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脸谱纪念品介绍(传统戏剧纪念品)

秦腔脸谱是以秦腔戏剧中的人物为依据而制作的,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色彩运用上讲究红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征。秦腔脸谱不仅是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品,还是研究秦腔艺术、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秦腔花脸谱式众多,名称有整脸,三块瓦脸,四大块脸,旋脸,象形脸,五花脸,标志脸,巴巴脸,大白脸,通天柱脸,半截脸等等。脸谱描绘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凝重威武,“勾脸”图案丰富,复杂美丽,“抹脸”突出奸诈坏人之性,“破脸”形容面貌丑陋或反面角色。

秦腔脸谱是写在脸上的艺术,脸谱的勾画特别复杂,如“整脸”,用黑或白勾画出人物五官的轮廓,面部其余部分只涂一种色彩,如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等。“三块瓦脸”同样用黑或白勾画出人物五官的轮廓,使两边面额和前额形成三大块,又称“三块窝脸”,如常遇春,武三思等。

“四大块脸”又称“十字门脸”,以通天柱,冲天纹将前额分成两半,加上眉毛以下两个脸蛋构成四块,如敬德,姚琪等。“五花脸”由三种以上色彩构成有复杂图案的谱式,两颊色彩不同,以黑为主的花脸,如张飞,以绿色彩为主的称绿花脸,如马武,还有“象形脸”“标志脸”如王彦章、三教、马岱等等。

Hash:470b7e8c135fdfe82d13fa0c16d06b290dcc3bf0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