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遗存和遗址的意义

导读:古代文明遗存和遗址的意义 一、古代文明遗存和遗址的意义 二、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有什么历史古迹?

一、古代文明遗存和遗址的意义

意义如下:

一,它们是古代文明体现的结晶,能够从各个角度上提供极为丰富的研究资料。

二,它们也是一种人文景观,值得现代人观赏品评。

长城,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一重要的旅游中心,同时它就鲜明体现了古代人们利用其来防御外族侵略的思想和智慧,也为后世许多文化作品提供了材料,它也提供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特色与技术。

二、山西长治长子县有什么历史古迹

长子县属于上党地区,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现已被评为中国千年古县

据传,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尧王长子的土地,所谓县名“长子”也是由此得来。不止尧帝,长子县还有很多上古时期的故事。传言,神农氏就曾在此耕种过,现在还有考证出来的遗迹,就在长子县的羊头山上。除了神农氏,羊头山上还有其它很多历史古迹遗址。

此外,在长子县的发鸠山,还被发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遗迹。所以,别看是一座小小的古县城,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历史古迹,在长子县,还有很多古老的寺庙,现在也是有名的景点。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法兴寺、天王寺、崇庆寺、文庙等。法兴寺是一座建于北魏时期的寺庙,位于翠云山上,是后来被搬迁到这里的。在原址时,整个寺庙的建筑就已经破旧不堪了,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来复原的。天王寺、崇庆寺和文庙也都是很古老的建筑,值得一看。

说起长子县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及历史古迹,当然是首推长子“一寺庙两石塔”了。一寺庙指的是法兴寺,也叫慈林寺,两石塔是指石舍利塔和石刻造像塔。

法兴寺是长治市范围内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寺庙群。它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文化景点就是宋塑“十二圆觉菩萨造像”。宋塑“十二圆觉菩萨造像”,在雍容祥和的妙相中洋溢着慈悲亲切的的母性情怀,被美术史学界誉为“宋塑菩萨之冠”。

石舍利塔也位于法兴寺内,据说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任潞州刺史时所建,目前为止,这种位于寺院中轴线上的双层四角形楼阁式唐代石塔在国内尚属孤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极高的观赏价值。

羊头山的石刻造像塔是我国石塔中的孤例。这种形制的石塔在我国极为罕见,整座石刻造像塔由三块巨石叠成,造型别致奇特,构思妙合天趣,下为卧羊,中为佛龛,上为瓦陇式屋顶,龛内置一佛二菩萨,刀工粗犷,形象冼炼,意态古拙,属北魏风格。

Hash:de67c9f72c458e45b07d25ff8c3b67966b881466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