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贤相蔺相如的墓在宝鸡蔺家卫?让我们一起探寻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是我的故乡!蔺家卫是我们任氏族人生栖的地方。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蔺相如的故事,说他是我们的先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两个一大一小的冢疙瘩上打“土仗”,满身的土,衣服撕烂、脚腿划破,回家去挨骂挨打,再去再上,再骂再打也阻止不了孩提时代淘气的我和他(她)......年年如此。
我还清楚的记得蔺相如夫人的小冢疙瘩上有一棵很大的古槐树,三四个大人手挽手才能搂住。两个大冢和古树破坏在那个年代,伐下后做了小学生课桌,被移为平地的蔺相如大冢疙瘩前后住上了人家。 说来也神奇,住在周围人家的后代在八十年代基本都考上了大学、中专,其中我昔日的小伙伴也有几个,因此而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和生活,可谓人杰地灵!
蔺相如冢基下有一个很深的洞,谁也没敢进去过。相传正午时节有金马驹跑出来活动......传说而已。现在想起好象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让我魂牵梦绕!
我热爱我的家乡“蔺家卫”! 期盼史学家来这里考证发掘、还原历史!感谢陕西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麻雪不辞辛苦冒严寒实地采访报道。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任少华于蔺家卫
“你们这里为啥叫蔺家卫?”
不久前,记者在扶风县城关街道龙泉村蔺家卫组采访时,对“蔺家卫”名字的由来好奇,竟“蔺”这个字比较生僻,于是,随机询问了多名普通村民,来听听他们的回答——
“因为《将相和》那出戏里的蔺相如,埋在我们这里!”
“因为蔺相如的墓在我们这儿啊,听老辈人说,那是古代一个大宰相!”
“原来村里有两座老高老大的冢,上了年纪的人都说是蔺相如和他妻子的墓!”……
无论是村委会干部,还是70多岁的老人,甚至村里“幸福院”里正在打搅团的大姐,他们的回答,无不牵扯出一位历史名人——战国时期,赵国有名的宰相蔺相如!
▲蔺相如
那么,这里真的埋葬着蔺相如吗?
为何这里会世世代代
口口相传这个传说
并广泛地被村里人知晓?
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个传说、两个墓冢
以及两千多年前的一位贤相的故事
这里曾有两座大冢
蔺相如是谁?应该不必赘述,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完璧归赵”“将相和”“渑池之会”的故事,有关他的典故,流传了两千多年。蔺相如的智慧一直被人们传颂,是历史上一位公认的贤相。
▲龙泉村的牌楼
蔺家卫是一个自然村,也是龙泉村的一个组。在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淮申良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年过七旬的村民任双礼的家中,见到老人收藏的一块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石碑。据说,这块石碑原来在一座祠堂中,而这座祠堂是在蔺相如墓冢的旁边。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在土冢上玩耍。有两座冢,每座高八九米,绕一圈下来有五十多米,其中一座冢上有一棵皂荚树,枝繁叶茂。”任双礼老人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因为在上面取土,冢逐渐被削为平地。”
▲任双礼向记者介绍“嘉庆二十一年”石碑
任双礼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去看了那块石碑,石碑磨损比较严重,且已经断裂成两段,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可以看到“任氏”“祠堂落成”等字样。落款清晰可见,是“嘉庆二十一年”。
这时记者遇到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他叫李治明,住在邻近的双乐村。李治明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多年来一直在探究,并编写过村志。
▲李治明收集整理的龙泉村周边村子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
“我当年在编写《乐家后村村志》时,也打问过蔺家卫与蔺相如的事情。记得那时老辈人给我说,蔺相如和赵奢家族的人逃到这里,并在此隐居。蔺相如死后也埋在这里,这里的人后来改姓‘任’,隐居在此。”在李治明的讲述中,还有一个关键点——赵奢。
蔺相如或到此地隐居
翻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查看,赵奢是赵国的名将,与著名的赵国将领廉颇几乎同时期。后人总结出“战国八大名将”,有孙膑、白起、蒙恬等,还有廉颇和赵奢。
一位贤相、一位名将,为何传说中蔺相如和赵奢的家人会逃到这里呢?
先来说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又一个著名的故事“纸上谈兵”。赵括是“纸上谈兵”的“主角”,他虽是赵奢的儿子,但只会夸夸其谈。这一点赵括的父母都知道。所以,在赵孝成王让赵括领兵打仗之时,赵括的母亲劝诫过赵王,但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只好说:“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意思是说:“赵王您执意如此,如果我儿打了败仗,与我无关,我不连坐,可以不?”赵王答应了。果然,赵括大败并被射杀。
此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后来,《史记》中记载廉颇逃到魏国去。而关于蔺相如的记载,有说他“病笃”中,也曾劝诫赵王不要用赵括,之后,对于这位前期用笔墨甚多的一代贤相,司马迁在《史记》中再无记载。
紧挨着蔺家卫的是龙泉村的又一个自然村,名叫“伏波村”,村中有座大墓,据记载是马援的墓。
《扶风县志》记载:“马援字文渊,东汉名将。祖上赵奢,战国时有大功于赵国,赵王赐爵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代以马为姓。”两个紧挨着的自然村,一个有明确记载是赵奢的后人;一个有传说,有蔺相如的墓葬,居住的是蔺相如的后人。
这与“蔺相如与赵奢家族人一起逃到这里”的传说,似乎相互印证了!
有待探寻的传说
在考古学上有个共识,秦朝之前的墓葬有“不树不封”的特点,就是没有墓碑,没有墓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又怎么会有大墓冢呢?
当然,在当地的传说中,也有说是汉代之后的后人,为祖先立了碑、修了墓冢,并历代修缮,才有了“嘉庆二十一年”那块碑。
蔺相如是赵国人,为何要逃到当时的秦国之地?况且,按照“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他还得罪过秦王。
“我推测认为,蔺相如是聪明人,秦国当时是最强大的国家,既然是逃,那当然是去最强大的国家相对安全了。隐居在当时秦国的一方村野,应该会更安全吧?”李治明说。
虽然传说与一些记载有相互印证的地方,但是,蔺家卫是否真的曾有蔺相如的墓?这里的任姓族人是否是蔺相如的后人?都没有明确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扶风——这方古周原的沃土之上,从召公到班固、班超、马援、马融、苏若兰等,这里诞生了众多历史名人,无论蔺相如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是否真的来过这里,都表达出古周原人对贤达、聪慧之人的敬重与敞开怀抱的迎接。
蔺家卫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的人也因为有这个传说而自豪,村子周围的历史文化爱好者也一直在探索这个故事……这更显示出,如今的周原人对历史名人的崇敬。(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