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寿山美丽家园

寿山村位于屏南县东部,是寿山乡政府所在地,与蕉城区周宁县毗邻,距县城32公里。离鸳鸯溪·白水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2公里、太堡楼景区8公里。寿山村是屏南通往沿海的东大门,宁屏二级公路从这里穿过,到宁德市区85公里。全村321户1428人口,海拔758米,属温带区,夏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4度。冬天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2度,是避暑避寒的好地方。

寿山村以奇山异石、风景秀丽为特点。整个旧村落成鱼状,东方奇山突兀,犹如金钟倒地,西方天际卸山,宛如半月沉江,南方群峰逐浪,好似群鲤朝天北方七丘隆起,如七星北斗。村头一眼望去,有龙伞直立,旁侧石头犹如一头小狮吼叫,与村尾的母狮转头相呼应。村东半公里处有奇异的蝙蝠洞终年有蝙蝠群居。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的天然景观。还有不远处奇异的天柱山蘑菇石拔地而起,独立空间;公鸡母鸡遥相呼应。

寿山村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苏氏始祖隋时南迁入闽,辗转至厚福洋(今屏南县猴洋村)。明初,廿公八代孙苏开立到观寿兜(今寿山村)开荒造田,结寮而居。陶醉于周围奇峰秀景,只见“笔架”逸书香,“龙伞、双狮”颂太平,“金钟”送福,“鲤鱼”跃龙门,于是决定定居于此。

寿山村基本保持了明清古村落面貌,古民居众多。以木结构立帖式徽派建筑为主,突显了深土墙古民居特色。土墙包栋,内分上下廊前后厅,厅前开天井,绝大多数盖两层,马鞍形、叠落式的马头墙、女儿墙增添了外观的优美,值得一看。

长房弄溪前厝的“韩潮苏海”草书,取自朱熹手迹;清朝苏万泉、苏万成的“文魁”牌匾;其中保存完好的石旗杆为苏寿崧之父苏万元所立,石斗上刻有“光耀月殿,志步云衢”八字,依然立于祠堂内。一付围屏雕工精细,粉金喷漆如新,中间四页写有际头村进士饶州府同知张方矩,为寿山姻亲撰写的祝寿贺文,金碧辉煌,美不胜收。还有苏维俊等三家门前,由同盟会会员苏寿嵩拟写、手书的“同仁联五福,主义达三民。”(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多副石刻对联:“高才标五凤,名笔重三苏”,“眉山人物推三杰,许国文章自一家”。

解放前从旧城双溪)东门走出,方圆百里是唯一的一个大村。其政治文化经济贸易都具有独特的地位。著名的“茶盐古道”是屏南内地与沿海经济贸易的重要纽带。这里曾经兴盛过八大茶行,内地的茶叶、烟草等到从这里挑往宁德、福州,精制的红茶还远销德、英、法、俄等国,沿海的食盐、海鲜也从这里挑进内地。因此当时有“赶鲜黄瓜”的说法,为一口鲜鱼不知劳累了多少挑夫,这正是南方版的“贵妃啖荔”的故事。目前沧桑的古道吸引了许多驴友来打卡,因为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古道上的客栈、路亭等遗址依然可供游人探觅。

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寿山“乱弹戏”;一种蒙上神秘色彩的“八音嗽”,让你云里来雾里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临寿山,体味那乡音乡土带给你的魅力吧!

来寿山不能错过它的美食,米烧兔、青草兔、肠中肠(据说最多可以套七重:七重肠,有点不可思议),总之,寿山美食独具特色。

除此,寿山乡深度推进茶盐古道、降龙旅游(摩尼文化)、白玉文旅小镇、前墘康养旅游、白凌云上梯田观光等旅游景区建设,为美丽寿山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屏南县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这也为寿山乡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双寿(双溪至寿山)公路的即将开通,将让寿山直接“连线”白水洋鸳鸯溪景点,进一步融入屏南大旅游圈。寿山村以此为契机,将以更加“清新”的面貌展现在各位面前。

End

文案:素心若雪

图片:素心若雪

编辑总监:红林寨

编辑:羽毛

Hash:7bd8627eb7ab80982ae914da3358bab3561d65eb

声明:此文由 四季屏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