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绘就转型发展新画卷——平顶山卫东区打造文旅基地促“六稳六保”侧记
12月6日,位于平顶山市卫东区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平顶山文旅基地手工艺馆中,游客正在争相购买馆里的非遗产品,并纷纷拿出手机,与店主李万里打卡留念。
“今天卖了500多,主要是还把我的手艺展示出去了,我也快成网红了。”李万里兴奋地说。
与此同时,卫东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朱新政与商业综合体的负责人张涛正在就文旅基地二期正式启动进行商议。
疫情突至 让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2020年年初,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在市区销售手工艺非遗产品的李万里陷入了困境,店里每个月数千元的房租、一家人的吃喝花销,压得她喘不过气。
同时,卫东区某商业综合体受疫情影响,一批商户关店退出,员工的工资、高额的运维管理费用,让企业复工复产的道路举步维艰。
2020年3月,在卫东区助力复工复产的服务活动中,朱新政了解到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结合之前该区部分非遗项目和文化产业经营者向他反映的情况,一个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应运而生。
“我就想把非遗项目和文化产业经营者集中起来,让商业综合体在租金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这样既解决了小微文化产业经营者的压力,形成文化产业合力,同时也解决了商场的人气问题,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朱新政说。
“当时朱书记跟我沟通这个想法后,我是非常的激动,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我们立即研究优惠政策,决定对非遗商户免首年租金,对其他文化产业商户首年租金减半。”城市综合体负责人张涛说。
“朱书记给我说可以减免房租,并且把我们文化产业相关商户集中到一起,抱团取暖肯定比单打独斗强的多,我就立即报了名。”在基地经营着一家非遗产品的商户冯萍说。
政府、企业、商户三方人员一拍即合,经过6个多月紧张的筹备,占地面积4000平方的平顶山文旅基地诞生了。
和衷共济 打造发展新名片
商户入驻了,客流量从哪里来,能否上得去,经营管理模式是否科学,是基地存活发展的关键。
“我们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与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媒体进行沟通、协调,通过制作宣传片、网络小视频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宣传。同时,邀请各行政单位、银行等部门,为企业和商户开展全方位服务。”朱新政说,基地建立起来了,自己就要对企业负责、对商户负责,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实、做好。
基地的发展,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该区区委书记王迎波、区长张伟多次到基地调研,现场办公解难题。各职能部门秉承“只要企业愿意干、剩下的事情我们办”服务理念,为基地提供贴心服务。6月30日,卫东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上门为商户办理食品安全经营许可证;7月20日,平顶山银行矿中支行负责人到基地与商户对接,开展银企服务,为商户解决资金问题。
朱新政带领基地商户先后到杭州、陕西省袁家村等地学习文旅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布局发展规划。在他的感召带动下,全体商户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基地建设,自发开展了手绘扮靓基地、文艺演出等活动,齐心建设文旅基地。
逐梦前行 文旅融合惠民生
助力脱贫攻坚消费扶贫义演,走进贫困山区送文化下乡,开设非遗公益课堂……文旅基地的商户充分发挥文艺专长,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基地的人流量多了,商户的收入逐步增长了,商户们也用他们的行动反哺社会。
“政府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让我们文化经营者有了家,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回报社会。”文旅基地商户孙国强说。
目前,平顶山文旅基地入驻商户36家,已成为该市市区最大的非遗、手工制作和特色旅游产品经营地、文化交流和网红打卡地。在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占地7000平方米的文旅项目,平顶山文旅基地在全国尚属首家。
“基地二期3000平方已启动,卫东区将进一步融合多元文化,拓展文旅内涵,,实现文旅发展、经济效益双丰收,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旅发展红利。”朱新政充满信心地说。(平顶山卫东区宣传部 李晓光)
Hash:7353613ff82d0cc7eb2d0b1c9883ebef9e1737ba
声明:此文由 中原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