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卫东区:林茂果香富农家 生态修复添新景
大河网讯(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古国凡 何洋)初夏时节,不需门票的山顶公园、岳家森林公园、东湖公园等地游人如织;万亩石榴花开红似火,映红了金牛山,景区饭店顾客盈门,池塘边的垂钓者舒心欢笑……这是平顶山市卫东区生态修复带来的新气象。
卫东区辖区内有落凫山、金牛山、马棚山、张寨山、焦赞山等5座荒山,山区面积5.1万亩,还有平煤一矿、八矿、十矿、十二矿四座现代化大型煤矿。过去,随着厂矿企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荒山乱石杂草丛生,市郊更是风吹满天黑,污水四处流,处处是煤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变荒山为人青山、富山;变矸石山为“花果山”。
近年来,卫东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先后累计投入1.6亿元,绿化荒山,劈石铺路,垒石堰,造良田;对煤场,渣场,停车场采取清运,拉土、覆盖、植绿的办法治理,逐步形成了山顶用材林,女叶贞树戴帽,山中石榴树、杏树、核桃树缠腰,松柏种遍一脉四岭八景点的生态旅游框架,实现了山山通公路、山头与山头相连,大部分景点已具备休闲、娱乐条件。使昔日乱石磊磊、荒草凄凉的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矸石山上种草、植树、修廊,昔日的“黑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亩树林似长龙锁住了煤尘风沙,带来了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财富,全区森林覆盖率由过去不足2%,提高到34%。
“绿化荒山暖人心,石榴也能变成金”。上徐村农民赵孩夫妇,一边在石榴园旁卖石榴酒,一边给花落坐果的石榴打药治虫。近年来,赵孩响应荒山修复号召,上山承包了50亩石榴园。由于科学管理,石榴连年丰收,亩产值1.5万元,他还又把石榴进行深加工,酿造成石榴酒卖。
焦赞山东坡上的林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群锋更是心潮难平:“过去这里是个200多亩大的煤堆场,晴天煤尘飞扬,雨天,黑水横流。前年,光华路街道程庄村对煤场进行综合治理,清运煤堆、拉土填沟、平整煤场,栽上了油桃、潘桃树。今年已挂果,近日来不少顾客前来观光摘果品尝,要是过去,真不敢想啊!”
变废为宝,挖塘种藕养鱼,造田种粮、栽果树,循环发展,是该区生态修复的又一特点。由于煤矿长期开采,使卫东区2万亩土地沦为塌陷地,处处污水横流,一片沼泽,难以生存,不同程度破了土地资源。
近年来,该区综合利用塌陷地,发展循环农村经济,制定了土地复垦规划,采取了“一疏二平三改造”等方法,积极实现塌陷地、废弃地复垦改造。经过不懈努力,复垦土地3000余亩。辛北村、辛南村塌陷区经过复垦后,建成鱼塘10个、藕塘8个,水面157亩,造地500亩,年创复垦保耕面积300亩,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种、养、加一条龙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东工人镇街道东湖公园,原来是个200多亩煤区塌陷地,经过治理、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如今满塘清澈见底,荷花飘香、鱼欢跳跃,不少市民在此休闲、纳凉,还在这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
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的开发,给当地农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他们在各个景区开果园、开饭店、建庄园、做买卖、生意红红火火,尝到了生态修复的甜头。2019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7元,比2018年增长9.3%。
“我们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卫东区委书记王迎波说。
Hash:d8f2771c252b46b1c4fdfb08d6fb20c6227af664
声明:此文由 社会民生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