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景点介绍手帐(我的旅游手帐)

导读:五一旅游景点介绍手帐(我的旅游手帐) 旅行手帐记录什么内容 你做的旅行手帐是什么样的? 旅行手帐怎么做 如何做入门旅行手帐 旅行手帐怎么写?从工具到排版,这些技巧要知道 手帐,让你的旅行更有意义——《旅行手帐完全指南》

旅行手帐记录什么内容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比较喜欢的手帐风格的小姐姐——莫拉酱

在我看来,旅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人生本就是一段旅程,手帐则是你精彩行程的绝佳记录。

一、旅行前

配合小伙伴制定行程/行李清单/重要的机酒住宿备忘整理等

以今年八月的濑户内海小岛旅行为例,大概的行程安排在旅行之前就和同行的小伙伴探讨了,于是在旅行之前就整理了基本的行程,熟悉了地图。其实对于比较陌生的旅行环境来说这一步挺有益的,花一下午时间做做功课用手写的方式记下来,比在网页上随意浏览一下印象深很多呢。地图是手绘,照片和岛的名字都是指南上剪贴的。觉得字体特别好看就贴上去啦。同时运用了一些印章。

二、旅行中

备忘录随手记/车票门票收纳好/见到宣传册就拿一份吧/多拍照便于剪贴

在旅行中还会随身带着一本牛皮纸的内芯,日本各大车站和景点都可以戳章。牛皮纸易干,有底色的本子盖章也很好看。

大家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三、旅行后

按照时间或地点或主题等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

以这一次的欧洲之行的其中一页作步骤说明:

Step1:确定一个大概的基调,构建一个内容框

Step2:预留文字的位置,心中有一个隐形的文字图片区域,用图形图像做一些分割。因为这一页是慕尼黑,选择了德国结和旅行箱的图案作为区域的切割。

Step3:开始填写文字

Step4:打印旅行的照片、分类整理。

Step5:粘贴照片。这时候整理布局已经很明朗了。

Step6:填上文字,在细节部分用胶带、贴纸、马克笔做一些装饰。

怎么样,快快来“补手帐”,记录回来之后再次回忆的美好旅程。

你做的旅行手帐是什么样的?

每次旅途都习惯带小本本,让途遇的暖心人儿留言,到邮局加盖邮戳,记录不愿意遗忘的彼时心绪,日后翻看起时,会觉得时光有脉络可循。先上16年足迹~16年夏,这次在莲都的旅途漫长,有大把充裕时光,晒阳阳,涂小画,日子悠长得不知不觉。重要的是坚持!!!从前至后翻看本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真是炒鸡棒啊!第五次抵达日光城拉萨,入夜哪儿也懒得去,不如窝在青旅公区小角落,在周遭的谈笑声和影片的背景音里,陷入自己的小世界。仓央嘉措和玛吉阿米的传说,究竟打动了多少人的小心脏。彼时还是画人完全手残星人,有人问,那人旁边为啥有一把伞。光明港琼,嗯,到过拉萨的你一定去过吧。混迹在当地人堆里,耳旁全是绕口小藏语,跟旁边的人笑着说扎西德勒,能换回祝福和好多善意微笑。古修哪书坊,是很喜欢的小书屋。被告知不许拍照,询问能否拍小角落画画,竟然被准许。画好后回到书坊盖小印章,被夸了,哈哈哈。自拉萨经日喀则吉隆。看到绚丽双虹,和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巨大的北斗七星。吉隆至加都的路途真是一言难尽,皆尽山路,公里数不多却耗时超长,车辆在悬崖边上飞舞,一车人颠得七荤八素。坐过这段路,会有更多的勇气坦然面对日后的所有路途。徒步的小日子,除了走路吃饭和睡觉,就是在写字和画画,精力充沛又勤奋。奇了怪了,哪里冒出来那么好的精神头。有时候也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元素。在北海道游记里我写了“最爱的便利店”,这是一间北海道本土便利店,便当很好吃。“最冷的地方”是旭川,去了北海道才知道,最低温不是最北边的稚内,而是在北海道中部。“最长坐车时间”是从旭川到稚内,原本买了特急,由于JR线路出现事故,只能搭乘普通。和小伙伴就这样从旭川搭乘了仅一节车厢的电车,在白茫茫的大雪深山里摇摇晃晃了七个小时到达稚内。途中正睡意朦胧的时候师傅一个急刹车,用扩音器告诉大家看窗外,原来是有一只驯鹿穿过了铁道。这也成为了这次旅程最难忘的回忆。马上用手机备忘录记了下来,回家就整理到了手帐里。现在每每翻看都觉得,能记下来真是太好了!除了旅行前后之外,也有一些旅行手帐小物是必不可少的。

旅行手帐怎么做

可以拍一些你旅游过的地方的照片,或者画一些令你惊喜的景物,粘贴到好看的笔记本上,然后写一些心得,寄语,可以根据兴趣绘画制作,没有什么限制

如何做入门旅行手帐

旅行手帐就像是你的旅行日记,走到哪里就到哪里记录下来,配上好看的照片和亲身体验,等以后翻看的时候,会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做了很多年手帐的我,非常推荐大家试试拍立得相纸+文字的方式,轻松就能入门旅行手账。百度下如果想要挑选最合适的画面,可以入手富士instax mini LiPlay,能拍又能打印,还有显示屏能看到拍摄的画面怎么样,就不用担心废片的可能,而且还能将声音转换成二维码打印到相纸上,用来做旅行手账的话,以后还能扫码听当时的声音。  

旅行手帐怎么写?从工具到排版,这些技巧要知道

其实我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分享关于旅行手帐的干货?爱旅行的人,往往更喜欢摄影美食,大多数精力都不在手帐上;而喜欢手帐的人,一旦出去玩了,肯定没有时间和力气回来做手帐。似乎旅行和手帐总是对立的,但不可否认,仍然有很多神仙是一边旅行一边做手帐的。把喜欢的事情放在一起,真的很难,可是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啊!

上周去上海杭州出差,一路十分疲惫,可能是年过而立,体力和好奇心都跟不上了,也可能是因为见过的东西太多,对很多事情都没有最初的兴趣。不过我还是抽出自己睡觉的时间做了几篇旅行手帐,毕竟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每个人对手帐的理解不同,对手帐的期待也不同,就拿旅行手帐来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记录的方法,谁的更好,自己来决断。这里只是想给那些从来没有旅行手帐经验的小可爱们一点帮助,从选择工具到页面排版,知道这些技巧,或许能帮你更快上手!

这就是我每次出行所带的手帐用品:Moleskine的旅行手帐本,斑马复古五色笔,点石双头水性马克笔,点石针管笔一支,笔刀一支,笔型固体胶一支,笔型便携剪刀一支,贴满胶带的离型纸本一本,手帐素材纸一包。

一般做旅行手帐用TN的比较多,皮质封皮,内芯可替换,里面多少素材都能装。不过这个Moleskine的本子是我前年买的,想着再不用恐怕就要搁置的,所以抛弃我的TN,拿它出来了。

笔类的选择还是很慎重的,以前出行是真的旅行,可以有闲心画画,会带一些彩铅、水彩之类,这次主要是公事在身,没那么多时间,就直接带这套马克笔,用来画字体。还有一套复古五色笔,也是为了配色。外加一支大容量的黑色针管笔,用来记录一些琐碎的事情。

对于拼贴爱好者来说,胶带和素材纸是必备的,但空间有限,我只要直接拿这个小型的离型纸本出来,外加一个素材包。不要小看这个素材包,里面有很多贴纸、硫酸纸、雪梨纸、宣纸,还有我自己做的一些可以直接使用的手帐素材,很方便的。

还有工具,笔刀、剪刀、胶棒通通是笔型,小巧、方便呀!可惜回来的时候,由于行李没有托运,那个笔型便携剪刀被机场安检的工作人员给扣留了,还好我把笔刀的刀片提前扔掉,不然肯定这个也留不下。所以你们要记得,带这些东西上飞机的话一定要托运。

一般情况下,准备这些工具就够了,一个稍大一点的收纳包就能装进去。

跟平时在家不一样,出来旅行一定会有很多新鲜事,能记录的太多了!每天的行程、花销、住宿,吃到什么美食,遇到什么新鲜事,都可以记下来,如果你是个话唠,或者喜欢画画加字体的话,甚至可能觉得一篇手帐的两页是不够用的。

怎样做旅行手帐的排版?以我的经验,字体、图片和文字均衡搭配是最好的。平时一日一记的手帐可能没那么多主题,不用太多字体来搭配,但旅行手帐却是很多元素组成的,景点名称、美食名称、还有各种板块都需要单独列出,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手帐博主的旅行手帐都是有不少字体的。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元素是图片。平时的手帐配图是很随意的,但旅行手帐的配图一定是和当天旅行所看到的画面一致,所以景点门票、机票、火车票、自印的照片、宣传单图片以及自己手绘的图片都会成为可供选择的素材 。机票、车票大家用得太多了,直接贴手帐上,信息一应俱全。至于照片,有的小可爱喜欢用拍立得或者便携打印机,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手绘嘛!这个需要有绘画基础,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来!

文字的就随便了,只要是和这次行程相关的,都可以记录。

手帐,让你的旅行更有意义——《旅行手帐完全指南》

从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现在流行的段子“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旅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都在路上,尤其是现在各种小长假很多景点似乎都被挤爆了,那么身体在路上的我们是否真的因为旅行感受到乐趣呢?

拖着奔波的身体回来之后,除了一句“好玩!”和相机里一大堆没机会打开的照片,回到日常生活之后,你的旅行还剩下什么?还记得什么?

我们知道,记忆这东西完全靠不住,即使你能想起昨天的晚饭,前天的晚饭也早已抛诸脑后,即使是特别的记忆,我们也会出乎意料地忘记。

我们需要记录,哪怕只要留下一点点照片和文字,就能充分唤回当时的印象和感觉,手帐,可以让一闪即逝的体验完好地保留下来,并且方便随时重温旅行。在写手帐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如何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旅行手帐呢?

奥也宣之在《旅行手帐完全指南》将手把手教会你,哪怕只是出门散步,也能感受到旅行般的乐趣。这本手帐将贯穿于你的整个旅行,分为旅行前、旅途中和归来后三个阶段5个步骤来完成。

奥也宣之: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做手帐,之后更是以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手帐术正式踏上写作之路。他喜欢四处旅行,并用手帐记录旅行见闻,将体验转化为人生财富,认为“旅行不是因为有趣才值得记录,而是记录后才变得有趣”。他所著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广受读者好评,并引领了日本手帐风潮。

不管去不去,先把喜欢的地方和风景收集起来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读书的时候,只要看到让你感兴趣、想要去看看的地方,就可以把它当作素材收集起来。除了要记下景点和地名之外,还要记下这一信息的出处,贴上报道或照片。

只要按照时间顺序,不必分类把想去的地方和留意的东西都记在一个本子里。当你在手帐本上将想去的地方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按照他们的位置关系规划出行路线了。

当在手帐中积攒到一定程度时,想要出行的热情达到极限的时候,就是出发的时候了。

1、用心收集素材

出发之前,我们需要切换成旅行者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会发现我们看到的世界会大不相同。

接下来,我们就要在旅途中收集制作手帐的素材了,这里需要选定一个随身携带的收集袋,只用来存放我们收集来的素材。

“纸品”:观光地的宣传单、票根、店铺的宣传卡、车站或机场里的小册子等。

当地导游图:两份,正反两面都可以剪下来粘贴。

“图标化”的印记:落叶、点心的包装袋、纪念印章。

除了收集上面的素材外,我们还要写途中备忘录,只需要用能随身携带的便签或卡片将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回家之后贴在手账中就可以了。

途中备忘录记录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客观事实和主观声音。

客观事实:行程安排、尝过的事物等客观发生的事情;

主观声音:自己感受到的、 考虑到的、回忆起的种种,是取材于自身的东西;

记录客观事实是为了能起到回顾行程的作用,至少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

记录的主观声音一定要是即时想法,也就是当时当地的心声、感受、思 ,比如因为饥饿而冒出的“好难受”“我好想回家”之类的想法都可以记下来。

如果要写那么多东西,哪还有时间看风景呢?作者建议我们善用地图符号和简写,在旅行一开始可以将会频繁出现的词汇规定好简写法,做成一览表。

另外,在收集到的资料上要做好已经读过的标记,对于历史名胜的解说牌也不要漏看,对于每一天的素材按照时间顺序分开装好,如果有什么疑问也记下来,比如遇到的新词等。

很多人在旅行中都很爱拍照片,那这些照片要怎么处理呢?奥也宣之先生在处理照片上有个小窍门,就是准备两个相机,一个是主力相机,对于自己喜欢的景物,可以拍很多张,另一个是备用相机,用来拍“游客照”、“摆拍照”等。做手帐的时候,把要用到的备用照片打印出来就可以了。

在旅途中的你,因为想着要回去制作手帐,想必会更用心来观察和感受旅行的乐趣吧?收集好素材回家之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手帐啦!

1、即时版手帐

回家之后,首先把所有素材分类整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然后从导游手册、宣传纸等素材上把想要贴在旅行手帐上的部分剪下来,要按照轮廓剪成小块的,最后打开手帐本,把所有的素材都贴上去,就制作完成即时版手帐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剪贴素材时要以杂志、报纸为参考来布局,右侧与下方要留白,简单地写一写这是哪里的照片、纪念碑的名字等等。

2、完全版手帐

在旅行归来之后的三天左右,也就是切换回“日常模式”之前,对“即时版手帐”进行添补润色、增加新的资料,就成了一本“完全版手帐”了。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回顾一遍“即时版手帐”,看着这些东西,不断写下脑中浮现的想法、因为回忆第一次感受到的东西等。

然后,你在旅行中产生过的疑问和兴趣的那些要点也要调查一下,将调查结果补充记录在手帐里。比如路边不认识的鲜花,若是喜欢植物的人,就会产生“这花叫什么名字”的疑问。

最后,在完全回顾了旅行体验的基础上, 制作路线图,整理总结清 单。比如看过的景色、吃过的东西、列访古迹的清单、本次旅行绝美景色Top3、还想再吃的东西总汇等等。作者每次都会列的清单是:今日见到的鸟类清单、 旅行携带物品清单。

到此,我们就完成一次旅行的旅行手帐了。

《旅行手帐完全指南》中还为我们列举了旅行前收集素材的途径,以及制作路线图的方法和步骤,作者还将自己趁手的手帐制作工具也细心地贴了来。在书的附录中,奥也宣之将自己去浅草·上野的旅行手帐记录过程公开了出来,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他在书中所说的方法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旅行完全指南》这本书就可以看成是一本关于旅行手帐制作经验分享的手帐,不论是装订、印刷,还是排版、手感都是一本手帐,都可以作为我们制作手帐的参考。

其实,制作手帐是给未来的自己留下的一份礼物,能够借助手帐回忆起自己所有经历过的事情也是一种幸福。不论你是去远方,还是到附近的公园散步,都用旅行者的眼光来看世界吧,并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在属于自己的旅行手帐或是散步手帐中。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按照《旅行手帐完全指南》中的方法,拿起纸和笔开始记录 ,以足步行,以手记录。

最后附上《旅行手帐完全指南》的思维导图。

Hash:145bda306f6376cb09da97afdba40aef943bc7ed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