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爷爷去世了,海南的试验田会不会受到影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后继有人,不会停止,海南实验田也不会受到影响。看看袁老的接班人都有谁,尤其是最后一位,你还会怀疑吗?

袁老一生,桃李满天下,徒子徒孙更是数不尽。我们今天只说几位很随着袁老多年,也像袁老一样,热爱杂交水稻事业的国之栋梁。

1、李新奇。他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第三代水稻研究项目负责人。作为爱徒和学生,他跟着袁隆平干了三十多年杂交水稻工作。

就在袁老离开的前几个小时,他还在像袁老汇报工作,面对躺在病床上已不能说话的袁老,李新奇在床头承诺,自己会将杂交水稻事业进行到底。

1983年,李新奇考上了湖南农科院研究生,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跟随袁隆平,跟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的37年里,作为袁隆平团队中一员,不断成功的挑战了新的科研课题。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李新奇也传承了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热爱。

就在袁老去世的前一周,海南传来好消息,“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试验示范”项目中,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杂交水稻在试验示范片达到平均亩产926.5公斤,再创佳绩。

袁老离世前,有两件事情放心不下: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突破和杂交海水稻的推进。

目前,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成果颇丰,而李新奇负责的杂交海水稻的研究,目前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于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是又一里程碑。

今年,李新奇团队计划在全国6大基地试验种植500亩海水稻。明年,将试验范围扩大至5000亩。如果情况良好,就可以推广种植了。如果能够推广1亿亩,按最低的产量标准300公斤计算,就可以为我国增产300亿公斤粮食,而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一年的产量。

2、李必湖。1964年,18岁的他考取了湖南安江农业学校,毕业后,袁隆平刚开始搞杂交水稻研究不久,李必湖便作为他的主要助手,潜心研究杂交水稻。

1973年与袁隆平等一起,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李必湖同志长期从事杂水稻研究,常年转战湖南、海南、云南、广西等地。1981年,我国政府向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袁隆平、李必湖等同志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0年,根据袁隆平老师“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他指导助手育成国内第一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树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新的里程碑。

如今的李必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领域举足轻重的水稻专家,也是我国著名的先进科技工作者,曾经受到过国家、省、厅的表彰奖励,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3、在袁老众多弟子中,有一个位名叫段美娟的女子尤为突出。

1977年,中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段美娟一心想在农业方面有所建树,于是她直接找到当时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袁隆平,说,“我很喜欢农业发展,能在这里工作吗?”

袁隆平看了看她的简历,语重心长地说,“搞杂交水稻工作,必须是要下水田做实验,日晒雨淋,工作非常艰辛,尤其对女子的皮肤危害极大,你一个女同志,要三思而后行”。

段美娟坚定的话语,让袁隆平感到既欣慰又意外,他笑着说:“那你尽快来上班吧。”

段美娟凭借扎实的农业知识,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称赞。“谁说女子不如男”?段美娟对杂交水稻事业的热爱也让袁隆平感到特别的高兴与欣慰。

当时,在袁隆平的研究所内,还有一位年轻人同样也热爱农业,热爱杂家水稻事业。他与段美娟每天在一起工作,有着共同的 目标、共同的事业,有着共同语言,正是这么多的共同点,让两个年轻人惺惺相惜,互生爱慕之情,最终也走到了一起,这个人就是袁隆平的三儿子袁定阳。

袁隆平有3个引以为傲的儿子,而三儿子袁定阳,研究生毕业后就跟随父亲一起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经完全的继承了父亲袁隆平的衣钵。

总结:在我国,还有很多国之栋梁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默默的付出着。我们相信,有着袁隆平儿子袁定阳以及儿媳段美娟对杂交水稻事业的继承与热爱,还有袁老众多弟子的发扬光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国之栋梁的加入,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以及农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Hash:b081e67aa490d782a1b849f9097ab7b595d8cbc3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