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大方县有什么好玩景点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简介
导读:贵州省贵阳市大方县有什么好玩景点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简介 1.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简介 2. 贵州大方风景图片 3.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简介图 4. 贵州毕节大方有什么旅游景点 5. 贵州大方县旅游特色 6.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大全 7. 黔西大方有哪些景点 8. 贵州大方介绍
1.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简介
四川有四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彝文刻碑。第一为禄劝摩崖石刻,禄劝摩崖石刻是在禄劝县法宜村摩崖上发现的一块彝文碑,为国内最古老的彝文碑记之一。据考察,此刻为明末作品。主要记述了罗婺(凤氏)十四代世袭土知府350多年的谱系。有凤氏称雄于世,多次奉朝廷之命征战,凯旋而归,受到朝廷嘉奖的记载;也有祖佑裔昌,不忘祖先恩情,数次筹备丰盛的祭牲礼品,举办祭祖盛典的情况。其中,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军事等诸方面。
碑文以五字句为主,间有三字、四字、七字句。组词巧妙,字句精练,有的地方,仅用四五个字的一句话,就记述了一代人的活动。文中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并穿插了一些神话,读起来引人人胜。这充分证明彝语(彝文)的词汇是相当丰富的,表达能力也是很强的。它与贵州大方县的千岁忂碑和大渡河修桥彝汉双碑同为最古老的彝文碑记,是研究彝族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垍頭條萊
第二则为水西大渡河桥舞汉双碑记,水西大渡河桥及彝汉双碑位于大方县城东南40公里鸡场区场河畔的大渡河上。奢香所修的“奢香驿”即通过此桥。彝文碑竖立在左方,汉文碑在右方,两碑并立,为彝族斋墨撰文。在碑盖“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九个大彝文字的两侧,亦有高0.17米、横长0.20米的彝族传说中的“眉鸣红花”和“雁落青开”浮雕两幅。碑文为左起直书计24行,共阴镌彝文1923字,内容除记述建桥经过外,还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水西彝族的历史及彝族先民在慕俄格(今大方)的战功、政绩、风尚和文化等。條萊垍頭
第三为千岁衢碑,千岁忂碑是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为贵州宣慰使安万铨捐资兴修衢道而刻的岩碑。千岁衢系开山劈岭、削岩凿石而成,彝语称为“阿东钜”路。其在大方县城西25公里,属该县马场区白布乡。
第四为成化钟,成化钟是明成化年间罗甸水西的一口铜钟。于1981年由大方县文化馆文物组的同志在县城关小学内发现,钟面有彝文和汉文,均注明该钟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年(公元1485年)四月十五日丙寅吉旦”,为迄今发现最早刻有彝文的器物。钟文里所称“水西”即古罗甸水西。今贵州大方县城,古时为罗甸水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除此之外,彝族地区的阿庐古洞也格外的迷离神奇。“阿庐”是彝语音译,传说是据古代彝族阿庐部落的名称而得名。阿庐古洞距沪西县城3公里外,以秀丽而粗犷、多姿而神秘驰名,俗称庐源洞。洞内清风拂面,撩人衣襟。小道迂回多险,宽敞处则可容纳上千人。这里有地下石林、娟娟细流、清清潭水,还有各种形状的孔道、跌宕陡坎、幽谷深涧。有的孔道,深邃莫测,只一人可过。整个洞全由奇特的石笋、钟乳石构成,呈现出各种形色,红的如珊瑚,绿的如翡翠,黄的如琥珀,白的如玉石,琳琅满目,绝妙无比。
有的一柱落地,好似擎天玉柱;有的形似莲台,仿佛观音宝座。以石击之,丁丁冬冬,声似琴声,又如钟鸣。古人云:“云散芙蓉露玉巅,四时花木尽争妍,烟霞古洞苍苔合,仙景分明不浪传。”据说徐霞客当年曾游过阿庐古洞,赞叹不已。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日,方圆数十里的彝族同胞和远方来的客人,扶老携幼,来阿庐古洞游览。阿庐古洞有其秀丽迷人的风光传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现在的阿庐古洞是与著名的石林风景区相媲美的另一个旅游胜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溶洞。頭條萊垍
彝族 地区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如奢香墓、巍山城古楼、云南石林、巍宝山等等,都体现了彝族地区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2. 贵州大方风景图片
大方县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和奢香博物馆,著名景区水西湖、贵州宣慰府、百里杜鹃、九洞天景区、油杉河等。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千岁衢摩崖石刻及古驿道、水西慕俄格城堡遗址、九层衙遗址、阁鸦驿道、大渡河桥等。有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山、黄家坝、猫场战场遗迹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综合构成了黔西北独具特色的大方风景旅游区。
贵州宣慰府
贵州宣慰府距大方县城2.5公里。是贵州历代宣慰使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是央视套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的拍摄基地。建于蜀汉时期,原坐落于大方县北郊螺蛳塘畔,时称罗甸王府,到明代史始称贵州宣慰府,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因战争毁于一旦。贵州宣慰府已恢复重建,工程占地137亩,总建筑面积7969.8平方米,再现了水西古彝历史民族文化。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现国家AAAA级景区。
百里杜鹃
大方县境内有世界品牌国家森林公园百里杜鹃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共有23个杜鹃品种,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素有“杜鹃王国”、“世界天然大花园”的美誉。 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
3.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简介图
大方县特产:天麻、杜仲、竹荪、猕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全国天麻产贵州、贵州天麻产大方”之誉;大豆、芸豆、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皱椒是大方的大宗农产品,皱椒、芸豆远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以豆棒、豆干、豆豉为主的豆制品堪称地方一绝;烤烟质地优良,是大方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大方重要的经济支柱,大方是全国重点烤烟生产基地,也是英美烟草公司基地和贵州省进出口公司烟叶基地县之一。
4. 贵州毕节大方有什么旅游景点
毕节大方太宜居了。
大方县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冬天也不会太冷,温差小,平均气温达到11度,很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曾经还被评为夏季休闲百佳县。
大方县境内有慕俄格古城、奢香古镇、龙昌坪大山、马干山草原、木寨村、油杉河、支嘎阿鲁湖、奢香墓、奎峰塔、阁雅古驿道、济火碑、大渡河桥、清虚洞等旅游景点。
5. 贵州大方县旅游特色
大方油杉河景区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五月至九月。
油杉河风景区位于大方县的东北端,和著名的百里杜鹃林带一山之隔,有一片神秘的土地,那就是油杉河流域。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限制,这片土地一直处在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中。外界对它的仅仅是一鳞半爪的传闻,种种传闻反而使其更加神秘莫测。
6. 贵州大方旅游景点大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贵州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暂行)》,经贵州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定和会议审定,现将拟批准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予以公示。
二、拟批准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
1.贵阳市乌当羊昌花画小镇景区;
2.毕节市百里杜鹃跳花坡景区;
3.毕节市金海湖旅游区;
4.毕节市九洞天旅游景区;
5.毕节市织金古城旅游景区;
6.毕节市大方油杉河旅游景区;
7.毕节市纳雍总 河旅游景区;
8.黔东南州黎平翘街景区;
9.黔南州龙里油画大草原旅游区。
7. 黔西大方有哪些景点
1934年12月12日至1935年4月22日,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贵州,历时4个月零10天,途经的地区有:黎平、锦屏、剑河、榕江、台拱、镇远、施秉、黄平、瓮安、开阳、余庆、遵义、桐梓、东皇殿、赤水、仁怀、湄潭、绥阳、风冈、打鼓新场、息烽、修文、贵阳、贵定、龙里、定番、长寨、广顺、安顺、镇宁、关岭、紫云、贞丰、安龙、兴仁、兴义、大定、大兔场、毕节、水城、盘县等。按现在行政区划,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的县(市、区)为61个:黎平、锦屏、天柱、三穗、台江、剑河、榕江、施秉、黄平、镇远、岑巩、瓮安、余庆、石阡、沿河、思南、印江、松桃、开阳、遵义、红花岗区、汇川、桐梓、习水、赤水、仁怀、湄潭、绥阳、风冈、金沙、息烽、修文、白云、乌当、花溪、贵定、龙里、惠水、长顺、西秀区、镇宁、关岭、紫云、贞丰、安龙、兴仁、兴义、大方、纳雍、水城、钟山、玉屏、铜仁、江口、福泉、清镇、黔西、毕节、赫章、威宁、盘县
8. 贵州大方介绍
“鬼城”酆都位于重庆,在公元前的历史资料里有对丰都的记载,1982年丰都政府对酆都名山进行修建,扩建,使历史上的酆都鬼城更加雄壮宏伟。 酆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鬼城”庙会的规模和景象都是长江流域罕见的。“鬼城”风景秀丽、溪水潺潺、山花欲燃、风光山色、鸟语泉鸣,令人心醉。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各关卡的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态,峥嵘古怪。刑具令人恐怖万分,不寒而栗,这就是展现在丰都鬼城的“阴曹地府”,一个鬼的世界就由此形成了。进入鬼城大门,便可看到人们俗称的“阴阳桥”,它是人们由阴间返阳间的必经之路。人们上行到名山山腰便可看到一个古式楼亭,在血锈般的门匾上书有三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鬼门关”。天子殿坐落在名山顶,它是山上最大的一座庙宇,与名山对立的是双桂山,位于双桂山的山腰是大成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庙会是“鬼城”民族文化特色与金贸融为一体的民间贸易形式,每逢农历三月三至十五,丰都县城云集四海商贾商客,汇聚巴蜀,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被人们称为“鬼脸奇容”是其中一景。 对于酆都鬼城的大概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我们现在来看看它神奇的传说。 酆都城是阳间的“鬼城”和“十八层地狱”? 阴曹地府和十八层地狱,本来只是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死后世界,可是后来却被道教沿用,并为其说词寻得合理的根据。 在酆都城有一座景色优美的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根据东汉的《列仙传》和晋朝葛洪的《神仙传》书中所言,在汉代,曾有王方平和阴长生等人,弃官到此修道,最後终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随著王方平、阴长生二位仙人的名声日盛,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来拜访。如传说中的麻仙姑,就曾来拜访过王方平,可惜没遇上。直到现在还留有她住过的“仙姑岩”、“麻姑洞”等遗迹。 此外,吕洞宾也曾拜访过王方平和阴长生。 後来,“王、阴”二仙人被讹传为“阴王”,又误作为“阴间之王”,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酆都,进而成为阎罗王所主宰的阴曹地府了。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于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于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 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为“鬼吏”。 于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因此,原来充满仙气的平都山渐渐渐地被鬼气所笼罩了,一大群的阴间鬼神纷纷涌进鬼国的京都──酆都,使这个地方成了阳间的阴曹地府。 鬼城之说日益普遍 後来,又加上《西游记》、《锺馗传》等小说的夸张渲染,酆都城是鬼城的说法越来越普遍,假的也成了真的。最後,成了真正的"鬼城"。 自宋朝以来,人们藉著自己心中对阴曹地府的揣想,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 在酆都鬼城中,有各种如阴间的建筑,即: (一)路引:所谓的路引,长长三尺、宽二尺,以粗纸印成的一张通行照:上面印著“酆都天子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必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上方印有阎罗王的图像,下方印有“酆都天子”、“酆都城隍”和“酆都县府”三个大印。 人死之後,要到阴间去报到的幽灵就得手持这张阎罗王所发的通行护照,在经过看守鬼门关的小鬼检查过後,才得以进入鬼国。 从前,许多人为了替自己留一条後路,为自己的身後事打算,于是都到酆都来买路引,希望死後能够早日超生。因此,酆都的路引大大畅销,甚至连东南亚国家的人民都千里迢迢来买路引。 (二)奈何桥:本叫通仙桥,是明朝的蜀献王所建。原意是说走过这座桥就可以得道成仙。可是,后来这座桥竟被改名为奈河桥。 “奈河”是地狱中的河名,在《宣室志》中有一段关于奈河的叙述: “董观行十馀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由此可知,奈河是一条来自地狱、充满腥味、流著血水的河流。 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桥,就是奈何(奈河)桥。这座桥又窄又险,凡是恶人的鬼魂经过这座桥,都会掉到奈河中,被河中恶鬼毒虫吃掉。 《西游记》中所说的:“铜蛇铁狗任争食,永堕奈河无出路。”就是这种情形。可是,如果生前是善人,则可顺利通过这座桥,转世为人。 就这样,“通仙桥”这座“仙桥”便成了“鬼桥”──“奈何桥”。 在酆都的奈河桥下开凿了一个池子,叫做“血河池”。有许多人为了死後能好过些,便到桥前焚纸钱、烧香、施舍财物。 有趣的是,酆都的和尚尼姑们为了广开财源,故意在桥面上涂蛋白、桐油等物,使得许多过桥的人常常摔倒;这些人为了消灾免害,都大方地布财献祭,深怕得罪了诸鬼众神。 (三)鬼门关:据说人死了之後,在进鬼国之前,必须先经过一座阴森森、把守严密的关口,俗称鬼门关。 酆都的鬼门关相当吓人。从玉皇大殿往上走、就会发现一座黑漆漆的山门,彷佛血銹一般的横匾上写著"鬼门关"三个阴森森的大字。这个地方有一大片的参天古木、树上栖息著一群群的乌鸦,当冷风阴飒飒的吹过,确实鬼气逼人。 (四)五云洞:位于三仙楼的东边,深不见底。据说这里是成仙的阴长生炼丹之处,也有人说是阴曹地府的入口。 许多来此的香客,都会到五云洞的入口处焚烧纸钱,然後丢入洞中。因为洞很深,每当香客们将纸钱丢进洞中,一阵阵地风吹来,把纸钱吹得瑟瑟有声,一旁的山僧就说这是“群鬼抢钱”。 酆都这座鬼城的名堂还有很多,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尚有望乡台、登天梯、孽障台等。 水陆道场渡饿鬼 这里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层地狱的塑像,同样 著名。 除了酆都之外,还有另一个地方的十八层地狱塑像也非常有名。那就是位于山西省浦县柏山的东岳庙。 东岳庙的规模极为宏大,占地也很广。庙中有各式建筑六十馀座。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十八层地狱,为了凸显阴曹地府的特色,这十八层地狱全都建在地下,让人身历其境时,有如身在地狱中。 这十八层地狱由十五个孔窍洞所组成,其中有三个孔窍洞分成两层,总共有十八层。里面雕塑了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等和人身一般高的塑像。 除了这些塑像之外,还刻有各种小鬼冥吏、刀山、碾磨、油锅、锯解等群像,共一百二十多个。这些塑像可说是目前中国寺庙中罕见的明代泥塑,是极为珍贵的古物。 另外,佛教在举行水陆道场时所悬挂的水陆画上,也有关于阴曹地府的描绘。所谓的水陆道场,起源于印度,根据佛书所云:阿难曾经在夜里梦见饿鬼向他要东西吃,于是阿难就设水陆道场,布施食物以救渡饿鬼。 後来传至中国,据说是从南朝梁武帝时代先开始的。根据佛教的说法,凡是被水陆道场所超渡过的孤魂野鬼,都可以免去罪罚而得以升天,因此,一直到後世仍历久不衰。 水陆书上所画的,有十殿阎罗、六曹四司判官、五道将军、牛头马面、小鬼夜叉及各式各样的地狱。 目前传下来的明代水陆画以山西宝宁寺藏量最丰,共有一百三十九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 如此人间美景,还不一睹为快。 又称鬼城丰都,丰都鬼城,鬼城。 丰都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长江上游,全县幅员面积2910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丰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从枳县划出单独设县,定名为“丰都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传说中丰都是阎王的掌控的地方,人死后一定来这里报到,在这里总结前世善恶,成为阴间的鬼魂,或按前世因缘投胎轮回转世。 丰都鬼城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鬼城要建在丰都呢?关于鬼城的形成原因,说法非常的多,但总的说起来,一共有四点: 一是道教之说。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二是鬼帝(土伯)之说: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在遇到一 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三是佛教“阎罗王”之说。“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 。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四是阴、王成仙之说,这是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 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Hash:87c7805e9be0cfe3a294c35cc41a6eee20096844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