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破坏文物的来龙去脉?

导读:赵本山破坏文物的来龙去脉? 一、赵本山破坏文物的来龙去脉? 278岁晋翼会馆藏身“刘老根” 文保人士实名举报:破坏文物 本山传媒曾找举报者沟通遭拒 二、怎样保护我们的文化古迹 三、辩论:发现文化遗迹的人有没有权利拥有它

一、赵本山破坏文物的来龙去脉?

成都商报8月23日报道 赵本山的刘老根会馆被指破坏文物,文保人士曾一智实名举报其所占用的四合院中,有一个为不可移动文物晋翼会馆,该会馆被改造成最低消费18万元的私人会所,且怀疑在装修中被改变原貌,屋顶增加罩棚,院内设游泳池等。北京市文物局已经介入调查。

278岁晋翼会馆藏身“刘老根”

刘老根会馆位于刘老根大舞台的北侧。据《北京日报》报道,刚开业的刘老根会馆共有两片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

报道称,和刘老根大舞台创造性利用了阳平会馆一样,刘老根会馆也充分利用了前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原有建筑。在刘老根会馆建筑群中,只有临街的一栋3层楼是新建筑,其余部分则是租借、改造、利用了6个四合院。这些四合院中,便有布商行会会馆晋翼会馆。

晋翼会馆至今有278年历史,是山西翼城人士出资建造的。现在只剩下两进院子,占地1100余平方米。据悉,本山集团为装修这片建筑群已耗资6000余万元。

文保人士实名举报:破坏文物

本月16日,刘老根会馆正式开业,庆典当天众多明星前来捧场,而就在10天前,文保人士曾一智向北京市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涉嫌破坏文物原状。

举报称,其所使用的小江胡同30号为东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挂牌保护院落晋翼会馆,在刘老根会馆建设中,文物本体遭到破坏,建设方在会馆建设中添加了院内本无的建筑,破坏了文物的原有风貌。

2004年,小江胡同30号晋翼会馆就列入了原崇文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单位,并对社会公布。这意味着它成为“不可移动文物”。

本山传媒曾找举报者沟通遭拒

对此,东城区文物部门以“会馆只是加盖了罩棚,没有动文物本体”,“只是进行内部装饰”回复举报者,但蹊跷的是,举报者在举报后就接到自称是本山传媒集团工作人员的电话,希望与曾一智见面“沟通沟通”,被曾拒绝。根据《信访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违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曾一智随后向北京市文物监察执法队举报晋翼会馆的事情。据北京市文物局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已经受理并正在调查处理中。

接到举报之后,市文物局一方面派人调查,同时责成东城文委妥善处理此事。

市文物局相关人士透露,从到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反馈的情况看,曾一智反映的有些情况还是实事求是的。目前,此处已经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按照规定,区县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其管理权限在区县文物部门。据《新京报》

二、怎样保护我们的文化古迹

意识上的保护就像楼上说的,我就说说具体器物的保护吧

兵马俑的文物无非陶俑和铜车马

兵马俑本来都是彩俑,之前出的陶俑大多彩绘已经脱落, 是陶体本身一般比较稳定,只要注意没有盐析导致的酥粉就行,有少量精品库中的陶俑、以及09年6月第三次发掘出的陶俑还带彩,这就要注意控制湿度、减少光照和防霉了,保持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铜车马也控制温湿度(在没有粉状绣的情况下,如果出现粉状绣要及时清除),除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干燥,避免生锈

像二号铜车马是青铜器上有彩绘,就要控制一个折中的湿度了,既不能太干让彩绘脱落,又不能太湿让青铜生锈

大概就是这样,都是我自己打的哦

三、辩论:发现文化遗迹的人有没有权利拥有它

这个难度绝大!

这么生僻的英文(考古类的东东,连中文我们都还么懂全呢……)

如果单纯讲“辩论”,主要抓“文化遗迹”来讲

如果有人真的发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那肯定不能据为己有

但是,现实中,如果发现的是些小的、无主的,比如从前在海上丝绸之路,沉了很多船,上面的东西,也很多具有文化、考古价值,那些东西,目前的惯例,谁拿到归谁——首先是因为无主,其次发现者要打捞起来,也是要耗费财力、精力、具备专业知识,等等

不知道英文中,“文化遗迹”和“文化遗产”是不是相同,如果真的说“遗迹”的话,还真的不太好举例子……

Hash:d61df9d1148c4c915ce73b11d466a1db0395b928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