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藏的文化遗产
导读:转轮藏的文化遗产 一、转轮藏的文化遗产 二、浦城县特色文化 三、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哪里? 四、南平市博物馆的简介 五、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证实了传说中女娲的存在了吗?
一、转轮藏的文化遗产
闽北边陲的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村西北深山里,有一座千年古寺――禅寂寺。该寺始建于唐至德年间(756-758)。史料记载,该寺最珍贵的建筑就是寺内建有轮藏殿,殿中建有转轮藏,故寺庙又名“轮藏寺”。
在《浦城县志》中对于“转轮藏”也有记载:“转轮藏,高二丈,共三层。下层八大金刚浮雕;中层诸尊佛浮雕;上层小龛诸佛。藏中空,内八向。每向一十六层,每层放经书八箱,每箱二十卷,共藏经书二万余卷。底座为铁圆盘,直径丈许,盘中有铁柱。藏体外围立四个巨柱,手推可旋转。”
2012年底,由于当地修路,终于使“转轮藏”基座遗址得以重见天日。经博物馆人员确认,发现的遗址正是被埋没在废墟长达半个世纪的“转轮藏”基座。基座由几十块方石环铺而成,是一个直径5.5米宽的圆面,圆心位置,则是一个直径1.4米宽的井坑。整体看去,砌工讲究。但是整个真身的模样还是只能凭空想象。
当地村民已经成立寺庙理事会,准备将募缘重修转轮藏这一计划制订在册。福州市民宗局政研室主任李林洲先生表示,“转轮藏”在全省都还没有发现过,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这次发现填补了福建省佛教建筑的一个空白,由此可以窥见到当时的一段历史,具有很高的调研价值。比较遗憾的是,只有一个基座而没有全型。如果能复原,重现当时模样,必然是佛教不可多得的一个胜景。
二、浦城县特色文化
蒲城县特色文化有丹桂茶制作技艺、浦城剪纸、提线木偶戏、浦城闽派古琴、浦城灯戏等。
1、丹桂茶制作技艺:浦城人民不仅喜桂爱桂、植桂赏桂,还创造有许多与丹桂有关的芳香美食、生产技艺、传统习俗、园林艺术、文艺作品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木樨茶(丹桂蜜浸)。
2、浦城剪纸:浦城民间剪纸,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代代传承,已成习俗,至今,全县乡(镇)、街道都有剪纸能手,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百余。
3、提线木偶戏: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
4、浦城闽派古琴: 闽派古琴创始人为祝凤喈。祝凤喈,字桐君,约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出生,闽北浦城城关人。写下了古琴理论不朽名着《与古斋琴谱》一书。
5、浦城灯戏:由于马灯班和马灯戏源自民间灯彩,在大年百姓庆典系列里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民众娱乐需求,因而在整个乡村民俗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三、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哪里?
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浦城。
浦城北部、东北部、东部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的广丰县毗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分别与省内松溪县、建阳市、武夷山市相连。
距南平市220公里,全县区域面积3383平方公里。浦城县地处福建最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位于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19′之间,东西宽61公里,南北长87公里。
扩展资料
蒲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旧、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汉、晋、魏、唐、宋遗址;有唐、宋、金代寺塔和明、清古建筑;有王鼎、林则徐、杨虎城纪念馆和永丰烈士陵园;更有著名的唐代4座帝王陵和唐让帝惠陵等20余座陪葬墓群,以唐睿宗李旦桥陵最为著名。
其中,桥陵景区成功创建国 4A级旅游景区、惠陵景区为3A级景区、泰陵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化遗址公园”,王鼎纪念馆被授予“市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林则徐纪念馆被授予“市禁毒教育基地”。
同时,桥陵、清代考院博物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等5家景区被评为全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自然景观资源有尧山风景旅游区、龙首坝黑峡谷风景旅游区、张家山风景旅游区、常乐风景旅游区、山西村古城堡、大峪河水利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城
蒲城县人民政府――蒲城概况
四、南平市博物馆的简介
南平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0月,现有编制4人(副研究员1人、二级美术师1人、退休2人)。其主要职能是:保存珍贵文物和其它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珍贵的自然标本;开展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推动我国的旅游事业。经过全馆人员的努力工作,馆藏文物从零开始,至今已收藏各类文物计3009件,其中一级品2件,二级品32件,三级品1726件。有历代陶瓷精品、古钱币、玉器、字画、铁器、青铜器、文房四宝、木古雕等。其中“郑和铜钟”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并展出。文物展览每年接待观众近万余人次,有国内专家、学者及学生等。
一、近年来我馆在考古、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
配合省考古队、市文管会对全市十个县、市地上地下的文物、古建进行全面考古调查。现已发现古遗址、古窑址等600余处;元、明、清时期的古建民居多处,其中有后来被评为国保单位的顺昌县元代建筑“宝山寺”。配合省考古队对茶洋窑址、宝峰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获取大量的陶瓷器、石器等。从1983年至2007年间,为配合我省重点工程建设,我馆与福建博物院、闽越王城博物馆、浦城县博物馆等联合完成了对京福高速公路、浦南高速公路等路段的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工作。其中浦城的商代窑群、管九的西周土墩墓分别被评为2005年、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工作。
配合基建工程和公安部门对发现或被盗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对公安部门收缴的走私文物进行鉴定,并参与协助各县市对古墓葬等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从1987年起分别在国家级、省级、报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有《文物》、《考古》、《考古学集刊》、《景德镇陶瓷》、《福建南平宋代壁画墓》、《福建南平发现宋至明龙泉青瓷》、《福建南平三官堂元代纪年墓》、《南平茶洋窑几个问题的探讨》、《南平茶洋窑的宋代瓷枕》、《南平店口宋墓》等。完成《福建文物地图集》延平区部分,《南平文物》、《南平茶洋窑》等书的编写工作。
二、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做到确保万无一失。
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加强文物保护及防火措施,自建馆以来,至今安全无事故,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其中有国家文物局、公安部表彰的先进个人奖,省级、市级表彰的安全保卫先进集体奖、先进个人及个人见义勇为奖。
五、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证实了传说中女娲的存在了吗?
这个问题先要梳理伏羲、女娲母题到底属于上古时期的哪个文化系统?必须先对关于伏羲女娲的史料进行考订,然后结合考古情况,做审慎的推测。基本上,红山文化与伏羲女娲是有一定关联的。如下:
一、伏羲女娲题材的梳理历史上有几次民俗文化的爆发期,第一次是战国中后期,第二次是西汉,第三次是唐宋转折期间,第四次是明清时期。由于民俗文化的介入,使得伏羲女娲的形象有了很大的窜乱,让今人无从下手进行梳理。因 此小编不再考虑战国以后的资料,仅就先秦史料来梳理一下。
根据先秦时期的正史及较为重要的旁证资料,伏羲、女娲的源流是非常模糊的,而且起源非常晚近。先秦时代的史料中,伏羲女娲最早出现在《列子·黄帝》、《山海经》、《世本》里,形象内涵仍各有不同。另外是长沙子弹库的楚帛书,也属于新近出现的一手资料,其乙篇叙述了一个男女双神天文启蒙的故事,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伏羲女娲。翻检这些史料,可以清晰看到伏羲女娲主题存在着不同的内涵路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象,大致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列子》《庄子》诸子书里的伏羲人皇;二是跟大禹治水有关的历史题材的衍生版本(楚帛书、《楚辞》);三是《山海经》系统的神话形象。
二、诸子书中的伏羲女娲在第一种情况,即伏羲女娲是上古人皇的名号。可以看到《庄子》、《列子》、《易·系辞》都有记录,因此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毕竟这三部书都是先秦时代的。所以就可以认为,伏羲女娲是上古黄河下游流域土著居民的领袖人物或家族/部族,其文化贡献相当巨大,例如与初步的天文观测和文化符号有关(八卦)。一向严谨的司马迁对此不敢肯定,只是在《太史公自序》里说到“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列子·黄帝》:疱牺氏、女蜗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庄子·大宗师》: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世本·作篇》:女媧作笙簧。
在考古上,我们知道,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以祭祀气息浓厚知名(坛),因此让世人联想到其“女神”与女娲有关,这个也不能说安全没道理。问题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天文观测的遗址,主要是山西陶寺遗址的“观象台”,而陶寺一般被认为属于典型的龙山文化。其他零星史料,如《世本》残文说到女娲发明笙簧,这个线索却得到考古证据的直接支持,例如2018年报道的陕西石峁古城发现了一种骨制口弦琴,被一些专家认定为就是“簧”乐器。
总体上,诸子书这个体系的史料里,伏羲女娲是礼乐文化的创始人,但地点不能确定,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属于哪个文化子系统。说它与红山文化有关,只能是初步设定,可以慢慢等待更多证据。
二、楚帛书的女娲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书,年代属于战国时代。各家文字考释和断读略有不同,大体上都可以看到,其乙篇是一个天文地理启蒙的故事,其主角名为“雹戏”或“包虚”,很像“疱牺”,应该就是诸子书中的“伏羲”;他娶了一位重要的女子,被认为就是女娲,生下来四个儿子。问题是,世人都知道治水画九州者乃大禹也,为何就变成伏羲了呢?赵国史书《世本》的几处残文给出了答案:大禹治水时,娶了涂山氏之女,该女子被称为女娲。于是悬案豁然开朗:神话和历史混淆了。
《长沙子弹库帛书·乙篇》:“曰故囗熊雹戏(伏羲),出自囗,居于囗。田渔渔,囗囗囗女,梦梦墨墨(茫茫昧昧),亡章弼弼,囗囗水囗,风雨是於,乃娶囗子,曰女皇(娲),是生子四,囗囗是襄,天路是格,参化法兆,为禹为万(契),以司堵(土),襄晷天步,囗乃上下联断,山陵不,乃名山川四海,囗熏气魄气,以为其,以渉山陵;泷汨渊漫,未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步以为岁,是为四时。《玉篇·骨部》:禹娶塗山氏,名女媧《世本·帝系篇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禹取塗山氏女 名女媧。结合着《清华简·楚居》可以得到,由于楚人是从江汉平原迁徙到江淮地区的,所以后期楚人就把几个地方性文化串联起来了,中原的伏羲与江淮吴越地区的大禹故事合为一体,变成了伏羲女娲夫妇二人一起搞了天文地理的初步启蒙,也就是命名山水、建立四时岁令。这个版本与第一个版本相同的地方是:天文学启蒙。这又反过来说明:楚人形成这篇帛书的时期,应该是在迁徙到了江淮地区之后了,因为禹娶涂山氏的事情,就发生在江淮一带。
三、神话中的女娲《山海经》明确提到女娲时,是一个诡异瑰奇的画面,说到西北海之外的地方,有10个神人名为“女娲之肠”,且“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直觉上,似乎是指西北方面的荒漠上的“鹿石”而言,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一般来说,这种鹿石上往往有一些怪异的人像和图案,带有原始宗教或神话意义。同样,中期楚人屈原的《楚辞》 也带有神话色彩,认为女娲拥有一个怪异的身体,不知如何创造出来。《列子》虽然说女娲氏是上古人皇,同时也说到了她是“蛇身人面”。这点都是一致的,于是引发了后人关于“蛇崇拜”这类原始宗教的研究。
《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能匠之? 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由于《山海经》在关于女娲的文字中,又提到了不周山,禹与共工氏之战等神话,后世就不断地联想,可能延伸出《淮南子·冥训》关于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这里也仍然可以到作为原始宗教象征物的“鹿石”的巨大存在感。
综合而言,女娲单独出现时,完全是一个神话形象,蛇身人面,且地理方向位于西北;女娲与伏羲作为历史或传说人物出现时,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始祖,东夷、楚人、淮夷、中原甚至西北石峁遗址,在这点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大致可以认为:女娲不是作为女神,而是作为人文始祖才能与祭祀特征显著的红山文化发生交集;她作为女神时,很可能是与西北方面的原始宗教有关联。(完)
证明不了!不知道你说的红山文化,能证明女娲存在的证据是什么?难道就是那个女神庙遗址?女神庙遗址发现了陶制女神塑像,这反映了女神信仰和崇拜,那都没问题。但实际上对于女性神的崇拜,历朝历代都有,比如后代的西王母、王母娘娘、黎山老母、观音菩萨这些神仙,但是仅仅是一个女神塑像,就能证明是女娲存在吗?那我们今天拜观音,就说明观音菩萨存在吗?
更何况,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女神塑像就是女娲,虽然女娲也是上古神话人物,但女娲这个形象更多来自战国秦汉。战国时期有女娲造人、女娲化生的传说,秦汉时期又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但在商代西周均没有女娲的记载,商以前没有文字,是否存在女娲都不好说。更别说一具陶像了,怎么证明这就是女娲呢?而且文献中的女娲,好像和东北地区关系也不大吧。
总之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对应,都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文献记载很多是后来才有的,并不能反映原始社会的情况。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Hash:a1a241f9ad83f832129b7ae646ad908a1c2c10d1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