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东湾镇旅游景点「靖远县东湾镇政府电话」
导读:靖远县东湾镇旅游景点「靖远县东湾镇政府电话」 靖远概况 甘肃白银靖远的民俗及变迁 靖远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植被,历史文化,外貌特征,特色小吃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都有什么景点 去靖远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公交车有吗? 靖远县乡镇有多少
靖远概况
靖远,中国西部一个文明古老的县份,黄河上游一方生机蓬勃的土地。她处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位居甘肃省中部,山环水绕,地域辽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靖远县辖3个镇、15个乡:北湾镇、东湾镇、乌兰镇、平堡乡、糜滩乡、三滩乡、大芦乡、兴隆乡、双龙乡、石门乡、刘川乡、高湾乡、靖安乡、五合乡、东升乡、北滩乡、永新乡、若笠乡。
靖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犹如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展现出不凡的气势,绚丽多姿,古朴典雅。追溯境内先民活动的踪迹,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类生存繁衍,考古发现了堡子山、红嘴子、庙洼山等多处人类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战国时期,靖远为羌戎游牧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时期游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遗址——吴家川岩画。战国末期为秦国领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北地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厉、鹑阴县,肇启靖远两千一百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元鼎五年,汉武帝西行巡游到达祖厉县,临黄河而返。南北朝时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会师于祖厉县,欣然置为会州。历经隋唐宋元朝代,境内长期处于争战状态,唐末陷于吐蕃,宋代先后为西夏和金朝占领,州治多有迁徙,称谓频繁更易。明朝因边防需要,于正统二年设置靖虏卫,这里成为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的军事冲突地带。清代顺治元年更名靖远卫,雍正八年改称靖远县。此后,行政隶属关系多有改变,但县名沿用至今。
靖远,区位优越,物产丰富。她处在黄河上游古代中国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很久以前,境内森林遍布,水草丰茂,曾经是古人类理想的游牧场地。由于黄河穿境而过,雨水充沛,河谷两岸大片冲积地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适宜早期农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东汉时期,靖远地属边陲,戍卒守边,实行军垦,境内屯田成片,阡陌纵横,成为古代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唐代贞观年间,因盛产谷物,仓储殷实,改名粟州。明代设卫后,广垦荒田,修渠引水,灌溉农业由此发端,开黄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后建成兴堡子川、刘川、三场塬三大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黄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继上马,旱地变良田,荒漠起绿洲,靖远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蔬菜、养羊两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瓜果、夏杂粮、稻米等传统产业重点开发,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大县名副其实,已建成瓜果、蔬菜、水稻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地方农业名优特产品二十多个门类。靖远不仅是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农业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而且是甘肃省重要的羔羊肉产地和集散中心,陇上佳肴“靖远羊羔肉”美味可口,成为饮誉西北的地方美食品牌。靖远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矿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属矿藏,近年最新勘探发现的大型坡缕石矿,品位及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水泥、陶瓷、农业化工、农副产 加工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独具地域优势。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昔日“旱码头”情景再现,已跻身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县行列。
靖远,钟灵毓秀,人才济济。历史上这里曾为边塞要地,人习武艺,不惮攻杀。自东汉末年至清代初期,将才辈出,风起云涌,先后有张济、张绣、郭斌、赵率教、吴瑛、路瑛、王进宝、潘育龙、宋可进等将帅之才二十多人,精忠报国,名垂青史。近代,崇文重教,学风蔚然,范振绪、陈国钧、朱铭心、苏振甲、张云锦、王定元等名流贤达,层出不穷,光耀陇原。现代,靖远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地区。一九三二年,中共陕西省委派遣谢子长、焦唯炽策划领导的靖远起义,是甘肃党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九三三年,王儒林、李慕愚领导建立的“西北抗日义勇军”,是甘肃省较早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一九三六年九月至十月,彭德怀率领的西方野战军(红一方面军)进驻靖远,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指挥红军在靖远虎豹口强渡黄河,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一批靖远籍青年学生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成为领导地方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或为国捐躯,或功勋卓著。先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世代靖远儿女,奋发努力,自强不息。
乾坤震荡,沧海桑田。经历悠悠岁月的风雨洗礼,走过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里程,古老质朴的靖远,从凝重的历史陈迹中一步步走向现代的辉煌,恰似点缀在华夏文明天际上一颗耀眼的星辰,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甘肃白银靖远的民俗及变迁
靖远是黄河岸边一个古老的县城,县城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城楼,这座古城楼的名字叫做钟鼓楼。在全国好多地方,都有被称作钟鼓楼的古老建筑,仅仅望文生义可知,这里便是古代安置钟和鼓的地方,而钟和鼓则是古代用来报时的工具。但是,靖远县城的这座钟鼓楼,它的得名或许更多地包含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给人非常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因为这座楼,以前的名字叫做谯楼,这个谯楼过去似乎是用来了望的所在,或者是用作鼓楼的别称。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县城东西两座古老的鼓楼被毁于一旦,原来放在其中的钟和鼓之类的报时工具被迫转放在谯楼之上,于是谯楼便更名钟鼓楼,时间长了,人们忘记了谯楼这个历史的称谓,而且后来的人本来就不知道谯楼是哪个楼了。被毁的东西两座鼓楼,位于旧城东门的叫做东鼓楼,位于旧城西门的叫做西鼓楼,古代有晨钟暮鼓的说法,所以东边的鼓楼放着报时的钟,应该叫做钟楼才对,而西边的鼓楼,则是名副其实的。可惜,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过往的事情了。
这座钟鼓楼始建的年代是明朝正统二年,即公元一四三七年,距今正好五百七十年。当时为了防御北元蒙古人的南下入侵,明英宗朱祁镇同意了大臣的奏报,令置靖虏卫,时任汉中守备的安徽庐州府人房贵,率领一对人马,奉旨来到西北边陲黄河上游的这块风水宝地,在废弃的古会州旧址上建起一座新的城池,这便是靖远方志所载房贵“相地筑城”的来历。明代新筑的这座城市,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虏卫城。数百年来,她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坚强的城市终于保存了下来,犹如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样,一代又一代顽强地生存着。就是这座城楼,也在战争和地震中被毁多次,后来又经过多次重建修缮,但是原貌被完好地继承了下了,坚如磐石一般,高高地耸立在县城中心位置,成为靖远悠久历史的象征。
过去的所有繁华,以及经历过的灾难,都成了历史。但是,这钟鼓楼依然雄风当年,见证着人间的沧桑变迁。夏天的早晨,迎着灿烂的朝阳,无数的燕子飞翔在钟鼓楼周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蔚蓝的天空下,琉璃瓦映射出斑斓的色彩,飞燕环绕,呢喃不绝,伫立在钟鼓楼前,谁能不感到心旷神怡呢?
居住习惯
历史上的靖远,是一个通过移民而得到开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俗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移居这里的人们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出路方便、避风御寒、接近水源等为主要考虑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口集聚居住点,从境内许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见一斑。人们历来多选择以城、堡、湾、滩、水、井、泉、梁、岘、塬、沟、墩、铺、川、坪、寺为聚集点,如古城、裴家堡、东湾、糜滩、营盘水、刘家井、红柳泉、砂梁、曹岘、三场塬、烟洞沟、十里墩、二十里铺、吴家川、五大坪、刘家寺等等。在这些聚集点中,有的以同族为核心,有的为历代军屯点,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此外,由于这里曾为边陲地带,人们集中一处而居,和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直接关系。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楼房、土房、高房子、土窖、箍窑、棚道、卧铺子等。
住户聚集点广布黄河两岸,河谷滩地,土壤肥沃,人口众多,村落密集。有大面积可耕地的川塬一带,人们选择在有泉水的地方居住,海拔较高的二阴山区,因雨水多,气候寒冷,一般都居于避风向阳的地方。
堡子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小型城池,高墙厚壁,多为军事守望据点,或作为军政合一的建制 位。乱世年间,一些特别富有的家庭,为了安全,偶有一户修筑一座堡子者,也有多户人家集资共筑一座者,遇有变乱,临时移居其中避难,目前散见于境内各处的堡子遗址,即为此类建筑。
民用住房,在1949年以前,农村居民普遍生活贫困,山区居住多以土窑为主。城区以及沿河两岸川塬地带因不具备挖窑居住的条件,多住简易平房或土箍窑,极少数富裕人家建造有宽敞的院落式住房。
土窑,即二阴高寒地带或干旱山区的老百姓,依据自然地形条件,选择高大的黄土山体,削成平齐的断面,并在其中挖窑洞居住。窑洞一般深达4~6米,正面开设门窗。民国九年发生大地震,境内住窑洞者居多,人口伤亡将其惨重,现今一般不再建造。
箍窑,即为用土坯箍成的下为方形上呈半圆形状的窑洞,又称为箍窑洞。箍窑大多横着修筑,门开在正中,长为6~9米,深至2~3米。在过去贫困的年代里,箍窑不失为为贫寒人家的好住处,现今也不再建造。
石窑,或称窨子,多分布在东湾至北湾一带的黄河沿岸,于两岸陡立的峭壁上凿石为洞,口小内大,有的还雕有各种花纹,其中设有石磨、石碾、水缸、炊灶等生活用具。这与境内偏远山沟土山中存留的窨子一样,曾经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灾难的的藏身逃命之所,今残迹犹存。
简易土房,是一种土建的简陋住房,数间小房子连成一排,墙壁屋顶皆用草泥土坯,结构门窗均极其简单,空间稍大,安全性差,多为人口较多,生活贫困的家庭所建,现今生活较为困难的农村以及灌区移民初期移居时仍在建造。
棚道,是以土基作墙,架设简单梁椽,以草泥摸顶,多用于圈养牲畜及米面加工用的小作坊。
卧铺子,以木料作支架,可以移动,多用于农户看守田园的临时居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逐渐富裕,农户住宅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家新居多为传统的院落式建筑,修建北房七间,中间三间为主房,俗称上房,为年长者居住或作为客厅,两边各两间稍低,俗称耳房,东面修建厨房三间,房屋有土木结构与砖木结构之分,四周院墙相连,围成一座院落。这种院落结构的住宅,在靖远城镇及农村极为普遍,约占全县民居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典型的院落式房屋建筑日臻完善,以往主次分明的外观结构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高档次的房屋建筑设计。普遍追求宽敞大方,住房美观适用成为新的时尚,诸如四面柱式出檐上房、虎抱头上房、大门窗飞檐上房、砖混结构的平板一层楼房等越来越多,少数人家开始建造封闭式极为讲究的住房。农村富裕人家,建造钢筋水泥新式二层楼房者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有三分之二住进了楼房,楼房的建筑面积越来越大,一般为50~120平方米。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居住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在靖远农村,人们保持着一日三餐的习惯,清晨起来先劳动两个多小时,于九点钟左右吃早饭,一般以黄米或白米糁饭炒菜为主,在一日中最为重要。午饭在下午一点钟就餐,冷季吃蒸馍,暖季吃凉粉、凉面。太阳落山时吃晚饭,多为煮面食。城镇居民一日三餐,早晨吃早点,一般简单量少,中午米饭、炒菜,晚上也多以煮面食为主。
食品主食类以大米、黄米、小麦面粉为主,间以少量杂粮。蒸食类有蒸馍、花卷、月烙饼、马蹄子、包子、发糕等,烙饼以锅盔为主,加以油馍、摊饼。煮食最多最普遍,各类面食、水饺等都以煮食为主,油炸类以油饼、油条、麻花为主。
食原料主要为各类蔬菜以及肉蛋等,分为热炒与凉拌两种。贫困山区农民,仍以素菜为主,平时很少吃肉。城镇居民,则以大米饭、炒菜为主。冬令时节,大白菜缸腌酸菜仍普遍食用,将辣子、西红柿、韭菜等混合在一起腌制的咸菜,也是本地人喜爱的菜食之一。春节前后,多做酸菜炒肉片、糁饭,味道纯真,十分可口,是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食谱。
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俗称“过事情”,皆邀请亲朋好友参加,摆设宴席,款待来宾。婚嫁食谱,在过去盛行八个碗、十全、十三花等名目,如今更为丰盛,一般都做以鱼肉、鸡肉、牛肉、肘子肉等肉食为主的十三碟炒菜。高档豪华的宴席还有海参、鱿鱼等名菜,配以凉拌菜类和好酒。丧葬菜肴则较为俭约,一般均为含有红烧肉、炸丸子、千刀酥、炒菜之类的大杂烩,每人一碗。
野生菜类如苦苣、野韭菜、野葱、灰条、苜宿,以及地软软、头发菜、蘑菇等野生菌类,农村居民根据季节采食较多。近些年由于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上市,各类蔬菜常年供应市场,四季尝鲜,食用野生菜只是品尝而已,不再大量采集。
服饰习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存在贫富差距,民众着装差异很大。生活条件极贫困者,衣服夏以蔽体,冬以御寒,油污补丁,无式无样。普通百姓,春秋以大腰裤短褂为主,夏穿汗衫、短裤,多以自制粗布为主,冬着大襟棉衣,俗称 “裹肚子”,天气寒冷时穿羊皮袄。夏戴瓜皮小帽或头裹毛巾,冬戴毡帽、棉帽。富户人家以上等布料绸缎为主,春秋穿长袍短褂内衬外套,冬着二毛裘衣。夏天头顶灰绒礼帽,冬天戴平顶黑绒帽。一些大中专学生职员身着中山装,男子穿自制圆口平底布鞋,年轻妇女穿绣花鞋。已婚妇女用青布扎裤脚,头发盘成圆盘状,发髻固定于脑后,俗称“盘头”,有钱人家插各种金银头饰于发髻上,未婚女子则将头发扎成一束长辫子。
自五十年代开始,服装发生巨大变化。盛行男人身穿中山装,青年男子留分头,上衣口袋挂水笔以显示为读书者或有文化之人。青年妇女着装,有“胶皮鞋、洋袜子、剪发头搭肩子”的时兴民谣。六十年代后,男女服装皆向轻便短衣转化,有中山装、军便服、列宁服、工人服、学生服、青年服等名号。布鞋式样有方口、八眼、牛眼窝等式样,还有机制运动鞋、解放鞋、皮鞋等。帽子有解放军帽、鸭舌帽、棉绒帽等,农村妇女长时间讲究包头巾。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很快提高,人们的穿着习惯不断发展演变,讲究舒适大方,潇洒气派,追求艳丽美观,雍容华贵。夏季服装有长短袖衬衫、筒裤、健美裤、短裙、超短裙,以及西装、T恤衫、牛仔服等,冬天有棉绒呢大衣、风雪大衣、航空服、宇宙服,以及各类毛衣、皮夹克罩衫等,鞋有中高跟皮鞋,各类凉鞋、布鞋、棉鞋、运动鞋、旅游鞋等,服装名类繁多,色彩纷呈,难以尽述。
丧葬礼俗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自古至今,丧葬的礼规习俗衍生繁杂,沿袭不衰。有关靖远民间的丧葬礼俗,其大致情形简要记述如下。
一是丧之礼俗,分为临终、守铺、居丧、戴孝、家祭等几个程式。
临终。依据古制,死者男称正寝,女称内寝。人死之后,随即套衫穿寿衣,停放亡灵,俗称“落草”。搭设灵堂,置办棺材、纸货等亡者所用之物。棺材又称寿材,有大小材、连身转及金匣,纸货有童男童女、牲口马匹、鹿鹤碑、金银斗、花圈、花篮等。
守铺。自死者亡故至入殓期间,亲属必须守候死者铺侧,以示服孝。期 ,亡者遗体置于堂屋正中,前有帷帘遮掩。停放遗体的房子称作丧铺,遗体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帐,桌上摆放供品、香炉、烛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为防止遗体变腐,传统保护法为采取敷冰块等降温措施,近些年来,地方上采用了全自动电脑控制的豪华水晶棺盛殓,地方丧葬文化更趋文明。
居丧。在此期间,死者亲属须脱冠踏履,身穿素服,妇女则去掉装饰品。禁止外出会友、参与娱乐等社交活动。
戴孝。死者亲属穿戴不同的孝服,男女有别。死者的长子、长孙身穿扎有麻绳的白色长衫孝衣,头戴白布做成的孝帽,俗称披麻戴孝。玄孙除戴孝帽外,还红绿附身。其他子、媳亦穿戴孝服,侄子以及其他亲属,则只戴孝帽。
接三。死者亡故第三天,亲朋前去祭奠,荐以三献之类祭品。
家祭。死者家属择日举行家祭,出纸放告,向亲友送讣告,报告亡者的丧期、葬期有关事项,请姑舅即娘家人(男为舅家,女为娘家),亲朋吊丧,女婿外甥送铭旌、献羊等。家祭之日举行吊唁仪式,请姑舅当众向死者子女训话,并给孝子披麻带孝,赐丧棒。有功名的人家还要请礼宾,行祭祀。如今,家祭活动日益革新,除传统的领羊、游铭旌等,主要为揭碑仪式,请有功名的读书人书写碑文,做成纸碑,与死者遗像安放院内供桌之上,敬献果茶奠酒,上香烧纸焚黄。参加揭碑仪式的礼宾就位,披红挂花,然后鸣炮奏乐。主持人简要介绍葬礼情况,接着请礼宾两人揭碑,然后由碑文的撰写者或他人宣读碑文,其余礼宾垂手恃立两旁。其后,由孝子跪读祭文,并致答谢辞。礼毕后,礼宾退位,孝子致哀。晚间举行家祭与饯灵活动,向死者遗体告别,献上家馔果酒,关闭灵堂门窗并熄灯,行幽食礼,直至深夜。
靖远北部地区的丧事活动时间长,仪式较为隆重。开吊至少为两天,更长的有小三元,最长最复杂的是大三元。小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三天破五天,大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五天破七天,如此长的时间里,主要是为死者做法事念经,超度亡灵。
二是葬之礼俗,分为择茔、安葬、修陵园、做旬等程式。
择茔。即寻找并选择确定坟茔的位置。死者亡故之后,要请风水先生(俗称阴阳、高工等),除选择安葬的时间外,主要的活动在于踏山盘水,卜选吉地安葬死者。
安葬。有三个步骤。出殡,灵柩出门,穿街过巷送往墓地。点主,由阴阳用红笔在“神主”之上点朱。埋葬,灵柩入墓穴并掩埋。
出殡是安葬过程中的隆重活动,在安葬之日的清晨进行。靖远老百姓讲究对死者高抬深埋,送葬的人要多,棺材被众人抬着走的路程要长,过去大多由人力一直抬至墓地,现在改用车辆运送。送葬的车辆为数很多,高达数十两,一路浩浩荡荡,气势非凡。到达坟地后按选定的时辰安葬,安葬时鼓乐鞭炮齐鸣,孝子们更是哭得痛不欲生。棺材沉入墓穴后,要由风水先生分内外经。掩埋前,须请娘家人先动三掀土,接着再由他人掩埋。安葬完毕众人返回,进门前先用清水洗手洗脸,表示洗尽与死者的一切关系,有的地方在水盆里放一把刀,喻意着与死者一刀两断。
修陵园。在墓地造墓冢,树墓碑、墓耳、印头,设墓桌、竖石狮等。
做旬。死者安葬后,其亲属每七日到墓地祭奠一次,称为做旬。一般分为七旬,七天为一个旬期,也叫“七期”。头期,每晚送水火,点坟灯,孝子守墓伴睡。五期,祭奠仪式在次日凌晨时分进行,死者的儿女全部参加。七期,又称“尽七”, 死者的所有亲属来到坟地,为其举行做旬的最后一个祭奠仪式。
死者安葬后,其亲属要守孝三年时间,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长久怀念之情。守孝期间,禁止死者亲属举行婚礼、修缮房屋等一切重大活动,也忌讳随便走亲访友。三年到期后,施行换孝礼节,一切禁俗方才解除。随着时代的进步,丧俗也在变革之中,古老的礼俗逐渐被时尚的文明方式所取代。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民间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民俗有其悠久历史渊源,更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靖远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移民居住地,其民俗必然传承着来自不同地域的古老的风俗特点,了解并深入探究靖远民俗,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彰显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
过年
说到过年,最难忘的还是童年。每每到了年关,总是曲指数着过年的日期,盼望着快点过年,盼望着天天过年。那时候过年的诱惑力之所以如此之大,自有一番乐趣在其中。
腊八一过,村子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火起来,择吉日扫房呀,推磨碾米呀,过了腊月二十三,节日的气氛就更浓了,杀猪宰羊办年货,蒸馍煮肉贴春联,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乐乎。家乡有个习俗,要在过年之前备好节日里所需的一切,过年不可以再干,特别是初一,辛苦了一年,大年初一,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也取吉祥之意。即此,临近过年这几天,都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按家乡的风俗,过年乃至正月里都要吃蒸馍,说是象征着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到了年三十下午,一切都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吃年饭拜年了。家乡一般在除夕夜及初一初二吃臊子面,初三早晨吃饺子。初一这天,还有个讲究,不准扫地扫屋子,老人们讲,那叫扫财,说是如果扫了屋子,就是扫走了财富。可见,乡亲们期盼早日过上富裕的日子。
那时候,总感觉天黑得特别慢,好不容易,天幕总算拉了下来,于是就急不可待地穿上新衣服,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尾随父亲去拜年。家乡拜年还有许多的规矩。一般除夕夜,初一初二初三在本家族拜,初四起,才能提着礼品去拜亲戚。我们家爷爷奶奶辈份最高,自然要从他们拜起。在这之前,也不能忘了先逝的祖宗,一家人按大小顺序排开,爷爷领拜,他为先祖上完香,说一声:“给先人拜年。”紧接着大家一起下跪磕头,接下来就该给爷爷奶奶拜年了,爷爷奶奶坐在炕上,由父亲领拜,父辈们拜完坐在炕头,就该我们这一辈了,先给爷爷奶奶磕头,再给父辈们拜年。不过不同的是小孩子们给长辈拜年是有报酬的,只要双膝一落地,受礼的长辈就得赶忙掏压岁钱,多则一元两元,少则一毛两毛不等。那时候,我总将属于自己的这一笔不多的财富用来买些喜欢的书籍,而弟弟们则不同,他们会拿出多半的年钱去买烟花爆竹,尽情地放,玩得开心玩得过瘾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看大戏耍社火要算农村过年最大最常见的娱乐活动了,一般在初三四就会有省或县剧团来村里演戏,也有村民们自演的。出演的戏演员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戏服,脸上涂抹着花花绿绿的油彩,尽情地吼着村民们最喜欢的秦腔。虽说那时候我和弟弟们并不懂戏剧,但还是挤在人群里看戏,几个小时下来,戏没看懂,人倒被挤得够呛!嘿!与其说是去看戏,倒不如说是去凑热闹!
耍社火是挺有意思的,不过也很有讲究。社火队在正式出演之前,要举行隆重的出行仪式,请村里德高望重者选定集聚的吉祥地,带领社火队去拜祭神灵,村民们也能够一起参加,特别是有车的村民,更不会放过这次出行机会,因为能跟着社火队 起出行,可以得到神灵平安吉祥的保佑,这也是村民们祈盼平安幸福的愿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来到集聚地,为神灵上香,烧纸钱,放爆竹……临回之际,更有迷信的村民还会捡几块吉祥地的石头带回家,说是捡了块“宝”,其实这是村民们期盼富裕日子能早些到来。待出行仪式结束之际,举办者还要为所有参加出行仪式的村民们每人佩带一根用红布或红毛线做成的吉祥物,保佑所有的村民,虽说迷信的盛行与色彩浓了些,但这也是村民们祈盼新一年能平平安安,幸福健康,顺利如意的心愿哪!
出行仪式结束后,社火队就可以正式上演了。村里的社火队一般说有狮子舞,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之类的。这些活动都有很高的技巧性,所以基本上都是由大人来操纵表演的。狮子舞由两个人来跳,一人在前撑头,一人在后耍尾,舞时摇头摆尾,起跳,打滚,坐、立、卧……无不体现出耍狮人的灵活潇洒。跑旱船、舞龙灯都有领舞之人,他们拿着舞棍在前指引着耍舞的姿式与方向,并不时地散放烟火,使其更加活灵活现。高跷适时穿梭其中,合着鼓乐一起助兴。整场演出都在震耳欲聋的鼓乐声中,显得热闹非凡,妙趣横生,惹得观望的村民们赞不绝口,我们这帮小孩子围站一旁,乐得又蹦又跳,也一个劲儿拍手叫好。
虽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优越了许多,然而过年的诱惑力似乎已远不如从前了,期盼过年之心也淡了再淡,甚至有些害怕过年,害怕年前的忙碌,害怕年中的热闹,更害怕年后一成不变的日子……想起儿时过年的乐趣:那少之又少的压岁钱,那盼了一年的新衣服,那丝毫不懂烦忧的疯玩儿……都是一种甜蜜。而那甜蜜的回忆,也往往能让人更加留恋童年,留恋儿时的过年,更怀念儿时的欢乐与纯真。
闹社火
每逢春节,从旧年腊月开始,到新年的元宵节期间,靖远城乡都要排练和表演由当地民众自发参与的系列文化娱乐活动,为欢快的节日增添更多的喜庆气氛,这些庆祝活动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间俗称社火,亦称其闹社火或耍社火。
靖远老百姓的闹社火活动,多以表达乡情民意的传统类型为主,欢快诙谐,别具一格,主要有告庙、舞狮、龙灯、彩船、高跷、铁芯子、天平鼓、跑驴、大头和尚等。这些活动,由来已久,历代延续,成为习俗。
告庙 俗称出窝。社火排练完毕公开演出的前一天,要举行告庙仪式。因为农村排练社火,一般都是以神的名义来组织,故出演前必须前往庙堂,焚香祷告,率先为神灵表演,即为告庙。告庙时,选挑精悍青壮年十数人,妆扮成为戏剧人物,骑上高头大马,浩浩荡荡,敲锣打鼓,走街串巷,一路缓行,观众则扶老携幼,夹道欣赏,热闹异常。
舞狮 俗称跳狮子。即用纸筋壳制作狮头,彩画成型,再将大麻染成绿色作为狮毛,缝缀于数尺长的布面上形成狮身。舞狮由两人表演,身着彩色服装,与狮毛颜色一致,前者舞头为首,后者随身作尾,上下翻跳,动作协调,形成一体。用来表演狮舞的桌子长一米四,高一米二,表演时桌下需蹲二人,以免狮桌摇晃。狮子一般为两只,绿色头为公狮,蓝色头为母狮,也有跳独狮的,跳狮时除锣鼓助威外,并燃放焰火。舞狮初登场,先放三把助威,接着在跳“四角”、“翻身”、“打能能(站立)”、“下狮娃”等环节,还要辅之以焰火,技艺精湛,情节诱人,实为当地一绝。
龙灯 以白布彩画墨绿色为龙身,用铁丝扎成龙头,糊以亮纱,全身制装九至十三节,每节安一手把,又一人掌握,龙头、龙身各节均装 泡,龙尾装一条竹扫帚,由龙头率领集体舞动,快慢一致,浑然一体。
彩船 或称耍旱船。有单船、双船、群船(6~12只)之分,船身扎满花朵、明镜、灯笼,船体下方裙幔拖地,每只彩船由一人掌握,作假脚置于船面,似人坐在船舱,表演者将船身带动作船游水上之飘逸状态。群船表演多作戏剧装扮,如“游西湖”、“回荆州”等,船前由一武功较好者扮演船工导航,开场前先耍一套拳脚,接着再由群体进行表演。
高跷 用优质木椽刨成木腿,高约两米左右。在木腿上端约二尺处,安装有木脚台。踩高跷者多扮演成戏剧人物,将两腿绑缚于高跷台上,行走起来,步伐较大。踩高跷者队伍中间,夹杂有大头娃娃、疯婆婆、倒骑驴者等丑角,挑逗看客捧腹大笑,以取乐观众,在锣鼓鞭炮声中,同步缓行,煞是热闹。
铁芯子 用钢筋做成支柱,固定于木桌上,以十岁左右男女小孩,身穿戏装,将其固定在弯曲的钢筋上,不露扎绑痕迹,一台有二至三人,演员巧立于宝剑、马鞭、花朵之上,临空摇曳,前后摆动,但不出声唱说,仅以扮装奇巧称著。
天平鼓 有跳鼓、抬鼓两类。跳鼓,据说在民国中期从兰州、皋兰一带传入当地,开始由西滩村农民排练表演,延续至今。每个跳鼓队由九至十三人组成,各自扮成武夫,左手提桶鼓,右手执鼓棰,上下翻腾击鼓,其套路有九点、七点之分,由大锣指挥,鼓钹齐鸣,阵容庞大,声震四野。抬鼓,先兴起于平堡,据说为“四十八门军户”自陕西带入。在当地农村,都有自腊月初八至元宵佳节打太平鼓的习惯。这种鼓,鼓身为圆柱状木桶体,高约二至三尺,直径约一尺五至二尺,上下顶端鞔上牛皮,鼓身漆成红色,装铁拴,以粗壮鼓棰敲打,并配有锣钹打击乐器。鼓声热烈欢快,鼓点节奏为一节,循环往复,声震天地,传至数里。夜晚,各村庄鼓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社火走村串户以及地摊子表演,鼓由二人用杠抬着,沿途伴随敲打,欢庆太平盛世,企盼人寿年丰。
跑驴 用铁丝绑就骨架,然后糊以纱布,彩画成毛驴形状,模样逼真,骑驴人扮作少妇回娘家的情节,有丈夫护送,另一人作骑驴赶路姿态相遇,演出各种姿态,博得观众嘻笑。
大头和尚 用纸筋括成较大的人头面具,表演者戴在头上。男角为一胖大和尚,身穿黄道袍,项戴念珠,手执佛尘,演出开始,作起床、揉眼、净手、击鼓、鸣钟、点香、磕头、跪拜等动作,然后盘膝静坐念佛。女角头戴少女面具,身穿肥大彩衣,手持彩帕,往返于和尚之侧,以手帕击和尚头部肩部,不让其静坐念佛,意欲谈情说爱,动作滑稽,逗引取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靖远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植被,历史文化,外貌特征,特色小吃
靖远,中国西部一个文明古老的县份,黄河上游一方生机蓬勃的土地。她处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位居甘肃省中部,山环水绕,地域辽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
靖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犹如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展现出不凡的气势,绚丽多姿,古朴典雅。追溯境内先民活动的踪迹,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类生存繁衍,考古发现了堡子山、红嘴子、庙洼山等多处人类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战国时期,靖远为羌戎游牧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时期游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遗址——吴家川岩画。战国末期为秦国领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北地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厉、鹑阴县,肇启靖远两千一百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元鼎五年,汉武帝西行巡游到达祖厉县,临黄河而返。南北朝时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会师于祖厉县,欣然置为会州。历经隋唐宋元朝代,境内长期处于争战状态,唐末陷于吐蕃,宋代先后为西夏和金朝占领,州治多有迁徙,称谓频繁更易。明朝因边防需要,于正统二年设置靖虏卫,这里成为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的军事冲突地带。清代顺治元年更名靖远卫,雍正八1年改称靖远县。此后,行政隶属关系多有改变,但县名沿用至今。
历史概况
靖远县建置年代久远,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辖域多有变迁,隶属称谓频易。战国以前,靖远境内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据,战国末期,秦于公元前271年灭义渠戎,置北地郡,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靖远境域始划入秦国版图。 秦代靖远仍属北地郡。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靖远境内始置祖厉(今靖远)、鹑阴(今白银市平川区)二县,属安定郡(汉时从北地郡分置),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
东汉时期,祖厉县治南迁,鹑阴县改为鹯阴县,属武威郡。
三国时期,属魏国武威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置高平镇(今宁夏固原),鹯阴县属之。西魏置会州,靖远始称会州。北周改会州为会宁防。
隋朝时期,会宁防改为会宁镇,后改为会宁县,属平凉郡。 唐代初期,改会宁县为西会州,后复为会宁县,属关内道。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因足食故改会州为粟州,当年复为会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会州为会宁郡,置乌兰、会宁二县属之。广德年间以后陷入吐蕃,更名汝遮。
北宋时期,西夏国曾两度攻陷靖远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筑会州城,置敷川县。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敷文县,属泾原路。 南宋时期,先后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县为保川县。
元代,仍为会州,属陕西行省巩昌府。
明代初期,裁会州,于迭烈逊(今白银市平川区)设巡检司戍守。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裁迭烈逊巡检司,置靖虏卫,属陕西行省都指挥司。
清代,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属巩昌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靖远卫并入陇右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靖远卫为靖远县,属巩昌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甘肃省设七道,靖远县 兰山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61年,隶属定西地区。1961—1963年,划归白银市管辖。1964—1985年,复属定西地区。1985年8月,白银市恢复成立,靖远县复归白银市管辖。
靖远,区位优越,物产丰富。她处在黄河上游古代中国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很久以前,境内森林遍布,水草丰茂,曾经是古人类理想的游牧场地。由于黄河穿境而过,雨水充沛,河谷两岸大片冲积地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适宜早期农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东汉时期,靖远地属边陲,戍卒守边,实行军垦,境内屯田成片,阡陌纵横,成为古代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唐代贞观年间,因盛产谷物,仓储殷实,改名粟州。明代设卫后,广垦荒田,修渠引水,灌溉农业由此发端,开黄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后建成兴堡子川、刘川、三场塬三大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黄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继上马,旱地变良田,荒漠起绿洲,靖远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蔬菜、养羊两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瓜果、夏杂粮、稻米等传统产业重点开发,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大县名副其实,已建成瓜果、蔬菜、水稻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地方农业名优特产品二十多个门类。靖远不仅是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农业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而且是甘肃省重要的羔羊肉产地和集散中心,陇上佳肴“靖远羊羔肉”美味可口,成为饮誉西北的地方美食品牌。靖远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矿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属矿藏,近年最新勘探发现的大型坡缕石矿,品位及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水泥、陶瓷、农业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独具地域优势。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昔日“旱码头”情景再现,已跻身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县行列。
地方特产
小口大枣
枣树在中国栽培有300多年历史。《诗·豳风·七月》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千百年来,红枣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大枣学名(Zigyphussp),是靖远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石门乡小口、安韦、茨滩、坝滩、石门5村,枣园面积3000亩,目前挂果枣树达5.1万多株,年产大枣约70万公斤,产值达280多万元。小口大枣具有个头大,肉质厚,含糖量高,维生素丰富,味美香甜等特点,系食用、药用及滋补佳品。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25克,鲜枣含糖26.2%,总酸0.6%,维C484.6毫克/100克,出干率42%以上,宜制干。1991年在石家庄全国林果产品展销会上获金奖,专家评审鉴定评语为“甘肃保产,小口大枣,红胶粘土,泉水浇灌,日照长,个大肉厚,驰名中外”;1997年在甘肃省林果产品展销会上获银奖;1998年被评为白银市优质农产品;2002年被农业部评定为“绿色食品”。石门乡被白银市列为大枣基地。小口枣是人们公认的“活维生素丸”,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同时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有“滋补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润肺”之功效,为百病之引。
灯笼辣椒
学名(Yargrossumbaily),地方名大辣子、园辣子、甜椒,为靖远优质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开张,叶片厚大,生长势强,要求光照、通风条件良好。果实扁园,纵沟较多,色泽鲜艳美观,一 亩产6000斤左右,中心产区在糜滩、东湾、乌兰等乡镇,沿河其它乡镇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产品远销宁夏、西藏、四川、青海和甘肃各地。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核小个头均匀,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异于他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梨木面积极小,易地栽植不佳。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调查共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树30多株,年产1500公斤左右,株产150公斤,多为礼品使用,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目前尚存不多,仅有28株。
鸽子鱼
学名北方铜鱼(Coreiusseptentronalis),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地方俗名鸽子鱼。因其形似鸽子而得名,体扁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古铜色。头小,口小呈马蹄形,具长须一对,头长为口宽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齿末端斜切,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肉质细嫩鲜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被视为珍馐佳品。是黄河中特有的珍贵鱼类品种,以味美肉肥著称,主要分布在靖远至中卫一带的200公里的黄河河段。它鳞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网后,隆起的脊背高悬,较大的胸鳍宛若鸽翅,远望犹如一只鸽子栖之网上,据志书《彩鱼》载:“山岩之上鸽子最多,涉入黄河即变鱼。味最美。”鸽子变鱼不堪信,但鸽子鱼肉,细腻白嫩,具有提气补虚,滋阳补肾的功能,是老弱病残者的滋补佳品,曾是历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贡品”。据史料载,“民国33年,靖远输出鸽子鱼3000只,每只价高300元”。古往今来,鸽子鱼成为靖远首屈一指的名优特产。在靖远无数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中,“鸽子鱼”的传说闻名遐迩。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滩羔羊一月龄左右宰剥加工而成,皮板轻薄,柔韧细密,毛股紧密,花穗美观,成明显大波浪弯曲,俗称“九道湾”,美观大方,驰名中外。 靖远是中国重要的滩羊、中卫山羊主产区,全县羊只存栏41.9万只。靖远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别是五合、北滩、高湾等地出产的二毛裘皮,细密柔软、毛股长而弯曲,其中有“孔道环”之称者为上品。靖远裘皮加工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远先民就开始用羊皮缝制裘皮大衣(俗称“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毡等生产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业是靖远县白皮厂,后改名为靖远县裘皮厂,所生产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欢迎。创建于1984年的白银腾飞裘皮综合制品厂,2002年引进国际先进裘皮加工工艺,大胆进行技术改造,裘皮加工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现拥有固定资产265.9万元,年加工裘皮10万多张,已开发生产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领条、围巾、毛皮包、裘皮服装等10多个品种,年产值1300万元,实现利税390万元,产品销往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冬果梨
学名(pgrusserotinarehd),地方名大果子,在靖远栽培历史长分布范围广,较耐旱、抗寒、适应性强,宜具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轻土壤上栽植。产量高,品质优,果肉细脆,果汁味甜酸适度可口,耐贮耐运,越冬性强,是靖远县果类的名优新产品,远销宁夏、内蒙等地。 据历史记载,早在明代黄河两岸的农民就以“园圊为业者”并形成一定规模。《甘肃通志》云“梨花靖远最多”。“康熙志”亦有“梨有鹅梨(冬果梨)、乳梨(牛奶头)、云梨、木梨、消梨、赤梨(红冬果)”等描述。 冬果梨生、熟吃皆可,具有生吃生津解渴,熟食润肺止咳之功效。中心产区在乌兰、北湾、平堡、兴隆、石门等乡镇,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量3000吨。
羊羔肉
靖远羊羔肉是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美食。其特色在于独特的滩羊品种,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加工方法,独特的药膳滋补价值。靖远县属黄河冲击盆地,黄河流径 154公里,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境内屈吴山、哈思山、云台山水草丰茂,气候凉爽,生长着柴胡、麻黄、益母、蒲公英、黄苓、桔梗、薄荷、干草等数十种草药,山中水流潺潺,矿物富集,羊羔日食药草,夜饮矿泉,从而使羊肉细胞成分改变,造就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靖远羊羔肉。 “靖远羊羔肉”经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大学测试中心、甘农大食品工程系、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等单位检测分析和研究证明: ① 选料独到,安全无污染。选用 30~45日龄左右滩羊奶羔,母乳育肥,各个生产环节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② 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生物学效价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体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B1、PP、C、D、叶酸等多种营养性元素;属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纹良好,胆固醇含量低;营养素配比合理,是集营养、滋补、保健于一体的优质肉食品。 ③ 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肌肉纤维细,交联少,嫩度高;低级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丰富,膻味轻微,香味浓郁,感官品质优异。 ④ 加工性能良好,工艺独特。 羊羔肉产业已成为靖远县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羊只饲养量发展到78万只,年出栏羔羊28余万只,产肉量213万公斤,实现养羊产值8000多万元,已基本形成一有龙头企业,二有协会,三有基地,四有餐饮业和毛皮加工业,五有营销组织,六有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都有什么景点
靖远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105°15′,北纬36°~37°15′。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榆中县、景泰县、宁夏中卫县相连,西与白银市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东西间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
风景名胜:
法泉地灵:
法泉地灵在县城以东有一座古佛寺,深藏于杨梢沟口红山岔中,这便是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法泉寺。
乌兰山:
乌兰山耸峙于靖远县城南端,又名城南山。因山中多生乌兰花,故而称其乌兰山。乌兰山势峙若屏,山岚氤氲,烟云缠腰,庙宇洞窟鳞次栉比,错落成趣,蔚为一处胜景。
哈思山:
哈思山在靖远县境北部,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山脉,它就是哈思山。“哈思”二字来自蒙古语,是美玉的意思。走近哈思山,抬眼眺望,峰峦逶迤,蜿蜒起伏,犹如一道天然屏障,自西北向东南绵延数十公里,横峙黄河南岸,高耸北国大地,挺拔俊秀,雄伟神奇。
屈吴山:
屈吴山位居靖远县境东南部,地处靖远、会宁、平川三县区交会地带,属祁连山东端余脉,地质构造上因祁秦褶皱隆起形成,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南与六盘山支脉相接连,逶迤起伏,绵延不绝。
独石头:
独石头在靖远黄河铁桥北端向西两公里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于黄河北岸的农田里,形如柱状,蔚为壮观。这就是被誉为靖远古八景之一的“中流砥柱”,又名“独石头”。
雪山寺:
雪山寺在位于靖远县境北部的哈思山脉中,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峰叫做雪山,山上生长着大片次生林木,松柏葱茏,绿荫遮天,为当地少见的森林景观。在这苍松翠柏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古老的寺院,这便是雪山寺。
平堡黄河吊桥:
中国农民第一桥在黄河入境靖远的平堡乡,当人们走进乌金峡口时,就会看到一座巨大的吊桥,横跨滔滔黄河之上,高耸的桥墩,粗壮的钢丝绳,平直的桥道,构成了吊桥壮美的气势,与周围雄浑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不由令人驻足观望,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的平堡黄河吊桥。
去靖远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公交车有吗?
只有公交车的,而且相对来说这里的公交车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在这里的话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找到公交车的。
靖远县乡镇有多少
截至2018年,靖远县下辖13个镇、5个乡。分别是:北湾镇、东湾镇、乌兰镇、刘川镇、北滩镇、五合镇、大芦镇、糜滩镇、高湾镇、平堡镇、东升镇、双龙镇、三滩镇、兴隆乡、石门乡、靖安乡、永新乡、若笠乡。
靖远县的区划沿革:
1、2002年,北湾、东湾2乡撤乡建镇。
2、2005年1月,乌兰乡与城关镇合并为乌兰镇;撤销曹岘乡并入若笠乡;撤销中堡乡,将其所辖中堡、营坪2个村并入北湾镇,营防、贾口、上滩3个村并入乌兰镇。
3、2014年,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刘川乡、北滩乡,设立刘川镇、北滩镇。 [7]
4、2016年8月,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靖远县撤销五合乡、大芦乡、糜滩乡、高湾乡、平堡乡、东升乡、三滩乡、双龙乡,设立五合镇、大芦镇、糜滩镇、高湾镇、平堡镇、东升镇、三滩镇、双龙镇,实行镇管村体制,行政区域界线和政府驻地不变。
扩展资料
关于靖远县精准脱贫攻坚不断深化:
2017年靖远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全年实现脱贫1.6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6.42%下降到12.83%。
改善发展条件,完成农村道路硬化225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处,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4个,建成安置房2603套,改造农村危房1894户。
培育富民产业,发放精准扶贫贷款6200万元,引导贫困户发展蔬菜、瓜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1.7万亩,养殖牛、羊、鸡等畜禽15万头(只)。
强化保障兜底,新改建行政村幼儿园5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63所,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精准扶贫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
汇聚扶贫力量,进一步调整加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伍,大力争取省市帮扶单位支持,落实帮扶资金7637万元,帮办实事387件。不断深化社会扶贫模式,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甘肃·靖远枸杞爱心采摘节暨经贸洽谈会”,进一步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远县
Hash:8183afc79acd4cc2c4ee793a1bdf2139a312a382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