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泪水在绥德卢家湾呜咽千年?

呜咽泉位于今陕西绥德东南三里辛店乡的一个村子里,村子的名字也叫呜咽泉村。

据州志记载,这个村子原本名叫卢家湾,可是,绥德州城乡的市民百姓为什么会只知有呜咽泉而不知有卢家湾呢?

传说,秦始皇长子扶苏是正宫娘娘所生,二世胡亥是西宫娘娘所生。正宫娘娘得知扶苏被逼冤死,就暗自潜逃出宫,因痛心于扶苏之死,便隐姓埋名,跋山涉水来上郡吊唁。经私察暗访,终于得知长子扶苏就死于上郡城南卢家湾村口的大石壁下,正宫娘娘就到石壁下来祭奠哀悼,面对石壁痛哭,三日三夜不止,泪干而泣血,痛心所至,感动了天地,亦感动了扶苏的在天之灵,大石壁上遂有泪滴般的泉水流出,泉水滴落在石壁之下,如泣如诉,令人听了无不感到万分凄切恸心,就好像扶苏与其母亲二人面对面而哭,万分悲痛难以倾诉,只好由天地神灵代其心意,将那呜咽哽塞之声借着泉水的滴落传于世人!

后来,人们终于得知,那个在石壁前痛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的女人,就是正宫娘娘,便将那石壁上流出的那许多股如同泪滴般的泉水命名为呜咽泉!

又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巩固他所妄想的千秋万代江山,竟听取和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通令全国罢黜百家、焚销民间所藏的诗、书和一切典籍,凡敢于以私学诽谤朝政和谈论诗、书的人一律处死;凡敢于私藏诗、书、典籍和借古讽今的儒生一律户灭九族。秦始皇长子扶苏因对其父的“ 焚书坑儒”特不同看法,竟被贬来上郡做大将军蒙恬的监军,直到秦始皇执政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秦始皇南巡吴、楚途中得了绞肠痧症,临死前,他紧忙遗诏于扶苏,命其急速回京城咸阳继承皇位。随同秦始皇一起南巡的胡亥及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早已狼狈为奸,阴谋篡夺皇位。此时,他们眼见始皇命在旦夕,遂将诏书暗暗扣下未发。不几时日,始皇驾崩于途中,胡亥、李斯和赵高恐天下有变,只是昼夜赶路,一返回京城咸阳之后,便将给扶苏的遗诏篡改为痛斥其诸多大逆不道的罪状,选派使臣火速至上郡,诏赐扶苏长子以死。

扶苏接到假诏书,悲痛万分。父皇“ 诏书”中所数说他的罪状,皆属子虚乌有,欲抗旨意,不甘于死,有逆君臣父子大礼。“诏书”赐死,限期三天,他便派人去问讯蒙恬的消息,始得知蒙恬将军已经被使臣囚禁了。由此扶苏心里明白了,朝廷内宫里一定发生了变故,自己也在劫难逃了!

扶苏只好强忍悲愤跨马出城,两眼紧闭,伏身马背,任那马沿着无定河岸直向东南而去。行过一个时辰,扶苏这才睁开眼来观看—— 一座大石山壁立在眼前,无路可走了!扶苏心里不禁暗自一惊:这马怎么竟走进了这么一个大山谷里?

扶苏当即溜下马鞍,在那大石壁之前,不由地失声痛哭,他越哭越发悲痛.直至三日三夜,泪干泣血,声竭而呜咽!

扶苏之哭,一时震动上郡城乡,老百姓都拥到这山谷里来观看。特派使臣恐引动乡民反叛,贻误大事,遂命侍从和兵丁强制扶苏上马而回。孰料即此时刻,天地神灵亦为之感动,面前的石壁间,竟有无数股泪滴般的泉水骤然进出,潸然而下,声似呜咽哽塞,闻此泉水,乡人野老亦无不为之垂泪唏嘘!

使臣与其侍从、兵丁,强将扶苏拉上马背,扶苏一时间悲愤难捺,拔出腰间的宝剑.当即刎颈而死。从此,泉水不断流淌,泉声不绝呜咽,人们就将这个村子称为呜咽泉村,那原来的卢家湾便没有人再称呼了!

Hash:c1c2ae1d35f9849d3acba97a78d2318458875150

声明:此文由 水土保持之点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