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福建丨来大美南平,品“五福”之妙
福在南平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南平地处福建北部,也称闽北,是“南方平定”的意思,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赐名“南平”。南平也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中原入闽的第一站,“福建”之名即取福州、建州首字而成,古建州府就位于今天南平境内。在南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是天赐的“绿色净土”、生态福地, 是全国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密集区之一。在这里,可尽享养眼、养心、养肺、养胃、养生之福。
山水养眼之福
这片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山尽翠,风光旖旎,举目皆景,城市乡村“水灵灵”,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交相辉映。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8家,有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8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小镇各1个。
▲邵武天成奇峡
▲松溪招沙甲水库(范德平 摄)
境内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四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之一,集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公园于一身,以“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蜚声海内外,登山望景,临水泛舟,犹如“人在画中游”。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武夷山,下集)
文化养心之福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南平有着四千多年历史,是中原文化入闽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出过2000多位进士和19位宰相,著名理学家朱熹在南平“琴书五十载”,铸就了儒家文化的第二次高峰,法医鼻祖宋慈、婉约首唱柳永、一代名相李纲等贤哲辈出,素有“闽邦邹鲁,道南理窟”之美誉。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发源于此。
南平文化遗存众多,散落在闽北大地的古村落、古书院、古寺庙、古廊桥,携刻着时光的印迹;建本、建盏、制茶等传统技艺,至今还熠熠生辉。
▲在建阳一中建本研究室内,有着近百年历史的34000粒建阳麻沙水南刘氏家族活字字库。(周心婷 摄)
南平曾是海陆万里茶道的起点,明清两朝舟来楫往、商贾云集,文化交流兴盛。南平还是“红旗不倒”的红土地,也是廖俊波精神发源地。走进南平,既能让你感叹历史文化的厚重,又能重温“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的激越豪情,感受“一诺无悔”的廖俊波精神,让“初心”来一场精神洗礼。
▲万里茶道全长1.3万公里,途经中国八个省(区)。
清新养肺之福
这里是闽江之源,福建的生态屏障。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南平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8.89%,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全国领先,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目前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3.8万个,是“清新福建”的“大氧吧”,是度假康养的首选目的地。来过南平的人都说这里的空气是甜的,深吸一口,让你尽享被“氧”着的幸福。
▲ 顺昌县国有林场。(于正德 摄)
山珍养胃之福
在这里,好山好水孕育出丰饶的物产,造就了舌尖上的美味。南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的4倍,耕地、林地面积均占全省的1/4,毛竹林面积占全国的1/10,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
▲ 政和念山梯田(李隆智摄)
武夷岩茶、政和白茶、南平竹笋、浦城大米、建阳桔柚、建瓯锥栗、顺昌菌菇……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成就了一方人的幸福。“南平有味,原汁原味”, 当下,众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正以“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之名闯天下,政府为武夷品牌诚信背书,让世人一同品味生态与健康的好物。还有熏鹅、灌蛋、板鸭、光饼、笋燕、纳底……各种口味的美食等君品尝,无一不抚慰着你的味蕾、温暖着你的胃。
休闲养生之福
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孕育出丰富的养生资源,留下丰富的养生文化。南平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养生达人”,如养生寿星彭祖、太极始祖张三丰、茶人陆羽等。来南平,可以探寻彭祖养生长寿之法,也可体验张三丰太极健身之趣,还可感悟陆羽茶疗养生之道。南平正加快发展以文旅和康养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精准把握需求侧,优化提升供给侧,加强与中青旅等国内旅游龙头企业对接合作,引进更多旅游休闲康养项目落地,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 世茂御榕·武夷度假酒店。(伊凡 摄)
▲建阳考亭文旅度假区。(黄杰敏 黄巍 摄)
福来福往,福在南平,
来吧,
五湖四海的朋友,
欢迎您到多姿多彩的大美南平
尽享“五福”之妙,
找寻心中的“诗和远方”!
END
来源:闽北日报
主管:北岸党工委宣传部
主办:北岸融媒体中心
编审: 黄汉业 责编:晓霞
新闻热线:0594 - 5969922
投稿邮箱:ptmlba@163.com
Hash:3486b445b46d36eb713ff95b0f2bd5bb254f30ba
声明:此文由 工院的大秘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