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五大旅游景点,全是青青草原,大自然的杰作!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余脉的西麓,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东南部55公里处。自然保护区的南部与赤峰市的塞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坝---石鹏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西、东北部分别于西乌旗其他乡镇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度03分45秒—118度48分36秒,北纬44度18分21秒—44度34分52秒,保护区总面积为989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391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44.4%;缓冲区面积1588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16.1%;实验区面积3912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39.5%。保护区内有林地面积为60078.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7%;草原35091.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5%;湿地3760.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该自然保护区内的“古日格斯台山”蒙语命名,汉译为“有狍子的山”的意思,该山海拔为1957米,是锡林郭勒盟最高的山。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2008年5月,被评为盟级环境教育基地,2012年1月,经国务院办公厅审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锡林郭勒盟境内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有管理人员25人。保护区管理处现设6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监测科、宣教科、计财科、社区服务中心。下设二个林业公安派出所,2个管理站,7个管护点,3座瞭望台,有专职护林员70名。

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最典型、最完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东亚阔叶林与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草原与森林双重交汇过渡的典型地带,是连接各大植物系的纽带和桥梁。自然保护区生物类型多样,动植物物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有森林、沙地-伏沙地复合群落、灌丛、草原、草甸、湿地6大植被类型,包括了10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组、80个群系。

经实地考察,区内有苔藓植物22科75种,大型真菌植物16科52种,其中可食用真菌有蒙古口蘑、野蘑菇、金针磨、木耳、毛木耳等30余种,药用真菌有大马勃、小马勃、紫马勃、灵芝等10余种;维管植物94科330属654种6变种,有野大豆、草苁蓉、沙芦草、内蒙古大麦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有山丹芍药龙胆沙参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20种;有甘草秦艽、达乌里龙胆、防风、黄芩、远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6种;有猪毛菜、< a href='/techan/13755' target=_blank>蕨菜、黄花菜、山葱、龙须菜野韭菜等野菜100余种。

由于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隐蔽、觅食、栖息和繁殖条件,成为野生动物活动场和避难所,每到繁殖期,有大量的黑鹳、大鸨等珍稀濒危鸟类来这里繁衍生息。经调查确定,保护区内现有脊椎动物66科223种,其中鸟类有165种,兽类有44种,爬行类有5种,两栖类有3种,鱼类6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大鸨、金雕、丹顶鹤4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琴鸡、鸿雁、大天鹅、灰鹤、大雁、燕隼、青羊马鹿、雪兔、狼、草原雕、猞猁等2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名录》中记载的33种,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1种,被列为《世界受胁鸟类》的有5种。

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水资源,流径7万多平方公里乌珠穆沁盆地的9条河流,其中有5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属乌拉盖水系,河流总长度为1123公里,流域面积1639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保护区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涵养着乌珠穆沁盆地70%的河流量,是乌珠穆沁草原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与经济线。

保护区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对保护区主要路口及重点保护区域制定了防火宣传及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对保护区四至界限埋设界桩。保护区每年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境纪念节日,通过媒体、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人们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意识。所以,内蒙古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是集保护、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类保护区。、

乌珠穆沁草原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主要是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和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这里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号称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 乌珠穆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文化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游牧文化之源”而著称,传统的蒙古搏克、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古老的游牧文明,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乌珠穆沁文化。

这里所辖的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汗城”;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这三处景点是游客观赏秀丽草原景色、领略游牧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 春季,冰消雪化,草地复苏、返青绿草逐渐取代残留枯草,马兰花摇曳报春,草原焕然一新;夏季是 草原最美的季节,蓝天白云,远山近水相映,翠绿如茵的草地上,百花斗妍,百鸟争鸣,人欢马叫,牛羊遍野,洁白的蒙古包星罗棋布,编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蔚为壮观的画卷。西乌旗自古还素有“百灵鸟之乡”的美称,每年成千上万的百灵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乌珠穆沁草原又一壮丽景观。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城区的西南部,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旅蒙商集资兴建的。建馆的目的,就是为方便山西同乡来往交流,并为刚来此地的乡友提供落脚安身之处。山西会馆是多伦老城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清代古建筑群,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了。会馆座北朝南,大致可分为住宿区、娱乐区、商会议事区和关帝庙。

会馆的大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牌楼,雕梁画栋,晋商之富由此可见一斑。大戏楼是会馆的一座“明星”建筑。这座大戏楼全由方形条石砌成,恰好是一个“凸”字型。台上有粗粗的明柱支撑这戏楼的前半部分,楼顶四角鸟嘴似的正檐斜刺苍穹。其东南角,上面悬挂一面明镜,面向西北,可以映照数里外的善因寺。据考古学家介绍,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形式的,在中国仅有两座。会馆的娱乐区就主要以这座大戏楼为中心。每年的五月十三开台唱戏,一直唱到秋后天凉。到六月十五多伦庙会期间,会馆内的演出活动往往达到热潮。正月十五左右也要演出几日,所唱剧种自然非山西梆子莫数了。

会馆西侧,矗立着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的立身汉白玉塑像。1933年6月下旬,吉鸿昌将军率抗日同盟军主力,经过五天五夜激战,终于攻下多伦城。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队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的第一座县城,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信心。

多伦滦河源

这是一个塞外草原的神秘世界,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精心绘就的森林草原原始画卷,这是一个集山泉、溪流、沙地、草原和天然榆树林于一体的人间仙境。这——就是内蒙古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原地带,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三道沟林场境内,距多伦县城东南35公里处,总面积19万亩。

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滦河上游,内蒙古高原南端低山丘陵地段,亿万年的地壳变迁与河水的冲刷,造就了这里高平台、沙丘、河流洼地的有序分布,形成半环形盆地的地貌特征及广袤榆木景观。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被率59%,植被类型多样,其中面积达3万亩的榆树林宛如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内蒙古高原南端金色沙地上,夏天,这些天然榆树林洋洋洒洒郁郁葱葱,冬春时节迎风傲雪酷似坚强的生态卫士守护在近京塞外北疆,至今保持着原始状态,绵延数十里,是中国乃至亚洲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尚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榆树林之一。

滦河 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现已记录的维管植物77科256属502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77科255属497种,分别占内蒙古野生维管植物的58.8%、38.6%、和22.1%。在77科植物中,含3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这四科植物有198种。

公园中还栖息着一百余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鸨和蒙古野驴;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黄羊、大天鹅等22种。园内野兔、狍子、沙狐、雉鸡、天鹅等可见频度较高。

锡林郭勒大草原

有着悠久传统历史的锡林郭勒盟,在历史上由五个部落组成,由东向西为乌珠穆沁、浩济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嘎和苏尼特五大部落组成。1958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察哈尔部落也融入到锡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尔部落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帐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别里古台的后裔和臣民。他们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着草原游牧文化与风俗习惯,从服饰、饮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礼仪、节庆等,在整个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蓝旗的奶食加工最为优秀,成为历代皇帝的贡品;正蓝旗的蒙古语被确定为现代蒙古语标准音,即蒙古语的普通语,仅从这一点也说明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历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这里有横贯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长城与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遗址,还有典雅庄重的洪格尔岩画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马峰;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的贝子庙与祭祀圣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与蒙古族文化溶为 一体,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通古尔盆地唤起您涛声依旧。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每当盛夏来临,风光迷人的乌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高贵的芍药花与美的山丹花争奇 斗妍,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缕缕的炊烟与缓缓行驶的勒勒车,定会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的灰腾 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象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使您留连 忘返。

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每当盛夏来临,风光迷人的乌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高贵的芍药花与美的山丹花争 斗妍 ,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缕缕的炊烟与缓缓行驶的勒勒车,定会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的灰腾锡 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象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使您留连忘 返。当您步入这块神奇的土地,便可领 略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

这里是骑马驰骋草原体验游牧民族风情的最佳场所,也是骑自行车、摩托车或驾四轮驱动车越野旅游的首选之地。

锡林郭勒盟拥有美丽的草原自然风光、古朴的蒙古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众多的文物古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气候,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视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定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来抓。依托这些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锡盟先后培育开发了骑马、乘驼、射箭、坐勒勒车、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饰表演、体验牧户生产生活等旅游项目,推出了“环锡林浩特天然草原游”、“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游”、“乌珠穆沁草原游牧部落特色游”、“阿尔山圣泉康复保健游”、“草原牧羊游”、“锡林郭勒草原民俗风情游”、“草原婚礼游”、“沙源治理游”、“元上都遗址探密游”、“恐龙墓地游”、“中蒙边境游”、“草原那达慕”、“祭敖包”、“森林、沙漠、雪地探险游”,自行车拉力赛、摩托车、汽车越野赛、狩猎、滑冰、滑雪等等特种专项旅游。旅游活动项目独具特色、丰富多彩。

Hash:e6671b640875f0505409f9c92630d786dbe51538

声明:此文由 小鬼鬼说娱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