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登道夫旅游攻略(鲁道夫酒店)
导读:鲁登道夫旅游攻略(鲁道夫酒店) 鲁登道夫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鲁登道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鲁登道夫的军事思想是怎样的? “鲁登道夫”大桥是那条河的桥? 游gta5中,谈及到一个地方:鲁登朵夫。 请问地球上是否真的有这个地方?
鲁登道夫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鲁登道夫生于1865年4月9日,自幼受当过预备役军官的父亲影响,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威武的军官,去指挥千军万马。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他十二岁进入陆军幼年学校读书,后又进入陆军士官学校。1890年,他又考入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908年至1913年,鲁登道夫在德军总参谋部任职,曾担任第二处处长,主管军队的训练、装备、动员等事宜。这时,整个欧洲大地战云密布,德国周边各帝国主义国家磨刀霍霍,加紧备战,眼看一场世界规模的残酷战争一触即发。面对这种紧张局势,鲁登道夫及时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最大限度地加强陆军实力”和“配合军火工业,把宣传鼓动做为武器,用于最广泛的扩军备战之中去”的主张,使德国在一个时期内又迅速增加了30万军队。由于他扩军屯兵有功,因而他的军阶不断升迁,一度担任德军第三十九联队司令员等职务。
鲁登道夫作为资产阶级军事家,他的“大德意志民族”观念在早期就有所显现。也正是由于他身上害有这种痼疾,才使得他甘愿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效命沙场。他鼓吹、宣传实行大规模的“总体战略”,积极推行对外军事扩张和对内实行扩军备战政策,是德国“彻底消灭”理论的狂妄的支持者和叫嚣者。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军事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各帝国主义势力兵刃相向,粉墨登场。8月3日,德国军队为了实现长驱直入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大纵深迂回,从背后狠狠打击法军主力的目的,在必经之路列日镇展开了一场恶战。战事刚起,德军自恃有新式大炮和优势兵力,原设想比利时守军会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孰料,他们面对的是列日花了二十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坚固工事,再加上比军将士英勇顽强,拼死抵抗,德军一次次冲锋都溃败下来。残酷的攻坚战斗连续进行了两天,德军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做为先头部队的第十四步兵旅指挥官“出师未捷身先死”,战局明显对德军不利。这时,鲁登道夫主动接替了第十四步兵旅的指挥职务。是夜,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带领部队从比军防御阵地侧翼暴露出来的夹缝地带大胆实施穿插,像一把尖刀直刺守军心脏,尔后配合外围部队内外夹击,终于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列日之战”对实现德军最高统帅部速战计划意义重大,立下首功的鲁登道夫因此赢得殊荣,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嘉奖。不久,任命他担任第二集团军军需总监的职务。
鲁登道夫在一战期间曾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普鲁士战役”。1914年8月中下旬,正当德军主力在西线向法国边境推进之际,俄国军队乘德国东线空虚,分兵两路向东普鲁土进犯。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德军仓促应战,连连失利。危急之时,鲁登道夫奉召奔赴东线出任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同司令兴登堡联袂负责东线战事。最高统帅部在给他的电文中这样说:“你或许能挽救东线战事。我们不知道哪一个人曾得到我们这样完全的信赖。德皇也完全信任你。”
到任以后,鲁登道夫果然不负厚望。他根据敌强己弱和俄军指挥不利等情况,及时调整部署,制定了故意示弱,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兵器歼敌一部等作战方案,将俄军先遣部队装进预先设置的“口袋里”。经鏖战五昼 ,全歼俄国一个集团军,打死打伤和俘虏俄军共达十四万五千余人,从而扭转了东普鲁士的局势,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东普鲁士战役”被称颂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围歼战”。鲁登道夫以此被狂热的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奉为不可战胜的偶像,顶礼膜拜,他的职位也于1914年11月擢升为东线方面军参谋长,再次与出任总司令的兴登堡合作。鲁登道夫虽然每次都以副手的身份出现,但他始终发挥着独立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他在《总体战》一书中说的“东线作战的领袖不是司令官,而是参谋长,作战意图取决于参谋长”。1916年8月,鲁登道夫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才略,爬上了德国统帅部第一总监的位置,权力达到了势倾朝野的顶峰。这次,尽管他仍然和担任总长的兴登堡合作一起指挥全国部队,但实际上,军事上的指挥权多半落到了他的手里。1918年,德国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内外交困,财竭力衰,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境地。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人民掀起了反战和革命的浪潮。面对现实,大权在握的鲁登道夫非但没有收敛军事扩张的野心,反而认为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使德国得到繁荣和发展。他扬言,为了胜利,就必须在军事上发动进攻,要进攻就必须进行大的决战。1918年,对于鲁登道夫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他不顾国内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对,倾军事上几乎全部实力破釜沉舟,先后炮制和发动了“米夏埃尔行动计划”和“埃纳攻势”,虽然在开始阶段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后来由于美国介入,德军终于在8月8日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鲁登道夫后来回忆说:“8月8日乃是世界大战史上德国最黑暗的日子”,“8月8日这一天确定了我们战斗力衰亡的命运,并把我在战略上为我们的处境寻找亡羊补牢之计的希望破灭了。”1918年9月29日,鲁登道夫下达了和平停战的命令,不久,他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只身逃到瑞典。
1919年春,鲁登道夫从瑞典回国。这时,德国经过所谓“自由与民主”选举,建立了魏玛共和国。1920年3月,鲁登道夫参加了以推翻共和国、建立君主体制为目的的卡普暴动。暴动破产后,他又贼心不死,和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勾结,企图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统治,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1925年,鲁登道夫的军事论著代表作《总体战》出版,阐述了他“战争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为目的,而战争则是为民族生存而奋斗的最高体现,所以政治是从属于战争的”这一战略思想。这一理论后来被希特勒继承下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7年12月20日,鲁登道夫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鲁登道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1919年春,鲁登道夫从瑞典回国。这时,德国经过所谓“自由与民主”选举,建立了魏玛共和国。1920年3月,鲁登道夫参加了以推翻共和国、建立君主体制为目的的卡普暴动。暴动破产后,他又贼心不死,和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勾结,企图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统治,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1925年,鲁登道夫的军事论著代表作《总体战》出版,阐述了他“战争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为目的,而战争则是为民族生存而奋斗的最高体现,所以政治是从属于战争的”这一战略思想。这一理论后来被希特勒继承下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鲁登道夫的军事思想是怎样的?
随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军国主义分子树立起来的一座所谓的军事丰碑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倾斜,那个一向被德意志民族殖民扩张分子们狂热崇拜的偶像——当时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第一军需总监鲁登道夫,面对兵败如山倒的黯淡局势,终于低下了他那颗曾是不可一世的头颅。自此,一战时期德国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抛进了英吉利海峡。
鲁登道夫生于1865年4月9日,自幼受当过预备役军官的父亲影响,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威武的军官,去指挥千军万马。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他十二岁进入陆军幼年学校读书,后又进入陆军士官学校。1890年,他又考入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908年至1913年,鲁登道夫在德军总参谋部任职,曾担任第二处处长,主管军队的训练、装备、动员等事宜。这时,整个欧洲大地战云密布,德国周边各帝国主义国家磨刀霍霍,加紧备战,眼看一场世界规模的残酷战争一触即发。面对这种紧张局势,鲁登道夫及时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最大限度地加强陆军实力”和“配合军火工业,把宣传鼓动做为武器,用于最广泛的扩军备战之中去”的主张,使德国在一个时期内又迅速增加了30万军队。由于他扩军屯兵有功,因而他的军阶不断升迁,一度担任德军第三十九联队司令员等职务。
鲁登道夫作为资产阶级军事家,他的“大德意志民族”观念在早期就有所显现。也正是由于他身上害有这种痼疾,才使得他甘愿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效命沙场。他鼓吹、宣传实行大规模的“总体战略”,积极推行对外军事扩张和对内实行扩军备战政策,是德国“彻底消灭”理论的狂妄的支持者和叫嚣者。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军事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各帝国主义势力兵刃相向,粉墨登场。8月3日,德国军队为了实现长驱直入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大纵深迂回,从背后狠狠打击法军主力的目的,在必经之路列日镇展开了一场恶战。战事刚起,德军自恃有新式大炮和优势兵力,原设想比利时守军会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孰料,他们面对的是列日花了二十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坚固工事,再加上比军将士英勇顽强,拼死抵抗,德军一次次冲锋都溃败下来。残酷的攻坚战斗连续进行了两天,德军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做为先头部队的第十四步兵旅指挥官“出师未捷身先死”,战局明显对德军不利。这时,鲁登道夫主动接替了第十四步兵旅的指挥职务。是夜,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带领部队从比军防御阵地侧翼暴露出来的夹缝地带大胆实施穿插,像一把尖刀直刺守军心脏,尔后配合外围部队内外夹击,终于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列日之战”对实现德军最高统帅部速战计划意义重大,立下首功的鲁登道夫因此赢得殊荣,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嘉奖。不久,任命他担任第二集团军军需总监的职务。
鲁登道夫在一战期间曾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普鲁士战役”。1914年8月中下旬,正当德军主力在西线向法国边境推进之际,俄国军队乘德国东线空虚,分兵两路向东普鲁土进犯。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德军仓促应战,连连失利。危急之时,鲁登道夫奉召奔赴东线出任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同司令兴登堡联袂负责东线战事。最高统帅部在给他的电文中这样说:“你或许能挽救东线战事。我们不知道哪一个人曾得到我们这样完全的信赖。德皇也完全信任你。”
到任以后,鲁登道夫果然不负厚望。他根据 强己弱和俄军指挥不利等情况,及时调整部署,制定了故意示弱,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兵器歼敌一部等作战方案,将俄军先遣部队装进预先设置的“口袋里”。经鏖战五昼夜,全歼俄国一个集团军,打死打伤和俘虏俄军共达十四万五千余人,从而扭转了东普鲁士的局势,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东普鲁士战役”被称颂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围歼战”。鲁登道夫以此被狂热的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奉为不可战胜的偶像,顶礼膜拜,他的职位也于1914年11月擢升为东线方面军参谋长,再次与出任总司令的兴登堡合作。鲁登道夫虽然每次都以副手的身份出现,但他始终发挥着独立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他在《总体战》一书中说的“东线作战的领袖不是司令官,而是参谋长,作战意图取决于参谋长”。1916年8月,鲁登道夫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才略,爬上了德国统帅部第一总监的位置,权力达到了势倾朝野的顶峰。这次,尽管他仍然和担任总长的兴登堡合作一起指挥全国部队,但实际上,军事上的指挥权多半落到了他的手里。1918年,德国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内外交困,财竭力衰,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境地。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人民掀起了反战和革命的浪潮。面对现实,大权在握的鲁登道夫非但没有收敛军事扩张的野心,反而认为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使德国得到繁荣和发展。他扬言,为了胜利,就必须在军事上发动进攻,要进攻就必须进行大的决战。1918年,对于鲁登道夫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他不顾国内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对,倾军事上几乎全部实力破釜沉舟,先后炮制和发动了“米夏埃尔行动计划”和“埃纳攻势”,虽然在开始阶段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后来由于美国介入,德军终于在8月8日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鲁登道夫后来回忆说:“8月8日乃是世界大战史上德国最黑暗的日子”,“8月8日这一天确定了我们战斗力衰亡的命运,并把我在战略上为我们的处境寻找亡羊补牢之计的希望破灭了。”1918年9月29日,鲁登道夫下达了和平停战的命令,不久,他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只身逃到瑞典。
1919年春,鲁登道夫从瑞典回国。这时,德国经过所谓“自由与民主”选举,建立了魏玛共和国。1920年3月,鲁登道夫参加了以推翻共和国、建立君主体制为目的的卡普暴动。暴动破产后,他又贼心不死,和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勾结,企图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统治,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1925年,鲁登道夫的军事论著代表作《总体战》出版,阐述了他“战争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为目的,而战争则是为民族生存而奋斗的最高体现,所以政治是从属于战争的”这一战略思想。这一理论后来被希特勒继承下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7年12月20日,鲁登道夫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鲁登道夫”大桥是那条河的桥?
1944年3月7日,美第1集团军中央和南翼转向东南,迅速向波恩和巴特戈德斯贝格推进。位于集团军最右翼的美第9装甲师奉命向雷马根进攻。该师先遣部队越过屏蔽莱茵河的最后一个高地后,突然发现前面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大桥仍完好无损。该部指挥官霍格准将在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所部夺取这座桥梁。该桥当时未遭摧毁是因为被指定炸桥的守卫部队正在等待仍在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部队渡河。当美军先头部队到达桥头时,守桥德军点燃了炸药包,由于炸药量不足,仅破坏了一个桥墩。随后,迅速冲上去的美军巡逻队切断了爆破用的电缆,然后冒着德军火力冲过大桥,到达莱茵河东岸并建立了阵地。
游gta5中,谈及到一个地方:鲁登朵夫。 请问地球上是否真的有这个地方?
现实中的原型应该是北达科他州(北扬克顿的原型)的首府——俾斯麦。
因为鲁登朵夫其实跟鲁登道夫是一样的,是德国人的名字。
Hash:1838f5031e2ef647a9d5343690526ca02e9215fd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