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什么地方最让人念旧

逐渐消逝的青石板路――华山西路

想起昆明老街,就会想起老辈说的青石板路,这个是那时昆明老街的一大特色,上世纪的昆明,昆明很多条道路都是青石板铺路,现在想来还挺有格调,只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道路不再适合车辆行走,青石板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华山西路周边,是昆明遗迹古迹集合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有大德寺双塔、东寺塔、西寺塔、黄公祠、赵公祠、圆通禅寺等,纪念地有朱德故居、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闻一多故居、李公朴殉难处、袁嘉谷故居、北门书屋等。

文化积淀深厚的武成路

昆明的人民中路,从前称武成路,因武庙的武成门而得名。从明代洪武年间筑昆明城起,它就是昆明一条重要的街道。

旧时的武成路,路面均用青条石铺成,与今天的人民中路相比,狭窄得多,车道仅宽8米,两边铺檐下人行道仅宽2米。雨天,青石街道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有月光的晚上,路面闪闪发亮似银河。

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改名人民中路的武成路已变得整洁、时尚。没有了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百货商场取代了沿街的小商铺,星巴克和肯德基取代了巷口的米凉虾和瓜子炒豆,街边也没有了坐着抽烟筒的老爷爷。而一直不变的,是那穿梭其间的、熙熙攘攘的人和车。

故事里的双龙桥

说起双龙桥,现在的样貌是大楼耸立、车流拥堵、行人匆匆的景象。但上世纪50年代的双龙桥及附近,记忆里很安静、简朴,当时算是昆明的郊外了。

当时的桥是石块造的,有石条围栏,桥洞是拱型的,记忆里好像还有个石雕的龙头,盘龙江水缓缓流下,穿过桥洞向南坝流去,两岸是农田、村落。河边还长着高大的柏树,桥的旁边有个类似碉堡的建筑,时常看到有人到这儿写生,画画。

昆明人儿时最惬意的地方就是去双龙桥,河水浅时在桥下捉小虾,捉蜻蜓,盘龙江的水流过双龙桥,形成一片较大的水面,夏天就成了孩子们乐园,常常一二十人在这儿跳水,游泳玩闹,无忧无虑,真是儿童不知世事辛,双龙桥畔显天真。

风雅的青石板路,巷

巷,在昆明城区,青年路东北,南起人民中路,北接桃源街,长260米。

清初成巷时,一些斗鸟斗虫者,及吹弹艺人,常聚集此巷。巷,至今还在,并没被城市更新的,钢筋水泥痕迹彻底抹去,只是现代的水泥已经覆盖掉了岁月的痕迹。

这里,早年间曾多是艺馆戏园箫声袅袅,余音不绝,巷子里还有竹子及竹工艺品交易,其中洞箫较有名气,故名巷。上世纪70年代时的巷,拐进其中,两旁均二层建筑,间或有院落,竹影花香;间或有店铺,多是五金土杂,走到巷底,竟然是片开阔的蔬菜地。已有300多岁的巷,那些音律,早已凝进岁月。

文化气息浓郁的文化巷

这里是1949年解放前, 西北城脚偏僻荒凉的地段,荨麻丛生,故名荨麻巷。解放后,是三所高等学府师生前往市中心的主要通道,故改称为文化巷。

文化巷的周边是一座座的学府,无数的学子用他们的情怀和才气,让这条巷子也沾满了文化的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这样的气息只会越来越浓,浸透到巷子里的每一处角落。

沈从文老人、冰心老人、李公朴先生等等的一代文豪,也经常坐在文化巷里的某个小茶馆里,谈笑风生。文化巷也因为他们,更增添了几分文人大儒的风雅。

现在的文化巷依然保留着那浓浓的文化气息,巷子里的各种店铺装修都充满了设计感,不管是各种美食还是饰品,并且隐 藏着许多珍贵的老店,满满的都是时代的气息。

喜新的人或许视老街如过眼云烟,念旧的人却会将老街放在心里。老街的人走了,街外的人会进来。可是街里的人走了,他们身上那些与老街有关的故事与生活也就全都带走了,或许以后再看这些风物人文,就只能如同老昆明一样,要在这面仿古的墙壁上找寻记忆了。

如果你在意它的温柔,那么趁现在,抽空去看看吧。

Hash:72ffe4288eb4ef17611e644c4377788be62f994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