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旅游必来景点,你来过吗?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儋州

说先还是游玩路线景点介绍哦

Day 1 儋州千年古盐田——东坡书院——中和古镇——龙门激浪

1. 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千年古盐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早期的日晒制盐点之一,如今依然保留完好。

景区所在的盐田村是个平静悠闲的海边村庄,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边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槽,它们像一方方砚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垄垄的盐田周围,颇为壮观,而盐田不远处就是名的洋浦港,停泊着来往各国的货轮。

如今的盐田村依然保留有这一古老的制盐工艺,先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如果想看到盐工劳作的过程,傍晚时分的几率更大一些。

2. 东坡书院

儋州的东坡书院曾是苏轼贬谪到儋州时的著名讲学场所,如今这里依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韵味,书院内随处可见古时留下的碑文,有着浓浓是书香气息。

东坡书院环境雅致,有载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历史建筑,其中载酒堂曾是苏东坡父子起居和读书的场所。当年他就是在载酒堂开设学馆,讲授诗书,传播中原文化的。现在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览着许多苏东坡的书稿墨迹、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屐图》。

另外,东坡书院内许多文化名人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游玩时可以一并欣赏。

漫步东坡书院内,淡紫色的“狗仔花”也是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们的花蕊的形状如同五条小狗团团围坐,非常有意思。

3. 中和古镇

中和古镇古时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谪居三年。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都喜爱吟诗作对,因此中和镇享誉“诗对之乡”。

镇里主要的看点是参观古迹。除了著名的东坡书院外,还有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等。另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伟规模。此外,逛逛中和镇的主要街道(约30分钟可逛个来回),也可感受古朴气息。

4. 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滨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前清拔贡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漫道艰难惊蜀道,吾乡仍有险途多”诗中写景含情,耐人寻味。

龙门激浪周边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岸上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毗邻洋浦开发区,随着洋浦的开发,龙门激浪景观游人日增,名声远播。

相关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有一犁头石,长年随波冲击,铲去海坎之石,故龙门有壁立之形。其壁中有一洞上通那细岭,可容数百人行走。据《儋县志》记载,明代黎族首领组织黎汉灾民起义失利后,起义军余部曾守于此,“忽山忽海”,神出鬼没,同官兵周旋十多个春秋

Day 2 海南热带植物园——云月湖——观音洞

1. 海南热带植物园

海南热带植物园由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园区)和海南儋州植物园(儋州园区)两个园区组成。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是海南旅游开发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它以丰富独特热带植物而闻名。植物园有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木园艺植物两个品种,保存有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物种,引进了国内外名贵的热带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配置,结合林草等优美景观的相间布局,是一座物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科研、科普、观光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功能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

2. 云月湖

位于儋州市西南6公里处,方圆数百里,四周青山环绕,林木叠翠。这个湖在一个低洼谷的大盆地里,水面平静。湖畔有大片橡胶林、木麻黄林,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水彩画。

云月湖景区建有度假村,度假村四周游玩的方式不少,可在草地上打牌,可在林荫边下棋,女孩子在树林间轻荡秋千,小童们或围着他们感到新鲜的东西追逐、嬉戏,在高尔夫球场,可在教练的示范下挥棒上阵;亦可借度假之便前往不远处“两院”里面那享誉海内外的热带植物园开开眼界;夜幕降临后,度假村的俱乐部成为大家交友、联谊的好去处,畅饮与神侃、嚎叫或狂欢,都不会受到什么限制;怕吵的客人,则可以叫上一二个、或三五个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 云月湖岸边去,享受一份宁静中交流的快慰。云月湖度假村还是一处不错的游泳和划船场所。

此外,这里还可以吃到产自云月湖的淡水鱼。

3. 观音

观音洞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莲花峰上的一个石灰石大溶洞,由于溶洞规模宏大,景色神奇,古传是观音菩萨曾经在此修炼而得名。

莲花峰上的观音洞,古木葱郁,四季山花灿漫,地表较大。观音洞口共有3处,相距约60米,溶洞宽大,长500米、宽6米多,高达10米,洞内分为3层,其中中层较大,内有一厅,长15米,宽6米,高10米,厅内壁岩面沟沟纹纹,图案奇特。

溶洞3层互相连贯,洞穴纵横交错,曲幽宁静。洞底平坦,行走方便。观音洞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最奇形怪状而形象各异的景观就有几十处,可谓步步有景,处处奇特。洞内有处温泉小眼常年滴水,当地人说这是观音菩萨留给后人的延年益寿的甜水。洞顶有幽洞通天,阳光由此射入,洞天相通,奇妙异常。

好啦,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儋州的风俗民情哦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儋州在汉武帝时为儋耳郡(前110),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期间曾以“夷声彻夜不息”之句赞誉此地歌风之盛。1962年,田汉先生到儋州视察时称儋州调声为“南国乐坛的奇葩”。近期,儋州又因包括“调声”在内的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调声是“歌海”中最受群众喜爱的品种,是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历年搜集到的调声曲调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负》、《祖国江山花百样》、《一时不见三时闷》、《单槌打鼓声不响》等。

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

海南椰雕

椰雕,即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实用产品和造型艺术品,是海南岛的特产之一。海南椰雕样式新颖,造型古朴,画面雅致,质地轻巧,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表现出浓郁的海南风格,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海南椰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利用椰壳的应该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载:“椰子树,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固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 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当时民间有传说,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点,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粤东笔记》也载,唐代大臣李德裕贬居崖州时,曾将椰壳锯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

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而后在《和子由椰子冠》诗里挥洒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所以它又有“天南贡品”的雅号。在清宫大宴乳茶碗的资料中,也发现了有关椰雕的记载。清宫饮用乳茶,需配以品质精良、做工精到的御用碗。当时,广东就进贡了用椰壳做的乳茶碗,碗外壁为椰子壳,艺匠在薄薄的椰壳面上,巧手凸雕松竹梅纹饰,内壁嵌银里。椰子银里碗古朴而轻巧,是清宫中为数不多的乳茶碗,皇帝不仅在中小型宴席上用它,就是平素饮乳茶时它也是首选的饮具。而清代的《海公案》一书中,也多次出现“椰雕墨盒”。至于清末、民国初期,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海南椰雕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艺品,历代椰雕艺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椰雕技艺日臻完美。海南椰雕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刨光、修饰等工序,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圆雕、拼贴、油彩等。

椰雕工艺分为三类。一是椰壳雕。利用椰子壳的天然形态,把椰壳和贝壳嵌镶结合,按设计造型拼接成工艺品,产品有椰碗、茶叶盒、牙签筒、烟灰缸、花瓶、二胡、拼贴工艺画等。二是椰棕雕。根据椰棕自然肌理效果,采用切、割、烫等方法加工成椰猴、椰猪、椰妹等各种人物、动物造型。三是椰木雕。椰木向来被海南民间用来加工成木梁盖房子,后来工艺厂开始用椰木加工成筷子、发夹等产品。人们利用得最多的还是椰壳雕。

洗龙水

洗龙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这天,所有人家都会像过年时一样在祖屋摆上香案祭祖,而洗龙水,相比于吃粽子、赛龙舟,更显重要,是海南本土民众所必须进行的神圣“仪式”,人们可以不吃粽子,不赛龙舟,洗龙水却是一定要进行的。

一般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海南四面环海,老百姓们对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认为屈原投江后变成了龙神,在端午节这一天会出来活动,这天所有的水也就变成龙水。人们洗龙水可以得到龙神的保护,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们老家的说法,端午节这一天,天上的龙会下到凡间,从地上所有的水中经过,龙经过后,水沾染了龙气也就成为龙水,用来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长痱子,也不得皮肤病。

历史渊源

最让人感到神秘和惊奇的是,所有水井的水(我所见到的),不管昨天 清澈见底还是混浊不清,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变成淡乳白色,并呈微混状态,等过几天后才恢复原貌。老人们说井水变成这样就是因为龙进来搅过了。这可能就是海南人将这天的水称为龙水的直接原先。

另一种说法颇具神话色彩, 当地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南岛山青水秀,大地一片葱绿,人民安居乐业。有一天,从西北面的海上来了一群海妖,它们看到海南岛象个仙岛一样美丽,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美满,便起邪心,想占岛而居,于是便施妖术,让岛上的老百姓染上各种瘟疫,其中尤以澄迈老城这一带瘟情最重,整个地区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染上瘟疫,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哀声遍野,哭号震天。这哭泣声终于把东海龙王三公主惊动了。三公主是个慈悲的龙女,海妖折磨老百姓的恶行激起了她的义愤,她从龙宫里出来,飞到海南岛与海妖们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终于将海妖们击败,但三公主也受了重伤。她挣扎着腾空而起,在海南岛上空降了一场甘露,解除了岛上老百姓的瘟疫。为了防止海妖们卷土重来,三公主还潜入海中将自己化做保护堤,从四周将海南岛环抱住,龙头在老城盈滨半岛,龙尾摆在三亚,还从嘴里不断地往外吐龙涎,把海南岛四周的海水都包围着,以防海妖再犯。

海南岛的老百姓得知三公主为了他们而甘心化为保护堤后,便在每年的端阳节这一天,提着粽子,来到盈滨半岛“龙头”处,祭祀三公主,并跳入海中沐浴三公主的龙涎水,以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久而久之,来盈滨半岛洗“龙水”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愈盛。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当地群众和远至三亚、儋州,近邻海口临高定安等地的群众,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纷纷涌来这里洗龙水,盈滨半岛4公里长海岸线上,人山人海,随处可见万人同泳的壮观场面 。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

Hash:501365e83a1a15daf09cb0260e62735680adbe0a

声明:此文由 解忧旅行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