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县城景点 达孜县旅游景点
导读:江孜县城景点 达孜县旅游景点 1. 达孜县旅游景点 2. 西藏江孜县旅游景点 3. 江孜县景点 4. 达孜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5. 达孜县有什么景点 6. 拉孜县旅游景点 7. 拉孜县景点 8. 达孜区旅游景点 9. 达孜县旅游景点大全 10. 达孜县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 达孜县旅游景点
1、布达拉宫2、大昭寺3、色拉寺4、哲蚌寺(以上景点在拉萨市城关区景内)
5、甘丹寺(拉萨市达孜县景内)
6、羊珠雍措(日喀则市景内)
7、朗措(拉萨市当雄县景内)
8、雅鲁藏布大峡谷9、巴松措10、鲁朗林海(林芝市景内地)。景点有藏传佛教、高原湖泊、高原林海等等
2. 西藏江孜县旅游景点
走214滇藏线在芒康汇入318去的拉萨,由拉萨经羊卓雍错、江孜县、日喀则、羊八井、当雄纳木错后经109线返回。一路美景一直在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因此2015年7月又一次自驾我们一家三口从大连开车经平遥古城、壶口瀑布、成都,由成都进入318线到达珠峰大本营。这两次的回程走的都是109线出藏。两条线各有千秋、都非常值得一看,个人感觉从云南进藏,对于我这样海边低海拔的人来讲属于一点一点地进入高海拔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高反症状的出现,而15年从成都走318进藏可能是落差大的原因,多少还是有点反应,还好通过吸氧有所缓解。條萊垍頭
3. 江孜县景点
穿越新疆西藏连线7天旅游攻略路线图(原创),打卡网红景点,新疆南疆喀什.莎车.阿里.喀喇昆仑山.古格王朝.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拉昂错.扎什伦布 寺.卡若拉冰川.羊卓雍措.日喀则,新藏线之新进臧出自驾游自由行线路规划。
【日程安排】:
D1: 喀什→【莎车阿曼尼沙罕纪念陵—叶城(新藏线零公里起点纪念碑)】→三十里营房
D2: 三十里营房→【界山大板—甜水沟(死人沟)—大红柳滩】→多码
D3: 多玛→【班公措—狮泉河—日土壁画】→扎达
D4: 扎达→【扎达土林—古格王朝遗址—冈仁波齐】→塔钦
D5: 塔钦→【公珠措—玛旁雍错湖—拉昂错湖】→ 萨嘎
D6: 萨嘎→【浪措湖—桑桑草原】→日喀则
D7: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白居寺—卡若拉冰川—羊卓雍措湖—拉萨河谷】→拉萨
~
【打卡网红景点】:
★新藏线:全长14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公路,一路会翻越有5座海拨5000米以上的大山,16个冰山达板,44条冰河,公路的平均海拨在4500 米以上,沿途的雪山冰川、神山圣湖、庙宇古刹、峡谷森林、沙漠戈壁、野生动物、草原湿地、古城民居、异域风情;
★古格王朝遗址: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真实的呈现了沧桑和古老;
★冈仁波齐:是一座神山,向阳面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而山阴一面,终年无雪,呈现视觉和心灵震撼力;
★公珠措:蓝天白云、神山圣湖、高山草甸,一派稳稳的大美景色;
★玛旁雍错湖:中国湖水透明度较大的淡水湖,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界山大板: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是新藏公路的最高点;
★卡若拉冰川:沉睡的冰美人,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
★白居寺: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
★羊卓雍措湖:世界上海拔较高的淡水湖,西藏三大“神湖”之一;
★乔戈里峰: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是海拔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
★喀喇昆仑山: 世界山岳冰川较发达的高大山脉之一;
★扎什伦布寺: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班公措:是中国最长的湖,也是国际有名的裂谷湖;
★狮泉河: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
4. 达孜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 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拉萨。318川藏南线在北纬30度线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终点为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成都至拉萨全长2142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
5. 达孜县有什么景点
波密到拉萨所经过的地方如下:波密县-通麦-排龙-东久-鲁朗-色季拉山-老林芝县-林芝市-巴河桥-贡布江达县-米拉山-墨竹工卡县-达孜县-拉萨注意,通麦、排龙、东久气候温热潮湿,下雨天不益停留鲁朗风景很美,手掌参石锅鸡味道还可以、巴河桥的鱼好吃,但很贵沿途有多个景区,自己注意关察
6. 拉孜县旅游景点
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5、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6、黄龙寺庙会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黄色、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自然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渐形成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这里旅游。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围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形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牧民节
阿坝州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下月初举行,节期一般为一周。节日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在太阳快下山时,将垃圾向西边倒去,意在让太阳的火焰将一切不祥之物烧化。然后,各家准备好青稞酒、酸奶等节日食品。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各家父女争背吉祥水。然后,用加奶的吉祥水洗脸洗手,用洗净的手烧柏香,祈求水草丰盛、牛羊兴旺。接着,全家围坐一起欢宴。节日前三天,各村寨跳舞唱歌,比赛摔跤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不出村外。三天后,人们开始走村串户,相互祝贺节日快乐。每天夜晚,人们聚集到村寨外,燃起篝火,载歌载舞。
8、俄喜节
为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木里县一带。节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七日。传说,古时候木里一带很富庶,西藏和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千里迢迢迁来居住,定居那天,是 月初七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纵情欢乐。以后,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世代相传,成为固定节日。节日前一天,各家忙着准备丰盛的食物。节日这天,全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按习惯,要让猫和狗饱餐一顿,如果它们先吃肉后吃饭,就兆示着来年风调雨,农牧业丰收。夜晚。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对唱山歌和跳舞。
9、谢水节
流行于冕宁县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10、上九节
流行于宝兴县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11、赏花节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二、藏族宗教节日
1、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意希,赐给金册、金印,从此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巩固。这时雪顿节开始演出藏戏。达赖喇嘛从布达拉官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时藏戏班子来到罗布林卡演唱。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对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一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欲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还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研讨,经贸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场面更加热闹非凡。
2、大佛瞻仰节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节日均与宗教有关。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
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扎什伦布寺的大佛瞻仰节,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公元1357-1419)的第子根顿珠巴(公元1391-1474年)于公元1468年创办的 。最初的佛像与展佛台仅有十几米高。随着宗教的兴盛,从四世班禅洛桑·确吉坚赞(公元1567-1662年)开始,历代班禅大师都对佛像及展佛台进行更新和扩建,逐渐形成宽阔宏伟的规模。
展佛台建在扎什伦布寺的后山坡上,佛台由砖石水泥砌成,高28米,长41米,四周有石砌围墙。远远望去,犹如宽阔的银幕。
瞻仰节历时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拜瞻仰。第一天,展出“过去佛”,即无量光佛;第二天,展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来佛”,即吉尊强巴贡波。大佛瞻仰节庄严隆重。节日期间,扎什伦布寺的五百名喇嘛身披袈裟,举行盛大法会。每天清晨将彩缎制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6人抬起,前有“狮子”引路,后面仪仗队尾随,缓缓来到展佛台前。9时左右,大佛悬挂空中,在阳光下,彩缎光彩夺目,极为壮观。
节日期间,来自江孜、白朗、萨迦、拉孜、南木林等县和日喀则各区的僧侣信徒,赶着毛驴、马车,穿着节日服装,聚集在扎什伦布寺的门前,瞻仰大佛。
3、牛王会
调牛节是藏族民众对牛在农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他们在日常劳动中培养出对牛的浓烈情感,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牛文化现象,他们视牛为神,以牛为献祭神灵的最佳牺牲,于是牛王会也就出现了。牛王会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始,一般延续十多天,有时甚至历时一个月之久。人数常达千人以上。在牛王会期间,人们请黑叭(巫师)念经、吹牦牛角、宰杀数十头牦牛或上百只羊,狂欢滥饮,无比热闹。由于牛王会耗资巨大,所以近百年来这种大规模的牛王会仅举行过一次。参加牛王会的成员都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它还属于祖先崇拜的文化节日之列。
4、传昭大法会
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藏语称“默郎钦波”或“坚安曲巴”,意为“正月十五供奉”。节期从藏历正月六日到正月二十日,届时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在拉萨大昭寺。各大喇嘛寺都要举行盛大的酥油花展,以五色酥油塑造各种人物、动物、花卉,大者数尺,小者数寸,做工精美,形象逼真,件件堪称艺术珍品,这是寺院僧侣的创作与创造。寺院周围的藏民纷纷到寺院欣赏僧侣们的杰作,观看酥油花展,并同僧侣一起举行迎佛、转经等宗教仪式,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
这一节日的来历,据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光大佛学,聚集了万余名僧侣在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组织了一次发愿祈祷大法会,并举行格西学位考试,西藏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前来朝佛。在此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变为鲜花,山石变为奇珍异宝,寺内奇花异卉、灿烂夺目。宗喀巴为了再现梦境,组织僧侣用酥油塑造各种花卉、树木、禽兽、人物,连同百盏酥油灯一起供奉在佛像前。此后,规模不断地扩大和丰富,使祈愿大会成一个固定的宗教节日,还十分盛行,其规模不亚于刚创立之时,一直到今天。
5、酥油花灯节
藏历元月十五日,(2000年2月19日)也是传昭大法会的最后一天,是藏族人民规模宏大、绚丽缤纷的酥油花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满有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形象,还有木偶表演。花灯点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一片辉煌。西藏各地方官员、群众也赶来看花灯。夜间,郊区农人进行载歌载舞,对歌比赛,有时还延续几天才能结束,这是拉萨最热 闹,最快活的节日。
6、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2000年6月16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日子。也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四月是佛日,因此,用藏语就称之为“萨噶达瓦”。每年的藏历这一天,藏族男女身着节日盛装,按照他们的传统习俗,成群结队地汇集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背后的龙王谭举行这圣大的节日,经过长期发展,萨噶达瓦节逐渐演变成为藏族人民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生产丰收的群众性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有的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有的摆上青稞酒,酥油茶,全家欢歌笑语,小憩于湖边。接着,藏族青年们围成圆圈,踏地顿节,欢歌而和。现拉萨市藏戏团及其他文艺团体也来进行文艺演出,为节日助兴。
7、祈祷节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格鲁派的祈祷节与西藏拉萨一带的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州内还有本波教的寺庙和信徒,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教的习俗。每年也有极为隆重的两次祈祷节,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五,据说这次祈祷会,是为了纪念在安多地区“降魔建寺”的阿尼雄大师而举行的,他是本波教的始祖登巴辛绕的弟子。另一次的祈祷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在祈祷会上,全寺僧人在活佛的主持下,为这个地区在新的一年里去灾灭祸、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祈祷、正月十五是祈祷节的高潮期,这天,如松潘本波教寺院尕米寺,前来朝觐的有来自若尔盖、红原、九寨沟等地的香客及本地群众,多达2万余人。前来参加盛会的人们,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转一圈尕米寺后的圣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侣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内乐队吹响的大、小铜号,随后全寺和尚齐聚经堂诵经,并由活佛安排这一天各人的责任。近12时,和尚们向前来朝觐的各地香客和观众,表演“跳神”节目(也称访仙舞),跳神的内容既有歌颂历史上藏汉团结的故事,也有根据本波教经典故事而编跳的舞等。
8、燃灯节
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人们穿上节目的盛装,群聚在为佛教大师而诵祈愿经的寺院前,高诵“六字真经”,向怫的神灵祈愿、磕头,各村寨的男人们骑上马,带上早已备好的柏香树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诵祷词,举行盛大的煨桑仪式。并向天空抛撒印有狮、虎、龙、鹏的“龙达”(风马),继而,骑手们为寺院的僧人们和全村寨的人们,表演马术;男女青年跳起“锅庄”,老人们坐在看台上边喝酒、聊天,由歌手唱祝愿歌,由能说善唱的艺人说唱藏族民间长诗、格萨尔王传等,直至圆月升起,人们才扶老携幼,高唱诵念“六字真经”愉快地回家。
9、扎崇节
扎崇节是阿坝县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由宗教活动而演变为民间贸易节日,“扎”是陶器之意,“崇”是市场的意思。所以,它是由交易陶器为主要市场的大型交流会。节日期间引来川、甘、青三省边界人们集会贸易。它始于18世纪末,阿坝麦桑第九世土官阿木让,因说要到拉萨去拜佛,但后来却未能去拉萨,为求佛赦免许诺 行的罪过,在几位老民的建议下,她把所辖牧民们.集中在一起念“真经”。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便成了牧民们聚在一起,诵念“真经”的日期,汇集之地在今县城处。到了19世纪初,麦桑土官的势力渐为扩大,所以一年一度全体牧民念“真经”的聚会日,渐渐成了较为隆重的民俗节日。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念“真经”,而且村与村之间,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如赛马、摔跤、跳锅庄等。并在聚会上,出现了省内外来交易陶器的许多商人,人们对这些陶器大受欢迎。虽然后来在聚会上出现了陶器以外的交易物品,但当时,陶器是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所以人们称之谓“扎崇”(陶器市场)。
格东节
格东节又称跳神节,是一种跳神驱鬼的宗教活动。跳神活动由喇嘛寺自行组织。各寺举行格东节的时间不一,多数寺院在藏历冬月举行。中甸松赞林寺(归化寺)过格东节的时间在藏历冬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二十六日举行跳神预演,二十七日、二十八日进行诵经法会,二十九日正式举行跳神活动。这天喇嘛们要带上动物面具跳神。面具众多,有马、鹿、猴、牦牛、狗、乌鸦、猪、虎等动物面具。这些面具是喇嘛自己动手制作的,做工精致,栩栩如生。每位喇嘛带着一种面具,身穿袈裟,在唢呐、鼓、钹等宗教乐器的伴奏下,在归化寺前面的平台(小广场)上,比试着各种动作,形象逼真,给人一种神秘感,气氛庄严而肃穆。归化寺附近的藏民,包括中甸县城的藏民把归化寺前面的平台挤得满满的,周围屋顶、断墙上也站满围观生众。带着面具跳神的喇嘛,好像并不关心围观群众的多少与反映,他们专心致志地跳着古朴的舞蹈,这是跳给神看,这是为神饿日跳,并非为生众们跳。这种氛围、这种感受,只有观看过跳神的人才会有。
德钦东竹林寺、维西康普寿国寺、中甸大宝寺等喇嘛寺院,每年也都举行格东节。
鸡足山朝山会
鸡足山是佛教名山,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为朝山拜佛的日子。据史料记载,佛教进入鸡足山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清代范承勋的《鸡足山志》载:宋代有僧人济在青巅山峻石出家修行,崇奉迦叶。元代有僧人源空、普通、本源等先后在山结茅潜修。明代先后有圆庆、净月、周理、无住、洪如、大错、担当等高僧在此山修行。在嘉靖至万历年间,鸡足山有大小寺院数百座,僧人上千。同时,道教也进入鸡足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玉皇阁、真武阁等道观。清代有虚云、自性、洪舒、普行等高僧在此山修行。鸡足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与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齐名。届时,当地及邻县、邻地州的白族、纳西族、藏族、汉族、彝族等民族的佛教信众,蜂拥而至,络绎不绝,到鸡足山拜佛敬香,也有来自西藏的藏民和海外的佛教信众,香火之旺,为滇省之最。
鸡足山又是享誉国内外的风景胜地,有四观八景。四观:观日、观云、观海、观雪;八景:天柱佛光、华首晴雷、苍山积雪、洱海回岚、万壑松涛、飞瀑穿云、重崖返照、塔院秋月。历代名人杨黼、杨慎、李元阳、徐霞客、赵藩、袁嘉谷、徐悲鸿等慕游鸡足山,并写下赞美诗文和留下字画,大大增强了鸡足山的文化品位。于是,朝山会期间,附近白族、汉族、纳西族、彝族等民族中,不信佛教的群众也前往鸡足山游览。成千上万的人朝鸡足山,人们称之为朝山拜佛节。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 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7. 拉孜县景点
新藏线是指新疆叶城到西藏拉孜的国道219线,全程本着既游览景点又相对海拔低的原则分6天完成。第一天叶城到三十里营房,住宿三十里营房;第二天三十里营房到狮泉河,住宿狮泉河;第三天狮泉河到札达,住宿札达县;第四天札达到普兰,住宿普兰县;第五天普兰到萨嘎,住宿萨嘎县;第六天萨嘎到拉孜,住宿拉孜县。然后去日喀则或拉萨市。
8. 达孜区旅游景点
318国道著名景点
一,成都。
梦想之旅的起点成都是很多人选择旅游出发的地方,都市的钢筋水泥无法为自由的呼吸设置屏障,高频的朝九晚五,不能隐藏心中的梦想,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只需从成都开始。
二,海螺沟。
贡嘎山下的冰川奇观,海螺沟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比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瑰丽非凡,景象万千。天气晴朗时,灿烂的霞光冉冉升起,数十座雪峰披上一层金灿灿的夺目光芒,可看到著名的"日照金山"。身边一片白雪皑皑,露天温泉蒸汽腾腾,原始森林中的绿树与奇花奇草朦胧一片,影影绰绰何等浪漫。
< p>三,木格措。甘孜小九寨。“木格措"一日四时景,早晚不同天。清晨,雾锁海面,银龙般的云雾在水面翻卷,出现“双雾坠海"的动人景观。朝阳射向海面时,波光粼粼,湖光倒影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午后微风拂面时,海面上“无风三尺浪,翻卷千堆雪",站在海滨沙滩上,遥望雾霭烟笼的地方,犹如来到了天涯海角。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海面,流金溢彩,水天一色,群山沉寂,碧海静谧。四,新都桥。摄影家走廊,摄影天堂。没有见过新都桥的秋天,绝对不知道秋天可以如此的绚烂。大片灿烂得近乎铺张的金黄,衬着醉人的红,在山坡上旷野里涂抹着,绵延着,漫的到处都是。柔软的心被这样厚重的色彩撩得激动不已,恨不能将醉人的秋色捧一捧掖在心里。
五,塔公草原。
菩萨喜欢的地方。每年六月下旬至八月初,是塔公草原最美丽的时候,塔公沿路野花尽享盛放,绿茵茵的草地上偶尔有白底蓝色图案的帐篷随意地支着,可能还会有牦牛,马或羊等悠闲吃草的身影闯进视野里,你的心情也会变得明朗而随意起来。
六,理塘。流传于仓央嘉措的诗中。从山顶的公路上朝下望去,是群山围绕的一片平坦的原野,理塘县城就这样呈现在眼前,蓝天白云下,光影交错间闯入你的视线。人们总用神圣、纯净来形容理塘。
七,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之魂,多少世纪以来稻城亚丁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空间里,人神同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日月轮转中生生息息,共度着与世无争的山中岁月。直到1996年,吕玲出版了画册《稻城》,才撩开了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纱……
八,姐妹湖。雪山下的两颗蓝宝石,当你看到姐妹湖时会使你心灵一振,那是一种神圣的静美,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也无可厚非。姐妹湖相依为伴,犹如两颗镶嵌在山坳里的蓝宝石,雪山、湖水相依相偎,美哉、壮哉!
九,盐井古盐田。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传承千年的盐田,至今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十,金沙江。赤色的中华血脉,金沙江流域的丽江老君山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它镶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万绿丛中璀璨夺目。
11,澜沧江。东方多瑙河江岸两边都是垂直的绝壁,裸岩毕露,混沌的江水在狭窄绝壁中激荡奔流。
12,怒江72拐。壮观的魔鬼公路怒江72道拐,有着致命诱惑的曲线,缠绕在大山上。
13,然乌湖。从天空滑落在人间的泪水。有人称赞然乌湖是天空滑落在人间的泪水,湖边大片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
14,米堆冰川。血藏深山的精灵。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两侧大山,巍峨峻峭,鬼斧神工,雪山和云雾交织在一起,如梦似幻,让人惊叹。
15,鲁朗林海,茂密连绵的绿色林海,景色清新优美,是摄影爱好者的拍照圣地。雪线下是茂密的森林,冷松,云松依旧苍绿,满山遍野绿林叠彩万重,墨绿、靛清竞相炫耀,一树引领,满山呼应。漫着白雪的山尖,在阳光下云蒸霞蔚一片灿烂,山中的牧场泛出一片平整的黄绿色。
16古乡湖。圣美秘境的醉人涟漪,云雾蒸腾时,古乡湖就像是幻化出的一幅美丽的画卷,绿意浓浓的山川罩上了一层薄如蝉的轻纱。
17,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山顶冰川高耸,形状俏丽,山间常 云雾缭绕,而山下则是植被茂密的西藏江南,景色优美。《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中,南迦巴瓦被评为“中国最美雪山"。
18,南伊沟。藏地药王谷。南伊沟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境内,是喜马拉雅山脉无数个美丽沟谷之一,有着古老的历史传说、独特的珞巴风情、茂密的原始森林、俊秀的南伊曲水,充满了魅惑。
19,巴松措。藏东南的绿宝石巴松措是西藏众多高原湖泊之一,可谓人间仙境,湖水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碧玉,绿幽幽的泛着如绸缎般的光泽。四面雪山环绕,倒映水中景色美不胜收。
20,尼洋河。神女的眼泪。到尼洋河就一直伴随在车的左右,任何一处都是不可言说的美景,河水缓处碧蓝透底,急处雪浪翻飞,沿岸峡谷、河滩、藏屋、牛马、野花,美不胜收。
21,拉萨。无论对于什么地方来的人,这浓浓的异域风情都会马上击中你,让你在一段时间里神情恍惚,如入梦境,时常让你忘了身在何处。拉萨这是一片令人朝思暮想的雪域高原,成千上万的人都向往着踏上这片纯净圣地。
9. 达孜县旅游景点大全
一、关于路线
317国道里程共2320km,路径大致为:四川成都-郫县-都江堰-汶川-理县-马尔康-炉霍-甘孜-德格-西藏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
318国道里程共2140km,路线为:成都—成雅高速—雅西高速—石棉—海螺沟—红石滩—康定--折多山--新都桥—高尔寺山—雅江—剪子弯山—卡子拉山—理塘县城-海子山—巴塘—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米堆冰川--波密-拉萨。二、关于路况
317:有很长的一段无人区,路途较为艰险,道路行车艰辛,适合爱好越野探险的驴友们。
318:比起317来说,318里程较短,路况也较为安全并且在逐年好转,加上去年的“通麦天险”之忧的解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都会选择这条国道。
三、关于自然风光
去西藏自然是要看景的,一路西行,317和318所见景致,各有千秋。
317:比起常规而热门的318国道,317通常是“第N次进藏”的旅行者才会考虑穿越的区域。这一区域风光无限——有被称为“人间仙境”的德格多瀑沟,享有“东方的阿尔卑斯”盛誉的四姑娘山,人们常赞为“西天瑶池”的新路海,当之无愧的川藏第一高险雀儿山,灿若翡翠的龙灯草原,以及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木错……所有的沿线景观,无论是直击云天的雪山,辽阔无垠的草原,亦或是清澈如镜的湖海,都能给你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和心灵上的释放与解脱。
这是一条遗落在人间的天路。
318:相对317而言这条国道大家更为熟悉,在川藏南线的这一部分,是整条国道中最美的一段,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沿途自然风景万千,高山江河无数,更兼冰川峡谷、森林圣湖,一路惊而险,绝而美,雄而壮。正所谓“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
四、关于人文景观
317:这条路既有美妙的自然风光,更有令人惊叹的人文遗迹,虽然十分艰苦,却也卓绝非常,充满着人文故事。在这里,历史建筑闪耀,宗教信仰发光,其密集度都远胜318。比如被称为“千碉之国”的丹巴,有“小布达拉宫”之名的赞丹寺,古典韵味浓厚的印经圣地德格,以及中国最美丽的山村——甲居藏寨。
从成都的盆地文化到西藏的人文景观,一路经幡随风飞舞,好不壮观。
318:比起317的人迹罕至,这条路上游人如织。有徒步跪拜的朝圣者,结伴而行的骑行队,还有飞驰前行的越野车,每个人都在这条路 ,认真地走着自己。一切的执着与坚毅,都是人们远离尘世喧嚣后仅剩的人文情怀。
10. 达孜县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西藏不仅有世界屋脊奇异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别具一格的社会人文景观,仅寺庙在历史上最盛时就有2700多座,还有不少宫殿、园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 距拉萨150公里,位于号称“西藏粮仓”的山南地区南部,是藏民族公认的发祥地。区内主要名胜: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在山南地区乃东县东南,雅砻河东岸的山顶上。相传建于公元前1世纪,殿堂内保存有历代文物、典籍,是西藏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桑耶寺,建于公元779年,藏语意为“无边寺”,“存想寺”。位于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外形宏伟庄重,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藏王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城对面的穆日山上,背山面水,为吐蕃时期藏王们的墓葬群。据史料记载有21座墓,现能见到墓有9座,方圆达3公里,尚未发掘,多数墓高达数十米,酷似山丘。 拉萨名胜区。 区内主要名胜:布达拉宫,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汉藏建筑艺术合璧之作。大昭寺内壁画、浮雕、塑像等都与唐代内地的风格相似,寺内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物。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在拉萨市西郊,始建于16世纪,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占地36公顷,分为宫内和宫前区、森林区三个主要部分,园内有宫殿佛堂,亭台水榭,湖池小径,曲折通幽,是拉萨著名的园林风景区。哲蚌寺,位于拉萨西北5公里的山坡上,建于1416年。历史上僧人定额为7700人,主要建筑为大经堂,可容8000僧人。历代达赖都以此寺为母寺。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佛教经典及工艺美术品十分丰富。色拉寺,坐落于拉萨北部山上,建于1419年,僧人多时达5500人,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寺内佛像上万尊。还有许多来自内地的佛像、法器、供器等珍贵文物。甘丹寺,建于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约20公里的达孜县境内,寺庙建于汪固尔山顶的山坳处,其主要殿堂可容纳3000多僧人在殿中诵经。寺内有黄教始祖宗喀巴灵塔殿,灵塔用白银建造,外包纯金,十分华美,寺中还拥有乾隆盔甲和“唐绣”等珍贵历史文物。此外还有小昭寺、楚布寺、龙王潭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西藏革命展览馆等名胜景点。 日喀则名胜风景区 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之意。该寺位于日喀则市西,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四大寺院之一,又是后藏地区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的驻锡祖庙。大佛殿内供奉的一尊镀金强巴铜佛(即弥勒佛)高达26.7米。全寺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保存着大量传世的珍贵文物及栩栩如生的壁画。萨迦寺,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内,全寺藏书有4万卷,可称是第二敦煌。萨迦法王八思巴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夏鲁寺,位于日喀则东南约10公里处,建于1087年,为藏汉混合的建筑结构,藏式殿堂,汉式殿顶,壁画丰富,精美,具有独特的风格。白居寺,位于日喀则江孜县城内,建于1414年,有闻名西藏的泥塑罗汉堂,寺内白科塔(意为吉祥轮)共9层,塔座底层广2200平方米,共有108个门,每层均有佛堂,供有佛像并绘满了壁画,据说加起来佛像有10万尊之多,故又号称十万尊佛塔。宗山炮台,为1904年西藏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宗山地势高峻,为抵御英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遗址至今尚存。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38平 方公里,水深30~60米,蓄水量150多亿立方米,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类蕴藏量达2~3亿公斤。湖滨周围水草丰美,数万只天鹅、黄鸭、水鹰、沙鸥等长期集聚湖中。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为著名的千年佛教胜地,至今中外香客不断。古格王国遗址,系公元10世纪前后的一处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ce9231b2a223e81c2831e212c3c78ed89e66cae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