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国行,研学古隆中
一、古隆中研学游概况
研学古隆中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寓居之地。隆中不仅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更是诸葛亮成人成才的胜地。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古隆中景区研学游自开展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数十万学子,包括湖北、河南、湖南等地的100多所学校都曾研学古隆中。
古隆中研学游的意义在于以古隆中景区核心景点及草庐剧场为研学核心,以米公祠、习家池及水镜庄等襄阳周边景点为辅助,通过研学旅游的形式,让学生走近隆中走近襄阳、了解三国历史,在研学之间深度领悟诸葛智慧与三国文化。
研学学子在草庐剧场
二、古隆中景区研学游特色
研学古隆中
诸葛智慧:1800多年前,时年27岁的诸葛亮以他在隆中躬耕苦读积累的学识,以及敏锐的政治视野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准确研判出以刘备为首的蜀国诸雄最终会战胜诸强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方势力。正是依靠过人智慧,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因为诸葛亮而改写。学习诸葛亮“隆中对”所包含的“三分天下”谋略智慧,不仅利于学生成人成才,也是对学生成长的一大激励与促进。
三国文化: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苦读十年的地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发生地。古隆中景区留下了包括三顾堂、小虹桥、武侯祠、石牌坊、六角井、老龙洞、躬耕田、卧龙深处、诸葛草庐、隆中书院等在内的多处三国遗迹。学生研学古隆中,不仅利于学生了解三国文化,更能激起学生对中华文化与历史的深切认同与浓厚兴趣。
研学古隆中
修身精神:在隆中躬耕期间,诸葛亮除亲自种田,刻苦学习外,还广交士林,到处寻师访友,虚心求教。诸葛亮通过躬耕苦读,拜师访友,讨论时事,集思广益,谋划统一国家的方略,探索“复兴汉室”的道路。经过几年的酝酿,最后提出了一整套逐步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主张——一个充满现实精神的施政纲领——《隆中对》。诸葛亮身上的那种求真务实、勤俭修身、重信守诺、理论实践相统一的求学、生活作风,值得学生深刻学习。
研学古隆中学子合影
三、古隆中研学游成果
研学古隆中
古隆中景区研学游自开展以来,目前累计接待100余万学子,来自北京、上海、内蒙古、青岛等地的100余所学校都曾研学古隆中。
而且,古隆中景区更是被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授予“研学游实验教育基地”;中共湖北省纪委、湖北省监察厅授予“廉政教育基地”以及襄州四中、襄州一中、田家炳中学、东风中学等学校授予“研学旅行基地”。
研学古隆中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十堰市东风21学校、襄阳市第四中学、襄阳市田家炳中学、襄阳市阳光学校、襄阳市襄州区第一中学、襄阳市襄州区第二中学 襄阳市襄州区第四中学、襄阳市襄州区第六中学、襄阳市襄州区第七中学、襄阳市东风中学等中学都曾组织学生研学隆中。
古隆中研学游不仅成绩满满,荣誉满满,更是口碑满满。研学古隆中之后的学子,纷纷表示研学之旅不仅满是收获,更在心灵深处深受诸葛智慧与三国文化影响!
研学古隆中学子在石牌坊前合影
四、古隆中景区景点详细介绍
核心景区
古隆中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城西13公里,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区、湖北十佳景区、2011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写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描写的就是隆中风景名胜区。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隐居地。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而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被世人誉为夏、商、周以后第一人杰的诸葛亮,公元197年——公元207年在此躬耕隐居。这里保留了他学习、交友、生活的许多遗迹,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亭。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重修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腾龙阁、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盘石、琴台等众多景点。
1
石牌坊是隆中的标志性建筑,清光绪十九年所建。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高约6米,宽约10米。牌坊正中的字碑上雕刻“古隆中”三个大字,一个“古”字代表了隆中悠久的历史,而隆中就是指隆中山。古籍记载:襄阳城西有山,隆然而中起,号曰隆中。隆中可谓“地于山而得名,山于人而得灵”,这个给隆中山增添灵气的人就是诸葛亮了。
2
隆中书院始建于五代天福年间,当时被称为五灵王学业堂,到了元代末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后与原来的书院合并统称为隆中书院。现在的隆中书院是1987年由国家旅游局拨款,在隆中书院的旧址上重建的,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3.44平方米。分为序言厅,励志厅,勤政厅,廉政厅,诫子厅,展望厅六大板块。它集中为我们展现了诸葛亮的一生,从励志成才,勤廉治国和子女教育等几个方面的事迹和思想。
3
腾龙阁位于巍巍隆中山之巅,终年云雾缭绕,星月相吻。该阁通高34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1997年11月破土动工,1998年8月竣工志庆。远远望去,但见是阁高大宏伟,雄壮绝世,飞阁流丹,八檐凌空。注目阁内,但见诸葛精神凸显,诗画琳琅满目,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山色、文化、汉水、帆影共同组成了这处别具特色的人间仙景。
4
武侯祠始建于晋朝,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宇,位于隆中山腰,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兴废频仍,现今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荆襄观察史蒋兴岂重建。祠宇为四进三院层台式建筑,主殿内有诸葛亮及其子孙诸葛瞻、诸葛尚塑像供人瞻仰、祭拜。祠内还有一株400余年的金桂,颇有灵气。
5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的纪念堂。三顾堂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草庐而修建的纪念堂。现存三顾堂的主体,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赵宏恩在三顾堂原址上重建的。三顾堂门口的对联写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两表”指的就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著名的《隆中对》。三顾堂的殿堂正中。是一组反映“隆中对策”的玻璃钢群塑像。
6
诸葛草庐是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卧读躬耕、生活起居之处,1984年,湖北电视台为了拍摄六集电视连续剧《诸葛亮》,特意在隆中搭建了诸葛草庐。1987年,国家旅游局拨专款20万,在这个外景地的位置,正式重建诸葛草庐。诸葛草庐为仿汉式建筑,土木结构,总面积463.5平方米,分前后两个院落,门口正上方的“诸葛草庐”4个字为郭沫若所题写。草庐院中这一架牛车,是后人根据“诸葛亮牛车迎亲”的故事特意仿制的。
7
六角井自诸葛亮离开隆中之后,隆中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几次比较严重的破坏,而诸葛亮出山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有关他生活的遗迹,就只有这口诸葛亮当年在此居住时用过的生活用水井—六角井,这口井也可以说是隆中的镇山之宝。六角井由砖砌六边形的外观所得名,史料记载井深原有五丈,也就相当于15米左右,但由于时间久远,井底淤泥沉积,到现在也就只有5米多深了,但依然有水,且清澈见底。这口井也是书中记载最早、最详的实物,东晋时期襄阳史学家习凿齿在《襄阳记》中,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中都曾对这口井做过详细的记载。
8
抱膝亭在三顾堂前东面100米处,有一处纪念诸葛亮寓居隆中时抱膝长吟的建筑——抱膝亭,是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公元1888—189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在郧襄观察使赵宏恩所修建躬耕亭的位置上重修的。整座亭阁在绿茵之中,六角形,三檐三层,檐角高跷,造型挺秀端庄。亭内有木梯可登楼赏景,别有一番情趣。亭前立有“抱膝处”石碑一通,石碑上的字是由程文炳所书。
9
躬耕田诸葛亮在隆中居住时,和弟弟诸葛均一起开荒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躬耕生活。1984年,隆中风景区在躬耕田的中间立单檐庑殿顶式亭阁一座,亭上方有“田园淡泊”匾额,亭中是2002年前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到访隆中时所题写“躬耕陇亩”碑。
10
老龙洞位于隆中山脚下,周围松柏交翠,山水相映,茂林修竹。大家可能会感到,此时的古隆中更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老龙洞的传说很多,相传老龙洞很深,有人说它通到南漳,更有人说他可以通到四川。这里的水质甘甜, 喝了这里的水能使人更加聪明,据说诸葛亮智慧过人就是喝了此水的缘故。所以游客朋友,不妨走进茶室一品隆中香茗,它甘甜淡雅,沁人心脾。老龙洞背后是隆中的牡丹园。“阳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千百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每年春天,牡丹花盛开,煞是好看。
草庐剧场位于隆中景区茂密的山林谷底,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观众1500多人,是目前全亚洲最大的草庐形态剧场。
剧场背面青山为屏,西、南两面毗邻大小两座湖泊。中央舞台直径80米,中间设“阴阳鱼”分割,呈太极图造型,暗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和“圆满”的哲学思想,同时力图还原当年诸葛草庐的情景。
而每一组草庐建筑都能随着圆弧移动,并能组成一副180度的巨大环幕。同时,中央舞台亦能升降,形成流水环绕、舟行其间的动感场面。
日景
草庐剧场
↑
《草庐·诸葛亮》剧照
→
《草庐·诸葛亮》剧照
↑
夜
→
夜
通过“草庐”实体,充分挖掘诸葛文化内涵,以诸葛亮智圣形象为核心,运用玄学、风水学等元素,演绎出诸葛亮一生“卧隆中,谋天下”的精髓。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影像话剧《草庐 诸葛亮》在此演出。
Hash:cc83462a1bcfdf7b5710c7f05632854066791351
声明:此文由 隆中风景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