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丨双人抬物纹彩陶盆
(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宗日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的最远点,因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特殊性,遗址起初定名为兔儿滩遗址,后来经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命名不妥,改称为宗日遗址。
据碳14年代测定,宗日文化开始于58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结束于4000年前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早期,前后延续了1600年的历史。宗日遗址中最常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因素,与甘青地区其他已知的新石器时代同类衣物具有明显差异。文物考古学者认定,以宗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文化遗存是具有一定地域,存在于一定时期,有着自己独特器物群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因此,学者将这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宗日文化。
彩陶盆发现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同德县团结村的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的人、动物的尸骨和一些彩陶。1983年,省文物考古所来到团结村,决定对该村兔儿滩周围的墓葬遗址进行试发掘。在这次发掘中,发现一座圆形土窑,窑内有6件未出窑的陶罐和木炭,同时还清理出墓葬两处。这次试探发掘出土文物25件,其中陶壶8个、陶碗3个、陶罐14个。1995年,在大沙沟西侧卡力岗村农田前沿的空地清理中,发现了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国宝之冠”的舞蹈纹彩陶盆及“双人抬物纹盆”。
“双人抬物”彩陶盆
这件距今5000多年的古代彩陶作品,制作精致,图案精美,人物形体鲜明,造型和动作既抽象又生动。彩陶盆通高11.3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9.8厘米,细泥制作,唇外侈,略鼓腹,腹部两侧有对称的小钮。内外均为黑彩,在其内壁上,各绘制了四组对称的双人抬物图形和横线,人物相向而立,背微弯,双臂前伸,共抬一圆形重物,人物和横线之间用竖线隔开,下面是平行纹,口沿饰三角纹和斜线条纹,器腹略鼓,盆外彩绘有平行带纹和单钩纹,这种内壁绘劳动纹饰的彩陶盆在全国属首次发现。说明这个时期的人们已有农耕、畜牧、制陶等生活方式。
对于这件彩陶盆图案所要表现的含义,有专家提出是原始“公”观念的意思:“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有关原始‘公’礼的形象描绘”,“整幅图案所描绘的乃是‘公’的祭礼”,“多人共同从事祭祀,乃是一种‘公’的象征记录”。诚然,如果不考虑其他线条,单把双人抬物图形当成一个文字,即象形文字的话(当然不能归入徽号字),这个解释可能是唯一正确的。
实际上,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图案中人物形体清晰,两个人共同抬一重物,重物似乎很重,以至于二人都双腿叉开,弯腰弓背,逼真而形象地说明他们都很用力。毋庸置疑,图案表现的应当是一个真实的劳动场面,是写实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这从后面图形的具体分析中也可见一斑。如果把“双人抬物”彩陶盆中的其他线条都包括在内,当作一个完整的图案去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解释:即整个图案要表达二层意思,一是在说明劳动的形式;二是在解释劳动的内容。
“双人抬物”纹与同时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互为印证。盆内绘舞人两组,均为牵手联臂踏歌舞姿,舞者个个肚腹隆鼓。有学者认为其合理的解释应是,一种为祈育丰产而举行的仪式舞蹈,祈殖舞常举行于春季,与播种祭密切相关,一方面析求谷物丰产,一方面又祈求人口繁育。其特点是借助女性旺盛的孕育能力,同谷种、土地相互交感,以便实现庄稼、人口双丰产意愿。农事舞蹈曾在世界各地盛行,如北美易洛魁人每个部落都有数十种舞蹈,其种植舞则模仿种植劳作场面。中国的独龙、拉祜等民族流行割小麦舞、打包谷舞、薅秧舞、割谷舞等,广西合浦苗族的“跳峪头”亦属于农事析殖舞蹈。这些彩陶纹饰曾经在农事仪式上发挥过神秘作用,反映了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之间的联系,作为农业文化与巫术文化的载体符号,为后世传递了弥足珍贵的信息。
参考文章
◀同德县:宗日文化之乡 责编:张志平 杨阳
◀吴梦婷 沙成艳:《青海马家窑类型彩陶精品赏析》
◀李锦山:“双人抬物”纹彩陶盆与祈殖巫术
◀刘铮:宗日彩陶“双人抬物”纹寓意探析
Hash:e0cb8b0b83c1afa76d5a3f1543cdc1d8935e171b
声明:此文由 青海省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