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芦塘|华佗诞的“前世”
华佗诞的“前世”
(芦塘社区 叶英培)
“这里是我们这条村的开村祠堂 我们这条村是从那边旧村开过来的 。”
目前,叶氏宗祠在芦塘还有四座之多,主要集中在旧村。现在,叶姓后人娶亲、做寿仍会选择在祠堂摆酒款待亲朋好友。而在旧村南面的列圣宫庙,也称作华佗庙,在解放前更是起到小型诊所的作用。
(芦塘社区 叶卫海)
“主要当时有些热心人帮村民看看病,都是很简单的病,祖传秘方给他们喝下,对小朋友是种关爱,起到的作用就是这样,每年都有请长者出来吃顿饭、喝喝茶。”
相传芦塘华佗庙里有一座大约60厘米高的铁钟,钟身铸有文字和图案。每当村民生病,都会去到华佗庙敲响铁钟,就会有医生出来为人们治病。遇到经济困难的村民,还会免去诊费和药费。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华佗庙还会举办华佗诞,邀请戏班连唱三天大戏。由于年代久远,经历过芦塘华佗诞的村民已经非常少了,妹叔就是其中一位。
(芦塘社区 叶妹)
“见过一次,还做了大戏。那次是好辉煌的,听讲是1948年,我那时都很小,只有7、8岁 。从那边砍竹子去搭戏棚的,那时说旧村华佗诞做大戏,吸引了很多村民的三五亲戚,很多人过来看。”
华佗悬壶济世,不分贫富贵贱。这种无私的精神到现在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宣扬的,对于华佗诞这样停办已久的传统民俗活动,芦塘社区会怎样去传承?新时代的华佗诞又将被赋予哪些意义?下一期节目继续为你讲述。
关
注
锁定广电网络数字机顶盒2·佛山电视台南海频道·星期一至五晚18:40·22:55·周日早上11:40的《探寻芦塘》
图文:梅韵琪 胡灏琳(实习)
责编:谢洁敏
监制:肖胜
总监制:郑伟雄
沈丘有座华佗墓 问题来了:华佗真的有实力给曹操做开颅手术吗? 华佗
在沈丘县槐店镇的西南角,沙颍河南岸,有一个像小山包一样的大土堆,当地人称华骨冢,又叫华佗冢。相传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安葬在这里。1979年1月,当时的沈丘县革命委员会把该冢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沈丘县人民政府把冢前的道路更名为华佗路。冢南一华里处有个村庄叫华佗寺,因村内有座华佗寺庙而得名。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生于亳州谯城区小华庄(现更名为华佗镇),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靠自己刻苦钻研医学典籍,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炙各科,尤以外科著称。
问题来了:华佗真的有实力给曹操做开颅手术吗?
华佗作为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大夫,但是却因为一句话死在了曹操手上,就是因为当时曹操找到华佗让华佗为自己治疗头疼的病,华佗给曹操的方法就是,他要将曹操的脑壳打开,取出其中的淤血,方可治疗头疼病。让现在的网友还特别好奇华佗开颅真有这医术吗?其实以古代的医疗设备来看,华佗还真没有这能力开脑壳。
当时的曹操被华佗的这个想法吓坏了,这不就是想要曹操的命吗?所以曹操当时就下令将华佗杀死,对于华佗的死,更多人是感觉到惋惜。其实当时曹操的做法也没什么问题,在古代,开脑壳几乎就是杀人的节奏,也没有现代科学的支撑,所以对于华佗说出这话,曹操当时做的决定也是对的。华佗给曹操的原话是要用利斧劈开曹操的脑壳,将里面的淤血去除便可痊愈,再加上引以为傲的麻沸散,可以让曹操受到最低的痛苦。
其实,曹操杀华佗并不冤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首先华佗根本就不知道淤血的位置在哪里,如果打开脑壳之后连淤血的位置都不知道在哪里,也是相当危险的,就算是找到了淤血也成功将淤血抽出,也难免会损害到大脑神经,轻则残废,重则丧命。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染的问题,由德国的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才发明出的“巴氏消毒法”,让很多人才知道,为什么要消毒,其实空气中就有很多微生物和细菌,如果将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很有可能就会发生感染。
所以当时曹操选择开颅的话,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的,华佗虽然在很多尸体身上做过实验,但是对于微生物细菌却是没有想到的。
华佗故里安徽亳州,探寻养性延命之术 华佗
择一清晨漫步在亳州的街头,这里古迹不少,又近夏季,于是鸟鸣清风伴着古迹周围参天大树的满眼绿意。没走多久就看到当地的中老年人在晨练,内容自然具有这座城市华佗故里的特点——五禽戏。
《老子》中记载“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兵甲”。这里的摄生,就是指养生,保养身体。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中国人就对养生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的方法。“熊经鸟伸”作为古代的一种导引养生之法,又来自于《庄子》。相传,华佗就是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
这次来到亳州,华祖庵是我们的一站。它坐落在永安街的中段,取华佗永保平安之意,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由庙祠、故居、古药园三个院落组成。平实的正门口长着几棵参天大树,灼热的阳光下给人几丝凉意,又仿佛把外面这个嘈杂的世界隔绝在了华祖庵外。
正殿殿门上方书有“燮理通微”四个大字,指华佗医术非常高超和精湛。门前槛联为“橐龠无传一卷伤心狱吏火,户枢不朽片言终古活人方”。《三国志》有原文: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华佗受冤入狱,临终之前想把自己平生所著“青囊书”托付给狱吏,狱吏怕受连累不敢接受,在伤心之余,他把经书付之于火。后来狱吏良心发现救下了半部经书,并成为救死扶伤的药方。
走进后院,穿过一座拱桥亭阁,就看到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参观了中医药起源、中医药五千年发展史、华佗和他的中医药成果、中医药资源和亳州现代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五大主题展厅后,便径直上楼观看现场版“五禽戏”。
虎、鹿、熊、猿、鸟是华佗五禽戏模仿的五种动物。《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整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吸收采纳了老虎的威猛,鹿的轻盈,熊的沉稳自然,猿的狡黠机敏,鸟的展翅昂然,更结合了道家的吐纳之法。
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记载:“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与我们更为熟悉的太极、现代普拉提或者瑜伽的理念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必强求自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尽力而为,直到全身出汗便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在动作的行进过程中尽力保持相对慢的速度,渐渐地以形带神,从而养神,最后达到形神合一的效果。
华佗原版的五禽戏早已失传,在亳州流行的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于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健身气功·五禽戏》,算是一个新的规范。2011年五禽戏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养生,不仅仅在于“养身”,关注自身健康,也不仅仅是为了延长生命,更是要提高生命的质量。每思及此,无不感慨亳州这好地方,不仅仅有全球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神医华佗传世的五禽戏,还有老庄文化的渊源,身心均受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