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乡村-凤亭一读,《金翼》和林耀华故居底蕴丰厚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1609705208@qq.com
莫言的《红高粱》以自己生长的土地——东北高密乡,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而在古田金翼村,有一位社会学家林耀华,也以他生长的村庄古田县岭尾村(现黄田镇凤亭村)为载体,在其撰写的《金翼》一书中,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
黄田镇凤亭村地理位置优越,省道202线纵穿全村,距合福高速铁路古田北站1公里,离古田火车站6公里,到古田城关京台高速互通口17公里,这里也是《金翼》书中西路的必经之地。
“每当天空清澈无云之际,向金鸡山低坡上的一抹翠绿中望去,就可以发现其中掩映的农舍屋脊,屋脊上依次叠压的片片灰瓦,宛如鱼儿身上覆盖的鱼鳞。”这是《金翼》一书所描绘的村中之景,而林耀华先生故居就坐落在那金鸡山山麓的低坡上。
而关于凤亭村村名的来源还流传下一个故事。据说以前凤亭村东山洋水库下面有一座大坟墓,名字叫“牛来园大墓”,那是当地一个大财主所建的一座大墓,墓的主人在墓旁建了一座亭,供烧香上坟时休息用。当时民不聊生,盗贼四起,常有盗墓的穿梭于山林之间,刚好有个农夫在墓旁有四亩地,墓的主人就同农夫商量,只要帮助看管坟墓,亭可以让他随意歇息,还会付给一定报酬,农夫想想这事划得来于是就同意了。
而凤亭村的先辈听说了这个故事,就给凤亭村起名为“墓亭”。后来解放以后林耀华先生觉得“墓亭”这个名字不吉利,在5个备选村名中选中了“凤亭”这个名字。后来在他的努力之下,总算把原来的地名改成了现在的“凤亭”。
来到凤亭村,可一定要去林耀华先生的故居去看看。林耀华先生故居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为六扇两弄三进式土木清式古建筑,整幢房屋规模庞大、木雕刻精美。屋子前后耸立两座用于抵御土匪的塔楼,一个位于前面一道墙的左角,另一个在后墙的右角上,这是整座房舍与众不同的一点。林耀华先生故居被称为“金翼之家”,也被誉为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的“东方神庙”。
现如今你来到“金翼之家”,会发现这里已经焕然一新了。先前,从金翼之家出来只能沿着碎石块铺成的台阶下到泥巴路上,走100米左右才到水泥路,十分不便。而现在这里已经建设成金翼公园,包括停车场、金翼书雕、金翼牌坊、花圃等。不管是游玩还是吃住,都十分方便。
这里有《金翼》书中“将知识传给后人”这句话而建成的“金翼书雕”竖立在此。该金翼书雕高2.3米、宽1.58米、厚0.3米。这里还有为了纪念林耀华先生的成就而建设的牌坊一座,上书“中国凤亭”。牌坊高7.8米,宽8.19米,四柱三门,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上面所镌刻的对联书法都是由古田籍书法家写的,对联内容来自《金翼》书中和社会各界对林耀华先生的高度评价,其中江宋堂主任撰写的一幅对联“耀颖出黄村两学泰斗,华章展金翼一代宗师”简洁的概括了林耀华先生的出生地、学术作品、学术成就及地位。
凤亭村不仅有悠悠古民居,也有浓浓文化底蕴。来到这里,你大可好好欣赏故居中雕刻着蝙蝠、鹿、梅、竹等图案的浮雕泥雕,你还可前往二楼,二楼设置了林耀华先生的印象展,这里大多都是先生一生中意义重大、有代表性的照片。还有关于先生生平及学术历程的学术展。
古田凤亭村不仅人杰地灵,听说这里还藏有一家专门手工制作酱油的工厂。筛选黄豆、8小时浸泡、两个半小时的蒸煮,再到种菌、培菌,每一道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的。为了更好地保留酱油的“鲜香”味道,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也一直秉持着最原始的制作工艺。我想这份坚持大概就是现今所说的匠人精神吧!
在凤亭,你随时可徜徉在《金翼》书中的原址;你也可坐下来听一听村中的老人讲流传下来的故事;你也可做一回访客,去探访留在山村小屋里的传统技艺。
林耀华的链接
林氏大全系列(60个)
一、林氏文化相关专辑(15个)
1.
2.(九牧、阙下、陶江等)
3.
4.
5.
6.
7.
8.
9.
10.
11.(2016)
12.(2015)
13.
14.(2016)
15.
二、地区林氏专辑(7个)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林氏人物专辑(15个)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四、2015年回顾专辑(7个)
36.
37.
五、2016年回顾专辑(7个)
六、其他专辑(9个)
52.
53.
54.
55.
【林氏谱序】系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