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村落 | 千年古县自此始一一武台村
千年古县自此始一一武台村
文/王敦群
武台村牌坊
武台村,位于武张公路西侧,距鱼台县城约十公里。武台行政村包招三个自然村:武台村、王庄和后闵,现有一千二百多口人,姓氏以樊姓、闵姓、王姓为主,多是三贤(闵子、樊子、宓子)后裔。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此村,古时称武棠,是鱼台县境内最古老的村庄之一。 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明朝时,因武棠有武棠亭和观鱼台,故各取首尾一字,改名为武台村,村名沿用至今。
武棠亭与超化寺
武台村西的武棠亭遗址南北长125米,东西宽96米,高3米。从出土的文物考证,为商周文化遗址。遗址西侧曾发掘出汉代石匣墓,发现了汉陶和珍贵的汉画像石。遗址历经数十代先民堆积,形成一座土山,史称鱼亭山。山前高台是先民们的繁衍生息之地。这一景像可以从康熙本的鱼台县志中的“鱼棠遗迹"图中得到验证。
周初,鲁国在境内建烽火台,为了便于观察敌情,在烽火台边建亭,并在各亭所在地设邑,所以武棠亭下的棠邑就成了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武棠亭遗址与超化寺
春秋时期,公元前718年春,鲁隐公来到武棠亭观魚。《左传》中有记载:“公矢鱼于棠”。"矢",剑矢,即用剑射魚。武棠亭南高台下是古济河,从荷泽方向蜿蜓而来,水清可见底,鱼大而成群,成了猎鱼、观鱼的绝好去处。后来,百姓把鲁隐公射鱼之处尊称为观鱼台,鱼台县也因此而得名。
汉代,零散石棺集中堆葬,遗址的东、西、北三面都迭压着无数石棺,文革中被大量挖出修桥建房,造成大批文物流失。因武台小学占寺建校,遗址没有破坏殆尽,还有很多石棺埋藏在下面。
唐代,盛行佛教。咸通五年,即公元864年在土山之前建超化寺,武棠亭端坐寺中。殿宇峻整,僧众数百,古柏森森,香火燎绕,庙会畅达苏、鲁、豫、皖四省。
宋、元两代,超化寺一度颓倾。明朝末年,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樊骐出资重修超化寺,香火逐渐旺盛起来。明万历年间,樊氏后人铸铁质十八罗汉供奉在伽蓝殿中,又铸两米高的铁质大钟为德寺之宝。立“重造超化寺伽蓝殿记"碑。
鲁隐公观鱼处碑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立“鲁隐公观鱼处”碑,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在碑阴刻记事文,立"重建武棠亭鲁候观鱼处记"碑。明清两朝相隔九十九年同树一碑,世所罕见,遂成奇闻。文革中,寺内古碑被全部拉倒,大多拉去用于水利。“鲁隐公观鱼处"和"重建超化寺伽蓝殿记"碑在师生的劝说下得以保留。遗址亦遭到破坏,遗址四周被挖去近十亩。
鱼台县文化局于1982年将两块明碑重新坚起,省文物局拨专款修亭保护,武棠亭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子祠与樊迟墓
樊子,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公元前505年生于任北樊(今济宁任城西北南张镇)。樊子十八岁时,到曲阜欲拜孔子为师,但因孔子周游列国未回,不能如愿。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樊迟为副将,率师冲入齐军,取得胜利,立了战功。当年秋,孔子回到曲阜,收樊迟为徒,是孔子晚年得意第子。
樊子勤学好问,曾三问孔子“孝、仁、智”,当面向孔子请教种菜,问“崇德、修匿、辨惑”等问题。短短三年,樊子就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在孔子弟子中出类拔萃。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樊子守丧三年。时值战国初期,因樊子曾抗击齐军,曾一度隐居在邾、陶两地。后来,和闵子、宓子来到棠地办学,传道济水(武台)一带,世称五里三贤。
樊子祠
据说樊子来棠后,除了办学,还关心农业生产。根据当地地势涝洼的特点,摸索出坑筑台田的生产模式,至今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秋,闵子、宓子、樊子驱车到曲阜祭奠孔子途中,樊子因风寒卒于陶,终年52岁。在闵、宓二贤的主持下,将樊子葬于距樊庄村一里的济水河北岸。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舞阳侯樊哙奉旨回乡,筹建墓、林、祠、府,祭祀祖先樊迟及列祖列宗。坚巨碑于樊迟墓前,神道两旁石马、石羊等神兽并列。林门前石坊、旗杆高耸。汉光武帝时期,樊氏连续五代七人封候,樊准、樊英被封为光禄大夫,祖林规模愈建愈大,其林地数百亩。
樊子祠,舞阳侯奉旨回乡祭祖时建在樊庄村,规模宏大,三进院落,六殿六堂。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间的战乱和灾荒,樊迟墓、林、祠、府屡遭涂炭。
唐玄宗年间,樊氏有四人先后高中武状元,樊泳、樊泽、樊宗师祖孙三代连中武状元,这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武状元们先后祭祖,樊氏复兴。但是"五代十国”使中原人民又遭一次空前洗劫,导致了北方人又一次大批南迁,樊迟墓、林、祠、府又遭到严重破坏。
益都候殿
宋真宗二年(1009年),敕封樊迟为"益都侯”,谏议大夫樊若水、龙图阁大学士樊汉、户部尚书樊盛先后回乡祭祖,重修樊迟墓、林、祠、府。但好景不长,金入中原,宋朝南迁,再次导致第三次大规模的灾民南迁,史载:“中原士民,抚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乎!”但樊氏族人仍部分坚守故土,祭祀先灵。
明世宗九年(1739年)改称先贤樊子,文庙配祭。樊子墓、林、祠、府奉旨重修,樊氏在明朝又出现了两位尚书、一位侍郎,樊子墓、林、祠、府又恢复到盛唐时的规模。
清初,樊毓敦率众抗清,兵败受株,墓、林、祠、府遭到清军毁灭性的洗劫。族人惨遭剿杀。樊氏族人隐姓埋名,四散逃生。直至乾隆四年,樊氏遇敕,又奉旨重修墓、林、祠、府,然而规模大不如前,樊子祠亦改建在武台村中。
咸丰元年(1851年),翰林学士樊清淇奉旨重建祠、府,但因黄河决口在丰县蟠龙集,鱼台遭受四年大水。后来太平军、捻军在鱼台与清军连年交战,加上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真乃天灾人祸,内乱外患,民不聊生。钦赐银两大都用于赈灾扶贫,樊清淇染病辞世,宏愿未果。
樊子研究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冬,樊照坤举旗抗日,带兵常驻樊子祠内。日军两次偷袭武台,尤其是第二次,将放在樊子祠山门内的两块汉画像石装上汽车拉回鱼城(后运往日本,现陈列于东京),又将樊子墓碑、牌坊拉倒,并火烧樊子祠和樊府大院。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族长樊祥林招集樊照乾、樊照坤、樊维岳等捐资修葺墓、林、祠、府,但在刘少奇的倡导下只建了碑亭,剩余资金全部买枪抗日。
1985年,在樊纯玺的组织下,樊氏族人将原墓碑找全,重立墓前。1996年,在樊玉琢、樊玉珍、樊照德的倡导下,续修宗谱,修建大殿,塑像彩绘,立碑祭典。并成立了樊子研究学会和武台文物保护理事会,成功申报了市、省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继承民族文化、弘扬古棠遗风做出了贡献。
樊照坤和武台村民的抗日故事
樊照坤(1891~1976) 樊庄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进行抗日活动。1936年秋,早年参加安青帮的樊照坤,借超化寺设坛收徒弟,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和社会名流。1936年冬,原桂系军阀中的旅长刘跃洲(字玉盘)因家庭变故不愿回军从戎,樊照坤介绍其在超化寺出家,法号玄宵,玄宵法师为以后的抗日活动建立了不少的功绩。
樊照坤遗像
1937年“七七事变”后,聂峨亭、樊照坤积极筹备举旗抗日,将筹集来的三十多支枪藏在超化寺内,由樊照乾和玄宵法师保管。同年秋,原驻守芦沟桥的国民第二十九军撤回徐州休整改编为七路军。改编后的七路军,将、校级军官大多是山东人。河北籍的军需处长见处境不利,趁中秋节之际,伙同一个老乡将六十万军费藏在豆油篓底部偷偷运出,准备回老家置田建房,隐度晚年。可未曾想到的是,在途经武台超化寺西瞳路时,被散步的玄宵法师发观了疑点:推车走路不像平民百姓,却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刘跃洲、樊照乾派遣裴继尧、吴清香、田生堂、翟有福等六人持枪将推油篓车的两人拦住检查。六十万巨款啊!怎么用呢?刘跃洲、樊照坤等人决定把它用作创建部队、购置军火和党的活动经费。同年冬,樊照坤、聂峨亭分别在吕家、大聂组建抗日民团,举旗抗日。部队常驻超化寺、樊子祠内,由玄宵法师指导,严格训练,并在超化寺西南角修建了一座二层小楼观察敌情。
1942年春,为了培养革命青年,樊照坤将自己创办的樊庄地下抗日小学与樊景唐在樊子祠内创办的私私塾合并,搬到超化寺内组建了武台抗日小学,赵紫生任校长。玄宵法师积极协助,并让女儿刘敬仪出任音乐、舞蹈教师。学生数百人,引起很大的影响。
“功在国家”——纪念樊照坤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碑
鱼台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效仿聂、樊二人举旗抗日,组建民团。王庙常店的程克宽组织了几十个人自任抗日司令;老寨的王道全组织了五百人的队伍;李阁郭庄的郭坤池招集了四百多人的队伍。在党组织的积极指导下,组成了由聂峨亭任团长的鱼台县抗日自卫总团,樊照坤任三营营长。从此,抗日救国运动在全县蓬勃发展起来。
樊照坤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先后收编活动在南阳湖一带的监保森、胡玉振等小股武装,为八路军输送兵员1300余人。建国后,曾任鱼台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 县政府民政科长。1957年当选为金乡县副县长。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武台轶事二则
一、白毛爷聚众抗疃人
疃(tuan),村庄、屯的意思,在鱼台县,这个字有特别的解释:有占据、包围的意思。有年纪的鱼台人都知道,老砦乡分疃里和疃外两部分。那么,老岩乡的疃与武台村又有什么关系呢?咱们慢慢讲来……
清朝道光年间,鱼台水患,灾民逃荒,十村九空。清庭中有一个嘉祥籍的官员受故乡所托,给道光帝亲书一表:“鱼邑几经水患,地广人稀,嘉祥民多而地少,恳陛下以嘉祥之民以迁之。”道光帝准奏。嘉祥胡集、纸坊等地的村民于是东迁鱼台,至武台镇曹岗村插旗为地标欲占耕地。
话说武台村有一个樊老先生,须眉皆白,人称白毛爷,樊子迟的后裔,是樊氏族长。白毛爷听到嘉祥人围地的风声,招集樊氏族人,拿起叉子、扫帚、扬场锨,拿起刀、枪、剑、戟在武台村前操练,嘉祥疃地瞳村的侦察兵(探子)还未进村,老远的望见武台村的阵势,吓得一溜烟跑回去。疃人聚在一起合计起来:武台一地是不能停留了,王鲁村也是大户,谷亭镇更不能惹。于是越过王鲁、谷亭,直奔荒无人烟的沿湖一带,在老砦、丰县、沛县濒临微山湖的地方圈地建村。疃人给新建村庄起的名字也很有讲究:老家叫什么村,还叫什么村。他们一共建了九里十八疃,其中有两个疃因私通起义军(太平军、捻军)遭到清政府的镇压而消失。剩下的十来个疃的村名至今与嘉祥东部的村名一模一样。
党务政务公开栏
光绪年间,疃人回嘉祥老家时,武台村是必经之地,因怕挨打,每次过武台都小心谨慎,结队而行。
当然,时过境迁,疃里人早已和我们成了一家人。故事,只能是个故事了。
二、王老汉受封“当家官”
清朝初年,乾隆爷微服私访行至鱼王府(今鱼台县),一连数里未寻到饭馆酒肆,无奈腹中饥饿,遂派贴身探马官寻找充饥之食。探马官身穿一袭布衣来到武台村南,见一个简陋的茅舍前悬挂“饭馆"二字,径自走了过去。
探马官掀开锅盖,锅中热气腾腾,仔细一看,只是一锅野菜汤。忙问:"有好点的饭菜否?”饭馆主人王老汉答道:“本地十年十灾,七淹三早。老百姓没有吃的,大抵逃荒要饭去了。有一锅菜汤,也属不易了。”探马官无奈,只得拎了一罐菜汤回见乾隆爷。
美丽武台
乾隆爷闻到菜香,急忙以羹食之,顿感汤鲜味美,不觉满满一罐菜汤尽入腹中,禁不住连连称赞:“好汤,好汤!”
乾隆爷回京之后,接连数日食欲不振,吃什么都觉得无味。想起鱼王府的菜汤来,那才叫人间美味!于是,下旨召王老汉进京献汤。
王老汉与官兵昼夜兼程,不一日来到紫禁城,跪拜乾隆爷:“陛下易涮肠三天,只服茶水。”三日后,王老汉仍以瓦罐盛汤献之,乾隆爷食之大喜,胃口大开。王老汉曰:“万岁爷多食珍馐,肠胃倦怠。饿之吃糠甜似蜜,不饿吃蜜也不甜。”乾隆爷欣然颌首,封王老汉为“当家官”。王老汉谢主隆恩,可急坏了探马官,探马官明示:“当家官”太大,一介草民怎能承受?恐非福也。王老汉遂辞官,恳请回乡祭祖,乾隆爷恩准,赐以金银。
王老汉衣锦还衣,在武台村西南方向修坟祭祖,建一处方八尺的悬梁墓葬,墓顶至墓底二丈有余。文革中破四旧、立四新时,墓葬被毁。墓地扒出的青砖盖成了生产队的牛屋,足见墓地的规模之大。据武台村的老人们讲,王家墓早已被盗,文物流失殆尽,扒墓时仅见悬棺所用的四个铜环。
武台巨变
武台村东临南阳湖,为边湖涝洼地带。清朝时期,樊氏在鱼亭山下烧砖窑,许多年后,鱼亭山消失,形成了武台洼。解放前,因黄河决堤和战乱,民不聊生。解放后,特别是1964年,全县稻改,挖河道,修堤防,大搞水利建设。实现了渠成网、地成方、树成行的农业景像,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武台村大街
分产到户以后,村里出现了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运输专业户、加工专业户。民营经济蒸蒸日上,武台村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家,创造出名牌产品和支柱企业。樊维民为董事长、樊纯东为总经理的鲁王集团是全国面粉加工的名牌企业,"鲁王"牌面粉畅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市,覆盖大半个中国。闵维为总经理的"菱花集团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菱花"牌味精,畅销全国各地。
武台村以崭新的姿态座落在微山湖畔,红砖青瓦的民居,宽阔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武台小学,再也寻不到以往破败的痕迹。超化寺、武棠亭、樊子祠、樊迟墓得到妥善的保护,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
历史沧桑,武台村几沉几浮。名圣古迹几毁几荣,先贤志士奔波报国,真个是:千秋武台村,万世流芳名!
注:参考资料出自《武台古今》一书,樊纯玺编撰;接受采访的人员:樊纯玺、樊维珍、樊德云、王德然、王思武。
编辑:陶陶
主编:五月天
Hash:3857c9e09a7cdd6c321ba2181341680cf053287b
声明:此文由 鱼台县老年大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