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丽江风景区的对联 丽江官门口对联

导读:关于丽江风景区的对联 丽江官门口对联 1. 丽江官门口对联 2. 丽江官门口对联谁写的 3. 丽江木府对联 4. 丽江得月楼的对联 5. 丽江古城官门口对联 6. 丽江有名的对联 7. 丽江官门口对联图片 8. 丽江官门口对联叫什么 9. 丽江官门口对联是什么 10. 云南丽江木府大门对联

1. 丽江官门口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先生在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门口的对联上亲手题写的。

金庸先生笔下的云南大理,自然风光既秀丽又雄奇,又带着奇异的神秘色彩。金庸先生笔下的小说世界很多都发生在大理,有多少人因为《天龙八部》去大理,又有多少人因为《鹿鼎记》错把丽江的木王府当作沐王府?

2. 丽江官门口对联谁写的

入冬开始杀年猪,请客杀猪饭,做腊肉,腌火腿,冬季婚嫁客比较多。

过年除尘,贴对联,年夜饭一般要吃葱(聪明),蒜(会算数),鱼(年年有余),芋头(万事如意)长菜(青菜,常青)

清明回到山上扫墓,亲戚朋友都会带上啤酒饮料或者鸡,但一般不收礼

3. 丽江木府对联

万卷图书指的是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土书画.天禄指的是镇墓兽可除凶祟。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云物是指景色。月华是指月光月色。这幅对联讲的是当年木府就象是一座文化博物馆,让无数文人墨客引以为豪。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正门]联

该万卷楼为明朝一代文臣木增土司在丽江所盖。

也反映了木氏土司广集百家之书,对外开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进文化的状态

4. 丽江得月楼的对联

上海豫园得月楼有一联曰:

楼高但任云飞过,

小能将月送来。

5. 丽江古城官门口对联

济公中秀才给员外写对联是21集。

云南的知名景点太多了,像石林滇池洱海泸沽湖玉龙雪山丽江古城、崇圣寺、西双版纳、普达措等,都是蜚声国内外的景点。所谓熊猫大道,济公中秀才给员外写对联。也就是G350国道的一段,起于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终于炉霍县,全长有500多公里,也是一条专门化的观景大道。

6. 丽江有名的对联

古色古香含古韵;丽人丽语话丽江。八卦城四方街一泓碧水;九曲径万古楼千载春风。

7. 丽江官门口对联图片

“大全”恐怕谁也不敢答复。

我这倒有三幅我在云南旅游时见到的对联,录下来供参考。凤诏每来 日近 鹤书不到白云闲 (丽江宋城景区) 旷野火山窗外 龙潭湿地门前 (和顺古城) 霞灮中年轮犹记昔人游记 客迹上履迹自书今我志书 (腾冲热海《霞客亭》)

8. 丽江官门口对联叫什么

丽江白沙古镇门口没有对联。木府门口有两副对联:木府三清殿联: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波澜。

凤诏:即诏书。

凤诏每来红日近:(虽然,我们这边远地区离京城很远)皇帝的诏书一到,就觉得离京城皇帝很近了。

鹤书:古时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亦借指征聘的诏书。

鹤书不到白云闲:征聘的诏书没有到来,(我们这儿有才华的人)就像白云一样悠闲。

9. 丽江官门口对联是什么

文献楼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素有古城第一门之称,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文献楼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因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汉名李羲瑞在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名邦”匾的两侧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写的长联:

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攘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驻于大世界中。

这副对联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大理古国的风情。

此外,还有“文献楼”“南诏故都”等匾额。楼的东墙上镶嵌一块纪念大理最早的汉文化传播者张叔、盛览的石碑,上刻“张叔盛览故里”六字石碑。

文献楼横跨古城南面进入大理古城的通道两旁,柳树成荫,充满诗情画意,是当时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

矗立在砖石结构门洞上面的文献楼,是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文献楼历史上几毁几修,重建后的楼体雄伟壮丽。

大理古城另一处标志性建筑是弘圣寺塔,俗称一塔,位于大理古城中和镇西南原弘圣寺前。历经岁月,大理弘圣寺早已荡然无存,只存寺塔威严耸立。

弘圣寺塔是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弘圣寺塔全塔分为基座、塔身和塔刹3个部分,有3台正方形基座,四壁用石头垒砌,备台之间有石阶相通。

弘圣寺塔第一台石阶在南面,第二台石阶在东面,第三台石阶在西面,直对塔门。

弘圣寺塔门呈圭角式,其上镶浅浮雕的5尊佛像,东、南、北三面各劈假卷门一道,弘圣寺塔身各层之间用砖砌出叠涩檐,四角飞翅。从2~15层,每层四面皆有佛龛,龛内置佛。弘圣寺塔佛顶四角原有金翅鸟现已不存。

云南省弘圣寺塔刹装置在塔顶覆钵上,上为仰莲,再上为7圈相轮,相轮上为八角形伞状宝盖,再上为葫芦形宝珠,弘圣寺塔宝盖角上挂有风铎,弘圣寺塔的造型,与大理千寻塔相似。

关于弘圣寺塔的建造年代,史籍记载的说法不一,如《大理县志稿》中说:

弘圣寺塔,在大理城南弘圣寺,弘圣寺塔高二十余丈,十六级。世传周时阿育王建,明李元阳重修。

杨慎在《重修弘圣寺记》中又说:“塔形于隋文帝时。”

弘圣寺塔是宗教的产物,修建如此宏伟的建筑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以上说法均是附会。

现依据弘圣寺塔塔门上佛像的造型及所出土的梵文塔砖《阿闪佛灭正报咒》以及出土的塔、佛像的造型判定,应为大理南诏国时期的建筑,明嘉靖时郡人李元阳曾对弘圣寺塔进行过修葺。

中国成立后在维修弘圣寺塔时,在塔顶部发现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重要文物。这些文物多是宗教题材的佛、菩萨、天王、力士、明王、塔模、金刚杵、铜镜、手镯、光珠和贝等。

材料质地有木、玉、金、银、水晶、铜、镏金铜和铁等。每件文物都技艺精湛,堪称上品,佛像的造型也是面貌各异。整座古塔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文物宝库。

除了文献楼和弘圣寺塔,元世祖平云南碑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证物。此碑立于大理古城三月街街场内,立碑时间为1308年。

碑正面朝东,背靠苍山,面向洱海。碑由青石座、两截青石碑身、大理石碑额、麻石砌筑圆券顶和围护迎框组成。

石碑的顶部稍有残缺。文字均为直行正书。碑文出自翰林院名家的手笔,文辞典雅,气势磅礴。上石着重叙述征伐云南事迹,下石颂扬了元世祖的功德。碑额呈半圆形,正面有“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和双龙捧月浮雕,背面刻有3尊浮雕像。

碑文不仅歌颂了元世祖讨平云南的赫赫战功,还简要地叙述了忽必烈挥戈南指、转战万里,采取大迂回的行军路线,兵分三路向云南挺进的经过。当时,忽必烈亲自率领中路大军,渡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从丽江直逼洱海,一举讨平了大理。

碑文还记载了元宪宗在大理的一些行政措施。因此,该碑对研究元初的政治、军事及云南地方史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物资料。为了保护该碑,大理地方政府专门为该碑建了围墙。

10. 云南丽江木府大门对联

万卷图书指的是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土书画.天禄指的是镇墓兽可除凶祟。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云物是指景色。月华是指月光月色。这幅对联讲的是当年木府就象是一座文化博物馆,让无数文人墨客引以为豪。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正门]联

该万卷楼为明朝一代文臣木增土司在丽江所盖。

也反映了木氏土司广集百家之书,对外开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进文化的状态。

Hash:fe7af057758485144146356745f2ed75a34e0e61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