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自虐的转山路线,是藏族四大神山之一,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冰川

转山转寺转佛塔,是藏民神圣的宗教仪式,而阿玛尼卿作为四大神山之一,每年都会迎来众多的藏民转山!

藏传佛教有四大神山,而在青海就有两座,神山对于藏族民众来说是他们心中的神,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藏族民众的转山、转寺、转佛塔尤以转神山而最为能够表达他们的虔诚。

在四大神山中的阿尼玛卿山于青海省东南部果洛玛沁县,是昆仑山东段的中支,主峰玛卿岗日终年积雪,海拔6282m,山脉的东南侧母亲河黄河从此绕流而过。阿尼玛卿山的冰川是黄河流域最长、最大的冰川,有“中华水塔”之称。

尼玛卿山,又称玛积雪山,藏语意为“祖父大玛神之山”。 在藏语中“阿尼”的意思就是先祖老翁,而 “玛卿”的意思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藏族传承中有21座山对应着21位神,这些神山统称为 “博卡瓦间贡”,而阿尼玛卿山是主宰山河大地的斯巴侨贝拉格,在九位开天辟地造化神中排行第四位。

不过在“格萨尔王传”史诗中称阿尼玛卿山神是“战神大王”,说他是史诗主人公格萨尔所在的神山。但是不论哪种说法,阿尼玛卿山在藏族中的地位都是极为崇高的。

转山是藏族宗教信仰的一种传承,最早源自雍仲本教,现在已经成为藏族最神圣而庄严的宗教仪式。朝拜神山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崇拜的具体表现。在藏族传承中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

藏族民众有着对神佛最为朴素和虔诚的信仰,而阿尼玛卿神山作为四大神山之一,自然成为朝拜之地,每逢藏历的“羊年”或者神门(尼果)、雪门,岗果隔开之年,就会有大量的藏民携带简单的行装、灶具和食物,绕山朝拜一周,用来表达对山的敬仰之情,也用以来消除罪孽,早日成佛。

对于藏族民众来说,转山是一种仪式,而对于我们来说顺着藏族同胞的转山路线走上一圈,就是一次极致风光的饕餮盛宴,当然对于我们也是一条自虐的转山路线。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阿玛尼卿神山的转山路线和途中的极致风光。

藏族的转山是逆时针转的,这是传统,我为大家介绍的路线徒步一般需要5——8天,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大武—下大武南坡河谷(D1)——阿尼玛卿山南垭口(D2)——才贡卡(三岔口D3)——雪山乡白塔(D4)——阿尼玛卿山北壁下河谷(D5)——格萨尔河谷————格日寺——下大武(D6)。

第一天的风景不错,从下大武经格日寺进入阿尼玛卿山坡南侧,一路除了有个垭口,其余都是高山草甸,蓝天白云和雪山相伴,地面上则是高山草甸,途中有藏族的村落,可以借宿也可以自己宿营。

第二天,则是顺着河谷在阿尼玛卿山的南侧行走了,一路风光无限,而且就在雪山之下,仰望蓝天和神山,心中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途中会遇到不少转山的藏民。他们是一路的长头,有的是转经筒不停地旋转,看到他们,总觉得不一样,仿佛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淳朴的一个神!(途中有个湖泊,非常美,可以拍摄雪山倒影。)可以一直到登山营地宿营。

第三天,从阿尼玛卿山登山营地,阿尼玛卿山的全貌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神山面前或许所有的心情都会沉淀成一池净水,无一丝杂念!今天的路途基本在海拔4400米左右,反反复复的大坡上下,相对比较难走。晚上可以借宿阿尼玛卿山东端的藏民家中。

第四天,从宿营地到雪山乡,此段风景依然优美,中间最大的看点是有一个天葬台。晚上雪山乡附近借宿或露营

第五天,从雪山乡,一直顺着河谷走,现在已经处于阿尼玛卿山的北麓了,又可以看到最大的冰川地貌,运气好可以看到日照金山。此路段相对好走,尤其是因为高速公路贯通时期,地面痕迹明显。

第6天,将是高山草甸和格日寺,格日寺位于清水,这是一个属宁玛派的寺院,母寺为四川德格的佐钦寺。格日寺即原格日部意寺院,寺处雪山余脉,山势陡峻,苍松满坡,山梁没入河中,呈金鱼戏水状,故名“赛牙卡吐”。

一路是顺着河谷前进溪流潺潺,雪山相伴,草甸上牛羊成群,能遇到不少采摘虫草的牧民,运气好可以遇到冬虫夏草带回去。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是一个体力和脑力活,因为它没有路,而只有藏民走过的步道,尤其是高海拔地区,许多人会有些许高原反应,因此说它是一条自虐的线路一点不为过,而且大多哦哦需要露营,风景是真的美,但是需要脑力和体力的支持,最大的缺陷是摄影 备不能多带

我是爱摄影的背包客,让我们一起透过镜头看世界!

Hash:ef4b4b33824d98ac7c70c32aef208ab0c1cbd445

声明:此文由 老靳行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