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谢海龙说过:摄影圈的人看书的少了,出
我个人认为摄影家谢海龙说得有一定道理。首先,现在读书的人少了,是一个社会现象。不光摄影人读书少了,身边的年青人,如果不是应付相关的理论考试,一般不怎么读纸质书。但是说实话,该电子版书占有相当比例。看手机短信息是生活中的常态。几乎所有场所的人,都在都快歺文字。二是出书的摄影人多了。其实大多数摄影人出的严格说都是属于摄影作品集。真正有研究,有广度,有深度的摄影理论专著则少之又少。而且,老同志出作品集比例较大。读书少也罢,出书多也罢,都可以理解。我们摄影爱好者,如果要想用摄影来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一定要多读摄影理论专著,艺术理论专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必须的,没有其他路可以走通。当然,出书是好事,终归是应该鼓励的,只是希望能多出有价值的好书。我现在坚持每月读一夲书,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否,请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
【传媒摄影类话题】谢邀。谢海龙说:摄影圈看书的少了、出书的多了。这一现象,何止是在摄影界,即使是在文学界出书比读书多的人,也大有人在——出书名利双收,读书学海无涯;如此一来,不爱读书的人常出书,如此的书不读也罢。全集不全、选集复选集,是当下出书的通病;这之中有作者选择性失忆和记忆的问题,更有出版机构迎合市场无所创新的惰性。最近几个月凸显的现象是,忙得忙的要死,逆行者舍己救人,闲得闲的要死,居家整天写日记——说句实在话这不叫日记,闭门造车的闲言碎语,借助互联网台机或手机自媒体,仅以体裁论真不如一张照片有其价值。
说一位也读书也出书的摄影家吧——王建男于我亦师亦友。师者是他曾是我的顶头上司,大会小会常叮嘱,我30岁好不容易当了编辑时,他30岁出头已是省会城市党报少壮派副总编辑了;有几年,他拍板,为哈尔滨冰雪节出版画册,使我撰稿的履历表上,竟多了《哈尔滨之冬》《哈尔滨世纪风》《哈尔滨冰雪节》等数本大型摄影册及明信片诗配画,摄影家云集,独我一家撰稿,配汉英双语的散文诗或歌词。以致于由我提议并参与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电视文艺晚会《冰雪火》,为哈尔滨赢得第一个中国电视文艺奖星光杯,大有好汉不提当年勇的资本。
恰在去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收悉今日头条今日话题邀约,一日两条连续七日,共十四条,诸如回答:
#这里风景独好#、
#照片里的故事# 、
#我的周末计划# 、
#假如我有百万粉丝# 、
#你爱上家乡的理由# 、
#记忆中的童年美食# 、
#人生第一份工作#
#你拍到过最好看的照片# 、
#国庆四胞胎老三要改名# 、
#97岁拿诺贝尔化学奖# 、
#84岁大爷沉迷网游# 、
#无锡高架侧翻3死2伤# 、
#雪莉生前谈网络暴力# 、
#人类马拉松成绩首次迈入2小时大关#
一一等的提问,我都作答。与此同时,这也恰巧丰富弥补了我最近写作的选题计划的谋篇布局;粉丝没多几位,看客莅临不少,也曾,在今日头条今日话题外,借微信朋友圈,另与诸友分享。
收悉今日话题邀约恰巧是我最近创作计划的谋篇布局之一,即【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系;题什么?题诗呀!拍什么?拍照啊!是在日前,欣闻王建男加拿大获摄影奖消息在新华通讯社所属新华网突破百万人次阅读流量一一献上小诗三首;至此,他每发一张照片,我就配一首小诗,且都是在他发片后三五分钟左右,抢 当第一个评论者,有单幅或九宫格。2019年9月的某一天,见他由多伦多经巴黎飞内罗毕,开始了从北极到赤道的国际行走,新的时空,新的摄影一一他每发片,我必配诗,阅读和点赞量如何呢?且看风云榜单——我在21组诗配照中,三七二十一,选发后七组,从中可以看出读书的优越,不读书而只出书的摄影家是当不好摄影家的: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15)】
李兰颂:《九幅》行为艺术的芥末黄
车站反映出焦急等待
喷绘与卡通在叫卖
冷饮的绿色凉凉
橙红的墙与黄的窗
芳邻是小小楼房
惊羡穷游的背包客
色块拼图已超乎想像
寂冷的商业街堪比画廊
李兰颂:《双语》谁对谁而言
需要使用双语
COlFFEUR译科尔弗
壁画上一群体
DESSlN’T-REX
德语:德斯林·霸王龙
其中之一大喊着
LA JOlE DANS LA LECTURE
法语:阅读中的珠宝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贫穷|色彩|希望~贫穷不能限制人的想像力,只要有希望——哪怕这希望仅仅是来自法兰西式的浪漫。马达加斯加曾是法国殖民地。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16)】
李兰颂:《本原》本色也是原色
走廊也是画廊
女人也像男人
像男人一样负重
头顶着一切重负
还背着吃奶孩子
与男人同行的女人
与汽车自行车同行
与牛与猪赤足远足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汽车时代的公路行者(1)摄于马达加斯加34号、35号公路。2019年9月。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17)】
李兰颂:《发现》诗学哲学美学
诗人哲人诠释经典
三学二人一向独缺美人
从诗经走来
未必向圣经走去
却由爱经印证着永远
经典在哪里
经典在民间
美在于发现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汽车时代的公路行者(2)各位亲,行人的服装看起来很时尚,但几乎都是捐赠的旧衣服。[流泪]~摄于马达加斯加34号、35号公路。2019年9月。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18)】
【小小序】借助#记忆中的童年美食#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那个街道也要办大食堂去吃窝头就咸菜的年代,邻居家的阿姨们凌晨即起,悄声去远远的黄村挖野菜,回家掺到玉米面里做贴饼子或菜团子⋯⋯这都是我曾经的童年和少年的美食。时下猪肉金贵,不爱吃肉甚至避免多吃肉的我们,看到摄影家王建男手机摄于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弗农贸市场的照片,该作何感想?我写下了小小诗。是为序。
李兰颂:《黑白》绝对不会有人厌食
菜市场水泥柜台
是肉馅和腔骨
卖肉小贩的两个儿女
一个手掰着小白鞋
一个膝顶着小饭盆
再捐就捐一斤肉吧
四支眼睛看着两个人
黑脚丫可以不穿小白鞋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小商贩的儿女①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李兰颂:《散养》做小商贩的父母
在忙碌着什么
面都没露过
谁会凭空喜欢
天空一样的蔚蓝色
看头顶着盆的女孩眼神
竖起大拇指
面条撒了小半盆
一天学没上过也犯困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小商贩的儿女②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李兰颂:《缠绕》相差无几尤其个头
小姐姐背小弟弟
两个都是娃娃
人种关系都锁着眉
那特有的包袱皮
紧裹两人身体
不是常春藤花骨朵
终有放飞梦想的时候
前提要有健康的足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过早的背负~手机摄于穆隆达瓦,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19)】
李兰颂:《俨然》垃圾分类正髦得合时
似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医治特大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整日里也似乎忙碌的人
看到看不到的职务分类里边
挎着大包俨然旅行者一样
已经没有变废为宝的可能
影子也头顶着大塑料盆
向左向右绝不会印在大墙上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车窗外|除了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柏拉图。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小小跋】其实,我引用的这句话,并非柏拉图的立场。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李兰颂:《慈善》何止是这四张嘴
等待着的妇人们
许多彩色的时装
一再被搅扰的
是颜色革命的命
到处经济恐慌
毎天劳作16个小时
最小的童工才3岁
慈善金不等于富矿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等待慈善金的女人们~这个布店的老板是基督徒。每隔半个多小时,就会有店员向门外等待的穷人发放小额慈善金(每人折合人民币大约一两元钱)。手机摄于某布店门前。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李兰颂:《鼔腮》耳轮上边和下边
有两个高光点
听见了什么
与这高光点同样亮
是鼻翼上的高光
听觉嗅觉敏锐
最敏锐的还是那双眼睛
一定发现了蛛丝马迹
那鼓鼓的腮全是气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卖干果的男孩~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20)】
李兰颂:《顶法》传说中顶有顶法
男人如何顶
女人又如何顶
更有一说男人
什么都不顶
只女人什么都顶
那就分辨镜头
抓拍到的顶法吧
最美是女人顶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顶上功夫~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李兰颂:《顶礼》驱鬼避邪的彩绘
以阿福头祈愿
三岁看到老
人机合一才人人皆媒
人与自然化学反应
编程与密码疏离
顶礼膜拜的视觉想像
红蓝黑白图案揭秘
哲学总会告诉你
诗作者李兰颂注:找不到这幅很好的特写镜头了,先把这首诗发表在此,占个地方,待 找到那照片再补上;我的微信朋友圈总有整天霸屏的人,所以,55天就倒不动屏幕了,而王建男先生这幅摄于加拿大的“阿福头”,大约是在5月的某日。
【从北极到赤道~李兰颂诗题王建男手机随拍(021)】
李兰颂:《流年》纯金耳钉背光也耀眼
更耀眼的是大披肩
和系着的那个结
一面显露的是慈悲
一面又那样地坚韧
手的力量攥出尊严
宽大的衣袖威风八面
古朴的门板的铁条
上下两道锁尘封着流年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角度~同一个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左图看似贵妇,右图看似女佣⋯⋯事物是多面的,我们常常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即使是面对真实客观的照片,也是如此。所以,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哦~~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农贸市场,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李兰颂:《手型》表情些许压迫感
一身黑属于收缩色
是想生产之后会显瘦
模特不会背孩子站街头
且后背一只小小的手
狂抓着妈妈的脖领
不同于头顶上的重负
兜售的重点在背后
唯有手型示意牛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为了背上的孩子~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李兰颂:《读者》像大炮一样快搭到电线
一行人站立读报栏前
以极好的目力浏览
小红帽挂上新报纸
运动衫头顶新报纸
海员帽观看新报纸
有马达加斯加文字
还有法兰西语言
朗读者中有几位妇女
摄影家王建男注:【马岛印象】报纸——方兴未艾[发呆]手机摄于塔那那利弗,马达加斯加。2019年9月。
Hash:7fbceb63709f22c033972ee736918832577a4370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