱,专家计算得出的结论,这种斜托结构大大改善了柱顶的应力条件,对稳定十分有利。专家的这些计算,现代条件下都是靠计算机完成,但问题是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先人们是怎样认识到这些,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仍然十分困难的地下工程科学知识与施工经验的呢?
4号洞窟口小洞深,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不禁要问,古人是如何采光的呢?一种说法是用火把采光,这是古人照明最重要的工具,但问题是如果洞内四周都点上火把,消耗大量的氧气,里面也会烟雾弥漫,人在里面是无法生存的,何况是强体力劳动。况且,火把会把上方的岩壁熏黑,这种碳黑是不容易消褪的,来看洞窟四周,没有任何的烟熏痕迹。显然,4号洞用火把照明的证据没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古人靠铜镜把阳光从洞口折射进来照明,古代确有这样做法的例子。我也曾在洞口用镜子做过阳光折射的实验,但发现,按照这个洞口的朝向,等到有条件把阳光照进洞内,已是下午4点左右了,离太阳下山的时间很短,想每天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施工,而且这种阳光折射洞内有很多死角,无法完全实现照明,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显然也是不合理的,猜古人是如何采光的呢?
这段从洞底直至洞顶的原始台阶,没有石头砌筑,阶差不等,呈波浪形,走过的1-3号洞的台阶原来也是这样,为了大家上下方便而用石块及水泥砌筑成了现在这样。只有2号洞,完全没有动它,呈最原始的状态。这个台阶有几个问题:一是这些台阶是原来开挖石窟时留下的,还是后来开开凿的?如果是开挖时留下的,台阶高低不平,阶高不一,洞口那段高差达3米多,行走尚且不方便,大量的石头怎么运出去呢?如果是石窟完成后开凿的,那为什么开凿台阶的工艺又那么差呢?按照开凿石窟所具有的工艺水平与设计能力,这些台阶完全可以做得实用又美观,但现在看,即不实用又不美观。二是这些台阶是怎样使用的?有人认为,波浪形台阶有利用石头从下往上用撬棍一步步往上撬,有人认为这些台阶是为了架设水车,将集中在洞内水池中的水往外车排。可以看着台阶上的凿痕,清晰依旧,棱角分明,完全是像没有使用过一样,为什么?也有人认为,古代使用者曾在这些波浪形台阶上搭设了木楼梯,但为什么在洞窟开发清理时,没有发现有任何木头残存?也没有发现有木梯架设加固的痕迹?这些疑问,都留给各位朋友自己去猜测。
龙游石窟的说法很多,其中较主流一点的说法是藏兵说或军事基地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曾认为,龙游石窟是在国家权力组织下,有计划的集体劳动的成果。中国古建筑学会会长杨鸿勋也认为,龙游石窟是“非王者莫属”之非常人非常行为、非常时期之非常行为的国家秘密工程。从龙游历史上说,吴越争霸“槜李”一战,吴王阖闾被越王允常率领的军队打败,阖闾 因脚指被越国灵姑浮将军砍下而病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率军打败并占领越国,俘虏越王勾践。越王在范蠡、文种等文臣武将的协助下,经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实施富国强兵计划,终将吴王夫差消灭,成就了春秋七霸。专家认为,在当时吴军的严密监视下,越国根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战备,更何况要进行军事训练,物资储备,打造兵器等,而姑蔑国当时既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也是越国的盟国,借助姑蔑国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是最有可能的选项。现代国家之间的战争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东周列国志也有关于越国在境外打造兵器的记载。正因为有国家军事工程的机密性,所以地方志、民间口碑就没有这方面记录。石窟临江,军事交通运输方便,石窟众多,可以满足军事准备的不同需求,18号洞窟石门的隐蔽性、无头石像、军事地图等,龙游石窟军事论似乎有充分的证据。但作为人们生活训练的场所,地下石窟环境潮湿,不利于人长期生存,石窟独口上下,一旦被发现,采取火攻水淹极易全军覆没,这与军事基本常识相悖。虽然军事说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但仍显证据不足,你们怎么看呢?
入窟尽是探秘者,出穴全变猜谜人,今天游览了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会有所感触,有所思考,答案在哪里。 从地下回到地面,从历史回到现实,穿越了谜一般的龙游石窟一千多年历史。
关于作者
微信 zijizailushang 微博 @旅行者的季忆
旅游平台认证
途牛网大玩家 途启签约旅行家 携程旅行家 同程验客签约达人 乐途作者 去哪儿网试睡员 搜狐自媒体 今日头条头条号 网易博主
龙游石窟,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龙游石窟
2
龙游石窟,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人们知道龙游,是因为龙游石窟,人们记住龙游,还是因为石窟,石窟是龙游县的一块宝,谁也夺之不去。
我是这样认为的!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县,自从1992年被一农民发现以来,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据资料显示,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游石窟位于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岛湖1小时车程,距大慈岩、诸葛八卦村、灵栖洞半小时车程。早在2011年,我就访问过这个神秘的地方,但是很可惜,我不是考古专家,也不是地理学着,所以,我看不懂她的历史,也许我永远都不会懂。
站在村前眺望远处,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视野开阔,颇有神往缥逸的感觉。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有人断言:龙游石窟是我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第九大奇迹。从初步考察而言,笔者认为,较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无论是从成因还是规模、从工艺还是价值,龙游石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如此众多和巨大的石窟是如何开凿的,它们开凿于什么年代,尤其是它们的用途是什么?一切到今天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虽然种种的猜测都有犯驳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说并没有什么疑问。可以肯定,如此大的工程量:总开采体积约八十六万立方米,相当于三百四十四个标准泳池;如此一致的开凿模式:小长方口,狭窄和陡峭的阶梯,除几根支撑柱外广阔和空荡荡的空间。可以肯定开凿者的构思是成熟的,目的是明确的,施工是合理的,效果是满意的,不存在随意性、偶然性和试探性,因此它们中间的每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
龙游石窟留给人们古朴辉煌的同时更多的深不可测的神秘,它可以与埃及金字塔遥相呼应,可以与UFO之谜相提并论,值得广大有识之士去考证探索,去解开这个就在我们身边的世界之谜。
但是,笔者认为,龙游石窟是世界上浩大的工程,也是我们的旅游资源,我们有时候没必要一味地去挖掘后面的东西,有些东西挖掘出来并不是好事。也许一切顺其自然会更好!也许有人会去挖掘,但是估计这个千古之谜和世界之谜是无人揭晓答案的!(文/刘志强图/蔡丽芳刘志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