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天马湖,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
祁连山脉的雪和冰川途经茫茫大漠分成无数支流,其中一条支流来到武威城区汇聚成河,南起连霍高速公路桥,北至拥军桥,全长7公里,这条河被称为“天马湖”。
人们提起武威,总是会想起“天马行空”四个字。从雷台出土的中国旅游城标识马踏飞燕铜奔马,这座古代被设置为河西四郡之一的城市,与马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马还被称为“天马”,甚至连城里的这条湖也被取名为“天马湖”?
天马湖的水清悠,安静。人们在湖边的步道上行走的时候,望一望这湖水内心便会涌起安宁。古时的金戈铁马号角连天的壮观仿佛离得很远很远,只有走到城外,在无垠的荒芜中才能依稀找到古往的模样。曾经,在这片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带,发生过多少壮烈的往事,如今,依然在这片深厚的土地上久久流传。
凉州大马甲天下,那么天马是什么马?
自古武威有“凉州大马甲天下”的说法,人们的生活以游牧业为主。在这地广人稀黄沙大漠的地方,马,曾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汉武帝时期,为了把屡犯我边境的匈奴赶跑,武帝深深明白拥有铁骑才能与自古便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抗横。汉武帝为了寻找良马,也是不计代价。武威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汉武帝曾得到乌孙马,这种马奔跑起来如同飞,武帝便把乌孙马起名为“天马”。后来,李广利,也就是汉武帝最庞爱的李夫人的弟弟,在大宛国找到一种良马,竟然比乌孙马跑得更快也更勇猛,于是,武帝便把乌孙马的天马称号给了大宛马,而把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霍去病最终便是利用这些天马把匈奴赶走。
天马到达汉武帝手中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大宛国是西汉时期西域36国之一,笼统地说,是现在乌兹别克人的前身。当时西域诸国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日子也是过得胆战心惊,这种西域小国因地少人少,战斗力弱不禁风,既怕匈奴想起来打他们一回,又怕人多地广的汉朝踏灭他们。据《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一座高山上生长一种野马,日行千里,肋如生翅,汉武帝听说匈奴人就是骑的这种马,便派人带着用纯金制作的金马想跟大宛国换这种野马,但是,没想到受到了拒绝。皇帝一怒之下,就派李广利带部队攻打大宛国。但是李广利出师不利,第一次带的2万人,在补给不充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的情况下,2万人只剩下了几百人。
第二次,汉武帝吸取经验教训,派20万军队前来夺马。对于沿路不提供补给的西域小国,直接采取了灭国的战略。有一个叫做轮台国的国家便因为不识抬举被李广利直接屠了城,消息传到大宛国,大宛国吓坏了,说,你们不是想要马吗?马,你们拿走便是。汉武帝就这样得到了这种后来被称为“天马”的野马。
这种让汉武帝不惜用大军夺来的野马究竟是什么马呢?据说,这种马出汗殷红如血,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汗血宝马”。为此汉武帝刘彻还专门为这种马写了一首《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天马与武威有什么样的联系?
那么,汉武帝的这些天马与武威有什么关系呢?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自古便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要地。武威古称凉州,当时有一个叫做党项的政权,便是因为看中了武威的这种重要的战略位置,发军夺取了武威从而建立了“西夏”王朝。就这么一个最鼎盛时期人口只有300多万人的西夏小国被辽国、GDP第一的宋朝等强国包围,却依然历经十帝存在了将近200年。不得不印证了武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汗血宝马最鼎盛的时期也是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为了显示大汉天朝武威军威,在原休屠王领地建立武威郡,从此凉州变武威。武威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据专家考证,这马便是汗血宝马。
铜奔马的外形非常有意思。很像一匹正在飞翔的马,不小心踏在了一只飞燕的身上,马的眼神似乎是想看一下脚下踩着了什么,而燕子也回头看了一眼,想看清是谁踏在了自己的身上。天马行空,如龙,如神。武威雷台的铜奔马自出土后便震惊全世界,它见证了武威天马甲天下的地位,还被列为国宝级文物。人们来到武威,总是会不自觉想起汉武帝的“天马”,便仿佛回到天马的故乡。
天马湖城中纵横,虽短,名字却意义非凡。
来源:乐途旅游
点击“阅读原文”
贠薇/温宿古国与汗血宝马猜想 __曾经发生在醴泉大地上的轶事(连载12) 汗血宝马
|第1235期|
――曾经发生在醴泉大地上的轶事(连载12)
贠 薇
十二、引 都,隐 都 ?
天大亮了。
张崇德站在引都村“杨六郎点将台”上,晨风,轻撩着他 花白的头发。引都村,西邻亮凤楼山,延伸至村边是台阶式的漫坡。陡坡上,长满了密匝匝的刺槐,稍平处便是一台一台的苹果园。村子东、北、南3个方向是较为平缓的塬地,栽满了苹果树。穿越村子南北的公路,向北走二里路便是“楼子头”村。过此村再北行7里路,就到了泾河畔。七八十年代,河岸还有一条木船,摆渡着淳化县和礼泉县过往的人。这也是泾河流经礼泉唯一的一个渡口。民国时期,从西安去往延安的进步青年大都是从这个隐秘渡口北上的。引都东南有一条深约数丈的大峡谷,无桥无路,似成天然的护城壕沟。
根据对“点将台”周围出土器物以及夯土的考证,此处应为汉代时的古城廓,而绝非宋代杨延景杨六郎的“点将台”。因为北宋时杨家将从未在此地屯过兵打过仗的。只是当地人崇拜“杨家将”而虚拟的称谓。虽有汉代器物出现,却无半片温宿国文字记载。依引都的地形地貌,此处在温宿岭东段较为隐秘处。南有九嵕山屏障,东、北是峡谷与泾河旋围,西边是亮凤楼山,如涉过泾河南行,是长约7里60多度的大陡坡,人马难以行走,如果村北再有一工事据守,敌人是无法攻进城的。80年代,张崇德曾以文物普查者的身份来过这里,当时也只是走马观花,并无更深入的查证。此遗址是否为汉代温宿国国都也无定论。他决定早饭后再去村北的“楼子头”村看看。
张崇德想,“楼子头”应该有哨楼、阁楼的喻义。果然,此村西北处有一个圆锥形的土墩子,村民们叫它为“炮台”。此土墩高约三四米,直径约五六米。杂草将其覆盖,远看,如一个毛茸茸的冢疙瘩。拨开草,铲去表层腐植,便是夯土,并现石锤子窝印。他用铲子又挖了一会,竟拨出了一支锈蚀残缺了的箭镞。此箭镞和在引都村发现的应为一个年代。如果是炮台,顶应该是平的而非现在的圆锥形。张崇德认为此土墩应为瞭望塔或峰火台比较恰当些,也符合汉代城廓的沿习。那么,“楼子头”的楼也就指的是这个土墩子了。
为什么要将温宿国国都叫“引都”呢?
温宿国是汉代西域突厥人建立的一个小城国,其地理位置在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托木尔峰东侧。现在的温宿县是温宿国的旧址。汉书曾说过:“温宿内附,其国去长安八千三百五十里。”按现在公里算,也就是三千来公里远。《前汉书.西域传》云:建元三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诸国抗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终使诸国与汉交好,又称“凿空”之功。当李广利从大宛吆回三千匹汗血马而因路途饲养不良,死伤仅剩不到一千匹时,李广利动员以饲马牧羊为擅长的温宿国人东迁在情理之中。保留温宿国号,也可能是温宿人东迁所提出的条件之一。温宿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为弱小的一国,经常遭到强国欺凌,投靠强大的汉帝国,是为上上策。然而,久居天山脚下,习惯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游牧生活,秦地再好,也为异乡,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雪山,这里没有一览无余的草原,思念故乡山水的情愫无时不闪回在眼前。这地方也是国都,但它从西域“引”过来的。
冷兵器时代,弓箭手称“引”弓手的。
小时候每次上课前要唱歌的,起头的叫“引”歌手……
还有如:一花“引”来百花开、“引”以为荣、“引”而不发、总之,“引”字是广泛引用的。
“引都”,就这样从汉代叫到了现在。国都没有了,只留下一个空阔的土台子,今人还称他为“杨六郎点将台”,汉代的遗址成了北宋的了,时间差了一千多年。
那么,当年是否叫“隐都”呢?
史料载: 王莽时期(9一23年),姑墨国王丞杀了温宿国王,国亡人散,迫使部分温宿贵族逃至西汉请求内附,西汉便令其居五峰山系而田牧,大度的汉朝,将此山系称谓为“温宿岭”,并建温宿国,恢复其国号,一是为了安抚温宿人久受欺凌而潺弱的心;二是向西域已归顺的诸国展示大汉王朝的豁达与亲密情谊;然而,温宿人仍然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把国都隐蔽在亮凤楼山东侧,大峡谷的北部而避免再受杀戮。叫“隐都”也是合理的。
是“引都”还是“隐都”呢?
。
张崇德在楼子头村查看完“炮台”往回返。这是一条大陡坡,他吃力地推着自行车走。路两边果园里已有了干活的果农,浓密的树叶遮挡了农人的身影,一曲秦腔却从果园飘出……
“汉苏武在北海身受苦难,
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
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难,
谁料想北番主巧计安排。
他命那卖国贼把我款待,
他要我投降北国与他当奴才……”
这是《苏武牧羊》中的一段唱,叫板为“苦音尖板”,继而倒板为悲怆而又深情的“苦音慢扳”,在茫茫雪海述说着汉朝中郎将苏武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张崇德把车子撑在路边,听着、想着。
为了国家安宁和平,免受战争袭扰,苏武在贝加尔湖那无比寒冷的冬天饮雪吞毡,宁死不屈,整整呆了19年。象征大汉皇帝的“使节”是一根八尺长的竹竿,顶端垂下的皮带上缀着一团团绒毛球,都被岁月磨光了,但他不管是放羊、睡觉都将它抱在怀里,直到汉昭帝即位后派使者才把他接回长安……
身在异乡的苏武时刻都在怀念自己的国家,那么,当年内迁此地温宿国人是否也是这样的心境? 一个“引”或“隐”字,暗含了温宿人多少无奈与期盼? 只有汗血马在温宿岭下悠闲地吃草,他们才会弹起忧伤的热瓦甫;汗血马在狂奔撒欢时,他们体内仇恨的野性才会得到释放;这果园里的果农难道是温宿人的后裔么? 他们知道张崇德要来考察路过此地而有意唱了这一段戏曲么?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编辑︱赵晓萍 审稿︱洪雄利
作品要求原创,未经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