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品!邯郸这款“小吃中的活化石”,是河北十大特色美食!
近日,河北“不得不” 旅游精品揭晓,邯郸五个精品榜上有名,总数量名列全省第二名(与保定、承德等并列)!其中,冀南宾馆的冀南豆沫被评为不得不品的十大特色美食!
提起冀南豆沫,恐怕没有几个邯郸人不知道的!不少邯郸人的一天就是从这碗豆沫中开始的。豆沫那特有的诱人的清香,令人陶醉,百喝不厌……
豆沫起源
据了解,豆沫儿被誉为“小吃中的活化石”,广泛流传于邯郸、安阳等地。豆沫并不是豆面做的,而是用小米面做成的。而邯郸磁山正是磁山文化的发祥地,小米就起源于那个时期,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豆沫发源于邯郸的磁县、临漳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就此看来,“活化石”这个称谓,可谓是名副其实。
豆沫的起源据传与商代的伯夷和叔齐有关。《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与叔齐饿死首阳山后,殷都人感其气节,纷纷祭奠,他们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齑,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呼之为“豆沫”。
冀南豆沫
豆沫在民间广为流传后,家家户户做法不同,最受大家欢迎的莫过于“冀南豆沫”。
据民间流传,清代进士王琴堂,平日喜欢喝豆沫。一日清晨,他散步到南关口,看到有个豆沫摊儿,于是就在道旁买了两根油条,要了一碗豆沫,用调羹一拨弄,见里面有花生仁、豆瓣、炸豆腐丁、海带、菜码、芝麻盐,喝一口咂摸下味道,冲卖豆沫的摊主夸道:“这豆沫做得真地道,入口黏滑,浓香绵长,配料与他家的也略有不同,应该起个自己的名字。”这时,有个认识王琴堂的搭话:“您老是文人,就给人家的豆沫起个名呗!”王琴堂想一下说:“我们邯郸地处河北南部,就叫冀南豆沫吧。”第二天,王琴堂又来喝豆沫,还带来了一幅自己的墨宝送给摊主。摊主便将王琴堂写的“冀南豆沫”四个字制成幌子,挂到了摊子前。从此,邯郸豆沫,亦称作冀南豆沫。
而当今,冀南宾馆制作的冀南豆沫最为传统地道,豆沫呈半透明的乳黄色,佐以红绿色,精致养眼;醇厚的小米香,伴着豆香、芝麻香、花生香、和蔬菜的清香合为一体,浓郁得扑鼻;糊浓稠细腻,配菜香脆嫩滑,回味绵长。喝一口豆沫,仿佛饮一壶醉人的美酒,满嘴留香。冀南豆沫在2014年曾获得“河北特色旅游名吃”,2016年作为邯郸市唯一上榜产品荣获“河北金牌旅游名小吃”,2017年3月27日入选河北省“不得不品尝的十大特色美食”。
现在冀南宾馆的冀南豆沫,为了适应更多人的速食需求,开发了可以在家烹饪的豆沫粉礼盒装,只需按照步骤,简单操作,就可以喝上正宗的济南豆沫。现在越来越多的邯郸人,把冀南豆沫作为地方特产赠送亲朋。
豆沫营养
民间有句俗话说,“每天喝冀南豆沫,给个县官都不做。”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道出了冀南豆沫的好处。热豆沫原汁原味,香麻开胃,食之满头大汗,着实过瘾。
小米营养丰富。据测定,蛋白质含量达百分之十几,脂肪含量还不到百分之五。所含蛋白质、脂肪均高于大米、面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而比例协调。维生素的含量亦较丰富,而粗纤维的含量又是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的。为产妇、幼儿及老人的滋补佳品。
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的几倍。可见,每天早上能够喝上一碗冀南豆沫,的确是味美可口,营养丰富。
豆沫做法
尽管豆沫是街头巷尾的美食,但豆沫的做法极为讲究。冀南豆沫集:熬、煮、氽、炖、烩、焖于一体。材料有小米、黄豆、花生米、海带,豆腐、菠菜、芝麻,粉条(或粉皮)、精盐,花椒、八角,芝麻等食材组成。
豆沫制作工艺并不繁复,首先将小米淘净泡透,同焙制好的花椒、八角掺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米浆。花生米泡涨后煮熟,黄豆泡涨后磨成豆瓣,豆腐用油炸后切成丁,海带洗净切成丝煮熟,菠菜洗净切成小段,芝麻炒黄。
然后,锅内加清水,放入花生米、豆瓣、海带丝、精盐,待水沸豆瓣将要熟时,把小米浆用清水搅拌开,倒入锅内,然后下入粉条烧沸,同时下入豆腐丁、菠菜,起锅后,撒上芝麻盐搅匀即成。有些地方在食用时,还会淋入芝麻酱。此外,爱吃荤的话,可以用高汤代替水,或放入鸡肉等,就是“荤豆沫”。
记得小时候,每天早上妈妈端着锅盆去街头买几份豆沫,为全家人当作早饭。永远令人怀念的是那种细细滑滑,过口留香,香味在嘴里久久不会散去的感觉,如果有一根刚出锅,焦焦脆脆的油条,沾着吃一口,那叫一个过瘾!尤其是在冬天,喝上热气腾腾的一大碗,那叫一个香!
现在的豆沫对于邯郸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份早点,而是一份儿时的记忆,对家乡的怀念,对传统的传承……
编辑:靳存艳
李贵龙丨剪纸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活化石
——总第464期
文丨李贵龙
剪纸是大众的心态艺术,是女人的艺术,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生命息息相关的艺术,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承载体和物化语言。
绥德剪纸是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内容,奇巧的造型,精湛的剪工,深刻的寓意,厚重的内涵,广泛的用途,彰显出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艺术魅力,是千百年来鲜活在黄土高坡上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出于对民间剪纸艺术的敬畏与喜好,更是为绥德申报国家级剪纸艺术之乡,申报绥德剪纸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陕西剪纸▪榆林卷》撰写主体文字 做功课,我携同仁跑遍各乡镇,对绥德剪纸的历史渊源、存活现状、艺术特征、文化内涵、适用事项,进行了认真的踏堪调查,特别是对代表性剪纸艺人进行了反复的访谈,做了详尽的文字影像资料的记录和收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严谨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剪纸的历史渊源
绥德剪纸,是生长在黄土高坡大山旮旯里的一辈辈一群群山村农妇,用最原始的工具,最简单的材料,创造出一幅幅风格独具、特色鲜明,最能体现自身本色精神,包含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的作品,是陕北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体系。
绥德剪纸源于何时?恐怕没有人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是,毫无疑问地、肯定地说,它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我们从贺兰山等处岩图、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太阳神鸟、史前文化彩陶图符,以至商周青铜器和本县出土的600多帧汉画像石图样纹饰中发现,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 作为物象形象记忆的艺术表现手法,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空的艺术语言。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和外部特征、构图和留阳去阴的技法上神奇的一致,说明它们之间有着无法分割的传承血脉。太阳神鸟就是在金箔上镂空刻出来的;《史记•晋世家》中周成王“削桐叶为圭”以封弟叔虞的故事;“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用桐树叶剪成花样,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似玩皮影一样逗小娃玩耍,这些都是在有纸之前利用金银箔片、树叶、树皮、皮革等薄片材料剪刻的花纹图符 ,是剪纸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肯定是在纸的发明之后。世界上第一张纸是产生在我国的西汉时代。纸的出现,其便于剪镂的性能更符合民俗活动对剪纸大量的需求,随之这种镂空艺术在民间产生、传播、广泛开来。绥德剪纸产生的时代一定和华夏民族的镂空艺术产生的时代同步。单从本县出土的汉画图样和民间剪纸的绝妙相似或相同,足以说明绥德剪纸是中国版图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绥德剪纸是应民俗活动事项而创作而存在。因其材料的不易保存,所以很难寻找出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精神风貌的传世作品。但是,我们也能从至今鲜活在民间民俗活动中的剪纸作品,对照历代典籍记载和文人吟咏中找回历史的影子。唐代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中记载了朋友为自己“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 的治病方法。剪一个招魂娃娃治病,至今在僻远山乡中流行。
由于绥德地处边塞,远离皇畿帝乡,文化上的相对封闭,民俗风情传承的相对稳定,剪纸这种依符民俗活动存在的民间艺术,其纹样、其体裁、其用途,较完整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和文化内涵。我们得以从今天的剪纸中领略到绥德剪纸初始期的神秘,发展期的神韵,成熟期的美轮美奂。绥德剪纸和绥德汉画像石一样,是穿越时空解读陕北乃至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人生的感悟的绣像画卷和获取历史启迪的活化石。
绥德剪纸技艺的获得和传承,不像唢呐、石雕等民间艺术有明确的固定的师徒传承关系,而是一种无意识的且是与生俱有的传承。在陕北婚礼“送儿女馍馍”仪程中,反穿山羊皮袄的婆婆一声“……养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绞叻。”像神的旨意,使来到人间的女娃娃从小就爱玩弄剪子纸片;刚懂事在奶奶外婆的稍事指点下,就剪出了连奶奶外婆都没见过的莲花、牡丹、狮狮、毛猴猴的精美造型;稍大,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均能心随手动信手剪出,且鲜活生动,跃然纸上。在绥德人眼中,好小子就要“穿蓝衫戴顶子”功成名就;“石榴牡丹冒绞叻”则是达到巧女子的最高标 准。
剪纸的艺术特征和工具与材料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的产生都与产生地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文化积淀等文化土壤有关。文化土壤的不同,创造的艺术产品风格差异很大。在绥德这块文化土壤上产生的剪纸归属陕北剪纸并极具代表性,其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都具鲜明的特色。
以线面为主的造型手法。绥德剪纸是阳纹线线相线,阴纹线线相断,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的造型手法表现物象的。在把握线的断连的同时,讲究线的圆、尖、方、柔、刚。
影廓式图符化的构图。绥德剪纸不同其他绘画艺术,不是三维空间的表现。它突破透视、比例的桎梏,通过夸张、变形、对称、均衡、连续、组合、重叠等艺术表现手法,把要表现的所有物象按内容上的联系,有机地平铺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图符式的画面。
浪漫主义的写意表现手法。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的局限,绥德剪纸在处理物象时,追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在抓住物象主要特征的同时,大胆取舍,恣意夸张变形,甚至扭曲物象以适应线条的自然连接,创造出质朴、粗犷、简洁、明快的作品来。写意手法更能自由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作者个人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
色调单纯、对比鲜明的简约风格。绥德剪纸一般根据用途的不同选用红、黄、蓝、白、绿等单色纸剪出,在张贴时进行有机搭配。如年节、婚俗使用大红纸配以绿纸,丧俗中则以白纸为主配以黄纸或蓝纸,形成适合民俗事项约定俗成色彩需求的,个性鲜明、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先剪后染或先染后剪在同一幅剪纸中进行色彩搭配的剪纸,大多用在神祗前的香插、庙会的罗伞、纸塔纸吊上,也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配以一两种辅色,获得协调、明快的美感。
讲究准、稳、巧的剪工。绥德剪纸除了构图立意外,其风格特点和美感主要在剪工技巧的优劣上体现。剪工技巧讲究“准”,不准,则破坏优美的造型;不准,则将连处剪断,断处相连。讲究“巧”,剪刀的移动要手随心动,自然剪切,才能结合不同物象表现出它的质感、量感、力感来。特别是“锯齿”的剪切,能做到均匀、刚柔、钝锐的变化来。讲究“稳”,在剪纸时,剪刀的下刀起刀、行走的快慢曲折都要稳,才能根据物象的不同,剪出其精神风貌和美的特质来。
绥德剪纸是用最原始的工具,最简单的材料创造出的天籁之美。一把小剪刀、铅笔就是主要工具,如进行染色,找几只碗就够了。绿蓝等五色彩纸、麻纸、黄表、大红纸是剪纸的主要材料,如进行染色,另购红、黄、蓝、绿、青五种颜料。
因用途的不同,剪纸的图样纹饰不同之外,其剪制作者和纸色选择上有约定俗成的俗规和民俗禁忌。年俗剪纸和装饰剪纸,婆姨女子都能动手,且大多是自剪自贴。婚俗剪纸,由夫妻双全、子女满堂的老者剪制,忌寡妇、再婚、无子女妇女和未婚女子剪制。祭祀、社火类剪纸由举办人或纸匠剪制。丧俗剪纸,由孝子、纸匠、阴阳师分别剪制。巫术类剪纸则由巫婆、神官剪制。婚俗、年俗剪纸纸色主要为红色,配以少量绿色,忌用其他色纸。丧俗剪纸用白色、黄色、兰色、忌用大红色。祭祀类、社火类剪纸则用红、绿、白、黄、青色,是五行学说遗风的一种体现。
民俗事项是剪纸的生存土壤
绥德剪纸,随着远古人类敬奉天地诸神、宗祠先祖和驱鬼避邪的巫术活动而产生,在民间民俗土壤中独自顽强地生长。随着历史的列车经千百年奔驰至今,绥德剪纸依旧依附在婚嫁、丧葬、年节、祭祀、巫术等民间民俗事项活动中。
年节剪纸
过新年贴的剪纸叫窗花。用大红纸配以少量绿色纸剪成,忌用白、黑、紫、蓝等色。由隐喻、谐音、象征手法将喻意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四季平安、团圆幸福的花草瓜果如:牡丹、莲花、葫芦、金瓜、石榴、松竹等,珍禽瑞兽如:狮子、老虎、鹿、金鱼、金鸡、蝙蝠等,以及代表财源的水波纹、代表吉祥的云勾子巧妙搭配组合成图案,剪成窗花。窗花图样中绝对不能出现民间认为不吉祥的动物如猫头鹰、猫等,民间认为猫头鹰进宅不吉祥,夜梦遇猫是遇到了毛鬼神。
进入腊月,绥德人就忙开了过新年的准备工作:碾黄米、磨白面、生豆芽、做豆腐、杀猪羊、做黄酒、蒸米馍、炸油糕……还要缝新衣、做新鞋、洗被褥、扫家宅,一件接一件忙得不亦乐乎。抽点闲暇时间要剪窗花。因生活条件不同,年茶饭置办的丰盛不同,但无论穷富、家家户户窗花是绝对不能少的。窗花成为绥德人过新年的一种图符式标识。
在土炕上油灯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巧婆姨俊女子为自家剪窗花。你剪一幅“牡丹富贵”,我剪一幅“富贵莲年” ;我剪一幅“招财进宝”,你剪一幅“财源滚滚”。会冒剜冒剪的巧婆姨,把一张纸对折、重叠,手随心动,剪随手动,想剪什么图样,心中盘算手中剪,一会一幅窗花就剪成了。
大多数妇女靠上辈子传下的熏样子拓上剪,或者按巧婆姨剪下的好窗花样子拓上剪。剪够了自家的窗花,又帮那些生活忙活的人剪。因为过年窗花在剪制上没有什么忌讳,不同婚丧嫁娶剪纸在剪制上有那么多民俗规程。
到了月尽(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开始贴窗花。绥德人居住的是窑洞,一般三孔窑为一院,也有五孔、七孔、九孔一院的。天窗正中贴直径50公分左右大红团花,左右贴对称图案30公分左右的大红斗方,团花略高于斗方,寓意天圆地方,红天火地。也有斗方为绿色的,则含有春回大地,满山翠绿,预示新的一年是个好年景。一院几孔窑天窗窗花图案不能重复,一窗一个样。小窗上要贴上大小与窗格相适宜的小窗花。小窗花每对图样相同、方向相对贴在窗格内。一孔窑的小窗有贴6对的,也有贴8对、10对、12对窗花的。
祖辈、父辈住的窑洞贴“五福(蝠)捧寿”“蟠桃献寿”“辈辈封猴”“富贵莲年”等图案为主的窗花,用寓福、寿的图符,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晚辈住的窑洞贴“福娃坐莲”“莲生贵子”“娃娃骑葫芦”“娃娃抱鲤鱼”等窗花,寓意门生贵子,家运昌盛。其 他空窑洞另贴一些喻意吉祥富贵的窗花,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财源广进。
窑洞内墙面上还要贴上1.2尺左右的对头老虎或对头狮子,起到辟邪镇宅的作用。家宅诸神神祗上也要贴幔幔一类的剪纸(见祭祀剪纸)。
婚俗剪纸
绥德婚俗程序繁杂,礼规较多。每项礼规程序都由一条主线即“阴阳结合,男女相交,生殖繁衍,生生不息”贯穿,都是中国本原哲学的具象演示和表征。婚俗剪纸是中华先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察人类自身的阴阳结合,个体生命的产生、成长、消亡的全过程到宇宙万物产生、成长、消亡的全过程,总结出的中国本原哲学理论的最本真的图符式记录。
婚礼用剪纸俗称“喜花”,主要用于装扮嫁妆和新房。喜花用大红纸剪出,忌用蓝、紫等色纸。在绥德人眼中,红色不仅象征喜庆吉祥,还能辟邪去疾,更是生命鲜活的象征色彩。剪喜花的人选确定是有讲究的,首先是村里剪喜花最好的巧婆姨,同时必须是儿女双全的人,忌讳无儿无女、丧偶、离异、再婚或是未婚女子给别人剪喜花。
喜花主要用于帐房窑的装扮。帐房窑的天窗上,中间贴一幅1尺8寸左右的团花(也有贴斗方的),寓意天圆地方,地久天长;左右对称贴9寸的斗方(也叫边葫芦)。炕窗格子上贴小窗花,每种样式对称贴一对,根据窗格结构不同,贴6对、8对、12对不等。窗花皆为“鱼戏莲花”“鱼唆莲花”“石榴套牡丹”“蛇盘兔”“鼠咬金瓜”“金鸡探莲花”“兔子吃白菜”“二龙戏珠”等图案为主。将那些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多子(籽)繁衍能力的动物、植物如鱼、莲花、金瓜等作为属地属阴的母体寓意载体,具有超强能力的如蛇、鸟、鸡、老鼠等作为属天属阳的父体寓意载体,进行有机地组合美化,构成表示阴阳结合,男女相交,繁衍传承,儿孙满堂的图符。这些窗花不仅 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更是对生命意识做了淋漓尽致的张扬。
娘家的嫁妆和婆家置办的被褥以及电视、冰箱等家具上都要贴上“囍”“龙凤呈祥”“莲花戏牡丹”“富贵不断头”等喜花。新娘送给新郎的踩帐鞋、鞋垫、枕头、肚头以及缝纫机罩等物品上用剪纸替样绣上“百年好 合”“金鸡探莲花”等寓意生殖和吉祥的图样。
取亲时男方要给女方家蒸两卷离母糕,表示对女儿养育之恩的谢意,也是女儿离开母亲,即将做人妇的见证。糕卷两头各插两颗红枣,中间要贴喜花。
围儿女馍馍是一种非主动乞子仪式。娶亲时男方蒸一对各约1.2斤重的白面馍馍,内包红枣、核桃、花生,用食品红、绿色点染,馍顶贴“金鱼唆莲花”“金鸡探莲花”等喜花。到了女方家,新娘坐在婆家准备的新婚褥子上,将大馍馍放在双膝上,由女子母亲或女方家一儿女双全的女长者将12个小馍馍把新娘围了起来。两个大馍馍代表夫妻,内包红枣花生希望婚后早生贵子,并变着花样生。12个小馍馍寓意儿女,表征婚后儿女绕膝,其乐无穷。
拉鱼,也是一种非主动乞子仪式。举行婚礼时,娘家要蒸一对面鱼,面鱼上要贴双喜剪纸。鱼是多卵子动物,繁殖能力强,强大的繁殖能力成为人们渴求繁衍,达到子孙旺盛最好的喻意载体。通过拉鱼这种象征性的仪式,企盼娶回的媳妇有鱼一样旺盛的生殖能力。
陪嫁的花瓶、扣轿盆(现在大多不坐轿,但盆是少不了的)、押轿南瓜(现把南瓜放在皮箱等家具内)上要贴“鼠咬喜瓜”“莲生贵子”“四季平安”等剪纸。瓶、盆这些凹进去的器皿和多籽的植物在中国本原文化中是属阴属母体的文化符号,加上破瓜见籽(子)等喜花,就是祝愿新娘早日临盆早生贵子。
新媳妇迎回来要举行倒毡抱米斗仪式,米斗上要贴喜花。新媳妇进入新房抢过四角后要坐帐,即新娘坐在前炕投灶圪崂,一直坐到吃席饭时。新娘面对的炕崖上要贴“坐帐大吉”红喜贴外,还要贴“麒麟送子”“抓髻娃娃”等既有辟邪作用,更有生殖寓意的大红坐帐喜花。
绥德人很讲究“上头”的仪式,就是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在鼓乐的吹奏声中,双双背靠背坐在炕上,由儿女双全和属相相对应的姑姑、婶婶将新郎新娘的头发搭在一起,用红色梳子一边梳,一边念“一木梳短,一木梳长,×家的女儿跳进×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院跑……”上了头就是结发夫妻,不上头,虽然百年偕老也算不上真正的夫妻。上头用的脸盆、毛巾、镜子、梳子上也要贴或放上喜花。
葬俗剪纸
人,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抗拒的铁的自然法则。丧葬礼俗是一个人人生旅途结束的谢幕礼,是生者对逝者的追思和悼念,更是生者送亡者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告别仪式。绥德人把老者去世称做“老瞌了”“过世了”,像睡着了一样到另一个世界过比人间更快活的生活。因此,认为老者去世是“功德圆满,寿终正寝”,其丧葬事情的操办被称做“白喜事”。
丧葬习俗中同样应用剪纸。用纸以白色麻纸为主,另有黄表纸和粉红、蓝、黄、绿五色纸,忌用大红和黑色纸。因剪纸的形式和用途不同分别由孝子、纸匠、阴阳师剪制。
家中有上年纪的老人,要准备寿衣。在寿衣和寿鞋上用剪纸替样绣出“五蝠捧寿”“蛇抱九颗蛋(盘长)”“富贵不断头”等图样(也有直接将剪纸贴在鞋底鞋面上的)。
剪岁岁纸。人老瞌了,由孝子用白麻纸剪成岁岁纸挂在亡人去世时住的窑门右上方,挂出岁岁纸,告知人们老人已老瞌了。岁岁纸的剪制为老人活了的岁数,一岁一张麻纸再加一两张,用纸钉(一种在纸上打制铜钱印的专用工具)在纸的一角打制一个钱印,然后对剪两剪剪成连贯的三条,或对剪四剪剪成连贯的五条,用高粱秆将未打钱印的一头夹绑而成。岁岁纸供孝子给老人烧纸钱、糊丧棍、夹辫麻带、糊棺材用。
搭建灵棚,是为了停放棺木置放牌位、设置香案供桌、置放供品献食和香火沙锅,供孝子、亲朋、好友吊唁。棚口上要挂麻纸剪有佩条、祥云勾子并写上“驾鹤西归”的吊子。供桌上置放用黄表折叠写有亡人姓名的牌位,牌位周边贴有“富贵不断头”等剪纸。
出殡时,用纸匠制的一顶轿子,将亡人牌位置放其中,抬至墓地,等下葬封土后烧于饭桌前。意为老人坐着轿子西归成仙。轿子是由纸匠用高粱秆扎架,用麻纸糊成起脊翘兽两面坡式,后染色,再贴上“富贵不断头”“福寿贯钱”等图样剪纸。
出殡时由一个孝子披麻带孝,走在鼓乐之后,手持丧棍,边哭边将买路钱撒在路边。长孙(也有外甥)扛着引魂幡,在灵柩之前,招引亡灵西归升天。
买路钱由阴阳师用麻纸剪成内方外圆铜钱状。引魂幡也由阴阳师制作。引魂幡幡头用沙柳或卧柳条、细麻绳绑制,用白纸剪制贴糊成鹅头状(实为仙鹤)。幡吊是用麻绳将一个个沙柳条扎的圆圈串起,形成丈余长的桶状幡吊;用宽三寸长三尺多的粉红、蓝、白、黄、绿五色纸,一头剪成长枪云勾状或贯钱云勾状,另头分层粘贴在柳圈上,幡吊中间贴一写有招魂咒的白麻纸条。
烧纸火。绥德人认为,死亡是逝者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照常需要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烧纸火是一种象征性仪式,纸火在墓冢前烧化后就成为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真实的私有财产。纸火是由纸匠用高粱秆、纸品扎制成的包括窑房、水井、厕所、车马、仆人、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一切物品。纸匠将纸火扎制粘贴成后,进行色彩涂染勾画,使之更形象逼真。还要粘贴一些表征吉祥如意的剪纸,如“九狮同居”“暗八仙”“仙鹤祥云”“富贵不断头”等。
犯七旗、犯七伞。逝者死亡的当日为首日起计算,每七日为一个祭祀期共七个祭期。若祭祀的日期逢七则称“犯七”。如遇“犯七”,亡人灵魂要受阎王拷打。为了使亡人灵魂不受拷打,孝子在犯七日上坟祭祀时,用麻纸剪制一些三角形小旗和小纸伞,从家中至坟地每隔五七步插一面犯七旗,同时,将犯七伞插在墓冢上。这样可干扰阎王,使逝者少受或不受拷打。
巫俗剪纸
巫术这种原始的辟邪驱鬼民俗活动,至今较完好地存活在广大乡间。作为巫术活动的主要道具之一——剪纸图符,还在这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棒槌娃娃。绥德属半干旱地区,旱灾经常发生。久旱不雨,人们就要举行如抬龙王等祈雨仪式,以求天降甘霖。用棒槌娃娃祈雨也是一种祈雨仪式。先取黄表剪一个手握棒槌的女娃娃,剪好后贴在棒槌上,由一寡妇将棒槌插在磨眼内或院子中间,寡妇对着棒槌口中念到:老天爷爷要雨叻,黄毛女子晒死叻!连念三遍,可乞天降甘霖。
簸箕娃娃。绥德多旱灾,但到庄稼熟了枣红了的秋天,又多有连阴雨天气。若久阴雨不晴,成熟的庄稼易生芽、发霉,红了的枣子变成脓泡,造成减产或绝收。这时,人们又要举行驱云止雨仪式,这种仪式也由寡妇完成。先用黄表剪一个女娃娃,再剪一簸箕粘在娃娃手上,用一细棍挑着插在碾枷子上或墙头上,面对簸箕娃娃口中念到:簸箕娃娃簸簸箕,一簸簸得雨停了,二簸簸得云散了,三簸簸得太阳照到脑畔了!连念三遍,可驱云止雨。
倒吊驴。家有婴幼儿夜哭不止,母亲可用黄表剪一头倒吊毛驴,将纸驴贴在一张白纸上,在驴旁写上“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将倒吊驴贴在村中大路旁的树上,据传可治小娃夜哭症。
陌送娃娃。家人有病,怀疑邪魔鬼怪所致,请村中一位会陌送的老婆婆进行治疗。先剪一个或一溜四个鬼娃娃,再舀一碗清水,放点米面,将一把酒壶倒扣于水碗中,点着一柱香。让病人用被子蒙头顺睡在炕边,老婆婆将香与纸人捏在一起,在病人身上从头到脚擦三个来回,同时口中念到:擦了前身擦后身,从头擦到脚后跟;那来的鬼那来的神,跟上纸人快离身;是神快快进庙门,是鬼快快进墓门……赶出门、送出门,十字路口重等人。连念三遍,把香平放碗口上,将纸人烧于酒壶底,让病人朝水碗对着门连吹三口,老婆婆将水碗端至十字路口倒掉,把空碗扣于墙头,酒壶扣于灶君神祗前,扣至三天收起。据传,此法可治因邪魔鬼怪侵扰得的病疾。
叫魂娃娃。无论大人或小孩因受到惊吓,怕灵魂受惊离体,要举行叫魂仪式。叫魂由祖母、母亲或邻居大婶就可以进行。先用白纸或黄纸剪一溜五个拉手娃娃。如小孩从炕头掉到脚地,叫魂人用一根红头绳吊放在脚地的拉手娃娃,边吊边说××回回来。另有一人应和着说:回来叻!将拉手娃娃吊起来,在小孩身上擦三遍,意思魂已附体, 而后将拉手娃娃贴在投灶圪崂。如在外面受到惊吓,受惊人被子蒙头顺睡在炕上;叫魂人一行二人将受惊人的一件上衣、馍馍等小吃、拉手娃娃放到罗面罗子内,手拿一把笤帚,来到受惊吓地,如太远到村边十字路口去叫魂。叫魂人一手握罗子,另一手拿笤帚往罗子内边扫边说:×× 回回来。另一人跟在后边应到:回来叻!边走边叫一直回到家中,叫魂人上到炕上,用笤帚在受惊人身上边压边说:压了前心压后心,真魂鹿马上了身……意为灵魂附体, 而后将馍馍让受惊人吃一点,把拉手娃娃贴在门圪崂,罗子笤帚放在灶君神祗前,叫魂仪式结束。
抵角老牛。有瘟疫或传染病流行,百姓们会自己用黄表纸或大红纸剪两只角抵的老牛,并在牛身上写上“瘟灾瘟难,老牛抵散!”贴于门额外面,可防瘟疫侵扰,传染病流行。
抵角绵羊。其形式与剪贴抵角老牛相同。用黄表或大红纸剪抵角绵羊,贴于门窗上,防瘟疫流行的。
五道娃娃。某家人感到近来运气不佳,可用白纸或黄表剪五道娃娃贴于门圪崂,即可辟邪扶运,谚曰:五道娃娃一八扎(双腿分开站立,呈拦挡势)邪魔鬼怪都害怕。
扶运鹿马。用红纸剪一匹马,用绿纸剪一头鹿,对头贴在另一斗方纸上;也有的在鹿马间粘贴一纸香插,上边贴五彩幔子,粘好后于正月初一贴在灶君神祗旁,可使全家在新的一年内福极泰来,时来运转,鸿运大开。
祭祀剪纸
祭祀剪纸,多用于庙会、年节等民俗活动中,为敬奉神灵而制作。
家宅诸神剪纸。多神灵崇拜的绥德人,家宅中要供奉门神、灶君、天神、土神、井神、厕神、六畜神和被尊为青龙、白虎的碾磨神。每逢过大年,都要把神祗装扮一新,剪纸成为主要的装饰材料。
灶马(灶君),称为“一家之主”,被供奉在锅台与窑墙间俗称锅巷里,一年四季监 督该家人的行为做事善恶,并在此家享受人间烟火。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举行“送灶马”仪式,灶君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该家人家一年诸事。为了让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这一天,人们要焚烧香表,供奉果品点心,特别是糖果或含糖点心,灶君喜吃甜食,吃了甜食嘴甜,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同时,要用黄表剪一兜肚,上面剪贴小花纹饰,贴在灶君神祗前,意为进入严冬,怕灶君受寒,送一兜肚暖暖身子。同时给其他家宅神也送一兜肚。到了大年三十,用称做幔幔的剪纸在锅巷给灶君贴出一座 象征性的宫殿式的神龛。这种剪纸曾是纸匠用专用工具打刻出来的,现在是妇女自己剪的。粉红、紫、蓝、绿、黄色纸上剪刻出厦檐斗栱、福、禄、喜、寿,并辅以瑞兽嘉禾祥云,构成华美的剪纸图案。幔子纸不用大红、白、黑色纸。神龛内贴一黄表牌位,上书“灶君之神位”,左右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红纸对联。
土神在家宅诸神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修建窑洞动工之前,先要敬土神;入住新窑后要安土神。每家在修窑时就在窑腿上建一土神窑。月尽要在土神窑内贴写有“土神之位”的黄表牌位,神窑腿上贴“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的大红对联。窑口上边贴上三五幅五色幔幔,土神神龛就装饰好了。天神窑的布置装饰同土神窑,只是牌位和对联的写法不同。
门神的神祗布置就简单了。每孔窑门上要贴对联,在门额正中贴横批处贴上一或三种色纸幔幔,就是门神神祗了。有大门的在大门口要挂五色门吊子。没大门的院子叫敞豁子院,也要在院口处用木棍搭起架子挂上门吊子。门吊子一般用2尺4寸长,1尺2寸宽的五色彩纸四张制作。在纸的两边各剪出一寸宽的飘带;纸下边剪成祥云勾子,每张纸上剪或写上一个字,四张四个字组成“富贵人家”“平安吉祥”等吉祥颂词;在字的周边或纸的四角剪出由蝙蝠、喜鹊、梅花、牡丹等珍禽、佳花、瑞章与贯钱、元宝组成的图样纹饰。
六畜神、厕神、井神和碾磨神祗,分别在牲畜圈门、井窑、碾磨贴对联的横额处或喜贴处贴上一张幔幔就算为这些神灵装扮好了神祗。
庙会用剪纸。一般庙会剪纸为庙门门吊、神案装扮等。庙门门吊的形式略同家宅大门门吊,也为四幅,有单色的,也有染色的。染色方法是用麻纸先两角对折,再连折2~3次成三角形;将纸分段在黄、红、绿、蓝色水碗中蘸染似彩虹状,拆开晾干后可制吊子。吊子上的字则是附合庙会活动的内容,如“有求必应”“佛光普照”“道法自然”等。装扮神案的图样大多为祥云、莲花、万字、富贵等组成。
最独特、最丰富的庙会剪纸要数定仙墕娘娘庙花会的剪纸了。娘娘庙花会会期为农历三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会社由绥德、清涧两县6个乡镇的80多个村庄组成。庙会主要仪式以给娘娘敬献纸花为主。该庙会用剪纸主要为:
花树:共五树,花色分五色,花树高5米多。头树花插9层,其余4树分别为8、7、6、5层。五树花共有400多朵。花由纸匠制作。花盘为三层麻纸裱糊、染色晾干后剪成四叶状,溶火蜡擦制而成。花瓣用麻纸染色或五色彩纸剪成形,经专用工具卷纹, 而后将花盘、花瓣、花蕊、花枝组合而成。
纸塔:纸塔是根据“神仙好楼居”为娘娘请来的各路神灵观花时做 得住所。纸塔由1米多高的塔楼和7米多长的幡样塔吊组成。塔楼用木棍搭架,五色彩纸裱糊而成,上面贴上由羽人、羽龙、祥凤、灵芝等珍禽瑞兽和祥云等图样剪成的剪纸。塔吊由几十个柳条圈、细绳绑制,从下到上层层贴上3寸多宽2尺4寸多长的剪有贯钱、如意云勾的五色纸佩带,成帐状。
引乐鼓:引乐鼓共五串,用柳条和麻纸糊成直径4.5尺左右的纸鼓,表面糊彩纸,再贴上祥云、嘉草、仙鹤等图样剪纸,与五色纸缨络组合而成,系在 木杆上。
另外,在庙门上要挂吊子、仪仗队要举五彩染色纸旗,神楼轿、神案上贴五色纸花纹图样,这些都用剪纸手法制成。
祭祀剪纸既有敬奉神灵、祈求神佑,达到人丁平安、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寓意,又渲染了庙会气氛,增添了神秘感。
社火类剪纸
闹社火是绥德人过春节的一项最红火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都要用到剪纸。
摆灯山:灯山外表由大小彩吊、对联、纸花等粘贴而成。大吊子共二十幅,由正方形吊身和直角三角吊腿组成。吊身为五色彩纸,上写一个字;吊腿也为色纸,斜边剪成锯齿状,内剪吉祥图案。小吊子共232幅,均为八寸左右的五色纸,下端剪祥云勾子,上面写有“国泰民安”“迎春纳祥”等内容。
转九曲;在村子一块宽广平坦处,或平整的田地里、河滩里,用361根 高粱秆或木杆等距离栽成一座方阵,留一座进阵门和一座出阵门,在进门和出门口前各栽两根木杆搭盖彩门。这样共365根杆,象征一年365天。阵内纵横18排,通过杆与杆之间的规则连接,形成曲曲弯弯的路线。其中有9处紧连着180°的回环大转折,此为“曲”。曲处也搭彩门,分别为东方门、南方门、西方门、北方门、中方门、太阳门、太阴门、罗侯门、计都门,每座门祭祀一位相对应的神灵。在进出彩门、九曲彩门和中心祭坛上都要挂或贴五彩吊子。吊子的剪制和前面所举各种民俗事项用吊子相同,只是所写文字内容各有不同。
社火类剪纸既是社火活动的特定符号,又是一种装饰美化,神圣而具观赏性。
装饰类剪纸
装饰类剪纸是妇女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动手,用自己的精神品质和审美情趣装扮生活、美化生活,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充满了质朴、纯真、简约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用胶泥自制的面囤、瓦罐上,贴上用红、绿色纸剪成的花花(装饰类的剪纸俗称花花),使这些器具美观了。女子们给未来的女婿绣的烟袋、钱包钱袋上的花花,给未来婆婆绣的针扎上的花花;婆姨们绣的围裙、肚兜、虎头鞋、虎头帽上的花花;为子女结婚绣的枕头顶、鞋面上的花花;为老人寿衣寿鞋上绣的花花,大多是用剪纸替样绣出来的。只是根据绣品的不同,使用人的不同而所绣纹样不同。如新婚枕头顶绣鸳鸯戏水、鱼戏莲花等图案;给老人用的枕头顶图案则是松鹤图等。无论什么物件和何类人使用的物品上的图样,都是由祥瑞鸟兽、花草、祥云和吉祥图符共同组合而成,遵循约定俗成图样的民俗寓意,不违背使用的民俗规范要求。
剪纸的传承状况
走进绥德的每个村落每个家庭,随便找几名妇女,都能拿起剪刀就剪出几幅窗花来。剪纸,已成为山乡妇女的女红之一。
但,不是每个会剪纸的妇女都能被左邻右舍公认为巧女人,“石榴牡丹冒绞叻”的巧女人,在一个村或十里八乡出那么一个或几个。在有了剪纸展出评奖的今天,出类拔萃者也只是少数。
在绥德剪纸艺术天地里,除去一般会剪的之外,被称作传谱型的代表性人物有刘彩芳、周苗苗、王海云、李旭、贺艺等。他们是靠熏样、替样的方法剪,没有自己创作的作品,但剪工精湛,技艺高超。
被称作传统型的剪纸代表性人物有王兰英、郝国兰、徐润莲、王桂英、李桂芳、王玉英、郭宏雄(男)等。他们都是冒剜冒剪的高手。在内容、风格上秉承传统,进行创作,徒手剪工功底达到炉火纯青。
被称作创新型的剪纸代表性人物有陈艳芳、曹毛女、康巧莲、武燕、汪永红(男)、钱凯(男)等。他们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创作出许多时代感强的好作品,剪工技艺十分精湛。
在传统型和创新型代表性人物中,大都多次参加县、市、省和国家级剪纸展览会和比赛,不少人捧金而归,为传承、弘扬、宣传绥德剪纸做出了贡献。
民俗丨石堆——屹立在草原上的活化石 活化石
“
说起石堆,也许你会觉得再寻常不过,无非就是石块或砂土堆积而成的堆子,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生活中石堆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石堆蒙古语称为敖包也叫脑包,多以石块或是砂土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起来,中间填上砂土,呈圆包状,通常包上会竖起若干木幡杆,挂上五彩绸、经幡、布条,旁边插满树枝。敖包是草原游牧民族智慧的产物,见证了游牧民族从古至今恢弘而沧桑的风云历史,每一座敖包背后都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像屹立在草原上的活化石在游牧民族的心中闪亮。
敖包——草原上的引路人
敖包一般都设在各路口的交叉点、缓坡、山岗上,是游牧民族辨方向、求生存而动用的智慧之举,在茫茫的草原上很难辨方向,敖包的初始意义,便是路标,是指示道路和边界的标志,是游牧民族的引路人。
敖包——缅怀先辈的载体
游牧民族每逢路遇敖包,必下马参拜,其缘由可能和古时蒙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在传说《化铁出山中》,说游牧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额尔古纳山中,后来迁徙到草原上,游牧民族离开自己的发祥地,不忘祖宗,用石块垒起敖包,呈山状,象征祖籍的山岳从此成为祭祀的对象,以缅怀先辈,寄托思念之情。
敖包——游牧民族的守护神
在蒙古族民众的心中,敖包汇集了天地万物的神灵,保佑着草原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为了表达对天地万物的崇拜感激之情,祈求天降富庶吉祥,蒙古族常常祭祀敖包,除了路过的行人进行日常祭祀外,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敖包已经成了蒙古民族的习俗,通常在农历五月十三日进行,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仪式结束时,按着顺时针方向绕敖包转三圈,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祭敖包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牧人在举行了传统的祭祀仪式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并开怀畅饮,尽兴狂欢。其间,老年人要取出圣水给畜群洒注。敖包文化发展到今天,历史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源:内蒙古旅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