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阴东峪南崖:一步一故事的传统古村落

东峪南崖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南崖村因地处扈山之东,扈泉大沟之南而名之为东扈峪南崖村,简称“南崖村”。这里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大部分文化古迹原汁原味且保存完好。你在南崖村随意走走,石板路、古立交、关帝庙、古井古树古建筑,真正的一步一景致,一步一故事。

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人们在这里居住。战乱更迭,朝代变换,人们为了生息繁衍,不断寻求谋生之路,迁徙沟坎山洞、等待和平,力求安逸,寻求时机建造房屋,构造生活空间。这里有商周时期的文物出土;留有汉代刘秀生活的遗迹;镌有北齐高僧的摩崖石刻;有隋代窦建德占山为王的传说和他的坟墓遗址;存有宋代人们的生活遗物;建有宋、元时期的完整的道观处身山巅幽谷;刻有明朝于慎行及其盟党的故事传说和墨迹。当今,大概或不都是明朝迁居至此祖先的后代,元代碑刻和明、清碑版与建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人们居住在偏僻的山村,文化落后导致了生产力的不发达,所以,村中民风朴素,生活方式简朴,因而保留有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原始的、原生态的自然体也就缓存下来。从而,给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建筑与生活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5年5月,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办公室公布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成为山东省300个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中的国家级传统村落;6月23日,省政府公布“东峪南崖建筑群”、“云翠山南天观建筑群”为山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1.皋门子——城门——文昌阁

中原为三个自然庄落,高家庄在北,万家庄在南,中间是崔家庄,各庄单独成体。但为了防备战乱,三个庄又连为一体,筑成一个大的城池。这个皋门就是三个庄共同出进的唯一大门。文革中的1967年,为防外侵,曾在门上备足了20地排车乱石头,下边架起了轻机枪,120名基干民兵严守大门。1970年后,自古南崖一条路的历史才得到解决。

为什么叫它皋门子?因为它西临淌水的大沟,村人借助于南北天然壕沟崖堆筑而成,为了走水和行人,老石匠门费尽了心机。铺石底、垒石墙、圏石桥,动用了大量的土方和石块。为了显示一方威风,请示县令、请教文人、求教塑匠,修建了上下连体的文昌阁。1682年建筑施工中,将“文昌阁”三字镶于皋门正上,以志永示。那时候,建筑文昌阁不是随便就能建起来的。需要经过上级部门,也就是州、府、县衙的批准,当地还要有十几个秀才以上的文人光耀一方才可建庙塑神。

文昌阁外墙全部用青石砌垒,拱门、方窗石棂中方孔独块,左右各一,屋脊为硬山顶,青黑小瓦覆盖,正脊上装饰有缠枝牡丹雕刻造型。据说原四周和脊端都有饰物。走进殿内,你会发现它是一座无梁庙,也叫无梁殿,圆拱形屋顶白灰细皮。殿内正中安放一座石供桌,桌帘青石围板,雕刻幼龙身饰,中间分为五个方块,上两个较大,下面三个较小。上面分别刻有大象狮子两种动物。大象是文殊菩萨的座椅,狮子是普贤菩萨的座椅。从而可知之,这是佛家寺院中的遗物。

走进文昌阁下面的石拱洞,东西通透,为夏天人们乘凉的好地方,地面的青石上还刻有棋盘,大小不等的石块被水冲刷的明亮如镜,不少带有地排车后尾划过的痕迹。左右和顶上的青石经过细錾加工而成,规整的青石层层砌垒,显示出当时的严格施工要求。从洞中走过,可以看出,整个洞子又分为两期工程完成。据说,文昌阁和皋门子建起后,上面门前空间较小,出现过几次,小孩从门前玩时摔落受伤的情景。村人们议论纷纷,庄人主事者商谋加宽,达到了我们所看到的如此情形。

说起那高家围子,选址就比较讲究:西边是南北大沟,北边是通往扈泉的大沟,前边是自东而西,东入村大门西到皋门子的一条街道沟。北西南各借助于天然沟崖再加高砌垒围墙,东边一条南北人工石土结构的大围墙,好一座森严壁垒的城池啊。南边偏东有大门,正前有桥头门,西头因为地势和吃水的便利又开了个向东的门,人们管它叫侧门。侧门开在无梁庙和皋门的北端门口向东,出门下十五级台阶右后入皋出城去打水,因此也叫水打门。

2.高家大门

高家大门,又叫围子门。白礁石砌垒,下方上圆,前脸拱形,并由三块弧形石组成。

直南正北走向,门宽五六米,高四五米,洞深两三米。门顶石拱结构,门楣雕以双龙连环暗珠花纹,三拱成洞。石板桥的建成,给围墙开了一个大口子,工匠们不怕工程大,暗地里买通了风水仙,让高家在桥北头建一座桥头门。后来高老太反复琢磨,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闲钱不能給匠人缠”。原来的围子墙,只在东南角开了进出通行的大门,大门建的较为宏伟

这里所说的围子墙,是村内大围子墙之内的小围子。在这小围子里面的住户,全是清一的高姓近族。姓扈的属老户也在小围子外,姓付的干脆就住在大小围子外的土窖里,姓郭的只有盖上大围子门方得安居。高家小围子方阔一百米,呈三纵式方队排列,多半是标准的四合子房。其中,族长的房落更是别致。围子墙的西端南面就是那大名鼎鼎的石皋啦,石皋洞高2.6米,宽3米,洞深9米,分两期完工,前期工程与1682年竣工。上面便是文昌阁,也叫无梁庙。文昌阁和城门是连体建筑,文昌阁下面就是去外村唯一进出的通道——城门。另一部分,是在无梁庙前,路宽不足两米,经常有小孩子在那里摔下去,出了不少次之后,才下决心加宽的。

3. 立交桥

立交桥位于文昌阁东50米,上通南北,下通东西。桥身全用大型青石叠砌而成,历尽风霜雨雪,未曾损坏。桥北头有桥头堡,此桥应建于清朝初期,具体年代不详。桥的正东原有高家的大戏台,村中有传说高家的老太太腿脚不便,为方便看戏修此桥。

4.独石井

独石井指的是高家街独有的吃水井,位置在皋门外向南50米处。井口用一块独石扣住,中间挖出井口的独石。吃水井在辛家大院正西的高崖头底部沟东帮上,这眼井啊,可神奇啦!高家住在最北边的人到这里来打水,要走半里地,一挑子水就是一里地。一家人有五六口加上牲畜一天要用六、七挑水,这一大早晨的活你就切干啦。高家人又多,上世纪六十年代达到了近七百人,都到这里来挑水,井台四周人拥如蚁,每天早晨的热闹景象,不亚于戏台前头(上世纪农村的戏台)。路上沥落的井水如雨下过后一样,路面的石板和台阶,都磨得像镜子一样,有的石花十分惹人喜爱,曾有不少高人将其换下収藏起来啦。可是到了冬天就不一样了,那简直是溜冰场,打水就要拄着棍子了。光在这条路上摔坏的罐子也有几车皮了,千百年来光在这里摔伤的人也有上万的啦。起初,掏好井后族长还想法安上了辘轳,后来,因为消磨时光太多,干脆把辘轳撤啦。号召族人一律用绳子拔水,一来节约了时间,二来锻炼了身体。这一下子可真奏效,明末时出了个高常,以打水为生活主旋律,一般人挑两罐水,他练得挑三罐、四罐,后来竟然是力大无比。很多人也都跟着他练起来,结果高家出了一伙大力士。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家的人在旧县集上吃了亏,回家后告知了老族长,老族长把那些年轻少壮、气力超常的人交给高常,就去了旧县。旧县人很明智、也很义气,好酒好肉地招待了一场,并定好了某天某时在哪里干一场以作了断。时间到了,旧县的村长在四条街上各选拔了二十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参战,开始由一人前去打听动静,其他人都躲在宣子岭下边的石崖下,半个时辰过后,探子张某老是只见一人在宣岭的小庙前玩耍,便去回报了族长。族长得知详情,偷偷瞭望了一番。原来这高家并未兴师动众,只有高常一人带条皮绠子,拴上了两个砘骨瓯子,正在那庙前玩狗撵兔子猫撵鸡的。就是把两个石头轮子系在皮绠两端,两手抓住中间,用力发起使两石轮在空中旋转,或举过头顶,或缠绕在腰间,或偏斜在身侧,任意挥舞自如。张老族长看后一想:满以为有这八十来个小伙子能大胜一回的,看那高常的力气就是一百八十个也白搭,干脆讲和吧。这样高常威震旧县的故事慢慢的就传开啦,惹得张族长想方设法寻机转会面子。半年后,高家的人在斑鸠店集上吃了亏,高家知道是旧县村搞的鬼。第二天,旧县四条街上的吃水井都给封啦,而且都是用三个石马湷篷在井口上的,全村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无不惊讶和赞赏这篷井人的力气大和武艺高。知道又是高常出面啦,干脆赔不是认输吧。后来高常因此出名当了东阿县衙的官差,几年后,在云翠山南天观庙会上又惹了事。当官兵抓他时,他疾走如飞,凭借地理熟的优势,几十个人就拿他没办法。十数年后,他避难回来,又去南天观听戏时,有一句台词是:“飞檐走壁、穿山跳涧的是高常”。他听后自言自语地说了句:“哪里唻,俺那是钻进了磨盘洞。”台下的老多人才知道高常回来啦。

高家的这眼井,到了一九七二年时才被减了负,因为在立交桥的东面北头又掏了一眼井,但大旱时新井不济事,还是靠那眼老井。直到二十年代结束的时候,她的使命才圆满的画上了百分。现在她成了文物被人供奉,也成了谜语供高家相传:三十二道沟,围着一面镜,高家庄用她来救命。一根钩担一条绳,两个瓦罐太轻省,后来换成了大铁桶,累的瓤人都要命。而今吃上了自来水,还是不忘那眼井。

就是高家出现了大力士,威震一方,才有了东扈峪的崛起。张家、崔家、万家,以及西扈峪的各个庄户都给予大力支持。修了桥、建了庙、筑了路、加固了城池(围子),村庄建设得到了提升,高家开始了名誉上的大振,族长曾在康熙初年申请为高家村,建文昌阁也是因为在这一方涌现出了大量的文人、秀才、武举的缘故。东阿县县令上任之后都要先到这里来祭拜文昌帝君,成了这里的一大骄傲。明以前,高家在张秋一带,高柴因为是孔子的第三十五徒弟而大名。明中以前高家是在东阿县正东安村居住的,很是威震四方。明末,天下大乱,高家隐居深山,几十年后再度崛起。大寨山西南角下的大柏树历四百余年风雨于一九七六年被除掉,那是高家安居后的历年数。康熙年间称为高家庄,清末又改为高家村,千年过去高家仍长盛不衰,高家会因此而骄傲。

5.辛家楼——武举阁

清朝中期辛家曾出一大武举,辛家胡同西侧三进三出的大院即是为其所建。辛家楼就是他回家的住所。

辛家自乾隆年间,由东峪北崖迁居南崖以来,日渐繁荣富强。教子读书也就成了成人们的义务和对后代的寄予希望门路。到了辛泽长这八世长支时,已为名门望族。辛泽长,字恩普,自幼习文弄武,不到三十岁就升至东阿县武略骑尉大官,在清剿南匪的战斗中又荣立赫赫正六品军功。正可谓,人到中年,如日中天。于是,大动干戈、购田买地、置园盖楼,成了他弘扬家风、光宗耀祖,宣扬门楣的大事。崔家街西头,西靠天然大沟,北通高家围子,西边沟崖上,打出了一眼好井。很是合乎他的心意,聚集家族,找来工匠,设计出了他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年来有余,大院告成。门前雕琢了旗杆门当,后院模仿者,万家大院盖起了二层楼,很是威风。直到民国后期,由于人员增多,家庭分家的缘故,北楼和东楼均已改变成平房了。(整理 张敏敏)

Hash:55b6ae85b0e4ad7a0ebdd4901c2536ef0a511a21

声明:此文由 民俗中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