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著名景点介绍 临漳古迹介绍
导读:临漳著名景点介绍 临漳古迹介绍 1. 临漳古迹介绍 2. 临漳古村落 3. 临漳的历史古迹 4. 临漳著名景点 5. 临漳名胜古迹 6. 临漳古迹介绍视频 7. 临漳古建筑
1. 临漳古迹介绍
说起邯郸大家都会想到赵国古都,成语之乡这些美誉,其实这只是邯郸古代历史的冰山一角。一提到哪个城市是六朝古都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城市很有底蕴,邯郸比六朝古都更厉害,邯郸是十朝古都!先后有十个古代政权在邯郸境内建都。
邯郸不仅有7300多年的文明史、2300多年的城市史,还有着500多年的都城史,几千年来,邯郸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共有赵、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夏国、后唐、大齐十个政权在邯郸境内建都。包括一个半世纪的赵都史、曹魏和北朝时六个政权的邺都史,以及三次作为都城、六次作为陪都的大名府历史,甚至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也曾把广府作为其政权的都城,这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农民起义军政权建立的都城之一。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时光荏苒,几千的岁月流转中华大地上很多的地名不断的变换更迭,而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邯郸的城池的形成起源于商殷时期。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在迁都的数百年间,邯郸都是作为车马物资的临时休息地。商纣王还在邯郸建立了“离宫别馆”(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证实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
邯郸在春秋时为晋地。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从此邯郸正式归属赵国。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国将赵都自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迁徙到邯郸,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的繁华。特别是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开改革之先河,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富国强兵,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使赵国成为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之一。
东汉末叶,豪强并起,割据混战,邯郸罹难兵燹灾祸,开始走向衰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国公,于邺城建都(今邯郸临漳)。魏都的营建,以中轴为对称法则著称于世,并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西晋左思所作《魏都赋》,正是描写邺城此时的繁华景象。
西晋末年,胡人作乱匈奴贵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的五胡乱华时代,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邯郸境内的邺城(现邯郸临漳县)成了北方重镇。
319年,后赵开国皇帝羯族首领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称王,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称帝,后赵建平四年(333年)石勒死后。次年其从子石虎篡位,335年迁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此后邺城为后赵都城。
349年后赵国君石虎死,诸子争立,互相残杀。石虎的养孙冉闵(汉族)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大司马李农之助,于350年正月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魏,复姓冉氏,仍都邺城,史称冉魏。
352年,鲜卑族慕容儁灭冉魏占有河北, 随后,慕容儁乃抛弃东晋旗号,自称燕皇帝,建立前燕政权。357年前燕迁都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此后至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灭前燕的二十年间邺城一直为前燕都城。
南北朝时期,北方第一个统一政权北魏的末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公元534年, 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立魏孝文帝曾孙,元善见为皇帝,即魏孝静帝。即位于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
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
隋末唐初,618年农民起义军夏王窦建德建立政权,国号大夏。随后迁都至洺州(今邯郸永年县广府镇)。621年五月,建德被唐军所败,夏政权灭亡。窦建德旧部刘黑闼随后起兵复仇,622年正月,刘黑闼在自称汉东王,建年号为天造,定都洺州(今邯郸永年县广府镇),623年正月初五,刘黑闼兵败被俘,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将刘黑闼及其弟刘十善一并斩首。
邯郸东部的大名(今邯郸大名县)却在唐五代时悄然兴起。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作为魏州首府的大名已发展成为黄河以北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公元758年大名建为魏博镇,后称魏州大名府。五代时,在大名设天雄军节度使。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大名)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后唐,定都大名,史称后唐庄宗。
宋代,公元1042年宋仁宗为抵御契丹的入侵,建大名为陪都,称北京大名府,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宋朝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扶植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刘豫在建立藩国大齐,定都大名,公元1130年刘豫在此称帝。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废除大齐,大齐自然消亡。
邯郸城出现于殷商后期,历时3000余年。至此先后十个政权在邯郸境内建都,为邯郸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孕育了的灿烂文化,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现代的邯郸城,不但有着雄伟的壮丽景观,而且继承和反映了它的历史文化风貌。邯郸这座伴随中华民族历史艰难跋涉了三千多年,并对中国古代文化全局面貌形成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古城,现在正在以全新面貌迎接属于它的新的历史。
2. 临漳古村落
5月30日,会议表决通过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决定》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建设农村公共厕所。根据需要在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乡村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公共厕所。
农村公厕不能只建不管。决定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公共厕所用地、用水、用电及后期运维管护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除公共厕所。确因村庄改造、道路拓宽等公共利益需要拆除的,应当遵循拆一补一、就近建设原则,不得减少现有公共厕所数量和建筑面积,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共厕所使 性质。
关于农村户厕,决定要求,要因地制宜改厕,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鼓励各地探索使用改厕新模式,鼓励农村户厕退街、进户、入室。
为破除资金不足瓶颈,决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改厕资金纳入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相关渠道资金,重点支持厕所改建、新建、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依法合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入,推动建立政府补助、用户付费、市场化管理的运行维护机制。各级财政应当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主动改厕。
3. 临漳的历史古迹
1.平原君赵胜墓
与兰陵王一样,历史上有多为平原君,但赵胜名气最大,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弟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赵胜墓位于肥乡区,交通便利,开车从城区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达。陵区占地12.6亩,保存完整,规模较大,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巨大碑楼,石碑正面由明嘉靖年间骠骑大将军张懋忠书写的“赵平原君墓”。碑楼向北沿神道59步的距离便是平原君的墓冢,寓意平原君59岁。陵墓原高近20丈,2000年岁月沧桑,如今的墓冢不足4米,规模的缩小使得美景 “赵陵春雪”不再显现。值得一提的是,战国四君子只有平原君善终。
2.赵奢墓
赵奢墓位于邯郸市区西部紫山半山腰上,距离市区20公里左右,修有专门的旅游大道并开通了公交车,紫山被称为邯郸第一山,历史上很多名士在隐居读书、潜心修炼。 赵奢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被封为马服君,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改为马姓,赵奢是中华马姓始祖,墓前矗立淡红色花岗岩墓碑,刻有“赵马服君赵奢墓”七个鎏金大字,墓的周围是汉白玉栏杆围城的活动广场,2008年这里举办了第五届世界马氏肯亲大会,共同祭拜中华马氏始祖。
3.蔺相如墓
蔺相如墓位于邯郸市复兴区羌村,在廉颇墓的西面,占地20亩。村子规划建设的非常好,在当地人热情指点下我们找到了蔺相如墓,整个陵区为前庙后冢结构,前面的蔺相如庙气势恢宏,后面墓冢呈园形,坐落在一宽阔的方台上,寓意为天圆地方。据景区碑文记载:这里原有古庙三楹,内有塑像,蔺相如墓在其庙后。历经战乱,几次复检,现存规模为1997年3月重修,2000年8月完工。值得一提的是,陵墓前方的墓碑上刻着:林末,赵上卿蔺公相如之墓。其中,“林末”是什么意思?至今是迷。
4.白起墓
白起墓位于邯郸市区西部邯武快速路旁的林村,属于战国至汉代古墓葬保护范围内,虽然经历了2000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具规模。白起,秦国名将,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是我国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杰出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秦国名将为什么会埋葬在邯郸呢?据传说长平之战后,赵韩楚魏四国联军攻秦,白起拒绝领兵出战,被秦昭王赐死并做了替罪羊,尸首被赵军带回邯郸埋葬在现在的林村位置,以示向赵国谢罪之意。
5.廉颇墓
廉颇墓位于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西孙庄村。尽管白起墓很具规模,但是和廉颇墓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站在村子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硕大的墓冢。 廉颇冢占地约10亩,冢前建有廉颇祠为上世纪村民自发复建,祠前雄伟的廉颇塑像。据碑文记载:廉颇客死楚国后,汉朝时廉颇的后人将他的遗骨迁葬至此,安葬这里有落叶归根的意味。
6.毛遂墓
毛遂墓位于邯郸市永年区的永年洼地,原占地几十亩,是“平干八景”之一,现如今的毛遂墓是我在邯郸见过的最荒凉的战国名人墓,在约一亩的菜地中间直径约五六米的坟丘,墓 前极其简单的墓碑上“毛遂之墓”四字向人们表明了这里埋葬着平原君赵胜最为出名的门客毛遂。据资料显示,韶山毛氏是毛遂的直系后裔。
邯郸作为古代重要的城池之一,不仅战国时作为赵国都城,汉朝是五大都会,临漳更是五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氛围使得这里古迹众多,英雄辈出,除了上文介绍的六位名相名将以外,还埋葬着:战国名将乐毅、兰陵王高肃、孝静帝元善见等帝王将相,都是很值得游览的景区。
4. 临漳著名景点
驾车路线:全程约37.9公里
起点:邯郸市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中华北大街行驶230米,左转进入人民东路
2.沿人民东路行驶1.3公里,右转进入滏河北大街
3.沿滏河北大街行驶810米,直行进入滏河南大街
4.沿滏河南大街行驶3.4公里,朝G4/成安/滏河大街/京港澳高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S313
5.沿S313行驶6.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S313
6.沿S313行驶2.6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市区连接线
7.沿市区连接线行驶9.9公里,直行进入临漳连接线
8.沿临漳连接线行驶9.1公里,左转进入玄武路
9.沿玄武路行驶470米,右转进入铜雀北大街
10.沿铜雀北大街行驶2.0公里,左转进入建安西路
11.沿建安西路行驶910米,过右侧的阳光尚街约220米后,直行进入建安东路
12.沿建安东路行驶5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临漳县
5. 临漳名胜古迹
赵邯郸故城在邯郸市。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丛台在邯郸市内。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为阅兵与歌舞而建。原名武灵台,登台纵览古城,楼阁园林,湖光山色,尽收眼帘。台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榭,以战国时燕将乐毅号望诸君命名。台北有七贤祠,内有燕赵名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的塑像。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
学步桥在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据文献记载,原为木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桥。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谓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燕国寿陵的少年前往学步,不但没有学会赵国的步法,反而连自已固有的步法也忘记了,弄得不会走路,只好爬了回去。
回车巷又称蔺相如回车巷,在丛台区。
左权墓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南艾铺十字岭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安葬在涉县石门村。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郸。
响堂寺石窟*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窟。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迩。和村东石窟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邺都(今临漳县),一是晋阳(今太原市)。响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此营造宫苑,凿窟建寺。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 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响堂寺
北响堂寺石窟在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之腰和村东。山势高峻,多峭壁悬崖。石窟筑于山壁,分南、北、中三组,每组有一大洞。共9洞。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宽13.3米,深12.5米。坛上坐佛高近4米,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虽经千年风日侵蚀,仍圆润光洁。刻经洞内外壁上满刻经文,旁有石碑,记北齐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唐邕写《维摩诘经》等4部经书的经过。笔锋犀利,刚劲挺拔。
南响堂寺石窟第七号窟外景。第七号窟为北齐时所凿制,窟前雕出华美的仿木建筑窟,表明这是一座外貌模仿佛塔的洞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黑龙洞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神麇山北麓的滏阳河边。又称龙洞珠泉。石洞深邃,洞下深潭,其色黛绿,清泉从岩缝喷涌,因有龙泉之称。与鼓山的广胜泉、滏阳泉及八字漳等汇流,为滏阳河的发源地。或谓泉水从沙际上涌,状如釜中水沸,故名滏水,又因位于鼓山南段(一名釜山)之阳,故名滏阳。洞前山峦映翠,河柳成荫,殿阁若隐若现。
武安市
舍利塔在武安市东门里。砖砌八角十三层,高40米。此塔造型玲珑,外观挺秀。塔始建于北宋,历代均加修葺。
磁山遗址*在武安市磁山镇东南约1公里的名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500年。发现有长方形直壁窖穴、组合器物坑、圆形半地穴式房址等遗迹。窖穴内的粮食经鉴定为粟。出土遗物有大量手制陶器、石器和骨器。磁山家鸡骨胳为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家鸡。以其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被命名为“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石磨盘、棒,1978年出土。
定晋岩禅果寺在武安市活水乡寺沟村东。始建于东魏,后唐天成年间(926-930)重修,以后历代多次维修,增修。位于一峡谷内,东、南、北三面为悬崖峭壁。现存有乌龙桥1座,单檐方塔3座,石塔14座,另有石造像5尊。塔均为砖结构。
明修城隍庙在武安市内。
东魏石刻北丛井造像碑在武安市西27.7公里阳邑镇。
战国古城遗址在武安市固镇村及邑城镇。
汉代冶铁遗址在武安市固镇村。
店子古城遗址在武安市东宋二庄乡。
万年古文化遗址在武安市南庄晏乡。
北安庄古塔在武安市东南北安庄乡。
东大河古文化遗址在武安市东南北安庄乡。
石塔在武安市西北活水乡。
三世佛像在武安市西北活水乡。
法华洞石窟在武安市西石洞乡。
南岗古塔在武安市南崔炉乡。
天青寺大殿在武安市南崔炉乡。
牛洼堡遗址在武安市崔炉乡。
6. 临漳古迹介绍视频
望海潮·洛阳怀古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此词追忆昔日在洛阳游赏名园的盛况,感叹如今重游的愁怨,因而思归心切。
上片着重写景。从眼前的景色,生发出对昔日春游的怀念。
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 。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但词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至,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着重写情。以当年夜宴的热闹场面反衬今日的凄凉愁苦。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曹丕《与吴质书》云:“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又云:“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在眼前一般。“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时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全词运用对比的手法,即景抒情。用昔日之欢乐,表现今日之悲苦。风格含蓄厚重,语言华美精致。
7. 临漳古建筑
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的临 县,是古代三国时期曹操魏国的都城,这里有一座著名的铜雀台,楼台建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铜雀台是曹操于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精心建造的,传说是曹操为江东美人大乔、小乔而建。
公元810年的一天,唐朝诗人杜牧携友人在黄州赤壁游玩。饮酒赏月间有人提议,无诗不成宴,请杜牧以赤壁为题作诗一首,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杜牧酒酣耳热,心血来潮,用推测和讽刺的手法作《赤壁》绝句一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说,如果将当年沉沙的战戟重新磨洗,也许会是另外的情景;如果没有东南风帮助周瑜火烧曹军战船,胜利者就是曹操了;那么,周瑜的爱妻小乔和孙策的寡妻大乔恐怕就要被送到铜雀台上了。按照杜牧的说法,铜雀台是曹操为锁二乔而建,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呢?
赤壁战败后,曹操途经河北碣石山时,俯瞰大海,写下了中国诗词中著名的诗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事已高的曹操感到人生苦短,要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和雄心,就需要有一个显赫的建筑来作为自己事业的象征,表达壮志未酬的决心。
建安十五年,曹操正在与将士们商讨战事,忽听有人报告,邺城附近金光闪闪,派人前去挖掘,居然挖出一只铜雀来。曹操大喜,传令建造铜雀台。这年冬季,铜雀台按照曹操的心愿筑成。
铜雀台前临河洛,北临漳水,虎视中原,颇显霸王气派;其楼台建筑飞阁重檐,楼宇连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铜雀台上有房舍数百,储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台下有景色秀美的铜雀园,的确是曹操金屋藏娇,晚年享受的好地方,但是与大乔小乔无关。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又下令在铜雀台南建一金虎台,后改名为金凤台,第二年,又在铜雀台北建一冰井台,合称为三台。铜雀台位于三台中间,南与金凤、北与冰井相隔各60步,三台用阁道式浮桥相连接,使得铜雀台更加壮观。
铜雀台建成之日,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慷慨陈述自己继续匡复天下的决心和意志。三台建好之后,好大喜功的曹操更加得意,传令大宴三天以示庆贺
Hash:640e811f0ec3a4708d767fbe1634238f444e108d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