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技艺 弘扬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凝心聚力的“文化之力”,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近年来我市将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快板传统说唱艺术引进校园,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萌芽于课堂,传承“匠人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我市非遗精品项目。

快板,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目前,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更好地保护快板项目曲艺曲种,我市将快板评选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并为其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2018年,麻山区英林学校聘请市级非遗快板项目传承人乔庆华老师,作为英林学校的快板辅导教师,将快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进校园,让快板从舞台走上了课堂,成为帮助学生们继承传统文化和学习特长的辅助工具,使快板有了新的生命和新的使命。2019非遗进校园授牌仪式在麻山区文化活动中心礼堂正式举行。 “快板进校园之后,得到了学校方面的校长非常的重视,孩子们从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素质锻炼,他们现在通过打快板,左手右手更加灵活,同时快板给孩子们在语文学习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市级非遗快板项目传承人乔庆华向介绍。

麻山区英林学校从校长到老师,每人一副快板,校长带头学、老师领着学,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喜欢上了快板,快板在英林学校对改善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让学生在学习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同时,全面提升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在建党100周年之时,乔庆华作为主要创作人之一创作了作品《麻山抗联英雄赞》《白石砬子起义》《梁炮杀敌》等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三年来,孩子们通过学习快板这一传统的说唱艺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还将快板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快板来吟唱诵读古诗词,效果非常好,今年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又将快板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相结合,创编了麻山抗联英雄赞这一家乡历史题材的快板小段,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麻山区英林学校校长范婷红向介绍。

快板进校园不但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和表演能力,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孩子的右脑形象思维和左脑的平衡思维,得到了全面的锻炼。“通过学习快板之后,我的口齿变得非常的流利,快板诗朗诵都不在话下。”六年三班学生王玉啸、王玉赢说。

在麻山区英林学校小学部,快板已经普及到各个班级,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操场上、礼堂上,同扬快板,同诵经典,成为英林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我们群众艺术馆组织非遗传承人乔庆华老师深入到麻山英林中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国学快板发扬光大,在教育内容方面,我们有传统文化教育,有革命历史故事教育,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为我们下一代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非遗中心主任高文斌说。

( 武国玲 张旭晖)

作者/来源: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声明:版权归原 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0648b3f1a11005aa1dc502205e39835597b0317e

声明:此文由 西部文明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