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盛载着古老文化的车子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中西部,地处河套平原。东与临河区接壤,西傍乌兰布和沙漠磴口县毗邻,南临黄河鄂尔多斯杭锦旗相望,北靠阴山乌拉特后旗交界。“杭锦”系由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它原是突厥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成吉思汗西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杭锦后旗,就像一部盛载着历史文化的车子,在北国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许多个将夜未夜的晚上或者白天,独自散步,路上升起了淡淡的、蓦然回首的暖意,这时的心里是感恩的、悠远的,不只是对人,还有对知识、对季节、对事物的那份怀想,就这样走啊走,走近了那磅礴丰沣生命的认知之泉。而前方的人赶着马拉的车子,已经在青草与野花间飞驰得很远很远,一个很远很远的时光。

现在,西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使用高轮大车的习惯,当地人称之为勒勒车,有的地方称之为“拉拉车”或者“架子车”,或大毂轮车。这种车一个人可驱赶六、七辆,尾随而行。蒙民主要用于日常生产或生产物资搬运,也运用到长途运粮、运盐或从事副业运输,在草原上使用范围极其广泛。

勒勒车车轮直径在1-1.5之间,有的甚至超过了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车轮原料多为桦、柞木烘烤之后,使其弯曲,几段弯曲的树干连接在一起变成为车轮,因此有些车轮不够圆,车辕也不求直。车幅多在15至20根之间。每户牧民至少有四辆勒勒车,用以运水、搬家和运输燃料等使用。有时候还把车轮连接摆放当作栅栏,在一般情况下,用牛挽车,一牛一车,各车首尾相连,由一人驾驮即可。

当时光回头,我还是非常非常地想说,交流是先进的:最早的车子传入欧洲草原,可能是生活在包括今巴彦淖尔在内的鬼方故地的种族所为。当然,生活的痕迹会制造一些有待考证的传说,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也许很难想到,这种“勒勒车”竟然会和蒙古人的祭敖包联系在一起。

这便是杭锦后旗这个地名奉献给我们的秘密。它如果一部古老而简陋的车子,盛载着厚重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在有些沧桑的草原上,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来源:《到巴彦淖尔来看中国》一书)

Hash:fdf47605b5a1f930389b944a1b3c3ffee7f7aa29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旅游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